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陳規等人聽了,不由得也是點頭,表示贊同。

而事情果然也像趙樞預料的那樣,第三天,那方臘的各路大軍就已經來到了睦州,然後把趙樞的官軍營盤從四個方向團團包圍了。

但是他們卻並沒有發動進攻,而是按兵不動,安營紮寨,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不用問,當然是等待他們的最高統帥了。

他們完成了部署,然後就把訊息傳回杭州,而方臘接到訊息自然也是非常高興,他哈哈大笑,說道:“好,好,現在那肅王已成甕中之鱉,這一次朕御駕親征,定要將他碎屍萬段,以震懾朝廷。”

這時候國師鄧元覺卻說道:“陛下,那肅王乃是朝廷五皇子,身份尊貴,地位顯赫,如果戰勝他之後將他碎屍萬段,只怕會更加激起朝廷的怒火,不如將他俘虜,然後與朝廷展開談判,那時候朝廷顧及臉面,必定投鼠忌器,這樣對我們將會更加有利。”

方臘聽了,不由得也是點點頭,但那將軍們卻是持不同意見。

大將馬龍將軍說道:“打仗就是要一鼓作氣,殲滅敵人,如果只想著俘虜他,那到時候打起仗來必定要縮手縮腳,萬一因為顧及太多,縮手縮腳而被敵人抓住了機會,那豈不是要招致大敗,我以為應當一鼓作氣將其殲滅,然後趁著大勝之威,傳檄天下,讓天下各州縣望風而降,這才是道理。”

鄧元覺見馬龍竟然公然反對自己的意見,並且和自己的意見還截然不同,這麼不給面子,不由得是對馬龍心裡記恨,心說你這個丘,頭大脖子粗,還真以為自己是將軍,不過是個伙伕而已。

然而馬龍他的話卻讓方臘感到似乎也有點道理。方臘仔細斟酌,最後說道:“算了,一切還是到時候看情況吧,先打了再說。”

於是方臘下令,道:“傳朕旨意,朕御駕親征,直奔睦州。”

“是,陛下。”

一眾文武百官齊齊響應,然而這時候他們出去打仗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

以前打仗,那就是跟土匪流寇一樣,說打就打,說走就走,反應迅速。

但是現在他們已經自己建了一個朝廷,成立了一個王朝,這哪裡是說走就能走的?

走了之後,這朝廷得有人管吧?總得有人坐鎮吧?得有人負責運轉吧?還有,方臘已經身份不一樣了,這出去之後吃喝拉撒睡,這總得有人服侍吧?總不能以皇帝這樣的身份,上個廁所還沒人遞紙吧?這說出去不是讓人笑話嗎?

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提前準備糧草。

現在已經不同以前了,以前到處作亂,那是走到哪裡就打到哪裡,打到哪裡就吃到哪裡,反正那地方都是朝廷的。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沿途經過的地方都是自己的地方,總不能自已搶自己吧。

於是等這一切安排的妥妥當當的時候,這時間又是過了半個月,也就是說等方臘動身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以後了。

趙樞很明顯高估了方臘他們的反應速度和實力,而這也讓趙樞的火銃部隊有了更充足的訓練時間。

等到方臘一路吭哧吭哧來到睦州的時候,這一路又過了半個月,也就是說韓世忠訓練火銃兵,已經訓練了足足一個月,那些火銃兵這時候已經形成了戰鬥力。

看著姍姍來遲的方臘,韓世忠不由得心生感慨,心說自己和殿下的差距還是太大了,之前自己還認為根本沒有訓練的時間,哪知道殿下看得更遠,看得更準,不但有時間,而且時間還綽綽有餘,這就是差距。

韓世忠不由得感慨道:“殿下果然是天縱之才,真乃天選之子,我韓世忠在他面前就是一個卑微的沙粒。”

那方臘一來到睦州,立即把手下幾個大將叫了過來,詢問了一番情況。

幾個大將那都是一個個牛逼哄哄,那方傑說道:“陛下,那官軍一直趴在那裡,動也不動,就像一個活王八,還請陛下下令,命我出戰,我將直搗黃龍,把那官軍打的灰飛煙滅。”

那石寶跟著說道:“陛下,讓我打先鋒吧,我這手早就癢癢了。”

“陛下,讓我先打。”

“陛下,讓我打。”

幾個人都爭著搶著要做先鋒大將,方臘見此,非常滿意,他點頭說道:“很好,很好。”

而就在這麼個時候,突然有小兵進來稟報,“啟稟陛下,外面有一個叫宋江的人,請求召見。”

“宋江?”

眾人不屑一顧,一人大笑道:“這人不就是水泊梁山的宋江嗎?哎,沒想到這小子還活著呢。”

“對對對,聽說那小子被那肅王用一千人就給打敗了,真是草包一個,趕走,趕走。”

眾人很顯然都瞧不上宋江,方臘猶豫了一會兒,卻是說道:“請他進來。”

眾人疑惑不解,有人問道:“陛下,那宋江草包一個,見他不是浪費時間嗎?大戰在即,我們還是專心打仗吧。”

方臘微微笑道:“宋江曾經和那肅王有過交戰經歷,他這時候主動來請求召見,一定是想告訴朕一些情況,多聽聽也無妨。”

很快,宋江就進來了。

宋江對方臘拱手行禮,這招來了方傑、石寶等人的不滿。

方傑大聲喝道:“宋江,你好大的膽子,見到我們陛下竟然不下跪磕頭,你找死嗎?”

宋江一臉從容澹定,彷彿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他對眾人說道:“而今方臘首領不過是一方諸侯般的人物,並沒有打下開封,奪得天下,何來皇帝一說?如果我宋江此時行跪拜大禮,於首領而言便是名不正言不順,這反倒要讓首領處於尷尬境地。”

宋江這一句話,頓時就頂得眾人啞口無言。

也確實,沒有打下開封,沒有佔領天下,自己當皇帝,那說到底心也是虛的,說到底也感覺自己是在過家家。

方臘沒有生氣,顯得還頗為有些肚量。方臘說道:“無妨,無妨,不知宋江兄弟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1950保家衛國

好好寫作的鄭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