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昌頓時那也是一臉驚訝,他又趕緊問道:“那肅王帶了多少人?有沒有大軍跟著?”

那看門小吏搖搖頭,說道:“沒有沒有,肅王殿下身邊就帶了二三十個人而已,後面沒有大軍跟著。”

張邦昌聽他這樣說,這才微微放下心。

然後張邦昌也顧不得多想,整理了一下官袍,然後命戲班子收了,趕緊向那城門口走去。

這時候張邦昌也摸不準趙樞來找自己幹嘛,這走啊走,走啊走,越接近城門口,這張邦昌心裡就越發虛。

不行,不能這樣直接去見肅王,萬一肅王還對自己懷恨在心,想要趁機收拾自己,那自己不能沒有後手啊。

雖說則是身邊只帶了二三十個人,但那對於收拾一個近在眼前的張邦昌,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張邦昌此時感覺貿然去見面,那太危險了。

於是張邦昌就命人找來了通判王高義,對他說道:“肅王殿下來了,你應該認識他吧?”

王高義點頭回道:“認識認識,上回肅王殿下不是來了一趟廬州嗎,下官當時遠遠見過一次,認識他。”

張邦昌點頭說道:“嗯,很好,你去城門口迎接,如果真的是肅王殿下,你就把他請到知州衙門,晚上再請去酒樓喝酒。

記住,你告訴肅王,就說本官這身體不適,正在家中養病,還請他不要怪罪。

如果他不是肅王殿下,那殺了綁了,隨你處置。”

“是,大人。”

王高義答應一聲,而後就代表張邦昌前去迎接趙樞。

張邦張自己則騎著馬出了城,去找一個人。

張邦昌要找的這個人就是劉光世。

上回張邦昌和廬州守將合謀打劫趙樞,就那一回,就把那廬州的守軍給打殘了,所以現在張邦昌也指望不上廬州守軍,而是隻能把希望放在這劉光世身上。

劉光世手下那可是有兩萬大軍,算得上是實力強勁。

張邦昌一直和劉光世那也是私交非常好,所以這時候他就不免希望劉光世能夠為自己撐腰站臺,讓趙樞不敢輕易對自己動手。

找到劉光世,張邦昌把這前因後果一說,最後張邦昌說道:“劉兄,你可一定要救我啊。

如果肅王這回真的是來尋仇的,那他收拾了我,遲早也要收拾你。”

“哦?”

劉光世聽的頗為好奇,問道:“這是為何?我與肅王殿下並無恩怨,他怎麼會收拾我呢?”

張邦昌說道:“劉兄你有所不知,這肅王雖然看起來大大咧咧,但其實這人野心極大。

你看他自從打敗了方臘之後,對朝廷那就是愛答不理,陛下幾次召他回開封,他都推脫不去。

現在他又在杭州招兵買馬,聽說已經有了十幾萬大軍,你想一想,一個皇子不聽朝廷的話,不聽陛下的話,而且又招兵買馬,你說他是不是圖謀造反?

他想要當皇帝,一個這樣的人,他怎麼可能眼皮子底下容得下別人呢?

以前我得罪了他,如果他這回是來報仇的,當然是要把我殺了,而同時你揮下兩萬人馬,而你又不是他的人,他怎麼可能允許你的存在呢?”

劉光世一聽,頓時憤怒,說道:“哼,我劉光世拿的是朝廷的俸祿,他難道敢對我拔刀相向嗎?就是給他十個膽子,量他也不敢拿我怎麼樣。”

“他有什麼不敢的?劉兄,你可別忘了,你只有兩萬人,而他手裡可是有十萬人,連方臘也不是他的對手,你又有什麼辦法對抗他?”

“我沒辦法?笑話,他肅王雖然招兵買馬有十萬人,可他做的這一切,那歸根究底打的還是朝廷的旗幟,我劉光世是朝廷的武將,吃的是朝廷的飯,他如果敢對我動手,那就是公然與朝廷決裂,公然向全天下表明自己的造反意圖。

到時候,那各州各路的大員們有幾個敢跟著他造反的?

現在各地官員跟著他,不過是因為他手裡有朝廷名分在,他造反,那這朝廷名分還有嗎?

到時候他眾叛親離,大家離他而去,就連他麾下這十幾萬人,不也得化為烏有?”

雖然說趙樞手裡有十萬人,但是劉光世依然不怕趙樞,因為劉光世知道不管趙樞做什麼,趙樞打的都是朝廷的旗幟。

如果趙樞敢對自己不利,敢對自己下手,那就是跟公然造反沒區別,到時候各州各路的官員自然也會舉兵,一起來推翻趙樞。

而趙樞這十幾萬人,也要跟著一起散了。

說到這裡,劉光世又話鋒一轉,繼續得意說道:“再說我在朝廷武將裡面,那也是有些威望的,如果他敢對我動手,我登高一呼,其他的將軍也會群起響應,到時候誰打誰還不一定呢。”

張邦昌見劉光世並不懼怕趙樞,心裡頓時有了底。

只要你敢跟肅王對著幹,那就一切都好辦,就怕你軟腳蝦,啥也不敢幹。

張邦昌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張邦昌願意與劉兄共進退,同富貴,不知道劉兄意下如何?”

劉光世聽了,沉默下來,沒有說話。

張邦昌在心裡暗罵,心說這王八蛋,開始坐地起價了。

於是張邦昌說道:“劉兄,只要劉兄能夠保我安全,你我結為同盟,以後廬州的府庫就是你劉兄的後勤保障倉庫。

劉兄你需要糧草,需要餉銀,只要我廬州府庫不空,都可以給你供應,你我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劉光世聽了,頓時那也是喜上眉梢,他豪氣干雲的說道:“張兄你太客氣了,你我誰跟誰啊,你放心,這件事情你不用擔心。

雖然肅王囂張跋扈,但他也不是傻子,只要你我同心協力,他絕對不敢把我們逼反了。

真要是把我們逼急了,他身邊不就三十幾個人嘛,我劉光世一個命令下去,就能讓他死無葬身之地,然後還能轉身向朝廷邀功請賞。”

“不錯不錯,劉兄說的是。”

兩人達成了一致,這時候張邦昌恢復了底氣,這才敢去面見趙樞。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直播野史,老祖宗們線上破防

木語豐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