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漢人的確很難被買為奴。

因為朝廷已經開始在禮法上把百姓真正的當人。

所以,朝廷開始主動解決災民重建家業和人多地少的問題,而不是再靠士紳解決,即靠士紳透過收買奴僕奴婢的方式,來吸納災民,緩和人多地少帶來的矛盾。

第一批從受災地區遷出來的災民,已經在定海登上了去東瀛的船隻。

到如今的萬曆十四年,原倭國九州松浦半島已成為大明東瀛教化區五年。

故而,從長崎、平戶到定海的貿易航線已更為繁忙。

基本上,大明水師已很熟悉這條航線的氣象情況和地理情況,從這裡去東瀛自然也不再算是什麼冒險的事。

甚至可以說,這一段海域已經是大明內海,從這裡去東瀛已經可以算是內貿航線。

但對於第一次出海的高自嘉而言,在搖搖晃晃的船上度過七日還是很戰戰兢兢的。

他還是有些擔心自己會不會一不小心就跟著整個大船傾覆進海里,更擔心去的地方並沒有那麼好。

不過,讓高自嘉安心的是,船上的官員每天都會給他們這些願意去東瀛移居的百姓,發一筆銀元和配有蔬菜、動物內臟、米飯等為主要材料做成的食物。

發的銀元就是他們這些百姓的安家銀。

只是,朝廷為了讓這些遷居去東瀛的百姓能每天都期盼有銀元發,進而減少對移居東瀛的焦慮之感,才會把安家銀分批發,每日只發一點,直到七天到達東瀛後,才一次性發完。

另外,蔬菜和內臟主要是避免敗血症和夜盲症。

雖然大明朝廷這樣做,只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移居東瀛,增加當地漢人數量,進而加快漢化,增加稅收,才給這些坐船遷居去東瀛的百姓這麼好的待遇,但對高自嘉這些遷居東瀛的百姓而言,這的確讓他們體會到了朝廷的溫暖,而都沒有怎麼鬧事,即便有因為暈船而吐得很厲害的,也沒有埋怨什麼。

何況。

這些遷移去東瀛的百姓本就多是無地無糧下一步不是餓死就是投大戶為奴或者賣兒鬻女的受災流民。

所以,在如今朝廷這麼善待他們的情況下,暈船什麼的苦、遠離家鄉的苦,對他們而言也就算不上是什麼了。

高自嘉唯一有些受不了的是朝廷在衛生上的規矩要求多。

首先,代表朝廷的船上官員會要求他們不能喝生水,必須喝船上燒過的水,而且必須每過兩日就要洗一次澡洗一遍頭,還說是天子下旨要求的,以盡大可能阻止細菌被帶到新地方,造成大規模疫情出現。

自朱翊鈞讓李時珍透過他讓內廷製造的顯微鏡看見微生物後,大明醫學界就已開始有了細菌這一概念。

另外。

在大明在東瀛開始駐軍且支援民間去倭國貿易後,就有越來越多的漢人開始深入倭國腹地經商,而也果然出現了漢人在倭國一些腹地帶來疫情造成大量倭人減員的情況,而印證了天子所言天朝上國之民去蠻夷未開化之地推行王化,會使當地夷民難以承受這份福氣而折壽的觀點。

當然,朱翊鈞是為不讓更多倭人因為對外來病菌的恐慌而排斥漢人,所以才編了這麼個觀點。

實際上的原因其實就是漢人所處的中原文明更為發達,接觸的人多,接觸的環境也更多,自然接觸的病菌也更多。

所以幾千年來已不知道融合與改進了多少基因,對許多病菌也早已免疫。

而不像許多倭國腹地的倭人,因為可能祖祖輩輩世代都是在一個封閉的島嶼上,病菌種類單一,基因庫也不豐富,所以對抗新病菌的能力弱,也就往往會造成漢人去倭國會讓倭人出現新的大規模傳染病,而倭人來漢地則不會對漢人造成大規模傳染病。

原因還是因為漢人的文明更高階,基因更豐富,能適應的病菌種類更多。

這跟歷史上,西方殖民者去美洲後,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減少,和西方殖民者帶去大量在亞歐大陸上已經被亞歐大陸上的人免疫的病菌,結果造成大量印第安人因疾病大量瘐斃的原因有關一樣。

按理。

朱翊鈞是不用考慮病菌對倭人造成的影響的。

但有時候誰也不知道在中土已經弱化的病菌在到了新環境後,會不會獲得培養自己的新溫床,而開始大規模進化為很烈性的新型病菌進而反噬漢人。

所以,朱翊鈞還是會嚴格要求漢人自己要做好衛生防疫管理。

從離開定海七日後,高自嘉和與他一起同行的漢人百姓們總算在大明朝廷的組織下,到達了東瀛長崎。

而高自嘉扯了扯自己身上用沸水煮過的棉衣,拿著水師剛發給他用來自衛的雁翎刀,呼吸了一口來自東瀛陸地上的涼風,且看了一眼陸地上結棚而居的人群后就不由得笑了起來。

在海上漂泊了七日,總算是看見了陸地和新的人類,高自嘉對此還是感到很開心的。

如今從定海到東瀛長崎,已經算不上是出大明國,對於常在這兩地來往的大明水師和水手而言,到達這裡算不得什麼新奇,所以,水師的官兵們倒是很澹定,不像高自嘉這些百姓一樣一見到陸地就個個滿臉奮然。

在高自嘉由官兵帶著往長崎城走來時,許多蓬頭垢面的倭人乞丐朝他們湧了過來,一個個跪在路邊,捧著破碗,向這些大明官兵和百姓磕頭哀求。

高自嘉有些忍不住地摸了摸荷包,想施捨一些,因為他看見這些倭人就有些想到了自己去年從鳳翔府討飯到延安府的日子。

不過,高自嘉已經沒有錢了。

主要是因為,運他們的船上官員,不僅僅給他們發銀子,還賺他們的銀子!

這些官員會在船上賣各類好吃的,會請人在上面說書,甚至還會讓僱倭女在上面賣身。

雖然高自嘉這些百姓領的安家銀不多,但架不住領安家銀的百姓人多,這些船上官員薄利多銷後,也能賺不少,尤其是因為倭女本就廉價,所以哪怕對這些移民收很低的價也能有賺。

總之,也不知是誰開了先河在船上做生意,反正許多百姓會因為慾望上把持不住,把安家銀還沒領完就花完了。

高自嘉倒不是因為照顧倭女的生意花沒了錢,貪吃的他實在是沒抵住船上售賣的各種來自南都的美食,而導致他現在荷包裡沒剩下多少錢,也就一時想行善都拿不出來。

“滾開!”

倒是領他們的水師武官直接驅趕起這些倭人來,沒有發善心,且對高自嘉等百姓說:

“不用理會,他們都是未開化倭奴!”

“你們是上國之民,與他們不一樣!”

“而且他們還都是一些懶散不肯去採礦下力的懶散倭奴,所以行善也不必行在他們身上,他們要是搶,就用下船時發給你們的刀把他們砍了!”

“按教化區條例,你們殺了未開化的倭奴,不問刑,只是不能虐殺,因為虐殺的話,會罰一筆很重的款!”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無限合三星武將,貂蟬扶腰

豬肉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