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太常龍廷,天地關門

東彌州,首陽山。

雲霧窈窕,絕塵神秀——

無邊高山猶若一面天公特意佈下的巨屏,矗立在東海之濱。

峰巒峭拔,危崖萬仞,有七色雲氣結為龍虎、芝果、魚蟲形狀,縈繞其間,如若仙靈之所居,出塵縹緲。

此時日光已是晶朗。

岳雲蒼樹,盡現真形。

縱目望去。

唯三株丹桂最是顯眼!

其聳幹參天,接廕庇日之貌,仿是要隨著這山勢一併探伸出虛空宇外,令人歎為觀止,難以忽視!

而在三株丹桂之下。

又是無數竹樹森鬱,春光吐豔。

數以萬計的宮闕錯落在嶺坳之間,朱垣碧瓦,莊嚴新麗。

時不時就有修士乘鸞駕鶴,出入於各大殿宇之間,身周有云霧相隨,煙光璀璨,又是一方神仙勝景!

此山非僅東彌州的日升之所,也同樣是東彌州的門戶屏障!

而據先前君堯在臨行前的言語。

陳珩也是得知。

東海的這支龍族倒並非本天生靈,而是自十六大天之一的太常天遠遷而來,乃是太常天龍廷的一支分脈。

受龍廷帝君的法旨,特意來胥都天開疆拓土,為龍族來賺取一片上佳的棲息天地。

彼時正值是道廷崩滅,太子長明被祟鬱魔神逼迫進入了幽冥深處,生死不知時候。

萬天宇宙戰亂不休,刀兵四起。

時不時就有被道廷玉書金籍冊封過的天尊、地君、界主們難違天運大勢,被本土生靈掀落下馬。

不僅失了煊赫權位,乃至是悽慘喪了性命……

時而又是那些天尊、地君們攜眾捲土重來,將作亂的逆黨們彈壓下去。

伐山破廟,殺神誅鬼,堆積殘骨成京觀,以震懾一應不軌……

值此帝星飄搖。

局勢動盪之際。

太常天的群龍也是一改往日的恭順低小做派。

非僅是呼朋喚友,將太常天的治世天尊襲殺,大逆無道自領了帝號,將太常天這座大天據為己有。

同時也是乘著局勢混亂,欲渾水摸魚,在胥都天中也立下自己的根基來。

那時的胥都天正是天尊在同八派六宗暗暗角力。

彼此雖然勾心鬥角,卻皆心頭有數,未將事情鬧大,僅限於小輩弟子的爭鋒。

太常天的龍廷突兀插手。

倒是令雙方都頗覺意外。

一時之間。

在八派六宗的大多力量或忙於趕回舊天故土搬遷根基,或忙於隨著亂黨領兵清君側,或忙於四處開疆拓宇。

連胥都天天尊也被帝婆羅的餘黨糾纏,難以徹底騰出手來。

趁此空隙,自太常天趕來的那支龍族倒是開了個好局面。

非僅將東海、南海全境據為己有,還攻上了幾片陸洲,欲以此為籌,同胥都天的天尊串聯,兩方好平分胥都天的治世權柄。

這一舉止。

也自是惹得八派六宗震怒,紛紛出兵平亂。

而在那時。

首陽山便是東彌州的門戶屏障。

被玉宸、赤明和怙照的幾位祖師以大無邊法力設下禁制,以此山遙領州內的一應地脈靈機,拘鎖虛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天地關門!

凡是想步入東彌州者,未得三派符詔。

不論是欲從東西南北上下的哪個方位著手,都需先破開首陽山這座天地關門,才方能得逞。

那時的首陽山可謂是東彌州戰場的極重要之所!

山腳之下,也不知倒有幾多天龍和神怪的屍身,連嶙峋山石皆被浸足了精血。

陰雨之際,還隱隱會有龍吟聲音響徹,哀怨悽怖,叫聞者心驚膽寒。

而隨著八派六宗的逐漸回援,龍廷的那支脈也是深感難支,唯有向太常天的龍廷求援,連龍廷的那位帝君也是親自披甲,率眾趕來。

但縱是如此,也難挽回局面。

眼見局勢日益崩壞,若再不抽身離去,萬世的家底基業都要被填進去這個無底深洞。

在屢屢苦諫無果,還被龍廷帝君殺了幾個心腹家人立威後,最先來到胥都天的那方龍廷支脈也是生了異心,同八派六宗暗中秘議。

於是一番裡應外合之下,最終是令太常天的龍廷損失慘重,倉皇逃出了胥都天宇,連那位龍廷帝君也是身受重創,險些身死。

事後論功行賞時,因那龍廷支脈在此事中出力不小,併力破賊時候,堪稱身先士卒,死了不少大人物。

八派六宗在集眾商議過後,也是令那龍廷支脈鎮守東海,永為八派六宗的藩籬,拱衛陸洲,捍禦外虜。

這也便是東海龍族的淵源由來。

而在八派六宗同太常天龍廷一戰事後,胥都天的天尊雖始終坐鎮中琅州,未曾輕出,擺明一副兩不相幫模樣,坐山觀虎鬥。

但在此戰不久。

他便下詔遜位,將胥都天的治世權柄讓與了八派六宗。

這其中緣由。

想來也是因見了八派六宗的真實底蘊。

知曉倘若執意抵抗,自家的下場絕然是好不了……

……

時至今日。

龍廷在太常天中已逐漸勢微,出現了幾個大對頭,再也並非道廷崩滅初始,龍族一家獨大的模樣。

東海的這方支脈更是成了八派六宗隱隱的臣屬,在諸派祖師的眼皮子底下,也翻不起什麼大風浪來。

而至於首陽山。

在與太常天龍廷一戰後,便被三宗祖師撤下禁制,不再有天地關門之稱。

其間,這東海的水族精怪雖誕出了幾個實是驚才絕豔的人物,欲同東彌三宗較量一二,奪取陸洲上的靈窟。

但在東彌三宗看來,那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遠談不上什麼傷筋動骨的大局面。

雖是到得今時。

首陽山早已不復先前東彌之屏的緊要地位,只是一片大福地。

但萬世過去。

一些在舊年便被東彌三宗早早佈下的法禁手段,卻還是根深蒂固沿襲了現今……

在途徑首陽山時候,若無意外,修士都難起挪移手段,無法橫渡虛空,要被首陽山的封鎮之力阻擾功行。

只能是老老實實架起遁光,或乘坐飛舟等物,來穿行周遭,別無他法。

首陽山的殘存封鎮之力。

只怕連金丹真人都難例外!

而陳珩在以遁界梭挪移從無窮遠處到此山周遭時候。

也只覺虛空忽得堅硬非常,渾似銅牆鐵壁一般,竟分毫撬動不動。

因此緣故。

他也只能是從虛空躍出,索性駐足,遙望遠遠那座近乎是撐天拄地的前古神嶽。

一時心下不禁感慨,思緒萬千。

“許久沒來這首陽山了,還是這個鳥樣子?”

陳珩袖中緩有一道微小的五色煙氣飄出,向前處瞥了一眼,又懶洋洋鑽出他袖中,裡內傳出五炁乾坤圈的聲音:

“聽說這山在當年可是東彌州的一片重地,號為東彌之屏……現在卻是聲名落寞了,只是一片大福地,被賞給了世族的那誰,謝什麼?”

“長右謝氏,謝應元。”

陳珩介面:

“而首陽山也並非是謝應元一人獨有,乃是由他和玉宸派的另一位大真君,共同執掌。

只是近年那位大真君因三災艱難,向派裡請示過後,便卸了一應職司,獨自前往天外宇宙尋求感應去了,這首陽山,才算是暫且落到了謝應元之手。

他昔年曾請出過謝氏的重寶九十九龜蛇樁,破了洪鯨天的佛孽之圍,使那方天宇的玉宸道脈得以完好無損……

此功不小,又加上先前功績,縱謝應元出身十二世族,心地不純,玉宸卻也不好不酬他功績。”

“等等,老爺你怎知曉的這般詳盡?”

五炁乾坤圈聞言奇道。

“不過知己知彼之理罷了。”

陳珩微微一笑,也不多言什麼。

而這時。

在遙遙眺望首陽山幾眼後。

陳珩玄功一轉,便以“千變萬化”之法改換了肉身體態。

須臾。

就現為一個相貌平平的瘦高道人,也將氣體同樣一掩。

首陽山此地隔絕種種虛空挪移手段,想要由此前往東海,只能是憑修士本身遁速經行。

而首陽山如今的主人謝應元卻又對陳珩不懷善念。

雖說似謝應元這等人物,應也無暇日日關注首陽山的往來行人。

更何況陳珩前來東海,極少有人知曉,應無錯漏。

但陳珩如今畢竟孤懸于山門之外,保不齊就會遇得世族中人,又或被陳玉樞的恩怨給莫名牽扯。

多提起個小心,也是應當的……

而如此一想。

只怕唯有等到半年後,那時的東海龍宮大開宮禁,迎四方來客。

真正入得龍宮。

才算可以現出本來形體,也不必擔憂身家性命了……

而這時。

在陳珩變化了形體後。

遁界梭忽得也開口言道:

“那龍宮的選婿法會應還有半年功夫,在此期間,不知你有何打算?”

“我聽聞這東海之上,有一仙家市坊,號為‘玉泉仙市’,裡內多有仙珍異寶,為海上的一絕,龍族乃是這市坊的背後東主。”

陳珩聞言沉吟片刻,道:

“我如今身上的雜物不少,也該拿去換一些有用之物了!”

……

流火宏化洞天裡,死在他手下的世族弟子不下十數,陳珩也自是在他們身上摸得了乾坤袋等儲物符器。

裡內的珍寶不少。

價值也頗貴重。

但對陳珩如今道行修持有益的,卻並不多。

若是尋常人遇得此景,多半會將這些乾坤袋中的物什分贈給弟子或晚輩,不過如今陳珩連師承都沒尋到,就更莫說收徒種種。

與其放任這些物什落塵生灰,拿出來換個好價錢,才方是正理。

更何況陳珩心中隱隱也懷著一個想法,龍族本就是豪富,當年也暗暗奪了太常天龍廷的不少身家。

而那玉泉仙市的背後東主既是龍族。

那說不得。

市坊中就會存有先天五行之精!

他如今得了三枚黃龍膽,將來在“攝取五精”境界的修持時,雖不必操心土行。

卻金木水火四類,還仍是欠缺。

如今既然都已是來了東海,不如去玉泉仙市順道撞撞運氣。

若真能在那處市坊中尋得先天五行之精,倒也不虛此行了。

而這時,在應答一句後。

陳珩也不多眺望遠處的那座神山,將劍遁一起,便化作一道赤光斬碎了罡風,直上雲霄深處,眨眼不見。

直至將近一個時辰後,身周虛空的那股封鎮之力隱隱減去了些。

陳珩卻也沒有繼續前行,徹底脫離這被封鎮所籠的地界。

而是將劍光微微一止,在雲上梭巡幾轉,很快就尋得一座臨海城邑。

城邑里內人來往來,時不時就有遁光起落繽紛,甚是熱鬧繁華的模樣。

陳珩見狀輕笑一聲,將飛劍一催,朝城邑的一處碼頭落去,須臾就到了近前,爾後將劍勢一收,身形緩從芒光中現出。

場中本是有不少修士在言笑交談,卻忽見一道劍光扯破大氣,瞬息便自遠處到了眼前,俱是吃了一驚。

紛紛對視一眼,不自覺將語聲一停,皆懷揣了幾分小心。

不多時。

一個耳後生腮,雙頰還有些碧藍鱗片,顯然水中精怪化形的碼頭管事便聞訊趕來。

他滿臉堆笑,對著陳珩便是稽首一禮,謹慎道:

“尊客有禮了,不知可是欲往玉泉仙市的?”

“勞駕,正是要借貴寶船一用。”

陳珩拱手回禮。

“好說!好說!下一班渡船隻需再過半個時辰就能啟程,還請尊客稍待則個。”

見來者不是來鬧事的,那精怪化形的管事心頭一鬆,忙笑言道。

陳珩微微頷首,也不多言。

“……”

那管事本還想邀他入樓飲茶,順帶用言語套一套陳珩底細。

但見他如此,也不敢多言,只訕笑一聲,便躬身離去。

玉泉仙市雖是在東海之上,卻並無個固定之所,乃是在一頭神怪霸下的背上,被這頭霸下扛著遊走於無邊海域,行蹤飄忽無定。

若是先前去過玉泉仙市,自會被那市坊之人贈予一枚玉符。

憑此符,便可勘定玉泉仙市的位置。

可陳珩如今是頭一遭來到東海,自也沒什麼玉符在手,唯有跟隨這些渡船,叫他們來引路。

半個時辰左右。

遠遠天角,忽有幾聲清脆的嘯吟聲音響起,震動耳膜。

陳珩定目一察,只見是三條顏色斑駁的大海蟒拖拽著一艘十丈高下,共分上中下三層的大海舟疾馳而來,激得浪花滾滾,聲勢不小。

“爾等是以這蟒精來尋仙市位置?”

陳珩見狀,不由向那碼頭管事問了句。

“正是,正是,尊駕法眼無差!”

碼頭管事忙應道。

“霸下是神怪,這些蟒精為何卻可尋得他的蹤跡?這其中,有何說道?”

“這……尊客……”

碼頭管事聽聞此言,倒是不好開口了,支支吾吾。

陳珩見狀也不為難他,微微搖了搖頭,將話頭止住。

很快,那艘大海舟便到得碼頭,在給三條大海蟒餵食了一些丹藥,又有碼頭力士扛著牛羊等血食,讓海蟒嚐了個腥葷後。

海舟就禁制一開,懸下來一條長梯。

陳珩等一眾欲前往玉泉仙市之人繳納了符錢,就順著長梯而上,爾後在幾個僕從的指引下各選了一間艙室

陳珩如今也不缺這點符錢,自和一對兄妹選了最上一層。

推門看去。

見裡內雖不甚寬敞,卻四壁光潔,裝點倒也素雅。

他微微頷首,掩了門戶,就盤坐起來。

“那人能使出劍遁法門來,分明是個厲害劍修!而劍修素來脾性古怪,一言不合,便要殺人的,勿多生事端!”

最上層船艙,見陳珩掩了門戶。

那對兄妹裡,少女顯然年紀較小,頗有些好奇的打量陳珩艙室幾眼,眼珠子一轉,也不知打著什麼主意。

臉頰鼓起,躍躍欲試。

見少女這模樣,她兄長嚇了一跳,忙壓低聲音喝了一句:

“我等此行是為了拜會仙市的毛管事,求他照拂一下族中生意,你若敢誤了大事,現在我便趕伱下船!”

“……我又不是傻子,只是新得了一柄飛劍,想去向那位劍修前輩討教一二,看他能不能大發慈悲,指點一下我的劍術。”少女翻了個白眼,道。

“那等人物,又是那般的年輕!若他肯到島上做客,連祖父都不能怠慢,要視為上賓,哪是那麼輕易可以請動的?”

兄長嗤笑一聲,隨後又緩緩補了一句:

“再說了,就你那三腳貓劍術,又何必拿出去獻醜?”

少女聞言勃然大怒,兩人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爭執起來。

雖門戶布有隔音禁制,不過陳珩如今耳力,卻是聽得分外清晰,一字不落。

但他也未多加理會,只自顧自取出一卷道書,翻看起來。

而很快。

便是三日過後。

這日晚間,陳珩忽得心神一動,在取出龜甲,一番運指掐訣後。

他忽得微微皺眉,推門走出。

……

……

(本章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世坦蕩江湖

亮財一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