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皇爺,湯元良在被我們錦衣衛抓到時,已經氣絕。”

這天晚上,養心殿。

朱翊鈞剛垂釣歸來,正坐在海棠花下品茶,讓劉妃給他彈奏。

張鯨就來到了朱翊鈞這裡,向朱翊鈞彙報了今天發生的事,也彙報了錦衣衛緝捕由朱南雍、楊存仁、顧逢玄等都供認出的一個幕後火燒中宮的政治掮客——湯元良的情況。

朱翊鈞早已猜到會是這個結果。

他知道,所謂替申時行在暗中結黨佈局的掮客——湯元良,很明顯就只是真正的幕後主使的一顆棋子。

只是這個真正的幕後主使會是誰?

朱翊鈞自然是不清楚的。

但接著,朱翊鈞就起身揮袖,道:“罷了!”

朱翊鈞知道,不希望大明為能夠繼續對外擴張繼續加強民族思想建設而不惜改舊禮、改舊制的保守頑固派,是很難斷絕的,且這些人也只會越來越善於隱藏。

真要是查,會很難查出來。

而且,這些人又不是一個整體,是分散的,發生的阻止改革的事件也往往是一部分人的行為,和分散出現,非集中出現的事件。

所以,就算查出來,也不可能一網打盡。

朱翊鈞只能保證的是,大勢是在自己這邊,大多數是遵循自己這個帝王之志的,培養的新利益階層能繼續壯大就行。

“錦衣衛還是要繼續查,查出這個幕後主使,即便很難一網打盡,但一直查,至少能給幕後之人壓力,只要是狐狸精,遲早會露出尾巴來,也讓蠢蠢欲動的人不敢輕視朝廷。”

不過,朱翊鈞還是對張鯨吩咐了這麼一句。

張鯨拱手稱是。

接著,朱翊鈞就又對張宏吩咐道:“去把留中的章奏都拿來吧,今夜就批紅!”

張宏這裡忙笑著答應了一聲:“遵旨!”

沒多久,張宏就抱著大量留中的章奏來。

朱翊鈞見此便道:“朕親自批,你們只負責展開就是,不必念,這樣速度快點,獎掖金的發放,升遷的旨意,撥款請封誥命的請求,只怕都在眼巴巴的等著這些事被批紅吧。”

“皇爺聖明!天下盼皇恩雨露已久矣。”

張宏笑著說後,就真的抱了許多章奏來。

“這麼多?”

朱翊鈞一看,心裡暗歎了一聲,隨即就擼起袖子說:“拿硃筆來!朕當勤政,不能輕易讓章奏隔夜!”

“天下皆知,皇爺本就是古今最勤政之君。”

張宏笑著奉承道。

“好啦!”

“這話把太祖放在哪兒了?”

朱翊鈞說後就從張鯨手裡接過硃筆,開始認真批閱起奏疏來,但一看,他就突然擰眉起來。

“讓侍御司下道明旨,以後百官上奏不得堆砌辭藻、咬文嚼字,當求直白有條理!”

然後,朱翊鈞就厲聲吩咐了起來。

……

侍御司。

夜深風涼。

申時行、方逢時等執政公卿和侍御司近臣竟全都還在待在這裡,且都眼巴巴地看著外面。

“你說,陛下會來嗎?”

楊鎬這時也問著葉向高。

葉向高道:“應該會來吧,都長街流血了。”

而葉向高的話剛一落,宮燈深處,司禮監秉筆太監孫斌就小跑著走了來。

申時行、方逢時、潘成等互相對視一眼,然後忙走過來。

潘成先問著孫斌:“孫公公,是陛下來了嗎?”

“是啊,我們好些日子都沒見著陛下了,就是想早些見到陛下,有些時還是需要面奏啊!”

方逢時也跟著說了一句。

戚繼光也點了點頭,問:“陛下難道就不想我們這些公卿嗎?”

“陛下不來,我們這些人就真的更招人恨了。”

海瑞則在這時也喟然一嘆而說了一句。

“皇爺沒有來。”

孫斌回道。

申時行等聽後臉上不由得浮現出失望之色。

海瑞忍不住上前一步,張口欲言,但這時,申時行先開了口,笑道:“想必陛下是睡了吧?”

“倒也不是睡了,陛下在批閱章奏!”

孫斌回了一句,就道:“所以不能來。”

海瑞不由得一愣。

而在這時,有文書官送來大量章奏來。

孫斌便指著這些章奏道:“這些都是已批紅的,有餘閣老夫人水氏加封一品誥命的章奏,也有恩蔭大冢宰一子為國子監監生的章奏,還有因平緬功按例賞諸公和將士們的金花銀也硃批準撥,以及廷推、年例和行取制度裡需升的官員。”

申時行等聽後一臉驚愕。

“陛下真是太勤政了,孫公公,還請帶話給陛下,讓陛下注意龍體,夜不可熬太晚,不急在這一時。”

申時行這時也就說了這麼一句。

海瑞也跟著道:“是啊!沒必要非得今晚就批紅,明日早起批紅也是一樣的。”

“明日也不急,只要記得批紅就行,讓天下人知道君父沒有棄他們就好。”

禮部尚書徐學謨更加體諒地說了一句。

潘成不由得瞅了徐學謨一眼,笑道:“陛下勤政,是社稷之福。”

“諸公的進言,咱家會帶到的。”

孫斌說後就告辭而去。

申時行等也送別了孫斌。

而在孫斌走後,申時行就道:“我們還是不要打消陛下想重振勵精圖治的作風好,這樣吧,今晚我們也別睡了,把未票擬的都票擬了,未議的事也都議了!”

“元輔,陛下龍體需要養,我們這些老骨頭難道就不需要養嗎?”

劉應節這時不由得問道。

“大家自願,反正是有分工的。”

申時行笑著說了一句。

劉應節只得說道:“其實一晚不睡也沒什麼太大影響,反正還有正月御賜的遼東人參沒用呢。”

……

“執政們是瘋了嗎,還是覺得昨天的事不重要,似乎沒發生過,這麼快就突然安排下這麼多活。”

太僕寺。

太僕寺卿石星看著太僕寺丞徐貞明抱著一大堆的內閣鈞旨後,就皺眉說了起來。

徐貞明則笑道:“但這說明政事又突然勤快起來了!”

石星道:“也是!不過,上面勤政,底下的也得跟著忙起來。”

“至少不用因平緬導致太僕寺馬價銀減少而慮,元輔讓我帶話來太僕寺,從緬甸帶回的黃金,先折銀補足太僕寺馬價銀所耗,讓我來告知你們一聲,趕緊擬個賬目細則出來,順便看看能免多少對百姓徵收的馬價銀。”

“這次徵緬還是有好處,尤其是從南伐其富地,帶回來不少黃金白銀,而可蘇小民之困,富國家之帑。”

太僕寺少卿傅來鵬這時一臉喜色地走了進來。

徐貞明聽後大悅:“是嗎?!”

而石星則瞅了一眼傅來鵬,然後笑著拱手:“公果然高升了,恭喜!”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父皇,我的家底你別惦記!

龍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