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密山喬氏

話音落下。

丁憲忽覺一陣地轉天懸,眼前霎時恍忽。

待得再睜開眼,神智清明時,自己已被一股大法力施以虛空挪移,兀得搬運到了道觀之內。

“小鬼丁憲,拜見喬真君!祝真君仙業早成,萬福無疆!”

供桌面前,那尊莊嚴神像已然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卻是左側蒲團上,一個面如冠玉的俊朗道人。

他身著一襲深青寶衣,頭戴元陽大蓮寶冠,腰間以七彩絲絛繫著一柄三尺劍。

只劍身偶爾流洩出的一絲犀利鋒銳之氣,都透著似是要斬遍諸天神鬼,撼山削嶽的無匹氣魄!

直叫躬身行禮的丁憲忍不住汗毛倒豎,肉跳心驚。

恨不能將頭低了一低,再低又低……俯進埃塵裡去,才好避過那澎湃殺天的凜冽劍意!

“你近年來於劍道上的修行卻是懈怠了,丁憲。”

見丁憲兩股戰戰,幾乎汗流浹背,心神不能夠自恃的狼狽模樣。

喬玉璧面無表情抬眼,微微屈指,在腰間三尺劍上彈上一彈,消去了那股恣意的劍意後,才叫丁憲如釋重負,心中緩緩鬆了一口氣來。

他澹澹道:

“這麼多年,自我從削山成柱,留下‘陰蝕紅水’的修行之道後,時日已將近過得了一甲子,你還未修成‘劍氣雷音’的境界?”

丁憲才稍松,這時心下又狠狠提起。

他支支吾吾,一時不知該如何言語才方好,當即便面露愧色,只唯有苦笑而已。

“權位資材種種,皆不過是身外之外,看來當初命你丁憲掌管五雲野,反而還是害了你的修行。”

喬玉璧道:

“早年間於我開壇講法時,你與樓伏,便是那千百之眾中劍道資質最為出眾的二者,切記,切記,勿要忘卻當年的一片向道堅心了。”

“真君……小鬼省得了,定銘於心中!”

丁憲聞言更是羞愧萬分,一咬牙,當即拜倒在地,重重叩首。

“礙於中乙劍派的門規所在,我雖不能將你和樓伏收入山門來教導,但卻並非不能給你們二者一個用來容身存命的道場。”

喬玉璧平平道:

“丁憲,你若能在二十年內修成‘劍氣雷音’的境界,我便賜你一枚永珍宮的考校符詔。

那方天外玄門素來奉行‘有教無類’的法規,對妖魔人鬼,皆是一視同仁。永珍宮即要履職的副宮主乃是我四族叔,若是由我親自出面,他老人家應當會賣我喬玉壁一個薄面。”

丁憲聽了這一番話,如是被雷霆霹靂在耳畔震了震。

頓時就有些失魂落魄,只覺得眼前一陣陣金星亂灑,立足不穩。

永珍宮——

這方位於了明天的高上玄宗,他也曾在喬玉壁講道時的閒談間聽聞過。

永珍宮雖是比不得胥都天的八派六宗,卻也是存有一尊道君坐鎮于山門的,宰執閻浮眾生,聲名顯赫!

而他不過是地淵的一介微末陰鬼之軀……

若是真個能夠拜入這方天外玄宗中修行,那縱是修成陰神境界,都能奢望一二!

“此事我已同樓伏言語過,只是見你心性不定,才暫且擱下,日後還需勤勉修行,勿要自暴自棄。”

喬玉壁也不多看丁憲那副感激涕零的模樣,只在出言教導過這名弟子後。

便伸手入袖,取出一枚獸頭令牌,遞交給丁憲:

“那陳珩既得了‘陰蝕紅水’的傳承,便是同陰興老怪結下了因果,在他修成出關後,你代我將這枚令牌給他。”

“這是?”

丁憲雖有疑惑,但還是恭恭敬敬接過。

他好奇看了幾遍,都沒瞧出什麼端倪來,便問道:“敢問真君,這是仙道的法器還是什麼秘寶?”

“不過是陰興老怪的遺物罷了,要交代的事已然說盡,我便不久留了,於修行上,你應該好自為之方是。”

喬玉壁在澹澹說完這句後,身軀就化作一道劍光潰散,映得四壁亮若水銀。

劍光飛落到了供桌面前,就重新化作一尊莊嚴神像,肅穆不動。

“小鬼恭送喬真君!”

丁憲見狀,連忙行大禮參拜。

直待得喬玉壁將念頭隔空抽回,神像重歸了那副泥塑木凋的姿態,才緩緩抬起首來,神色卻也萬分複雜,

自從喬玉壁斬殺了黃膿大鬼神,開闢出金鼓洞後,便甚少再開壇講法,連面也不曾露過。

而似是今日這般,將念頭隔空映照,顯化於世。

還得再追朔到三十年前,樓伏在演法時,一劍便鬥敗了十六個敵手。

“永珍宮……我道喬真君先前在閒談時,為何屢屢會提起這方天外玄宗,原來那時真君便有了腹稿,定下了我等的去處?

只是樓伏這小子既然知曉內情,為何也不對我明言相告?害我妄自蹉跎這許久歲月……”

丁憲心下悵然長嘆一聲。

想到喬玉壁對自己那句“心性不定”的評價。

沉默片刻,便唯有苦笑一聲。

喬玉璧出身於密山喬氏,

而密山喬氏乃是胥都天十二世族的其一,自然枝繁葉茂,根基深種。

喬氏的族人遠赴天外修道,併成了一方玄宗道統的主事之一,也倒並不罕見,是件常事。

似是這般名流世族,向來便是秉承多方下注,以綿延家運的謀算。

以世俗俚語而論,便是好不使雞蛋都打碎在一個籃子內。

往往一族內的子弟同席宴飲,若論起出身來,甚至能夠湊集胥都天的整個八派六宗,都算不上什麼新奇故事。

不提以喬玉壁的純陽真君之尊,自然是口含天憲,金聲玉言。

單是他出身於密山喬氏,僅憑這份顯赫家世,要來一份永珍宮的考校符詔,也並非是什麼難事……

“二十年內,修成‘劍氣雷音’的境界,以拿到一枚永珍宮考校符詔……雖不難,卻也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夠做成的事。

真君待我如此恩重,為我悉心打算,看來唯有發奮出一番振作之志了!我若是再自傷身世,因著陰鬼之身而自輕自賤,那便是真正無有顏面再存活於世!”

丁憲心思轉了又轉,長嘆一聲,將足一頓,就化作一道長虹破空飛去,不見行蹤。

……

……

而另一處。

幽邃的空洞內。

被血河將渾身上下包裹住的陳珩,正安閒自在地盤坐其中,雙手按於膝前,眼眸微閉,好似空遊於虛冥,無所依憑,要隨水波流轉而去。

那從石柱上得來的法決正自然而然,循著血河傳來的一股冥冥指引而催動,不斷將河水煉化。

一點點,欲要在胸腹中凝成一滴真正的“陰蝕紅水來”。

這陰蝕紅水若是需邁入門徑,非得要巨量的陰蝕靈機做輔,才方能夠成就。

而先前在一真法界內,又哪得什麼陰蝕靈機?

也無怪苦心運使了幾次,都是徒勞無功,不見絲毫反應。

如今這如天瀑般洶烈的血河,整整一條,皆是陰蝕屬相的靈機所化,任由陳珩來做取用,毫無顧忌!

如此一來。

又何愁不成?

他的胎息在胸中徐徐轉動,向外擴出一團皓白柔暈,將周身所在的血水一片又一片刷去,捉拿進入穴竅內,按照陰蝕紅水的修行法門運轉,雙目都一時呈出鮮豔赤色來,如若血滴。

這陰蝕紅水的法門若是初次得見,少說也得花費上苦功,細細研讀一番,才能夠爛熟於心,去放手施為。

而陳珩一邊在血河中汲取靈機,一邊卻在一真法界內不斷運使,熟練箇中脈絡。

在這般的分心二用下,雖是在一真法界走岔了幾處關竅,不慎嘔血幾回,卻也是進境飛速,很快便了若指掌。

在氣脈穴竅間上下執行無礙,好似圓融如一了般,再無什麼凝滯頓挫……

時日匆匆而過,到了第七日後,陳珩忽得收束了一身氣機,腦中傳來一聲勐烈炸響,一股莫名難言的感觸流遍了四肢百骸。

他大笑一聲,將手一翻,掌心便緩緩浮出一滴陰蝕紅水,紅彤悽豔!

這滴真水甫一顯化出,便展露出無邊的兇戾陰晦之意,將周身的血河都牽引得一時動盪,喧譁聲大放!

“陰蝕紅水,總算是煉出來了一滴,入得門徑了。”

陳珩凝望著懸放掌中,寂寂不動的那滴陰蝕紅水,心中感慨萬千。

繼修成了“先天大日神光”這門上乘道術後,他總算又是得了一門強絕的殺伐手段。

而上乘道術雖是道術的極致,再往上一步,便是列為神通之屬了,極是個不凡。

但若是真論起來。

“先天大日神光”與“陰蝕紅水”相較,卻還是要差上了一籌。

此水畢竟是幽冥真水的三大子水之一,是天地奇珍。

常言道:

法分三乘,而仙有五等。

在陰蝕紅水的修行之道中,凝練出一滴陰蝕紅水來,只能算得上是初入門徑。

一旦用去,便唯有重新尋覓得一方絕地,將其中的陰蝕靈機採用,才方能又重新練出一滴來。

而小成境界,則需是練出足足九九八十一滴陰蝕紅水來。

中成是需將法決悉心參透,以一方名為“三素炁”的寶藥為引,將那九九八十一滴陰蝕紅水上下洗練一番,才方能夠再做突破,煉出整整三百六十五滴陰蝕紅水,暗合大周天之數。

至於大成至境。

則是要與“羅闇黑水”或“往亡白水”這任意一門子水同修,將氣息相合,方夠證就,修出一枚法種存身。

這法種一旦凝練,便不只拘於陰蝕靈機的一門一戶,且威能幾是可以翻天覆地,與先前不可等量齊觀!

這世間真水、真火,本就是數量愈多,威能便愈是不凡,陰蝕紅水自然也不例外。

一滴陰蝕紅水,便足以腐絕修道人的寶體,將之生生斃命。

而百十滴齊聚,若是一個不慎,說不能連法器都要被汙穢,生生打落一個品階,淪為灘廢鐵爛鐵。

至於千滴發出,那更是個萬軍辟易,無人能及!

足以橫掃攔在目前的一切敵手了,佔魁稱雄!

陳珩自忖,有眼前這掛陰蝕血河在,他凝練出九九八十一滴陰蝕紅水來,將這門法道修行至小成境界,非僅不難。

觀這龐然的靈機總量,應還綽綽有餘才是……

“只可惜,現下卻是缺了那方‘三素炁’,若有它在,將陰蝕紅水洗練一番,離元換質,說不得連中成境界,都能覬覦一二。”

陳珩將虛懸掌心的那滴陰蝕紅水收回,望向周身奔湧的猩紅血河,心下暗歎。

也不知這血河佈置,是否是那位喬真君有意為之。

其中所蘊含的充沛靈機,顯是要助他一臂之力,令陳珩在陰蝕紅水上的修行再做精益。

若有那“三素炁”在,哪怕是修不出三百六十五滴的大周天之數,但凝練出個二百餘數,也應不難。

不過而今……

陳珩微微搖頭。

將心神一定,繼續沉浸在法決之中,不斷將血河中的陰蝕靈機掠為己用。

就在他周身氣機鼓盪,似奔流衝飛不止時。

五雲野不遠處,一口逼仄的陰潮河谷內。

幾個玄真派的道人戰戰兢兢,合力撐起了一片光罩,籠住身形,直待得頭頂那片漆黑幽冷的鬼雲遠去後,才哭喪著臉,小心翼翼收了符器。

“那個叫做高闢的老鬼,怎一直在五雲野周邊打轉,他究竟想幹些什麼?給自己尋個好墳包不成?”

一個頜下長著山羊短鬚的乾瘦道人小聲罵道,擦了擦額角冷汗,手心仍是在發顫。

周遭幾個道人也都紛紛附和罵了起來,顯然心有餘季。

在這片嘈亂聲中。

最角落處。

提著一把鐵劍的許稚更是面無人色,直將背嵴死死倚在巖壁上,才沒有兩腿一軟,跪倒在地。

“有鬼!有鬼!這地淵裡實是太多陰鬼了,比黃泥道上的螞蟻還要多,一見便是一群群的,會死人,再待下去,一定會死人的……”

許稚內心狂叫:

“不行,我一定要找到師弟!有他在旁邊照拂,我才能存下這條性命!只是師弟究竟去哪了,他不會已經被鬼吃了吧?!”

在許稚心緒翻騰之際,卻未察覺到,不知何時,周遭的嘈亂聲已是漸漸停了。

他嚇了一跳,忙轉目去看,正對上了幾雙隱隱透著寒意的眼。

“許師兄,方才在想什麼呢?如此出神?”

蓄著山羊鬍須的乾瘦道人皮笑肉不笑,道:

“眼下這般危局,不知師兄你又有何良策啊?”

……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修仙娶妻,多子多福

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