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呂思遠假傳聖旨,私自徵調官糧,若是不嚴懲,有損皇威...”

“陛下,自大奉元德元年至今,三十六年裡可從未有人膽大包天敢假傳聖旨啊!”

“求陛下立即下旨嚴懲呂思遠,撤銷其一切職務...”

“陛下,假傳聖旨乃是死罪,若是不嚴懲,必然會有後人效仿...”

“陛下....”

“.......”

一時間,朝堂上全是彈劾呂思遠的聲音。

當然,也不僅僅是對立派系的人彈劾,還有許多老臣得知後也出聲彈劾。

皇權至高無上,不管是誰假傳聖旨,都不可饒恕。

但,郭天翊卻直接出聲道,“諸位愛卿,此時正值關鍵時刻,且看呂思遠治理水患結果如何,若是治理不善,那就依律行事!”

聞聲,許多大臣都聽出了弦外之音。

看來,陛下還是有意袒護呂思遠啊?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呂思遠是為了救災,但就算是治理水患成功,怕是也討不得半點好處。

這位金科狀元,著實有點衝動了。

皇帝都發話了,這件事短期內自然不會有人再提起。

另一邊。

山東道。

“不好了,呂大人昏倒了,快扶呂大人下去休息...”

“快快快!!!”

河堤旁,已經三天三夜沒有閤眼的呂思遠因為勞累過度,直接昏死了過去。

周圍的官員們嚇得頭皮發麻。

百姓們亦是看著昏倒在河堤旁的呂思遠感動無比。

為了救災,呂思遠不惜假傳聖旨,借調山西道的官糧。

同時,呂思遠還帶著官員們隨百姓們一道修復堤壩。

他的精神,感動了每一個人。

哪怕是貧民出身的顧乾都自愧不如。

呂思遠是寒門出身,生活比顧乾要好上不少,但精神上卻令顧乾自慚形穢。

這位大奉未來的名臣,一開始就表現出極為不同凡響的一面。

幾個時辰後。

呂思遠悠悠醒來。

腦袋亦是昏昏沉沉,感覺渾身都要散架了。

“呂兄,你醒了。”

秦一川與顧乾聽聞顧乾醒來,連忙進了屋子檢視。

“東德縣河壩修復得怎麼樣?”呂思遠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詢問工作進展,可見其根本不關心自己的死活。

東德縣,也是此次災情的中心。

河壩最先就是從這裡決堤的。

這裡的損失也是幾十座縣城裡最大的。

“呂兄,已經修復差不多了。”

“呂兄,有你帶頭,百姓們吃飽了肚子,都頗有幹勁,速度比尋常快了數倍...”

“呂兄,還有件事你得注意下,朝中有大部分人在彈劾你此次假傳聖旨的事情,怕是...”

“哼!”呂思遠冷哼一聲,道,“我不在乎,只要能花最小的時間解決水患,救民於水火,就算搭上項上人頭呂某也無所畏懼。”

“呂兄,高義!”

秦一川與顧乾二人身軀一震,拱手行禮。

“快,隨我去前線看看。”

“光修復堤壩還不行,還要修建幾道水渠,防止以後洪水來時發生同樣的悲劇...”

見狀,秦一川跟顧乾勸了又勸,可惜勸不住。

呂思遠廢寢忘食,就是為了以最快的時間來解決災情。

..........

皇天不負有心人。

在呂思遠的領導下,水患很快治理完畢。

百姓們都記住了呂思遠這位欽差大臣。

得知呂思遠假傳聖旨的壯舉後,萬民請願,上了萬民書。

當萬民書與水患治理的訊息傳回京城後,郭天翊也做出了安排。

呂思遠治理水患有功,且為呂思遠求情的百姓數不勝數。

赦免呂思遠死罪,是民心所向。

所以,郭天翊將呂思遠官降數級,取消所有的福利待遇,降為東德縣知縣。

東德縣是此次災情最開始的地方。

也是最難搞的地方。

這裡滿目瘡痍,後續的發展也是個大問題。

滿朝文武,也山呼萬歲聖明。

如此處理,是最好的結局。

誰都知道,假傳聖旨的罪過也不可能饒恕。

若是沒有假傳聖旨這一罪過,呂思遠此次定然能飛黃騰達。

郭天翊此舉,也是為了保護呂思遠。

此人風頭過盛,而且性格執拗,需要好好磨鍊一番。

除此之外,此次賑災同行的欽差秦一川與顧乾也有失職之責,被貶回了老家。

顧乾成了巫山府知府。

秦一川成了河北道黃平府知府。

郭天翊聖旨一出,百官無不嘴角抽搐。

有這樣貶的?

二人在京就是五品官,此刻成了知府,卻搖身一變成了從四品?

知府,掌一府之政令。

總領各屬縣,凡宣佈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奸宄,考核屬吏,徵收賦稅等一切政務皆為其職責。

古代政法不分家,知府的權利遠比後世的市長要大得多。

這次的安排,也讓天下尚未參加科舉的寒門士子看到了希望。

只要有能力,只要肯辦實事,都會有出頭之日。

陛下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埋沒任何一個人才。

當聖旨下達後。

未來的三大名臣也在山東道把酒言歡,準備各奔東西。

一盤花生米,兩盤青菜,一壺熱酒,是三人這些日子來吃得最好的一頓。

呂思遠舉杯道,“顧乾兄,一川兄,恭喜了...”

“哪裡哪裡,我們這次能升任知府,還是多虧了呂兄你治理水患有功。”

“呂兄,你雖是知縣,但未來的前途遠在我等之上...”

“你們就別吹捧我了,我這次假傳聖旨時,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我堅信陛下不會為難你們的。”呂思遠舉杯道,“乾了這杯,兩位就快快趕路吧,我這裡還有一大堆爛攤子需要處理呢...”

“好。”

“好。”

在這次治理水患的過程中,三人的友誼已經深厚無比。

說白了,他們兩升任知府,這功勞本就是呂思遠的。

二人也有自知之明,將呂思遠視為了知己。

另一邊。

國內的水患治理結束時,狄青帶著大軍已經進入了陰毒的地界。

這裡炎熱無比。

而且宗教色彩極為濃郁。

甘波國,終於抵達了。

看著充滿了異域風情,且物產豐富的陰毒,狄青終於明白了陛下的苦心。

這裡,可是好地方啊!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世成為實力派反派!

奶茶噴你臉上aaa

凡人飛仙錄

逐夏

末日不正經

路盡隱香處

萬獄塔

愛吃小籠饅頭的林天納

殭屍:悟性逆天,一劍斬旱魃

薛定諤de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