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趙俁也對眼前這些百姓有些印象,因為這些百姓很多就是被他曾經害的家破人亡的人。

百姓怎麼能放過他呢?

一個百姓喊道:“趙俁,你還我女兒命來。”

“趙俁,你還我兒子命來,我兒子被你逼得跳河,老伴也病死了,我家破人亡,這都是你害的。”

一個個百姓對趙俁張牙舞爪,然後便是對他前腳相向。

大家一窩蜂的對他拳打腳踢,很快趙俁便是死在了百姓的怒火當中。

趙俁被打死後,那手刃仇人的許多老百姓便紛紛跪在地上,不停地高呼道:“肅王殿下萬歲,肅王殿下萬歲。”

“肅王殿下為民做主,你是我們的清天大老爺啊。”

他們大聲喊著,一個個熱淚盈眶。

多少年了,他們早就放棄了報仇雪恨的念頭,因為對於他們來講,那燕王趙俁高高在上,是他們無論如何都無法接近的一個人物。

接近都接近不了,報仇的機會自然是沒有,所以他們早就放棄了報仇的希望。

可是今天這幸福來的這麼突然,沒想到肅王竟然給了他們親手報仇的機會,這讓他們真的是感激啊不盡。

就連那很多事不關己的百姓,這時候得知了這事情的前因後果,知道趙樞把作惡多端的燕王交給人民處置,百姓們也是拍掌稱快,也對趙樞高呼萬歲。

趙樞這時候在裡面聽了,於是就趕緊趁著機會,出來撈取名望。

趙樞走了出來,對著百姓揮手致意。

趙樞說道:“鄉親們,本王知道在過去你們受到了官府的壓迫,受到了卑鄙下流的個別皇族的壓迫。

在以前,你們毫無反抗之力,這一點本王深感痛心。所以一直以來,本王把你們的冤屈都記在心裡,只要有機會,只要有時間,本王就一定會為你們討回公道。

你們放心,不管何時何地,不管什麼時刻,本王永遠和你們在一起,本王永遠是你們心目中的那個大強子。”

百姓一聽,頓時更加感動,一個個對著趙樞那是不停的磕頭。

有了趙樞這句話,他們再也不怕被人欺負了,以後走在路上腰板都直了幾分。

等到百姓散去,這張四經對趙樞那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張四經說道:“殿下真是高啊,在此之前,小的還以為這燕王交給百姓發落,會有損皇族的威嚴。

殿下您身為皇族,到時候也要不免受到連累。但是沒想到百姓對殿下的愛戴竟然絲毫不減,反而日益增加。

殿下真是高明啊,小的那就是拍馬也追之不及啊。”

“呵呵呵,,,”

趙樞呵笑幾聲,說道;“本王早就跟你說了,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我們發自內心的對老百姓好,老百姓都能感受的到。

老百姓知道誰對他好,誰對他壞,那老百姓該投靠誰,該依靠誰,難道老百姓自己心裡沒數嗎?百姓心裡有桿秤。”

“對對對,百姓心裡有桿秤,殿下這話說的真是太好了。”

把燕王趙俁給處置了,燕王府自然也就歸趙樞所有,趙樞舒舒服服的住了進去。

這燕王府比那知州衙門住的可舒服多了,知州衙門那基本上都是辦公區域,花園什麼的,遊玩的地方很少。

而王府則不同,王府的主要功能是以享受為主,所以王府裡這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假山園林那是不必多說,風景非常的宜人,走進去就感覺非常的舒爽。

李綱此時身為杭州知州,自然也就理所應當的從那廟裡搬進了知州衙門。

趙樞把李綱叫了過來,對他說道:“李綱,本王對你不錯吧,為了給你騰地方,本王特地搬去了那燕王府。

那燕王府真不是人住的地方,吃頓飯,那菜從廚房端出來,等端到本王面前的時候都涼了,哎呀,本王想吃口熱飯都吃不到。

不過為了你,本王忍了,如果不是為了你,本王在這知州衙門那是不會走的。”

李綱此時那聽的是一頭黑線,心裡那是很無語。

李綱心說你搬到燕王府,那真的是受苦受難吧,那要不咱們換一換?

當然這抱怨,李綱也只是在心裡說,在面上,他還是得配合著演戲。

李綱說道:“殿下仁義,一心為民,下官萬分欽佩,此時殿下在燕王府多有不便,生活不如意,也還請殿下能夠將就一二。

若是殿下以後有什麼差遣,或者要另尋他處,下官一定為殿下想辦法。如果實在不行,那下官就再從知州衙門搬出來,給殿下騰地方。”

“不不不,這個就不必了,本王就是要告訴你,本王對你很重視,以後這杭州呢,你就給本王抓起來,好好管。

當然,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你心裡得有數,本王的事你就別管,你別跟本王唱對臺戲,對不對?

要不然到時候搞的本王下不了臺,你也下不了臺,這何必呢?”

要說趙樞用李綱,心裡多少也是有一點擔心的,因為李綱在歷史上那是出了名的正直,出了名的敢死敢諫,對權貴那是不懼怕的。

趙樞用他,那也非常擔心,擔心以後這李綱跟自己唱對臺戲,到時候自己是殺他還是不殺他?

殺他吧,對不起歷史,對不起人民。

不殺他吧,對不起自己。

你看想什麼來什麼,不用等以後唱對臺戲,就現在,這李綱就開始和趙樞硬鋼了。

李綱說道:“殿下,如今下官身為杭州知州,自然是要肩負起守衛杭州、保護杭州人民的重擔。

既然如此,下官自然要恪盡己守,不畏權貴,一心奉公。在此,下官也需要勸殿下一句。

殿下您動不動就殺人抄家,很多時候甚至連問都沒問,這是不對的,這和大宋的律法是相違背的。

如果有人犯了罪,自然應該交由官府來審問,然後在人證物證確鑿的情況下,再依照我大宋律法對他進行懲處,該殺頭殺頭,該坐牢坐牢,該誅族誅族,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當途徑。”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陳:幫陳叔寶的子孫打天下

白深慕雁

世界末日我打造頂級安全屋

捧玫瑰待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