第350章 《玄中太無自然開元經籙》

汪洋萬頃,洪波浩渺。

此時將身立在極天高處,四邊望去。

見這方莽莽無際,彷彿聚八極之所有靈秀幽姿的仙家澤國,著實是風光獨好,瑰麗宏大,叫人見之難忘。

而大澤當中雖是存有諸多的水府精舍、大小浦嶼、懸空仙島。

密密麻麻,如星羅棋佈。

但最過惹眼的。

卻還是九座燦若列星、碩大無朋的巨島。

每一方巨島當中,都有摩天高嶽聳出雲表,山中隱隱可見數之無盡的樓臺宮觀。亭閣重闕。

玉宸九殿。

九山九島——

陳珩所化的劍光在空中只略一停頓,便挑定了方位,直往西北處的巨島行去。

那正是九殿當中道錄殿的所在。

非僅是二十五正法。

玉宸的一應神通秘術,道法典籍,也皆收錄於此殿當中。

而他的劍遁儘管是迅快無倫。

但這方宵明大澤,也著實是廣袤無邊……

足是行了好一陣功夫,陳珩才將劍光微微一斂,落到了一座矗立峰頂處,有煙霞丹嶂罩身,瑩然鮮潔的二十四角玉樓面前。

此時的二十四角玉樓面前,已是有幾道遁光起落,若火霞燒天,似月華徹地。

顯是同陳珩一樣,俱是來此觀經的玉宸弟子。

“陳師兄來了?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一個本是抱著雙臂,在同幾個雜役道人吩咐事由的道錄殿執事見雲中似有赤虹盤旋,動若流火。

旋即劍光只一閃一隱間。

玉樓外的那片空地,便是現出了一個紫衣道人的身形來。

那執事見狀將喉頭未完之話止住,腦中細細思忖半晌,很快便也對上了面容,恍然大悟。

他揮手令那幾個雜役道人散去,便微微笑上前,打了個稽首,高聲言道。

陳珩見此人態度熱絡,倒也是大袖抬起,稽首回了一禮,同他攀談起來。

在言語當中,他得知此人乃是道錄殿執事之一,喚作吳嶠。

此人也曾在下院修行過,後來雖未有幸爭得十大弟子席位,拜入玉宸上宗。

但好在機緣巧合下,在出山遊歷時候,偶然發覺了一處魔道高人的遺府。

因吳嶠當時的那點道行,莫說將遺府當中的物什拿得在手。

便連府外禁制,都是難破開。

在思慮再三後,吳嶠還是決定將遺府的訊息上交給幾位上師和監院,由他們來自決。

如此施為,雖令得吳嶠少上了一樁大造化,但同樣也是讓他得了幾位上師和監院的人情。

在因年歲超出,而不得不離開下院後。

多方出力之下,吳嶠也是進了九殿當中最為清閒的道錄殿。

非僅每月的祿錢不少,還成了道錄殿有數的執事之一,身份清貴。

在不明此間緣由的外人看來。

倒著實是交上了大運,撞上仙緣了……

而這時。

在一番攀談過後。

吳嶠也是敏銳察得陳珩今日來這二十四角玉樓,應當是為了觀閱正法。

他心中不禁閃過一絲豔羨意味,但還是很快便將心神收拾好,親自上前領路。

將殿門處的禁制揮開,把陳珩引進了二十四角玉樓當中。

而在陳珩去後不過數息功夫。

雲中又有一聲清越的劍嘯聲音響起,將攔路的雲氣一氣割開,同樣快如電光流火,須臾便是落到了玉樓外的那片空地。

“陳珩……他今番來此,應是為了二十五正法中的三經罷?”

隨著青芒緩緩隱去,那股沖天的鋒銳之意收起,和立子身形也是從中緩緩現出。

他看向玉樓處,眸光微微一閃,心下暗忖一聲。

這時也有一個道人自玉樓當中走出,快步朝和立子迎去。

不過未等他開口問詢。

和立子便掏出一塊令符遞過,淡聲道:

“我來取那本《白虎七殺劍經》,令符在此,爾可自驗。”

那接待迎客的道人聞言心下一驚,但也不敢耽擱什麼,忙雙手將令符接過在手。

待得用術法驗過無誤後,又從袖中小心翼翼掏出一枚金箭,低語幾句,便望空擲去,令其在雲中傳上幾轉,便倏爾沒了行蹤。

“那本《白虎七殺劍經》畢竟干係不小,還請這位師兄稍待則個,不妨暫移尊步,去偏閣中用上些茶水?”

道人對著面色漠然的和立子賠笑一聲,忙道。

“茶水便不必麻煩了。”

和立子微微頷首後,也不多言什麼,只負手朝眼前的二十四角玉樓望去,打量著這座玉宸派的華美經樓。

而不多時,半空當中忽有一道尖嘯響起。

先前道人丟擲的那支金箭竟不知起於何處,帶去一道流虹,如風馳電掣一般,又投了過來。

待得將金箭接過在手,看清了附在箭矢上的一封批文後,道人不禁瞳孔微微一縮。

當他目光再落於和立子之身後,又是多上了幾分顯而易見的熱絡。

“請!請!”

道人打了個稽首,滿臉堆笑道:

“那本《白虎七殺劍經》便在第九層處,還請這位師兄隨小道一併前去!”

和立子點頭,將袖一撥,便隨著道人一起走進那座二十四座玉樓,身形瞬被氤氳光霧所吞,再也不見。

……

……

奇光泛彩,華彩鮮豔。

在進入到二十四角玉樓的剎時,腳下只微微一晃。

再睜眼時。

自己便已是置身在了一口極為寬闊廣袤的洞窟當中。

懸五彩燈,燃九光焰。

種種光流璀璨,倒是將這片原本空闊寂寥的所在,點綴得甚是明亮堂皇。

而在洞窟的兩側,又被精心鑿了出密密麻麻,成千上萬的壁龕。

在每個壁龕當中,皆是存著一卷玉簡,在放射芒光。

一眼望去彷彿萬星爛然,射目非常,著實難以窮盡!

“敢請教吳執事,此類生靈便是書靈?”

陳珩這時眸光一轉,落向前處,不禁微一揚眉,向身旁的吳嶠多問了句。

洞窟當中,除了密密麻麻的壁龕和幾個正在觀經的弟子之外,還更有一類奇異生靈。

其外形只是一團青煙,卻偏又生有隱約口鼻等。

可以輕鬆飄蕩虛空當中,穿行有無,口吐人言。

在不遠之處,一個頭戴羽冠的玉宸弟子似對那生靈開口吩咐了幾句。

旋即那生靈便飄飛上空,轉了幾轉,自幾口壁龕當中將裡內玉簡取出,恭恭敬敬遞上。

吳嶠順著陳珩視線看去,不禁一笑,道:

“陳師兄明鑑,此類生靈便為書靈之屬,乃是被我殿的上真長老特意點化而出,靈智與常人相較,也是分毫不差的!

因這經樓中的道書典籍著實浩如煙海,乃我玉宸的萬古珍藏。

若欲親力翻尋,倒的確是一件費時費力之事。

在這等時候,只需將欲觀覽的書目道出,這些書靈自會上前,將相關的玉簡帶來面前,可省去一番大功夫。”

這時,吳嶠伸手一招,便將一個書靈喚過,再隨意吩咐一句後。

那書靈便將身形飄去一口壁龕,將裡內玉簡裹在身內,送至了兩人身前。

“果真是仙家巧術。”

陳珩一笑,道。

而之後。

又據吳嶠的言語,陳珩也是得知。

這二十四角玉樓裡,共是分十三層洞窟,每一層洞窟的所藏都不盡相同。

且愈是往上。

洞窟中的所藏之物,也便愈是貴重!

上層洞窟中的典籍非僅是需要道功兌換,才可觀閱。

而若是觀經之人的身份、地位不到。

縱然是道功足夠,卻也是無法開禁,不能夠暢然一覽。

也就是這第一層洞窟,其所藏的玉簡相較更上層而言,並不算貴重。

才沒什麼禁忌,可以隨心所欲。

而在言說一番後。

吳嶠又是在前領路,兩人拾級而上。

直至得行將進入第十三層時候。

吳嶠忽後退一步,駐足不前,笑道:

“陳師兄既是欲觀閱正法,還請上前罷,至於我的身份,卻是不好更進一步,若是遭來責罰,那便不妙了。”

“多謝吳執事了。”

陳珩抬手為禮,同吳嶠道謝過後,他便也將衣襬一撩,大步向前行走。

而一進入到第十三層洞窟。

眼前的卻不再是四處飄飛的書靈和密密麻麻的壁龕。

唯見湖光淨如素練,綠煙紅霞,迷漫百十餘里,絲柳毿毿,魚龍躍波。

一派好景風光,叫人心身不免一鬆。

陳珩打量一眼,便也知這應是內景天地的妙用。

這二十四角玉樓自外觀望而去,才僅十丈高下,佔地也不算廣袤。

但一入內,便是足足分有了十三層洞窟。

而每一層的遼闊寬廣。

都是不下於他的長離島!

似如此的仙家之術,也的確是玄妙難言。

這時,他見湖心處有一方小木亭,被一頭大龜託定,雖被重重湖煙所遮,但也隱約是能看見亭中擺著一張矮案,幾隻蒲團。

一個老者正端坐其中,自酌自飲。

陳珩心下一動,將劍光一催,來到了亭前。

而裡內盤膝而坐的老者微微一笑,將酒壺隨意放下,手朝一個蒲團指去,便示意他入內一敘。

老者耳大鼻隆,額高眉闊,鶴氅芒鞋,絲絛繫腰。

他身後負著一個大黃葫蘆,裡內隱有風雷隆響聲出,雖是窸窣,卻也是令人不由心下一凜。

“凡來這十三層的,皆是欲換取我玉宸的二十五正法。”

老者在陳珩行禮入內後,也不急著開口,而是上下打量他幾眼,才開口問道:

“老夫見你身上氣機,還只是洞玄中人,洞玄鍊師便可進得我這道錄殿的經樓,還直入此層。

若老夫所料無差的話……你應便是這一屆的大比魁首了?”

“前輩果真慧眼如炬。”

陳珩起身一笑,將道錄殿的那枚魚形符詔取出,交予老者之手。

“這一屆的十大弟子,倒是有些意思……”

老者將符詔接過,看了一轉,又點出一道靈光注入其中。

見符詔表面緩緩浮出了一層瀲灩霞色來,他才方點了點頭,將其收入袖中,對陳珩言道:

“你既為大比魁首,憑此身份,自可從二十五正法當中任擇一門用於修行,不知你又中意何法?”

而不待陳珩開口。

老者便一搖頭,笑道:

“倒是老夫糊塗了,你如今初入上宗,怕是也對我玉宸的二十五正法,瞭解不多。

既是如此,不妨先看個大略的簡述,再來作決斷也不遲。”

一句說完,老者將袖一動,身前的案上便瞬多出了二十五隻玉簡。

陳珩見狀倒也不故作姿態,上前稽首致謝過後,就一一翻閱細看。

而遇得不明之處時候,那老者也會出言指點,陳清利弊,將其中關竅同陳珩道個仔細。

終於。

在二十五隻玉簡都被他一一閱畢後。

陳珩心下也是有了決斷,不再遲疑,拱手道:

“啟稟前輩,弟子欲換取《玄中太無自然開元經籙》,還請前輩成全!”

“三經中的《玄中太無自然開元經籙》?”

老者看他一眼,微微頷首,也不多言什麼。

……

……

事實上。

對於選擇這門正法,在來道錄殿之前,陳珩心中便已是有了決斷。

他如今的道書《兜術天王神宗玉書》並非是全本,只能修行到洞玄三重——先天金汞境界,便再無以為繼。

至於修得到洞玄三重之後。

要如何以秘法炸碎腹下的龍虎爐鼎和鼎中金汞,令其與炁海混一。

如何去調和身神水火,臻至那心體圓融境界。

又要如何去籌措那凝丹時候的十三味大藥。

令其不損形質,變成結金丹時候的助力……

對於這些。

《兜術天王神宗玉書》卻皆未提及。

這也是君堯的用意,想要他以玉宸的秘法,結出玉宸派的上品金丹。

如此一來,

陳珩才算是徹底打上了玉宸的烙印,成了玉宸真正的自己人!

既是這般。

那縱太乙神雷、梅花易數等大神通再是厲害。

陳珩此行目的,卻也僅是三經而已!

但在修行道書之間,也是存著屬相之分。

有風雨雷電,毒厲刀兵,星辰日月,陰陽五行種種。

對於修道人來說,改換修行所用的道書,並不算什麼大事。

但唯有修行道書的屬相前後無差。

那才方為最佳。

不會損耗絲毫元真!

而陳珩此生修行,無論《神屋樞化道君說太始元真經》還是《兜術天王神宗玉書》,都是溟涬無涯,混沌太虛之屬。

不分陰陽,不入五行。

如此一來。

在玉宸三經當中,符合此屬相的,卻也唯有《玄中太無自然開元經籙》了。

而這時,在聽得陳珩的決定後;

對案老者只伸出一根指頭,遙遙朝他眉心觸去。

霎時間。

陳珩只覺腦中轟然一震,無數蝌蚪文字如泉奔湧而出,劇烈搖撼心神。

視野也是一陣陣模糊,似有數之不盡的混沌玄氣忽然周流浮沉,無首無尾,清濁不分。

只是一個眨眼間,便徹底遮去了一應清晰景狀,蔽日遮天,唯剩有一片渺然莫測。

……

……

合一<BR />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叱吒星空

葉孤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