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無盡風雨意【求訂閱】

就在北疆硬扛住佛門壓力,努力當好一個籬笆的時候,身在建鄴的俞幼泉也再次宣佈閉關。

和往常不同,這一次俞幼泉所參悟的劍法乃是《翻雲覆雨劍》。

這是他從師父這裡得到的第一本功法,也是收集道痕承載物耗時最長的一本功法,也因此讓俞幼泉格外期待。

龍珠洞天內。

被他逐一收集好的道痕承載物,杏花雨、雷霆雨露、秋水、飛瀑濯石、蝃蝀、寫雨之名篇一一浮現。

整個龍珠洞天內的規則,頓時因此而得到了改易。

首先就是“秋水”,俞幼泉恍惚之間,好似有回到了兩年前的楓林渡。

楓林渡所發生的一切,那更是歷歷在目。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田廬墳墓盡皆淹沒,甚有扶棺而走駭骨無存者,災民飢不得食,寒不得衣,號哭之聲聞數十里

這是雨水之浩瀚之無情,只單單一個沖刷,就能淹沒世間一切。

大瀑布巖壁下,小小一塊飛瀑濯石,集瘦、透、漏、皺、醜於一身,鬼斧神工,盡顯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這是山野間頑石的倔強,是水潤之下無孔不入的玄奇,本身也是大道的體現。

對頑石而言,飛瀑它強任它強,我自巋然不動。

無論被飛瀑沖刷多少載,始終沒有完全被沖刷殆盡。

而對於水流而言,頑石它硬任它硬,在水潤和沖刷之下,總會有相對鬆軟處被沖刷殆盡。

只要持續的時間足夠久,最終總能夠水滴石穿。

二者相輔相成之下,該雕琢的地方,不該雕琢的地方,把握的恰好好處,最終成為了在人間能被奉為至寶的“花石”。

這是水流之精巧,是造化之道妙。

同時。

小小一塊飛瀑濯石,又誘發人間之百態。

對於他和周員外而言,這只是唾手可得的一件玩物,而對於小高粱這個鏢局而言,卻能逼的他們傾家蕩產賣兒賣女。

貧富、貴賤、階級、追求,展現的淋漓盡致。

說的是飛瀑,談的是奇石,但本質上入的卻是人心。

蝃蝀,淫邪之氣盛行,陰陽不和,黑白顛倒,雌雄混亂,曰升雲,曰虹橋,曰天弓,曰有形無形,曰無始無終。

恍惚間,俞幼泉好似再次看到被他斬殺的韓六浮現在眼前。

他若安好,人間就是淫雨霏霏,不可避免蒙上一層陰霾。

但是。

當他被斬殺,這場淫雨過去,又不可避免浮現出最美的彩虹。

恍惚間好似看到了正義得到了伸張,看到了天地正氣壓過了淫邪之氣,看到了彩虹無始無終無窮無盡。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是普降之甘霖可潤萬物,但也可能是湮滅一切的雷霆。

其來無跡,其往無崖,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

至於杏花雨也類似,可以是貴如油的喜雨,但也可以是愁殺人的悽風苦雨

回頭再看這些道痕承載物就能看出,《翻雲覆雨劍》對“雨水”的定義,其實都是具有兩面性的。

可以是甘霖是慈雨是喜雨,滋潤一切哺育一切澆滅一切愁苦,但也可以是苦雨,湮滅一切沖刷一切覆滅一切希望。

可以是奪天地造化之玄奇的雕琢藝術,為人類帶來極致的愉悅和審美,但也可以轉瞬為人類帶來滅頂之災。

所謂的翻雲覆雨,講究的就是一個變化無常,天機莫測。

尤其是伴隨著前世今生一片片寫雨的名篇不斷烙印上龍珠洞天之內,整個龍珠洞天規則徹底改易,變成了最適合修行《翻雲覆雨劍》的環境。

在這一刻,俞幼泉的頭腦格外的清明冷靜。

好似看到了天地間淫邪之氣和正氣之間磨合交鋒,孕育出大量的雨雲,而在雨雲之中蘊藏著大量的雨水。

轟隆隆!

伴隨著電閃雷鳴,第一滴雨水從天而降,隨後則是噼裡啪啦的一場疾風驟雨。

但是。

這些疾風驟雨在俞幼泉的眼裡,他們並不單單是風雨,而是劍。

風是劍,雨是劍,雷霆是劍,厚厚的雨雲也是劍,甚至就連那好似天弓的彩虹也都是劍

這些雨水可以是「雷炎劍」,也可以是奇重無比的「三尺水」,甚至還可以是鋒銳無匹的「蓮花絕生劍」。

它們可以匯聚到一起,逆流而上一劍破天河;也可以自上而下,一劍化天河,似銀河落九天沖刷一切。

一滴水就是一口劍,兩滴水就是兩儀劍陣,三滴水就是三才劍陣。

最重要的是,力有窮勢有竭而意無邊,成功領悟風雨意之後,再配合上真龍之天賦,他真正可以呼風喚雨。

念之所至,雨之所至,劍之所至。

在領悟“意”之前,神識的感知能力是虛幻的沒有實體,不能心靈干涉物質。

但是。

領悟意之後,心靈和物質之間的界限就徹底被打破。

念動,法隨。

呼風雨,喚永珍,生風雷,斬群魔。

當然。

一切修行都講究個循序漸進,三境“意無邊”所能做到什麼事,也基本上和二境所煉化的寶氣密切相關。

就像是鄭世白,他所領悟的寂滅意,就建立在聖魔焚心氣之上,意更擅長的方面自然和聖魔焚心氣有關。

心有寂滅,天地間就有世界毀滅後的孤寒。

而到俞幼泉這裡,這呼喚的可以是普通的喜雨慈雨苦雨愁雨,但也可以是湮滅一切的劍雨!

龍珠洞天內,俞幼泉簡單演練一番,並沒有使用老天爺的身份來加持,但一念至方圓兩百多里之內都產生綿綿細雨。

俞幼泉頓時明白,這個方圓兩百多里的範圍,是受限於神識的輻散感知範圍。

之所以如此判斷,核心是因為上次他斬殺韓六後,祖龍氣獲得大量的功德氣運。

而祖龍氣又是貫通他丹田和紫府的脊柱大龍,反哺他肉身的同時,神魂也得到了飛躍式進步。

眉心神識空間裡因煉化聖魔焚心氣而由沙粒蛻變成的“尺寸小兒”,也一躍生長到三四歲大小。

而神魂滿足出陰神的條件,除了過叩問本心關之外,神魂要成長到和肉身同等高度。

也即是肉身多大年紀,神魂也成長到多少歲。

而尋常四境修士,就算是出陰神,靈魂距離肉身最遠也不過千里。

這還是上限,絕大多數修士其實是達不到這個高度的,甚至是不敢真正輕易嘗試這個上限。

一旦超過這個距離,肉身和靈魂就會失去聯絡,若是不能及時迴歸肉身,那肉身可能就此變成行屍走肉。

而這個距離,大抵也是四境尊者的法意法念所能輻散的極限,大術或者是法壇,能一定程度上打破這個界限。

所以,他目前肉身十二歲,神魂三四歲大小的模樣,一念輻散兩百多里那也是正常。

但是。

這已然是一個.奇蹟!

唯有他這種機緣無數,真正走通無敵路的修行者方能創造的奇蹟!

對於尋常三境修士而言,神識一念輻散距離,大概也就是方圓十幾裡,輻散幾十裡遠那都是天才中的天才,最高不會超過方圓百里。

突破百里這個界限,這就是大術層次所能達到的高度。

因為到這個距離,基本上已經算是打破了物質界和法界之間的壁障。

當然。

這些都是理論上神識所能輻散抵達的距離和極限,至於威力有多強,那又遵循另外一個邏輯。

距離的越遠,神識感知就不必避免越微弱。

這就像是人的眼睛耳朵,距離太遠就難免看不清聽不清。

反饋到神識攻擊這裡,那就是距離越遠威力下降的也越厲害。

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當然。

威力的決定因素還不單單是這些,最重要的還要屬於地煞鍊度。

地煞鍊度越高和大地的聯絡就越緊密,威力傳輸過程中的損耗也就越小,四兩撥千斤也就越省力越容易。

俞幼泉再一念動,這綿綿細雨統統化為一口口劍器,只剎那風雨所籠罩的地域悉數被劍器破壞的千瘡百孔。

“好強!”

俞幼泉眼前一亮。

這就是意麼?

難怪當初鄭世白領悟意之後,整個鄭氏會那麼開心。

意無窮就可以法無邊,最重要的是,可以完美的將二境所煉化的寶氣,所錘鍊而成的寶器,悉數都融入到意的攻擊體系裡。

意之所至,攻擊所至。

二境和三境之間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也就是他走上了無敵路,身法上幾乎沒有任何破綻,這才能真正擺脫三境修士近乎降維打擊式的遠端攻擊。

現在回想起來,韓六知道他死於二境修士手中,估計都要死不瞑目了,真的是太違背修行的常理了。

後續俞幼泉又嘗試以先天一炁補身,在此狀態下果然又進一步打破上限。

神識輻散範圍直接突破三百里!

後續又是絕招神識之力補身,神識輻散的範圍再次大增,但也只堪堪抵達三百五十里。

至此,俞幼泉算是明白了他的上限。

也明白他這個神識補身的底牌,效果會越來越弱,甚至越來越稱不上底牌。

畢竟修士到了三境,神識自然而然會從虛無演化為實質性的沙粒,繼續成長蛻變為神魂也是水到渠成。

無非就是剛剛突破“意”的時候,和他神魂差距有些大,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在壯大神魂方面。

但是。

他只是神魂走到了肉身的前面,並不是另外開創了體系。

他都可以做到神識反哺肉身,其他三境修士自然也可以做到。

對此,俞幼泉倒也想得開。

這一張底牌沒有了,日後再賺取新的底牌就是!

俞幼泉又嘗試了一番,心頭愈發的歡喜。

大境界的突破果然是非同凡響,走出這關鍵的一步就能接連走出剩下的無數步。

接下來這段時間,他還是需得好好學習。

起碼要把鄭老祖推薦翻看和學習的《地煞大全》、《地煞法度修煉法》、《天材地寶全書》、《地煞禁法》這幾本書籍和秘籍都吃透。

尤其是《地煞法度修煉法》和《地煞禁法》這兩本書,一本講如何修煉地煞法度,一本講如何用地煞禁法鑄造本命法寶,都非常重要,值得深入系統的去學習。

剩下這段時間,俞幼泉也沒有浪費,而是全身心的演練領悟意之後的翻雲覆雨劍。

伴隨著時間流逝,他成長進步非常快。

因他的“意”主要源於《翻雲覆雨劍》,俞幼泉最終決定將他所領悟的意,稱之為無盡風雨意。

(本章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武同修

三煙雲

開局聖女提親,被我抓來做侍女

雪少卿

和兄弟一起闖蕩異界

米來點糖

重生從蝙蝠開始

愛吃蝙蝠的小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