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聖人對弈,錦囊和佛珠【求月票】

拱辰殿。

望著血淋淋付出了極其慘重代價奪到大比第一的俞俱醴,現場眾多大能莫不倒吸一口涼氣。

很多人甚至下意識想到俞俱醴另外一個名字.俞幼泉!

時隔數年,名叫“俞幼泉”的怪物,終究還是再次被放出來了麼?

現場眾多大能雙眸閃爍,盡皆浮現出一抹忌憚之色。

對自己狠和對別人狠完全是兩個概念!

對別人狠最多隻能算是殘忍、冷血、無情,而對自己狠則是真正的心靈強大。

再聯想到在京城中關於俞俱醴的種種傳聞,像是什麼“公正無私小天官”、“愛民如子俞都司”、“俞一招半式”等等傳聞,眾人在心頭更是勾勒出了一個更加具體的俞俱醴之畫像。

這是一位道心堅忍,目標明確,鐵血柔情,狠厲且又擁有底線和人情味兒的少年至尊!

只可與之為友不可與之為敵!

現場眾多大勢力的名宿,第一時間確定了和俞俱醴交好的策略。

而眾多世家、權貴,忌憚之餘更是第一時間堅定信念,絕對不能輕易讓俞俱醴將心頭這個名為“俞幼泉”的惡魔釋放出來。

至於那些和俞幼泉相熟,自認為非常瞭解俞幼泉之人,一個個都有些傻眼。

譬如。

姚愛空、齊圭垕、袁潭之等人都有些難以置信.臺上這位是他們熟悉的俱醴兄?

在他們的印象中,俱醴兄不是一直溫和謙遜彬彬有禮的嗎?

反倒是鄭世白卻是眼眸放光,這才是他所認知的俞俱醴,或者說是俞幼泉啊!

在不需要爭的時候,永遠都是那般淡薄的姿態,好似人畜無害小白兔,但真正需要爭的時候,卻是錙銖必較,寸步不讓。

在以前,鄭世白其實是有些不明白的。

但這兩年,高低起伏的人生,尤其是接觸到了足夠多的底層百姓,卻是讓他看的很明白。

與人為善,不隨便樹立敵人,但需要亮劍的時候,又永遠不憚於亮劍!

畢竟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畏威而不懷德的,一手剛硬一手懷柔才是王道。

不得不說,最瞭解你的人往往可能就是你的對手。

同樣這一戰,鄭世白也是領悟頗多,感覺回去後就可以閉關,然後接受萬劍海之傳承。

就算不能完整繼承,那也沒有關係。

不計較一時之得失,將來之大勢終究還是有他一席之地。

而像是小大聖孫洪,此時也頗為震驚。

但一聯想到俱醴兄可能是某位大能轉世,一切又都合乎常理了。

至於此戰,給他最大的感觸,則還是源自花果山秘境的造化和底蘊,還是需要早早將其完全消化。

大爭之世的洪流還真是越來越洶湧!

至於小截天劍武君寶,此時卻是獲益匪淺,眼眸中一龜一蛇相互盤結,赫然正是龜蛇合一所所呈現的玄武象。

尤其是俞幼泉心頭真龍出世,所呈現出的那一絲古老的氣息更是讓他如獲至寶。

如果說姚黑虎從其中領悟到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冷厲,那麼武君寶就從其中領悟到了“天之四靈”的無上位格,鎮壓一方。

別看只是一縷氣息,一絲位格,但若是沒有見過沒有感知過,或許將永遠不會明白它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這就像是在農民的世界裡,皇帝用金鋤頭耕地皇后娘娘天天烙白麵大餅。

本就只差一步的武君寶,雙眼之中相互盤結的龜蛇之上,驟然浮現出一絲天之四靈位格的氣息。

武君寶心頭狂喜。

朝聞道,夕死可矣。

他終於又在家傳絕學上更進一步!

隨之,他又難免有些苦惱,欠俱醴兄之恩情因果,這下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還了!

“此次獲勝者.大晉俞俱醴!!!”

皇帝程景文激動無比,喊出俞幼泉名字的時候,聲音甚至都是顫抖的。

而看著俞幼泉那鮮血淋淋的身子,那更是說不出的悸動。

勝利了,此次南北之爭,佛門玄門之爭,最終是玄門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就是他這個大晉皇帝,此時都有一種鬱結消散揚眉吐氣之感。

不僅是皇帝程景文,很多在場的玄門中人,那更是第一時間熱烈的鼓起掌。

掌聲越來越熾烈,到了後來好似山崩海嘯,一浪高過一浪。

佛門面色稍微有些不好看,但這個時候翻臉只會顯得輸不起,只會更丟人。

啪啪啪!

一個接一個,佛門弟子的掌聲也越來越激烈。

老實說,他們其實是有些服氣的。

佛子五劫在北魏僅次於佛子不二的年輕至尊,為了對付這俞俱醴提前一個時辰“思惟”,饒是如此依舊沒能戰勝這俞俱醴,他贏的名副其實。

最後,則是隆重的頒獎環節。

主持頒獎者,是幾個高冠侍者,都是皇帝程景文的心腹。

首先頒發的,赫然是前八擂的獎勵。

上品元石百萬,煞氣三道。

前八擂都比較興奮,就算是沒能走得更遠,單單只是這些獎勵就足以撫慰心靈了。

隨後,頒發的乃是八進四獎勵。

元液一方,煞氣五道。

俞幼泉再次登臺,收穫滿滿。

而就在此時,一個高冠侍者悄悄給俞幼泉傳音道。

[尊奉陛下旨意,授予小郎君的十道煞氣均是皇室頂好的煞氣。但陛下也不知郎君煉化了哪幾道煞氣,特傳口諭告訴小的,這裡面的煞氣若有重複,郎君可以找陛下換取新的煞氣。若皇室沒有,陛下可以請皇室供奉甚至是國師大人出面,幫您兌換您所需要之煞氣。]

俞幼泉咋舌。

大晉朝廷雖拉胯,但皇帝程景文對他還的確是不錯。

還有程老供奉的恩情!

果然啊,當你聲名起來後,世上到處都是好人!

俞幼泉當即不動聲色傳音道。

[謝陛下隆恩,也謝過公公好意,日後但有所請,在下必定竭誠相助。]

高冠侍者頓時大喜,連連傳音說不敢。

單單只是能搭上俞俱醴這條線,就已經讓他非常非常滿足。

隨之,頒發的則是四進二獎勵,俞幼泉再次登臺。

眾人咋舌。

這種獎勵方式,還真是贏家通吃。

但世事就是如此,永遠都是強者恆強!

元液十方,地煞之氣十道,劍聖鍾離岫劍譜一份。

就是剛剛吃了敗仗佛子五劫,此時也難免有些激動。

這可是劍聖鍾離岫的劍譜,對於他而言那是一份巨大的收穫。

最重要的是,奪得這份劍譜,他也算是完成了十善業佛的叮囑,也不算是輸的太慘。

至於俞幼泉,那更是激動。

鄭氏的底蘊目前除卻萬劍海,幾乎都已經被他吸收消化,這份劍聖鍾離岫之劍譜,卻是來的正是時候。

只見兩個高冠侍者分別端著托盤,托盤上放著兩個儲物袋。

俞幼泉和佛子五劫,分別收下儲物袋,稍稍用神識一看,頓時就看到裝著元液的淨瓶、裝著十道煞氣的寶葫蘆,還有盛放鍾離岫之劍譜的木匣。

眼見二者收下,其中一個高冠侍者朗聲說道,“尊奉劍聖之法旨,此木匣之內的劍譜劍意,只予大戰獲得者.當眾滴血。”

太鈞天和鍾離暗面色終於好看了很多。

尤其是對於鍾離暗而言,劍譜只洩露出去兩份,和徹底洩露出去還是有天壤之別。

鍾離暗有把握,除開俞俱醴和佛子五劫,任何其他人擅自看這兩份劍譜,都會發生一些很不好的事。

而他更有信心,此二者就算是得到了劍譜,學會了劍譜裡面的劍道,也無法再書寫出第二份。

因為。

能被他們所書寫出來的,已然不再是師父之劍道。

頂多只能算是俞俱醴之劍道、佛子五劫之劍道!

俞幼泉和佛子五劫互相看了彼此一眼,而後從木匣中取出劍譜,率先以劍氣割破手指滴血認主。

隨即,二者同時感受到此劍譜和他們建立起某種血脈相連的聯絡。

最後則是此次南北之爭冠軍所獲得的獎勵!

為了表示重視,甚至就連頒獎者都不再是兩位高冠侍者,而是皇帝程景文字人。

眾人難免有些羨慕。

對於修行者而言,他們蔑權貴糞土萬戶侯,當他們重視榮耀!

由皇帝陛下親自頒獎和由皇帝心腹太監親自頒獎,意義上卻是截然不同。

“還請收好此次大戰的獎勵。”

皇帝程景文雙手捧著一個小錦囊過來,赫然正是先前太鈞天遞送給他的錦囊。

先前他曾經在裡面取出了一封聖人親筆,他也是剛剛才知道此次大比最高獎勵道胎石和一元重水就在裡面。

還真不愧是聖人手筆,不久前他開啟錦囊,裡面就只有一書信。

而現在大戰分出了勝負,到了真正的頒獎環節,錦囊裡的獎勵也就此顯露,小小的錦囊也變得鼓囊囊沉甸甸。

拱辰殿內。

眾多名宿老不死,各個眼睛通紅望著那個錦囊。

若非是錦囊上面那若有若無的聖人氣息,搞不好還真就有壽元無多的老不死鋌而走險。

道胎石,這可是近乎能讓人向天再借五百年的道胎石啊,竟然給了小小一稚子。

浪費!

“幹得好,朕替大晉和玄門謝謝你。”

程景文非常高興,雙手將錦囊遞送給俞幼泉。

俞幼泉心頭微動,一時竟也有些說不出的感觸。

此次大戰他這般拼命,一方面乃是因為聖人之言,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獎勵,像是什麼家國天下為玄門出頭,其實還是排在最後。

但是。

程景文這一句話,還有滿場的掌聲和歡呼,還是讓他心頭說不出的自豪和溫暖。

有時候精神上的滿足,甚至還要遠遠超過物質上的滿足。

俞幼泉雙手接過錦囊,頓時感覺雙手一沉,手中託舉的貌似不是一個錦囊,而是一座.重山。

嘶!

剛剛稍微有些恢復的傷口,再次被扯到崩裂後,俞幼泉忍不住齜牙咧嘴。

這是一元重水的重量?

這未免也太沉重了!

還有皇帝程景文託舉輕若無物,看來這就是聖人之偉力了。

人未至,錦囊上留下的聖人氣息,卻能精準分辨出大獎得主和代執行者程景文。

俞幼泉深切的感知到了大道路漫漫他還有很長一段路途要走!

就在此時,俞幼泉感知到錦囊上浮現出一道氣息,氣息流遍全身援引天地之力,只須臾他身上的眾多傷痕就一一消弭。

這道聖人氣息,甚至刺激的龍珠釋放出一道最純粹的龍前輩氣息。

只瞬間俞幼泉就感覺他體內的龍血再次純粹濃郁無數,那一根根好似大龍的經脈再次變得更加堅韌。

至於脊柱之大龍,更是歡喜的仰天咆哮,變得愈發凝實。

俞幼泉心頭歡喜道,“多謝聖人大恩大德,多謝陛下垂青。”

皇帝程景文頓時笑了,道,“該得的,一切都是你該得的.”

程景文看了看四周,忽然朗聲道,“俞俱醴者,少年英豪,世之表率,與此次南北交流之中,一路披荊斬棘,為國爭光,提振民心.特封為‘辰龍侯’。”

皇帝陛下一語落,現場紛紛一片譁然。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世外的修行者雖並不是特別在乎世內的爵位封號,但世內世外那也不是絕對分開的。

像是“真人”、“尊者”、“天師”,本質上都是朝廷冊封的封號。

還有“王者”,那也是天下公認。

封王也好,封侯也罷,本質上都可以算作是承接人道法度、人道氣運的一種手段。

只是讓眾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俞俱醴小小年紀竟直接封侯了。

而封號竟還是“辰龍”,這可是十二生肖之一,本就有守護神的意思。

皇帝程景文給這個封號,所傳達的意思那可是相當豐富的。

在場眾人莫不投來羨慕神色!

俞幼泉也完全沒有想到,當即將錦囊放入龍珠洞天,而後深揖行禮。

“臣多謝陛下厚愛。”

程景文頓時爽朗笑道,“也不算厚愛,這一切都是你應得的,哈哈,你姑且休息療傷,三日後朕在宮裡設宴款待你,還有諸多為大晉浴血奮戰的真人。”

“大家可不要推辭,我皇室還是有一些珍藏、秘藏,或許有大家修煉所需要之資材也不一定!”

現場眾少年天才紛紛詫異。

甚至就連已經準備火速北上找師父問一個答案的鐘離暗都微微有些心動。

大晉朝廷雖有些畸形,被世家侵吞的有些厲害,但畢竟還是皇室,底蘊那還是非常豐厚的。

當皇室開始開放底蘊的時候,還真不知道能獲得什麼好處。

隨即,眾人也意識到,這應該是此次南北之爭,讓大晉皇帝徹底認識到了北魏佛門年輕一代的強勢。

已經忍不住開始割肉拉攏年輕一代最有潛力的少年天才了!

眾多名宿一時無言。

程景文此舉,也勉強還算是可以吧,就算加分也加不了太多。

因為。

終究還是顯得有些晚了些!

但凡眼光長遠一點的名宿都能看出,這大晉朝廷是真的風雨飄搖危若累卵。

先天不足,後天畸形。

對內不能制衡世家,對外不能抵抗外辱。

程景文這位“中興之主”,若是眼光真的足夠長遠,在嘉康之亂後登極御宇開始就應該想一切辦法拉攏天才,為大晉皇室找尋後路,而不是現在都火燒眉毛了才開始行動。

不過,對於這些年輕天才而言,終究還是驚喜滿滿。

就像是俞幼泉,他已經迫切想要看看皇室之底蘊都有些什麼了。

“謝陛下厚愛。”

現場眾多年輕人紛紛行禮謝恩,就連很多“帶孩子”的長輩也非常高興。

和高興無比的玄門中人相比,佛門這邊則有些冷清。

失敗的苦果終究還是要他們品嚐的!

佛子五劫也好,妙善、圓照也好,目光在拱辰殿掃視一週,最後都落在俞俱醴身上。

他們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這次他們是失敗了,但下一次可就不一定了!

下次再來建鄴的時候,那可就不是像現在這般“友好交流”了。

至於九玄門的原師正和慎清子,甚至是太鈞天天師,此時目光都有些複雜。

大敵當世!

九玄門賀麒麟這下可真要面臨挑戰了!

只是讓他們想不明白的是,聖人為何還賜下道胎石和一元重水?

現如今的俞俱醴,已然這般逆天,煉化道胎石成就本命法寶的同時,且煉化一元重水後,他的實力又飆升到什麼層次。

聖人這不是資敵嗎?

誠如太鈞天無法理解劍聖鍾離岫之心,他也同樣無法理解聖人翼鴻遠。

你沒有門戶之見,難道就不怕敵人讓你徹底沒有門戶?

與此同時。

北疆。

劍聖鍾離岫和聖人翼鴻遠將目光從建鄴收回。

鍾離岫笑道,“多謝聖人成全。”

翼鴻遠搖頭,“吾又如何會拒絕一位走在聖道途中的同道?你目前距離聖道還差一步,進一步就是光明坦途康莊大道,退一步就是地獄深淵!”

鍾離岫風輕雲淡道,“是一步但也是天塹,不成功便成仁,唯死而已,反倒是聖人還真是大手筆。”

翼鴻遠目光幽邃,有些愧疚道,“救亡圖存,留一顆火種而已。我也是有私心,他和千行是我玄門這一代唯二的天生聖人可惜!”

鍾離岫也忍不住搖頭。

“事在人為,但能否成事終究還是要看一分天運.俞俱醴有大氣運,也有他自己需要面對的命運,吾之劍能落到他之手上,也算是我的福氣。”

翼鴻遠笑道,“不想那些了,劍聖有意以手中劍破四大殺戮劍訣,吾剛好掌握一劍,或可一試。”

鍾離岫頓時眼眸燦燦若神火,戰意無雙,“請。”

翼鴻遠心念一動,一口劍驟然落進劍聖眉心。

劍聖鍾離暗頓時一動不動,有如石化。

翼鴻遠起身,遙遙望向極北之地某個秘境,可以看到賀麒麟正盤坐在一幅壁畫前。

壁畫之上無數人影在閃爍,一點點剝落,不斷有小人飛盡賀麒麟的紫府。

“三聖門聖王之傳承.還真是天意弄人啊!”

翼鴻遠抬頭,只見天地之中有著一個無形的巨大的棋盤,一時也有些無奈。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世上最不該為敵的二者,卻成為了最無解的仇敵!

北魏。

擎天寺。

大魏國師講經首座收回目光,“好一個錦囊,好一本劍譜,翼鴻遠鍾離岫你們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了麼?”

哪怕是身為當世最強者,面對近乎豁出一切的翼鴻遠,他終究還是有些忌憚。

至於鍾離岫,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就是南晉最有希望真正入聖者。

一步之遙,跨過就是聖人,跨不過就是深淵。

世上絕大多數王者就卡在這一步之遙,但卻永遠都跨不過。

講經首座相信,只要給他足夠多的時間,或許終究能跨出這一步。

但是。

時也命也,現如今誰缺的不是時間?

“師尊。”

明行足佛雙手合十,禮敬講經首座,眼眸裡寫滿了尊崇。

法由人弘,道因人興。悟不了,主要就是老師的原因。

佛祖在世時,言下即悟者甚多。

他們這些弟子,本質上很多都是在講經首座言下開悟。

講經首座才是佛門真正意義上的核心,佛門此世大興的根源,是萬世之師,是佛門此世的燃燈古佛,是佛祖之師。

只是師尊謙虛,從來都只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弘法者、講經者,而未曾開創任何佛經。

按照師尊之佛學造詣,早就有資格開創屬於他自己的佛經,但他始終只認為自己只有資格“講經”。

而這種謙遜的態度,非但沒有削弱講經首座之威信,反而讓天下眾僧人愈發崇敬講經首座。

講經首座看著明行足佛道,“為師、正遍知師弟和翼鴻遠之戰不會太遙遠了,一旦開戰需你不需要管太多,這顆佛珠你拿著,到時候它會告訴你要做什麼。”

明行足佛詫異,但還是小心翼翼接下佛珠。

以師尊之能,做任何事都無需顧忌,現在卻遮遮掩掩給他一顆佛珠,那應對的可能就是聖人了。

“徒兒謹記。”

明行足佛面色凝重,十二分重視。

“不要鬆懈,這件事反噬或許比你想象中還大,或許會失去佛陀果位。”

明行足佛一怔,隨即明悟,雙手合十道,“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為人間佛國之大業,貧僧願往。”

“善。”

ps:九月最後兩天了,真的非常感謝大家,讓小雨單月月票竟然也有接近2000的時候,小雨有預感這應該是我這本書月票之巔峰了,雖有些貪心,但有月票的書友,還希望能再給小雨投幾張,讓小雨圓一個月票破2000的夢想,謝謝大家。

<BR />

(本章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後,擁有系統的我選擇開小店

半枚銅板

異界:天道邪神

青枂

長生仙緣:帶著聚寶盆穿越修仙界

無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