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秀面對朱標的第四次邀請,自然也是沒有拒絕的就跟著來到了兵仗局見到了朱標,當即朱標就對著百里秀抱拳鞠躬道:

“還請先生明示,標以及眾工匠們實在是不明白如何製造防水火銃!”

百里秀聽到朱標這話,當下就有些差異了,要知道之前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就弄出了加工膛線的機械,但是這次都過去半個多月了居然還沒有弄出底火。

不過朱標看到百里秀沒有出聲還以為這是百里秀想要提條件,但是不好開口,於是朱標當即就繼續道:

“先生之前和標提起墨家,想必先生必是墨家的傳人吧!如果先生願意傳授防雨火銃的製造之法,標願意以工部尚書代之!並且還願意幫助先生在大明推廣墨家學說!當然墨家學說有些地方還希望先生改動一番!”

百里秀聽到朱標的話後心裡實在是大感差異,自己只不過提了一下子墨家,居然就讓這朱標想到了這麼多,要知道現在可是洪武十八年了,大明已經沒有了丞相,工部尚書作為六部之一的管事人,那地位可就只在皇帝之下啊!雖然尚書的品級只是正二品但是地位可不低。

在明朝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桉後,朱元章下令“廢除丞相,由六部分朝政”。為了加強皇權,明太祖朱元章廢除了沿用已久的三省制。從而完全實現君主專制穩固地位。使朝廷的管員直接對皇帝負責了,沒有了丞相這樣的二道販子。

六部乃直接對皇帝負責,成為主管大明事務的最高機構。各部置尚書一人,總管本部事務,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為尚書之副。

洪武五年定六部具體職掌,並於歲終進行考績,分其優劣,以行黜陟。六部官員相對穩定,不得輕易調動,凡有勞績者,則在本部升用。自洪武十三年罷中書省,也就是丞相後,即升六部品秩:尚書為正二品,侍郎正三品,郎中正五品,員外郎從五品,主事正六品。

六部尚書、侍郎都是堂官,由皇帝直接領導,其中吏部尤為重要,因為官吏的除授都必須經過吏部。洪武六年,吏部分三個屬部,即總部,司勳部,考功部;十三年,增司封。

二十二年改總部為選部。二十九年,改定文選、驗封、稽勳、考功四個清吏司。每司設郎中、員外郎、主事各一人。其中以吏部最為重要,戶部人員最多。

吏部:被稱作天官,掌管大明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調動封勳。

戶部:被稱作地官,掌管大明土地、戶籍、貨幣、賦稅、俸祿、財政。

禮部:被稱作春管,掌管大明典章制度、祭祀、學校、科舉。

兵部:被稱作夏官,掌管大明武官選用、兵籍、軍械、軍令、驛站。

刑部:被稱作秋官,掌管大明法律、刑獄等事物。

工部:被稱作冬官,掌管各項工程、水利、工匠、修路,城建等方面。

相比於其它六部的管員,很顯然,工部是非常適合墨家的地方,畢竟不管是修路,建城,亦或者是水利等其它事物可都離不開工匠啊!

而墨家學說流傳的範圍或者說物件那可都是以工匠為主題的。

雖然朱標的話很讓百里秀心動,畢竟做為墨家學說的推崇者自然是希望墨家學說在大明重見光明成為在先秦時代和儒家齊平的學說。

但是朱標現在雖然說是二皇帝,可是終究不是朱元章!

而且現在儒家學說已經獨霸華夏一千多年了,自然是不希望恢復到先秦時的那種和墨家分庭抗禮的樣子。

更何況,在大明為官的那些管員,那個不是讀聖賢書的儒家學子,所以想要推行墨家學說肯定會受到層層阻攔的。

不過還好的現在還是大明洪武年間,畢竟朱元章是大明的開國皇帝,因此可以憑藉自己的威望在震住那些讀聖賢書的文管們。

所以現在的關鍵就是朱元章又沒有同意朱標這麼幹,亦或者這只是朱標的一意孤行!

想到這裡百里秀當即想著朱標開口道:

“不錯!在下正是墨家學子,對於殿下的話自然是很是心動,然而這事陛下同意嗎?亦或者只是太子殿下的個人意思?”

百里秀也就將錯就錯的承認自己就是墨家的人,畢竟百里秀在現代所學的物理,化學,數學等知識也是能和墨家掛的上號的。

朱標聽到百里秀的話後,則是哈哈笑道:

“這點先生就不必擔心了,標自然是和父皇商量過了!父皇也是同意了標的意思的。”

百里秀聽到朱標的話也就放下心來,對於朱元章願意推廣墨家學說其實也不感到意外,畢竟做為一個皇帝,豈能容忍儒家學說獨佔朝堂呢!

因此自然是想要再來一個學說制衡一下,再說他朱元章可是乞丐出生,雖然認識字,可是對於儒家的那一套卻是不怎麼相信。

不過想要弄出一個學派抗衡儒家學派自然是沒有那麼容易,雖然有道家和佛家,可是人家一個求仙,一個成佛,根本就不適合朝廷之上的鬥爭。

而墨家這個一千多年前能和儒家對抗的學說自然就很是足夠了。

因此當朱標把自己的想法和朱元章說了之後,朱元章自然是立馬同意,不過卻是有個要求,那就是要讓百里秀弄出防水的火銃才行。

畢竟朱元章也得看看百里秀是否有那個真材實料,要是弄個假的墨家傳人那豈不是貽笑大方了。

更何況百里秀要是弄出防水火銃,那麼朝堂之上支援百里秀成立墨家學說的人除了朱元章之外就又多了一股。

沒錯,這一股自然就是大明的那些勳貴武將們了,要是有了這種防水火銃,那武將們自然就能更其實的打敗北元,打出大勝仗。

而打勝仗,這可就意味著有功勳,可以被封爵位了。

因此只要武將們不傻,那肯定就會積極支援百里秀的墨家學說的推廣。

所以這防水火銃其實就是百里秀的敲門磚,步入朝堂的墊腳石。

於是百里秀為了讓自己在這劍雨的武俠世界裡變的更加有趣當即就點頭道:

“既然這樣我也就放心了,那麼殿下我們現在就來製造這防水火銃吧!”

說罷百里秀當即就擼起袖子來的了鐵匠鋪,打鐵的灶臺旁。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李達浪客傳

秋天的每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