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朱標把百里秀的話帶給朱元章後,朱元章對於要開設,工舉,要讓工匠都有考試為官的機會自然也是非常認同的。

其實朱元章最為主要的還是希望墨家子弟在朝堂之上能和儒家學子對抗一番,如果不是儒家子弟掌控輿論,他朱元章要廢掉一個丞相之位也不至於花那麼多的心思,畢竟朱元章身為上位者自然不希望他的朝廷都是鐵板一塊了。

畢竟現如今朝堂上的六部基本上都是學習儒家思想的儒生。

因此朱元章在聽完朱標的述說之後,更希望百里秀今後所發展出來的墨家不僅僅要佔據工部,還要連帶著兵部也讓墨家給佔據了。

至於為何兵部的官員不是武將而是文管官,這就得解釋一下大明的軍事指揮系統了。

明朝的軍事制度在承襲了歷代王朝制度基礎上又作出了許多改進和創新。明朝軍事組織有兩個系統,分別為行正系統和作戰系統。這兩個組織相互協調又相互牽制,從而使皇帝穩穩掌握著乾綱獨斷的大權。

明朝軍隊的最高行正管理機構是五軍都督府,而這五軍都督府則是五個都督府的合稱,分別為: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

每個都督府的最高長官為左、右都督,官階都是正一品。

從這點看,這大明的武將就比文官的品階要高,畢竟朱元章也是可以算作馬背上的皇帝的。

在左、右都督之後都督府領導層依次為:從一品的都督同知、正二品的都督僉事。能擔任都督者一般都是擁有公、侯、伯等爵位的重要武將。

五軍都督府在全大明擁有各自的轄區,每個都督府管理自己轄區中軍隊的日常活動,都督府長官還可以參與明朝中央軍事決策。在發生戰事時,都督府負責具體戰術。

而除了五軍都督府外,明朝還有另一個軍隊行正管理機構,那便是六部中的兵部,最高長官為兵部尚書,官階正二品。兵部掌管全國軍隊的人事、後勤、軍械、兵籍等事務。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後勤部門,而朱元章也是打過仗的自然明白使用火器的軍隊對於後勤的依賴程度,因此讓會造新式火銃的墨家子弟進入兵部,那肯定比那些之乎者也的儒生要好的多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制度到了正德年間就變了,自從正德十四年的“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大批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在戰場陣亡。時任兵部尚書的于謙為了便宜行事,將原先由五軍都督府對軍隊的管理權和指揮權都劃歸兵部。

自此,五軍都督府的權力被極大削弱。然後到了明朝後期,五軍都督府已徹底淪為一個虛有其名的機構了。

而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皆為朝廷的行正系統,然後地方一級的軍隊行正事務則歸都指揮使司管理。都指揮使司的領導層依次為:一名正二品的都指揮使、二名從二品的都指揮同知、四名正三品的都指揮僉事。

都指揮使司的下級軍事組織由衛、千戶所、百戶所組成,以其所在地理位置命名。從理論上說,每個衛應該有五千六百名士兵,也就是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有一千一百二十名士兵,每個百戶所有一百一十二名士兵。衛的長官是正三品的指揮使,千戶所的長官是正五品的千戶,百戶所的長官是正六品的百戶。此外,明朝還設有直接歸都指揮使司節制的守禦千戶所,人員編制和普通千戶所一樣。

在明朝中前期,全國共有四百九十三個衛、三百五十九個守禦千戶所。另外,在都城周圍還有七十四個京衛,其中有三十三個衛被劃出組成了侍衛上直軍,負責保護皇宮安全,這裡面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錦衣衛。

所以這四百九十三個衛如果都是滿額的話,那麼明朝的兵力則是有兩百七十多萬人了。

當然這只是明朝前期和中期後期因為明朝腐敗嚴重,因此衛所的兵已經出現逃戶的現象了。

不過與明朝軍隊的行正系統比起來,作戰系統就算是比較簡單明瞭。當發生戰事時,五軍都督府的都督或高階別的武將會被任命為臨時的大將軍或將軍,軍隊從全大明各地衛所中調集至前線。

戰事結束後,大將軍或將軍交出戰時指揮權,部隊迴歸各自衛所服役。因此,明朝的大將軍或將軍其實都是臨時工,平時手裡是沒有什麼兵權的。

不過在一些固定的防禦地點,比如明朝長城沿線的“九邊重鎮”,都會常設總兵官作為最高軍事指揮。

此外,明朝後期文官節制武將成為常例,因此在戰場上真正擁有指揮決策權的都是朝廷任命的總督,總兵官只負責聽令和帶兵打仗。

而明朝的軍事系統比以往朝代的軍事系統更為複雜,其中關鍵原因在於明朝的初代皇帝朱元章為了防範軍事機構和將領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所以設定了層層節制,統兵權、調兵權相分離的權力架構。因此當發生戰事時,五軍都督府、兵部、大將軍或將軍、總兵官、總督這些機構與個人說了都不算,真正能說了算的只有皇帝本。

百里秀給了十天的時間,然而當十天之後百里秀再次被朱標請到兵仗局的鐵匠工坊,看到鐵匠們弄出來的擊發裝置之後簡直是無語至極。

因為這些個鐵匠居然把底火的位置從彈殼的底部改到了上方,然後在上方留出一個小孔,接著在這個小孔裡還有一根鐵阡。

百里秀只見到一個給他作示範的鐵匠一手端著火銃,然後另外一隻手拿出了一個小錘子,對著火銃上方小孔裡的那個鐵阡就是一敲。

在鐵匠們演示完畢之後,朱標則是笑著對百里秀說道:

“先生覺得這種發射方法怎麼樣?”

百里秀看著距離靶心偏離的老遠的彈孔,這是很無語的對著朱標道:

“難道殿下沒有發現這種射擊的準確度很差嗎?”

朱標聽到百里秀的話後,這才發現鉛彈的彈著點距離靶心很遠,差點就脫靶了。

隨後朱標又讓人繼續射擊了幾次,發現並沒有改善多少,五十步還可以,百步之外就脫靶嚴重,當然也有鐵匠提出了弄個架子,把火銃架起來,這樣敲擊發射時就穩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融合項羽,從征服貂蟬開始!

帝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