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法界的兩個功用:

其一乃是“現世一天,法界十日”,這個母庸多言。

其二,便就是模擬出他人心相,用作鬥戰演練,求得便是一戰強過一戰,一回勝過一回!還能斬獲元靈,得到心相習練的道術功法。

但模擬出他人心相併非是件易事……

經過這幾月的推究,陳珩大抵也摸清了其中規則。

最首要的,便是被模擬那人,其修為不能高過自身一個大境界。

胎息修為模擬胎息,練炁境界模擬練炁,築基模擬築基,至於金丹、元神等等,同樣也是大差不離。

譬如煬山道人,他死時是練炁六層,而當時陳珩尚證得胎息不久,儘管覬覦他那門肉身道術,但也無法在一真法界內模擬出他的心相,只得作罷。

但這條鐵律,卻也並不是容不得疏陋。

若是被模擬那人對自己毫無戒備提防之心,且又受過傷勢,氣機低糜……那麼即便是高出自己修為一個大境界,也還是可將他請入一真法界內來的。

就像徐稚,便是一個鮮活例項。

這一回,陳珩和童高路皆是練炁境界,要在一真法界內模擬出其心相,自然輕輕鬆鬆。

而陳珩在與童高路鬥了幾回後,也便懶得再和他過多糾纏了。

一召出心相,就將全身符器自爆打向他,即便童高路的肉身再是如何堅固難摧,被這一炸,也得去了半條命。

如此反覆施為,不知在元靈裡撿得了多少無用東西后。

終於。

陳珩還是得見了那門肉身道術。

……

“這是……太素玉身?”

握住元靈時。

湧入心識的不再先是密密繁繁的文字,而只是一副圖樣,一個道裝老人仰頭垂手的模樣。

他身材矮小,卻有一種居高臨下、睥睨星海宇宙的雄渾氣魄!腦後三圈混混沌沌的神環籠罩,曦光照徹了無盡天地眾生,如同一尊俯瞰恆沙塵數世界的大天尊、大聖王,高踞在法道的頂端盡頭,至勝至偉!

“溟涬虛玄,源源真源,華景未露,玄輪自圓,會和初基,象帝之先,依時服煉,氣入玄玄……”

道音轟隆,傾瀉如瀑,將他腦海震得翻覆無定。

與此同時,那個道裝老者也開始了軀殼動作,形體如長龍昇天,古樸而怪異。

……

太素玉身……

此門道術,或者說神通,乃是太素丈人特意開創的肉身成聖之法。

前古時代,她在遨遊混沌外海時,和隆藏和尚一起,偶然發覺了一株尚未長成的人參果樹。

為了不傷和氣,太素丈人和隆藏和尚相約,兩人以九千載為期,各收三個徒弟,每隔三千年就讓各自的徒弟們來此比試一番。

三局兩勝,來決這人參果樹的去處。

太素丈人也不疑有他,只悉心挑選了一個資質不錯的凡人,將其收入門牆,教導他練炁、服餌、觀想、祭劍種種,等到三千年一至,便帶著弟子來到了約定場所。

但只過了半日,太素丈人那弟子就落入下風,若非一身劍遁用的巧妙,險些就要被活活打殺。

這倒也不奇怪……

隆藏和尚的弟子是一頭古獸龍象,乃前古天龍和神象中巨擘的子嗣,身具父母兩族的神異,血脈不凡,口鼻噓唏間的無匹大力,便能破碎十萬八千等微塵,一滴血落下,便足以打爛海淵。

有如此血脈,又得了隆藏和尚的調教,把他特意往護教大明王的路途上引,連八寶金身池都去了好幾遭。

太素丈人的弟子雖最後搏命一斬,砍落了龍象的半邊腦袋,但還是被一拳打得軀殼糜爛,只剩下元靈存世。

三局中,太素丈人便是這樣負了隆藏和尚第一局。

回返道場後,他心知第二局裡,隆藏和尚必然還是要尋那些先天巨獸來當弟子,便於是也生起了好勝之心,特意創出了一門肉身成聖的神通,喚作《太素玉身》,來和那些肉身強絕的巨獸們做對抗。

創得《太素玉身》後,太素丈人只隨意尋了一個凡人女子教授她這門神通,待得約戰之期一至,便攜她來到人參果樹前。

果不其然,隆藏和尚的弟子仍是先天巨獸。

這一遭,隆藏和尚的弟子是頭化羽垂天,摶風九萬,振鱗橫海,擊水三千的鯤鵬

不過鯤鵬和那個修成了太素玉身的女子,卻是鬥了個旗鼓相當,誰也未能贏過誰,兩者直打到了瀕死,還是未能分出勝負。

第二局,便這樣平了。

太素丈人欣喜,隆藏和尚則是苦笑。

原本只要再鬥上一兩局,就能決出人參果樹的去向。

但還未等到三千年後,道廷的一位天官便尋出了人參果樹的蹤跡,太素丈人和隆藏和尚雖不懼她,卻不能不敬畏道廷。

兩人根本無可違逆她身後那個宰執諸天的龐然巨物,只能嘆息奈何,將人參果樹拱手奉上。

彼時,道廷正在蒐羅諸法,欲要鑄整合冊,名為《地闕金章》,用以震懾萬天萬道,神聖仙佛。

而太素丈人創出的《太素玉身》,也被道廷的太史令看中,將之收納於《地闕金章》其中。

……

這些前古時代的秘辛陳珩自然並不知曉,在那個道裝老者形體變動時,只隨著道音轟隆,便有無數訊息蜂擁入了他的心識,頓覺頭昏腦漲。

大概過了數盞茶的時間,陳珩才定住精神,在心中重頭回朔了一遍,眼中放出一道精光。

“《太素玉身》……此法靈感源自太素丈人遨遊虛空外海時,見得混沌中無數界空、地陸崩毀又誕生,心下靈光跳躍,才創出的嗎?好高深的立意!”

須知這星空宇宙。

除卻仙佛神聖這四類巨擘外,再無永恆不朽之存在。

無論界空、地陸、亦或是天宇。

都並非長存不滅,萬古不朽的造物。

天地有大陽九、大百六,小陽九、小百六。

天厄謂之陽九,地虧謂之百六。此二災是天地之否泰、陰陽之勃蝕。

夫陽九者,天旱海湧而陸焦;百六者,海竭而陵淵。

天地翻覆,河海湧決,人淪山沒,金玉化消,六合冥一,白屍飄於無涯,孤爽悲於洪波……

至於五行殺害,四節交擲,金土相親,水火結隙,林卉停偃,百川開塞等等,都是等閒。

以尋常界空為例——

天運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便有小陽九之災,地運九萬九千八百二十五載,就迎小百六之難。

小陽九、小百六時期一至,就會有種種災厄降臨界空。

或是海陷陸沉,或是虛空塌陷,或是域外兆億天魔降臨,要絕命斷靈,或是邪佛瘋神入主,要以威光團蓋一域,拉得眾生沉淪無間。

小陽九、小百六雖是恐怖,卻也僅僅是殘害生存界空中的生靈,破壞地貌靈機,威脅不到界空根本。

但大陽九、大百六時期一至,那才方是界空的真正生死存亡之際!

天運一百二十九萬六千年,為大陽九,地轉九十九萬八千二百五十年,為大百六。

此大陽九、大百六乃是真正的陰勃、陽蝕大劫!

一旦來臨,便是九氣改度,日月縮運!

就如人有壽數盡時一般,大陽九、大百六也是界空的壽數盡時。

災業滔天,萬劫並起都是尋常小事。

最驚駭的是,界空的全部靈機要傾瀉吐露到無盡虛空中,再也無力留存、無力吸納,而界空本身,同樣也會逐漸解體崩碎,化作最原始的玄、元、始三炁,歸還混沌母源。

生於虛空,最後又還於虛空。

如是而已——

世界本就是玄、元、始三炁造化生成,最後崩毀時,又回覆成玄、元、始三炁反哺歸還,這正是天道迴圈交泰的不變至理。

通常宇宙中的無數界空,都是因大陽九而崩壞,一百二十九萬六千年一至,所有的種種,都要盡數灰灰。

而一些界空,甚至撐不到大陽九的到來,只因為大百六,便要沉淪了,九十九萬八千二百五十年後,就不存於世,再也無名。

陽九百六的劫難。

不單單是界空。

連地陸、天宇,都同樣要面臨此厄。

但地陸、天宇畢竟不是區區界空能夠比擬的。

它們的陽九百六之劫往往要更長時間才會到來,通常是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年,才會面臨此厄。

但相對的,其災厄,也會比界空更加兇勐,更加狂放!

……

太素玉身。

這門太素丈人所創的肉身成聖神通,就是從陽九百六的災劫中取材,又觀摩玄、元、始三炁造化世界的過程,才得以造出。

其共分為三層大境界,分別是玄、元、始。

每一層境界都各有九層,暗合陽九之數,體貼天象。

在始境九層圓滿後,就能將太素玉身修煉到大成至境,蛻變成無缺的太素形體。

這一境界成就後,氣力翻江倒陸,覆海挪嶺,都只是尋常不過的小事,更是可以力博鯤鵬,與龍象異種進行角力,而不落於下風。

以人軀匹敵那些先天神軀,毫無疑問,這是一門強絕至極的功法神通!

若論珍貴之處,只怕陳珩全身上下所得,唯有《神屋樞華道君說太始元真經》才能與其比擬。

至於誰的立意更高,以陳珩如今的眼界,倒還難以去判高下。

……

“這《太素玉身》雖是不凡,卻也有幾個難疑處……”

一真法界內,陳珩心下思忖道:“它需求的靈機便是個海量,若是在凡人世俗或是玄真派那等小山門,只怕煉上個幾百年,也比童高路強不上多少,還有系物的選擇,也需思量一二。”

太素玉身。

這門神通說難也不難,否則童高路和煬山道人也不可能修行成功。

其本質,不過是將人的軀殼,當做天地一樣來祭煉,需要以海量的靈氣滋養,才能夠有所成就。

但對修士來說,靈氣本就珍貴異常,乃是鋪就長生大道的路途。

用在太素玉身上多一分,於自家修為的功行上,就要少上一分。

畢竟就算將太素金身修煉到大成至境,也無法長生增壽,可謂是典型的得術而不得道,左道的行徑了。

“我有‘太始元真’在手,十二萬九千六百種靈氣皆能為我所用,不像童高路他們一樣,只能採氣寥寥幾種,這倒是我的一個長處了!”

陳珩輕笑了一聲。

越是高階的真炁,其能攝取的靈氣屬相,也就更多!

但像“太始元真”般,能總攝一元靈炁的真炁,陳珩自忖,在這九州四海縱然是有,也絕不會超過五指之數。

“其次,太素玉身需要尋得一方系物,才能開始修行,這系物的選擇……”

太素玉身畢竟是一門奪天公造物的無上神通。

尋常法門,哪有單純吸納靈氣,就能夠增進神通層級的?哪來這般好事?

但太素玉身便能!

它既然是要將人身當做天地來祭煉,那麼,天地在吸納靈氣生長時,會有什麼阻隔嗎?

這自然是不存的。

太素玉身修行的第一步,便是要先尋一件物品,將其以《太素玉身》中的秘法祭煉,當做系物,以欺瞞天地感應,讓萬物渾成。

如此,這門神通才方能不斷汲取靈氣,提升層級。

不過此法卻有一個連太素丈人都不能解決的缺陷。

若是系物被人以卜算卦術推測到,破去了感應,那麼,修行太素玉身者登時便無法欺瞞虛空,要退出那萬物渾成了。

頃刻,就有陽九百六的災劫要降下。

這災劫乃是對應天地的,若是落於人身,又哪得活?

可以說,精通卜卦推算的修士,乃是修行太素玉身者的天敵了。

他們都不需動手,只需掐指一算,便自有天劫地罰來替他們懲處敵手。

而且,在太素玉身中玄、元、始三大境突破時,還會有響沸、雷震來阻止成功,非大神通者護持,絕不能度過。

“太素玉身雖好,但這其中條例倒也頗多苛刻,響沸、雷震便先不提,那是後話了,但這系物?”

陳珩有些遲疑。

神通經文中也屢次提及,在選定系物後,需每日都以遮掩秘術加持,或是請師門長輩出手,施加擾亂卜算的神通。

否則被敵手算定,破去了感應,除非神仙出手,否則誰也救不得。

“難怪這神通經文的下行,還留有幾句道廷的批註……說並非大神通者的門下弟子,並不可以修行太素玉身。”

“此法甚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於三萬四千種肉身成聖法門內,位列中下下品,聊做觀賞即可,用處微小。”

陳珩目光閃了閃:

“這道廷好大的口氣,連太素丈人這等人物開創的強大神通,都是隨意品評,而且語氣輕蔑,評價並不甚高……也不知究竟是如何勢力,比八派六宗,應當要更強吧?”

他又默默思忖了一會,在一真法界內難得沒有修行,而是彷徨起來。

系物、天機……

陳珩來回踱步,皺眉看著這方茫茫無野的空間。

過來不久,突然,他神色一動,興奮地拍手,忍不住大笑:

“對了!金蟬!我竟險些忘卻你了!”

金蟬在此世只有他一人能瞧見、一個人觸碰!

這枚天然便遮了感應的金色玉凋,正是用作寄物的最好選擇!

陳珩想到此處,也不猶豫,當即就呼喚出金蟬,在一真法界內嘗試起來。

等到果然可以用作寄物祭煉,他更不遲疑,直接退出了一真法界。

……

入目處。

一排排古書陳列在架上,暖爐生香,金玉齊耀,一派豪富非常的景象。

這正是童高路宅邸中的靜室,在殺死周楚玉後,陳珩便來此,徑自接管了整座童府。

這時,陳珩也無興多看,將金蟬取出,就要按照神通經文上的秘法來祭煉。

在滴血時,他又想起道廷批註中最後一句話。

——

未得道廷開法禁而私相授受者,定重罰不饒,當貶入幽司,受十萬萬載九寒九熱之苦!

——

在這明言的警告下,陳珩只遲疑了幾個剎那,就咬牙繼續:

“我……顧不得了!”

隨著血落入金蟬,虛空頓時隱隱有一身道唱響起,天花明滅。

而無邊深遠的宇宙星空中。

隨著陳珩的滴血。

一片地陸之中,突得就天音狂奏。

一口龍華古鐘無人自鳴,隆隆滌過十萬裡海陸,原本靛藍的穹蒼忽得黑沉一片,無數電蛇亂竄飛動,噼啪發響。

“怎麼又叫了,這是今天第幾次了?有完沒完啊……”

過了半響,才又有一個聲音納悶響起:

“哪家道君、仙神又在亂玩道廷的法禁,也不知道遮掩些動靜?煩啊!讓不讓人睡覺了!”

……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湖之我和胖師兄

刅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