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古法今法【求訂閱】

小大聖孫洪悄悄傳音道,“俱醴兄,我知道你知曉花果山秘境之事,對於心猿歸正六賊無蹤也都瞭解,但萬事都不能託大,一旦頭上戴了個緊箍,那可就身不由己了。”

俞幼泉笑著傳音問,“伯申兄最後見到如來取到真經了嗎?”

“???”

孫洪有些疑惑,但還是如實說道,“過去兩年時間,但在花果山秘境,卻是數百年有餘。依託兄弟指點,我一路順其自然,最終這才取得真經,除去了緊箍咒,被封鬥戰勝佛.但終究還是有些意難平,想那如來和唐三藏,真真就是滿口謊言,虛偽至極.”

作為一個以孫大聖為視角的試煉者,孫洪非常清醒。

他厭煩了如來的滿口謊言,手掌心是一場騙局,什麼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更是天大謊言。

西行路越是靠近靈山,妖魔鬼怪也就越多,獅駝嶺人類更是都快被吃光了。

說穿了,終究還是門戶私計!

俞幼泉:“伯申兄還是著相了,頭上的緊箍而已,誰人又沒有?清規戒律、國法道德、秩序準繩、責任擔當,脫不下的長衫,走不出的浪浪山伯申兄出了花果山秘境,但本質上現在還依舊在花果山啊!”

孫洪微微一怔,隨即卻有種晴天霹靂當頭棒喝之感。

原來他一直還在花果山麼?

孫洪腦海掀起驚濤駭浪,道心好似都有崩塌之感,但一切又在破壞後重建。

就像是不破不立破而後立涅槃重生!

他的雙目逐漸變得平和,但身上的氣勢卻是愈發的高漲,為人更是格外的張狂。

就好像是一根千鈞棒,誓要澄清玉宇萬古埃。

俞幼泉懂了,心頭也有些高興,“伯申兄最終還是決定當回齊天大聖,而不是那個鬥戰勝佛,恭喜伯申兄.大聖歸來!”

孫洪也非常開心。

果然啊,整個花果山秘境,和他最契合的還是齊天大聖,而不是什麼鬥戰勝佛。

他起名小大聖,本質上就是說明了這個。

這就是他的.本心!

只一瞬間,俞幼泉再次感受到孫洪氣息變得更加純粹,真就好像是大聖歸來,重新變成了那個不成熟但卻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的靈明石猴。

這讓俞幼泉都感慨不已!

還真不愧是底蘊深厚的世家子,一朝叩問本心道行就大增。

俞幼泉:“恭喜伯申兄,首次叩問本心成功,距離四境都為時不遠。”

孫洪拱手行大禮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還得多虧了俱醴兄一語點醒夢中人。”

周圍其他人紛紛錯愕的望著這一切。

這孫洪孫伯申怎忽然就悟道了?

更離譜的竟還對俞俱醴行大禮參拜.俞俱醴真的已經到了可以“覺他”的層次?

難以置信!

岱嶼山上。

五劫佛子微微皺眉。

錯覺麼?

他貌似感覺那小大聖孫洪斬去了一些和佛門之間的因緣!

還有這俞俱醴,還真是詭異,明明感覺修為境界也並不高,但愣是一言就讓人啟悟。

擁有宿慧的轉世大能?

佛子五劫當即換了一個法身之印,讓自己進入到更深層次的安定之中。

孫洪好奇道,“俱醴兄老實交代,你前世是哪位神仙?佛門?玄門?佛道雙修?三教合一?”

俞幼泉笑道,“伯申兄還是一葉障目了,佛即心,心即道,佛本是道,道法自然,你又何必過於拘泥於佛道?”

孫洪微微皺眉。

花果山秘境除了佛道,其實還包含儒道,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教合一,他自然是懂得這個道理的。

但修行終究還是要講究個念頭通達的!

就算是最終成佛除了緊箍咒,但這段記憶終究還是有些如鯁在喉。

更何況,俱醴兄還告訴他,其實人人都帶著緊箍咒,而他頭頂的緊箍咒更是從來都沒有消失過。

放下是佛,但他既然連鬥戰勝佛都不願意當,又何必一定要放下?

“也不算一葉障目,或者說,就算是一葉障目那也沒有關係。”

孫洪:“學我者生,像我者死,佛乃佛之道,我的道又何必一直拘泥於佛之道?所謂道法,不過是前賢對大道的認知,我們後來者可以學習,但也不必全盤接受,還是需得走出自己的道路。”

俞幼泉心頭微微驚訝。

這孫洪還真不愧是天之驕子,這一朝開悟,還真真是走出了自己的路,開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堅持。

在這一刻,他的腦海中卻是再次浮現出小金斗孃的教導。

思維怎能如此僵化?

萬事萬物之間皆有聯絡,念至法至道至身至。

雖然古法今法有所改易,但最基本的大道理都是相通的。

今法雖然講究合天地合大道,但古法真就不講究這些了?

未曾拿起又怎能放下?

哪怕是佛門的超脫紅塵,本質上首先也是身在紅塵!

有堅持,從來都不算是錯。

尤其是當明白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並且還走在正確的道途上的時候,堅持甚至是偏執就顯得格外重要。

也即是所謂的大智慧大毅力!

“大道至簡也至艱,受教了。”

俞幼泉也有些新的領悟,這還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啊!

孫洪頓時笑了。

一直作為學生,現在能啟發一下大賢良師.他很自豪!

孫洪當即不再勸說。

他也想看看俱醴兄是如何讓心猿歸正六賊無蹤的!

妙法寺真慈雙手合十,笑道,“不知俞道友是否已經做好解開不開之鎖的準備?”

孫洪雙眼噴火。

這禿驢還真虛偽!

道心通明的他更是不屑掩飾,利落捅刀道,“伱以為你擺出一副大慈大悲不留痕跡的模樣,我打過你這件事就沒發生?”

真慈面色一黑。

周圍眾人紛紛失笑。

這小大聖孫洪是懂得如何激怒一個和尚的!

再這般刺激下去,好好的一個妙法寺佛子搞不好要變成魔僧了!

真慈默默在心底誦經。

他不生氣,不和孫洪這南蠻生氣早晚要平了水火棍孫家!

真慈:“阿彌陀佛,施主此番言語也已經算是犯了口業,日後怕不是要下地獄。”

眾人聞言紛紛皺眉。

自真慈和尚捱揍後,這佛心是越來越不通透了。

“不是誰唸經誰就有道理!”

俞幼泉笑道,“佛經有言,無眼耳鼻舌身意,只要我們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煩惱盡去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建議真慈佛子多多溫習佛經,溫故而知新。”

噗!

在場眾人紛紛大笑。

這臉打的果然啊,只要一失去平常心,就算是教養再好的佛子,都難免生出魔羅心。

大威菩薩一陣無語。

不是誰唸經誰就有理!

這話說的好高的佛性!

真慈佛子剛剛被打,多了貪嗔之念,這次卻是大大丟了人。

若是不能定心伏念,恐怕還真要墮入魔道。

幫他一把吧!

眼看一位前途無量的佛子沉淪而袖手旁觀,非是一位修菩薩道的覺者所為。

程老供奉見此,也只是默不作聲。

到了他這個年紀,已經見識了太多太多,懂得什麼時候該睜眼什麼時候該裝瞎。

前途無量的年輕天才是底線紅線,他要是敢阻止大威菩薩救助真慈,明天后天他就該擔心玄門天才無緣無故走火入魔了。

身為大修行者,他們有太多辦法坑害後輩。

大威菩薩當即在心底默唸了一段經文,有如天音,振聾發聵。

大威菩薩看向一旁的程老供奉,道,“多謝。”

程老供奉:“和對與錯的較量相比,我更希望看到對與對的較量,佛道、古法今法,誰就能保證己道就一定正確?”

大威菩薩微微皺眉。

對與對的較量,這個說法的確是很有意思。

正如玄門借鑑佛門的理念一樣,佛門其實也在借鑑玄門的理念。

更甚者,今法就是玄門的理念,佛門,覺者,本就是走在今法的道路上,然後仰望古法。

但是。

身為這個時代的佛門菩薩,他對於古法那是絕對自信。

“講經首座和正遍知聖僧共同的選擇,絕對不會有錯!”

程老供奉無言。

古法啊,他其實是有些渴望的!

越是壽元不多的時候,越是渴望,他知道這個想法有些不太符合他的身份。

但是。

人越老越怕死,這是本心本性,他也沒有辦法!

佛子真慈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果是苦海無邊,渡之不盡,貧僧自以為五毒心盡去,卻是不曾想到它們有如蔓生野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真慈在這裡向兩位施主賠罪了!”

在場眾人微微詫異。

這就悟了?

莫不是逢場作戲?!

俞幼泉和孫洪等人都沒有說太多,尤其是孫洪他對佛門和尚那是一萬個不信任。

真慈道,“因懼怕俞道友破盡我妙法寺三善業道,故而貧僧去請了擎天寺五劫師兄的幫助。此鎖是鎖中鎖,外表是我寺三善業道,內裡是蘭陀寺定心猿滅六賊之鎖.俞道友請!”

在場眾人譁然,總算是明白這真慈為何忽然被小大聖孫洪暴打了。

這是看破了妙法寺真慈的盤外招啊!

這打還真還挨的不冤枉!

該!

很多百姓罵罵咧咧,絲毫不給真慈面子。

卑鄙無恥就是卑鄙無恥,難道你恍然大悟,一朝認識到錯誤,錯誤就不存在了?

對於老百姓而言,普遍同情弱者,這是善良天性使然。

但是。

就算是有這種善良之天性,心頭終究還是有一杆秤,能夠明辨是非。

就算是你認識到錯誤,浪子回頭,但頂多也只是多給你一些寬容。

同時。

眾人也首次清晰人知道,小天官俞俱醴給佛門帶來了多大的壓力和衝擊。

對於建鄴百姓而言,滿滿的都是自豪。

而對於小胖墩兒趙堯年這樣的朋友而言,更多則還是驕傲,厲害啊!

至於玄門修行者,看真慈的目光就有些不善了。

佛門禿驢果然就是不要臉!

甚至開始有人勸說俞幼泉不要冒然接受這種無恥挑戰,大家的心中都有一面明鏡。

佛子真慈不嗔不怒,虛心接受批評,任由唾罵、批評、羞辱加身。

俞幼泉和孫洪看了彼此一眼,眸子裡都不由浮現出一絲認真和凝重。

踏出這一步的真慈,貌似忽然變得有些可怕起來了。

隨即,俞幼泉也釋然微笑。

犯錯的敵人固然能讓他更加容易獲勝,但獲勝不可能永遠期待敵人犯錯。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真正的強者之心,那就是絕對的自信,這也是無敵路的真意!

(本章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異界不斷成長

你是友人我不是夏目

幽靈花

奮筆疾書的高飛

吞靈之境

虛坤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