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章程

此時在飛宮中縱目觀去,見原本天地的清靈之機,已是隱隱添出了一絲重煞濁氣,如跗骨之疽,牢固粘附在上,難以祛除。

而若有善望氣觀運的修士,便可一眼看出,天象中的那抹殺機已然是不加掩飾,明目張膽。

似在吸引玉宸眾人的注意一般,要與他們正面會晤。

“好膽子,只盼莫要是雷聲大而雨點小。”

於世通心下冷聲一笑。

而見萬丈雲空之下,無論是城邑或村落,都無半點人煙痕跡。

他挑了挑眉,心念一轉,便也想明白了些什麼。

旋即將符牌捉住手中一晃,玉景飛宮便方向一轉,循著危雍國境內,那魔氣最是濃郁之處電掣風馳而去。

不多時,一艘巨大的旋螺金殿便映入眼簾。

殿身上下細窄,中間寬大,如若陀螺一般,樣式極是古怪。

其正雄踞於虛天之上,殿身燦光閃閃,如龍鱗燁燁有光,十分矚目,直有射日之態。

便是與於世通的“玉景飛宮”相較,這座旋螺金殿在氣勢之上,也是分毫不輸!

而在金殿兩側,更有無數彩舟飛車,魔頭傀儡在做拱衛之事,浩浩蕩蕩匯於一處。

各類氣機升騰而起,將高空的雲層都是攪得躁動難安,如一鍋沸水。

時不時便有悶雷也似的聲音從中傳出,震徹數十里!

“陶瑱老魔,竟是你這匹夫出馬?哪來的膽子!莫不是忘了上次在北海,你是如何從我手下逃命的?”

此時玉景飛宮中,於世通一眼便望見了陶瑱盤坐在榻上的身形,大笑一聲,喝問道。

“勿要給自己臉上貼金,北海時候,若不是老夫先被那群虎蛟耗了不少氣力,你怎能夠僥倖得勝?

白撿來的便宜,還敢自吹自擂!”

雲榻上的陶瑱冷笑一聲。

而於世通與這位陶瑱顯是相熟,打過不止一回交道了。

就在他們言語爭鋒時候。

遠遠侍立在門外,心中隱有些不安的晉善信也是皺眉抬目。

旋即便被遠處玉景飛宮的華美威儀以及那些道脈的兵馬雄壯所懾。

他眸光微沉,臉上不禁流露出一抹隱晦憂色。

“晉師弟不必擔憂,我怙照兵馬雄壯,可未必就要輸給他們玉宸,這一戰,說不得就是你建功立勳的大好機會。”

在晉善信上首,一個身著麻衣,頭裹藍巾,兩眉奇長無比的道人視線一掃,便敏銳捕得了晉善信臉上神情。

他心下嘿然一笑,勸慰言道:

“不見今番連顧漪師妹都是特意來了嗎?連她都欲來此湊個熱鬧,晉師弟你又在多心什麼?”

麻衣道人乃是怙照宗弟子,地位天然便比晉善信這等下院中人高出一籌。

按理而言。

以他地位,本不必對區區一個下院弟子言說這些。

不過晉善信此人身份卻非比尋常,自幼便被陶瑱真人收入了門下教導。

以他天資,將來真正拜入怙照宗,不過是板上釘釘之事。

既註定是同門。

且此人身後又有背景。

在面對晉善信時候,麻衣道人也是少有將心中傲氣一收,變得和顏悅色起來。

“顧漪師姐……”

晉善信聞言心中一訝。

對於這位顧漪這位怙照宗的貴女,歲旦評上的有名之人,晉善信自然不算陌生。

早在他老師陶瑱交代時候,晉善信便特意在宮中的下榻之地做了不少佈置,費盡心思。

不說憑此可以討顧漪歡心。

不令她反感。

那便是萬幸了……

不過晉善信的這一番心血,倒卻是並未見有什麼成效。

當日陶瑱的旋螺金殿親臨隅陽國時候,殿中雖有一些怙照宗弟子,但顧漪卻是不見行蹤。

便是今日對峙玉宸人馬的這等大場面。

同樣也不見顧漪出面。

這著實令晉善信心中好奇,不知這位怙照的貴女究竟心中是什麼打算。

“顧師妹的身份尊貴,與我等皆是不同,她行事,自有她的道理,晉師弟還是勿要以常理來論了……”

一旁的麻衣道人似看出了晉善信的所想,搖搖頭,將聲音壓低,提點一句。

“多謝師兄相告。”

晉善信收起心思,打了個稽首,苦笑一聲,道:

“不過在此役當中建功揚名之事,倒是師兄說笑了。

晉某如今不過初成紫府境界,便是下面那些道脈中人的修為,都要更勝我一籌。

能夠保住性命便是萬幸,哪還敢去奢求更多……”

“師弟實是過謙了,以你身份,在此戰保住性命,又算什麼難事?”

麻衣道人意味深長看晉善信一眼,緩聲一笑。

而在這兩人交談之際。

陶瑱和於世通也不再多費口舌。

只見陶瑱將頭頂高冠一掀,便有一縷濁氣自他囟門飄飛而起,須臾便顯化成一輪圓滿淨月,高達百丈。

月中有一尊三頭六臂的大魔,手中各拿一對拂塵、寶劍、煞輪,面貌與陶瑱一般無二,若虛若實,似介於有無之間,讓人難以捉摸。

而在淨月法相現出的頃刻,

虛天之上,便陡有一股森然魔意如洪水氾濫般,朝向玉宸人馬洶湧卷席而去!

於世通冷哼一聲,也不見有何動作,在玉景飛宮上方,忽浮出來一團漫無邊際的青雲,連天障日。

直有靈變無窮,陰陽不測之勢!

青雲只悠悠一轉,便將那森然魔意擋住。

一時之間,天地之間,唯有接連不斷的轟隆聲響此起彼伏。

好似炸雷不絕,震得罡風崩散,流雲四碎,聲勢極為駭人。

雲下也是煙塵四起,灰濛濛一片!

“於世通,我知曉仉泰初的意思,不過是欲在震懾邊地小宗的同時,順便歷練一番玉宸弟子和底下道脈。

恰巧我宗的幾位上真也正有此意,與他不謀而合了。”

在彼此法相抗衡爭鬥之際。

陶瑱忽得一笑,道:

“你我交手已是不止三兩回了,對彼此手段,皆心知肚明,若真個動起來來,等閒三五日裡,你我之間,可難分輸贏。

更不必說倘使放開手腳,這些弟子和道脈中人,必是第一個遭殃的,要死無全屍。

似這般細細思來,你我親自動手,卻著實是落了下乘。”

“難分輸贏……”

於世通想起那口袖中的那口“陽德梵度金鐧”,不禁啞然失笑,心中有一絲諷意。

其實陶瑱的猜測倒也大差不離。

仉泰初命他親自出馬,的確是欲在震懾邊地小宗的同時,順便歷練一番眾弟子和底下道脈,讓他們見一見血。

不過於世通既還特意攜了“陽德梵度金鐧”來。

那這一戰。

便唯有勝,卻沒有敗!

在歷練陳珩等的同時,也是要故意送陳珩他們一筆道功存身,好方便其日後修行。

“既怙照宗也有磨礪底下之人的意思……那依你來看,今番之事又當如何?”

於世通暗自一笑,面上卻也不露聲色,只問一句。

“如今你我腳下的這危雍國人口已空,此國在四國當中土地最廣,雖多是蠻荒野土,難以耕種,倒卻正合適雙方小輩鬥法,可以放手施為。”

陶瑱自袖中施施然取出幾隻青色布袋,道。

而以於世通的目力,自是能輕鬆望穿那布袋禁制,看到裡內的危雍國民。

看那些世俗凡人雖是雙目緊閉,昏沉在布袋裡內不醒,但卻氣機平穩,顯然並無性命之憂。

見得此狀,於世通也是眉宇間的神情微微一緩,將殺意按了一按。

“玄門採陽清,魔宗煉陰濁,雖有蠢物會被重煞濁氣迷了心識,自此性情大變,但老夫可並非尋常之輩。

所謂濫殺之事,除非是有利可圖,否則老夫倒也懶得多動手腳。”

陶瑱微微一笑,隨意將那幾口布袋朝於世通擲去,不以為然道:

“況且我知曉你宗的那位仉泰初是個端方君子,必不忍見殘民之事,我今番不過奉命前來,試試底下道脈的成色。

過分得罪仉泰初,可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看來你這老鬼倒也不算蠢得太過分。”

於世通抬手放出一道青光,將那幾口布袋隔空收起。

兩人此刻隔空對視一眼,皆是玄功一轉,默契將彼此法相收起。

須臾間。

無論淨月或是青雲,皆是消失不見,天地又重歸寂然之態……

“老夫意思,不如你我皆是罷手,且看小兒輩施為,便以這人口清空的危雍國來做場地。

你方擁南,我方坐北,以此國的朔江來劃界。”

陶瑱一捋長鬚,緩聲言道:

“便用三月為期,若三月過後,是玉宸弟子打過了朔江,以南征北功成,那便算作是你贏了。

我自會領兵退回西域,將四國土地完整歸還於你,絕不再犯。

但若是怙照弟子越過朔江,順利以北征南,那便算作是我勝了。”

言到此處。

陶瑱聲音微微一頓。

他目光在殿外的晉善信身上停了一停,這才言道:

“於世通,若是我勝,老夫只有一樁條件,那便是隅陽國需歸晉德所有,你宗不可再興兵討伐。

如鹹陰、危雍、白沙這三國土地,我可秋毫無犯,依舊是在你們玉宸治下,如何?”

這話一出,殿外的晉善信渾身一震,不可置信望向安坐雲榻上的陶瑱。

他喉頭滾了幾滾,最終還是沒能說出什麼言語來,只重重叩首,俯身拜倒在地。

“劃江為界,一者居南,一者居北,讓小輩弟子來互相攻伐嗎?”

於世通略沉吟半晌,目光先是掠向旋螺金殿處的怙照道脈,見與自己帶來的兵馬倒是相當,相差不大。

爾後他視線一動,越過王森、鄧雲籍兩個金丹真人,又落到陳珩、和立子之身。

腦中僅稍一盤算。

於世通便暗暗頷首,忖道:

“王森、鄧雲籍這兩位師弟也罷,不過中人之姿,全賴身後師長與仉師兄間的交情,才能來此分上一份道功。

不過和立子早數年前便以洞玄之身逆斬了金丹。

到得今時,他玄功又進,戰力必然要更勝以往!

而陳珩卻是在四院大比時候,已連斗數人,卻還有餘力折服和立子。

以他手段,放眼偌大九州四海,洞玄一境,可真正當他敵手的,當世怕也僅有一個瘟癀宗的陰無忌了。

且還有一個沈澄在……”

此時,於世通已是拿定了主意,但明面上卻是不動聲色,叫人看不出他心頭所想。

“今番乃是你怙照主動來犯,若是勝了,我也不過僅收回治下國土罷,未得半分便宜。

反是輸了,卻要將隅陽國予你,似這般賭注,豈不吃虧?”

於世通言道。

“區區隅陽,彈丸之地罷,何足道哉?

若不是為我徒兒,老夫倒也懶得為這點微末小事,來耗費心思!”

陶瑱語聲冷淡:

“不過你既是要如此計較,老夫倒也不會佔這個便宜。

若是你玉宸弟子勝了,老夫非僅會撤出四國,同時我宗治下的丹蒲、中曲這兩國,也是歸你玉宸所有,如何?

雖同是邊域之國,但丹蒲、中曲二國的體量,卻是要遠勝於隅陽和危雍了,靈機也更充裕,仔細算來,還是你們佔便宜。”

陶瑱這話一出。

非僅怙照宗那處隱隱有些騷動。

便連玉景飛宮內,王森和鄧雲籍兩位金丹真人也是微微一笑,挑了挑眉。

陶瑱所言非虛。

雖同為邊域之國。

但怙照宗治下的丹蒲、中曲二國,無論是自體量,或是人口、靈機等等。

都是子明山後這四國的數倍之多,實要遠勝之!

那此戰若能夠嬴。

非僅是除魔平亂的功勳,還更要再加上一份拓土的功勞了,著實要賺上一筆!

“你既難得大方一回,於某又怎有不允之意?丹蒲、中曲這二國,我便收下了!”

於世通大笑一聲,拍手言道:

“那便在此立誓,你我皆不得出手,只任底下的弟子和道脈劃江而治。

看三月過後,究竟是南勝北,還是北勝南!”

“老夫又豈是無信之人,倒是你,於世通,莫要高興太早,三月過後,說不得隅陽便歸了我怙照治下。

那時候,看你怎還有面皮回返宵明大澤!”

陶瑱冷哼一聲。

而兩人在簽下法契後。

於世通正要折返,卻被陶瑱忽得喚住,莫名一笑:

“不急,在兩派鬥法之前,你我不妨先看個熱鬧。”

話音落時,金殿中便有一道遁光似得了吩咐一般,忽然飛出,來到了陣前。

“這是要先行鬥將?”

陳珩視線看去,見那來人身形,心下暗道一聲。

……

……

合一<BR />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修仙娶妻,多子多福

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