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這時候,一陣敲鑼打鼓聲傳來,城頭的宋軍聽到動靜,張頭一看,果然見遠方出現大批人馬,那裝備,那氣勢,一看就是宋軍。

“援兵來了,我們有救了。”

人人高興的喜極而泣,流下了眼淚,張闊激動的滿臉淚水,大聲喊道:“朝廷發援兵了,朝廷發援兵了,易州有救了。”

城內軍民歡呼雀躍,而正在攻城的金兵得知援兵來了,一時之間不知道虛實,完顏三牛於是下令先撤兵,等搞清楚情況再做決定。

“快,快開啟城門。”

那王顯最激動,大聲喝令手下士兵開門迎接趙樞的到來。

不過這些守城官兵卻是直接歸屬於張闊統領,面對王顯下令,他們也是猶豫不決,生怕開錯城門,受到張闊的懲罰。

王顯見他們這樣,大怒,抓過小廝手上的鞭子,對著那士兵就是幾個鞭子抽打。

士兵被他的淫威嚇住,只能乖乖開了城門,王顯迫不及待的帶著幾個小廝就出去迎接了。

這時候,張闊也來了,看到被鞭打計程車兵,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那士兵說道:“知州說要開城門,小的沒有得到將軍的命令,不敢開,他就打小的,小的被他打得沒有還手之力,他自己開了城門出去了。”

張闊惱怒王顯的卑鄙,跋扈,但是因為王顯是知州,又是文官,朝廷一向文貴武賤,所以他也不敢多說什麼,只是說道:“本將知道了,待會下去領賞。”

說了一聲,張闊帶著人馬走出城去,親自迎接。

到了近處,見到趙字大旗迎風飄揚,王顯張闊兩人都是激動萬分。

這時候一個探馬從趙樞的隊伍中出來,來到王顯張闊面前。

探馬說道:“肅王在此,你等是誰?”

王顯張闊聽竟然是肅王親自領兵而來,渾身一震,王顯道:“下官是易州知州王顯。”

張闊道:“末將易州守將張闊。”

“都在這裡等著。”

探馬聽了,扭轉回去報信。

很快,趙樞的隊伍就來到兩人面前,趙樞居高臨下,坐在馬上說道:“你們就是王顯和張闊,不錯,易州小小的城池,守住了三四天,很好,本王很滿意。”

這時候到了近處,王顯、張闊兩人也是不禁打量這趙樞的隊伍,但是不看不要緊,一看卻心中疑惑。

不是說有十萬大軍嗎?怎麼這左看右看,好像只有三四千人,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心裡疑惑,有些急切,張闊便對趙樞問道:“敢問殿下,上回接到您的傳信,說您是帶了十萬援兵前來援救,怎麼這現在看過去人馬似乎有些少啊。”

“哈哈哈,,,”

趙樞仰頭大笑,而後說道:“你懂什麼,這只是本王的先鋒人馬而已,本王擔心你們守不住,所以就點了三千人馬先行一步,剩下的九萬七千大軍還在後面,過幾日就到了。”

“哦,原來如此。”

張闊放了心,一邊的王顯於是對張闊罵道:“張闊,你是怎麼回事,殿下千里迢迢前來救援,你還在這裡問東問西,怎麼,難道你是信不過殿下嗎?”

張闊被王顯這麼一罵,一質問,頓時氣得咬牙切齒,但是卻又無可奈何。

趙樞說道:“好了,好了,別在這逗嘴了,隨本王入城。”

趙樞大手一揮,不再理會王顯張闊,帶著人馬便進入了易州城。

此時易州城的百姓見到金兵已退,而肅王趙樞這個當今皇帝的第五子親自前來救援,人人都是激動萬分。

大家心說有趙樞坐鎮在這裡,易州城那是想破也不行了,畢竟城破肅王就要蒙難,這個責任誰擔得起?

所以不用問,後面的大軍那一定是源源不斷,這下城池保住了,居民都是非常高興,人人夾道歡迎。

趙樞看到這熱烈的場面,心裡也是有些得意。

趙樞坐在馬上,對老百姓揮手大聲說道:“鄉親們,你們不要害怕,有本王在,天塌不下來,外面不過就是兩三千金兵而已,本王揮揮手,他們就要灰灰湮滅了。”

“殿下千歲,殿下英明,殿下千歲,殿下英明。”

老百姓深受鼓舞,大聲呼喊口號。

然後趙樞來到城頭,到了城頭上,只見這城頭到處都是屍體,許多士兵還在地上哀嚎慘叫,但是因為大夫有限,能夠得到救治的人非常少,很多人不過就是在等死而已。

趙樞趕緊對韓世忠說道:“韓世忠,你趕緊命大夫把他們帶下去救治,能救幾個是幾個。”

“說,殿下。”韓世忠得令,趕緊親自辦理。

趙樞又看向那金國大營,一邊看一邊問道:“這幾天他們人數有沒有增加?有沒有其他賊兵?”

張闊回道:“回稟殿下,金國人大概只有三千人左右,連續攻城了三四天,沒有看到有其他賊兵人馬匯合。”

“嗯,很好,那這樣看來,這支金兵就是孤軍深入了,很好,既然他們來了,那就不要想回去了。”

說完,趙樞看向張闊,說道:“你現在手裡還能用多少人?”

“回殿下,現在滿打滿算一千五百人。”

“一千五百人,夠用了,現在你發下命令,從現在開始,這一千五百人全部都要聽韓世忠的指揮,本王是王爺,但不會打仗,韓世忠是將軍,現在都要聽他指揮,明白吧?”

“是,殿下。”張闊沒有不服,誠懇的回道。

然後趙樞看向韓世忠,說道:“韓世忠,現在易州城的戰鬥就全權交給你負責,怎麼打就看你的了。”

韓世忠激動的心癢難耐,重重抱拳說道:“是,殿下,請殿下放心,末將一定把金狗全部殲滅。”

韓世忠最後放眼看向外面的金國大營,心裡想了一會,說道:“末將準備這麼打,金國大營離我們十里的距離,這個距離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軍可以在金兵攻城的時候,派出一千人馬繞道佔領他的大營,斷了他的退路。

然後我們再出城與金兵決戰,這樣一前一後,我軍就可以形成兩面夾擊之勢,金兵必定軍心大亂。到時候我們再以火銃兵為優勢對他們進行一陣掃射,大局便可註定。”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奸臣老爹,我的身份不一般

深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