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採天地源氣【求追讀】

“無需為師多言,想必你也有不惜一切代價戰勝賀麒麟的決心,然否?”

“是!”

這沒有什麼好多說的,他和賀麒麟之間註定只能有一個人長存世間。

俞幼泉不知道此時此刻賀千行在做什麼,但知道他一定在大踏步向前。

而身為一個後來者,俞幼泉若是想要追趕他,那就必須得比他跑的時間更長、更快!

鄭玄成:“賀麒麟開天門引得九玄門聖人親自收徒,具體開天門多少寸無人知曉,最少也一百寸以上,或許臻至極限達到了驚人的一百零八寸”

俞幼泉面色凝重。

他自己就是開天門一百零八寸,自然也知曉達到這種高度,修行起來速度到底有多驚人。

鄭玄成目光凝重道,“我鄭氏底蘊遠不如九玄門,賀麒麟不僅有九玄門資源,還有一個聖人師尊,這都是我鄭氏所不能給予你的徒兒,我們必須正視差距!”

俞幼泉點頭,心頭也不由沉重起來。

相較於賀麒麟,他目前唯一的優勢或許就是沐浴過龍血,融合過完整的龍珠。

而龍前輩很顯然也並不想揠苗助長,龍珠潛能的釋放是一個緩慢而漫長的過程,不會在短時間內強行拔高他的高度。

目前更像是輔助悟道的一件寶物!

與此同時賀麒麟身邊還跟著一頭紫麒麟,誰也不知道紫麒麟又能帶給他什麼機緣和奇遇。

更何況,戰力的高下也並不完全是由自身所決定,還和所擁有的兵器有關。

這個被喚做“本命法寶”,到了神藏境界更是至關重要。

想必九玄門一定會想辦法給賀麒麟準備最好的!

而在這方面俞幼泉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他終究不能依賴鄭氏太多!

以血脈為羈絆的家族和以道統為羈絆的門派終究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他和賀麒麟之間的差距比想象中的還要大!

鄭玄成看著面前的濤濤江水,道,“所以,俱醴你必須做到一些前人所未能做到的事!”

“是。”

這一點俞幼泉也認可,但也心有疑惑,不知道什麼才算是師父口中前人所未能做到的事!

此外,前人所未能做到,那豈不是說他需要.開道?

俞幼泉也不由皺眉。

開道的風險實在是太大太大,幾乎就和豪賭沒有任何區別,他已經反覆告誡自己不要輕易賭博但貌似他也並沒有其他選擇!

“還請師父教我。”

鄭玄成笑了。

這個方案他也是帶著徒弟走了一路,細細考察了徒弟的心性人品智慧毅力後,才最終做出決定。

孤注一擲!

不僅對俞幼泉是一種豪賭,對他、對桐林鄭氏也是豪賭,一切只因需要投入的資源實在太多太多。

師徒倆走了一路,他也考察了一路,既是考察也是在說服自己!

鄭玄成目光如劍犀利無匹道,“在三聖門崩塌後不知道多久,世界上陸陸續續出現了一些古碑,上面記載了一條無敵路,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三聖門俞幼泉知道,在遊歷的過程中師父曾經跟他提過。

千餘年前近乎一統天下的無敵大勢力,現如今的九玄門、擎天寺在它面前都是弟弟。

但不知為何一夕崩塌,後面就連關於它的記載都變得非常少。

除卻一些傳承久遠的大勢力,現如今很少有知道三聖門的。

在一些謠傳中,甚至將三聖門崩塌的原因直指九玄門,真相不得而知,籠罩著層層迷霧。

無敵路.三聖門留下來的?

或者說這條無敵路就是三聖門崩塌的緣由?

在這一刻俞幼泉想了很多,尤其是聯想到被困的龍前輩,還有曾經那賜予龍前輩生命和肉身的仙人、女子.這個世界的水或許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深!

但也正是因此於修煉上那就更加需要真正走上最強路,真正讓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被左右,任何時候都具有選擇權!

鄭玄成:“在這條傳說中的路途中,在天門境需要採煉一口‘天地源氣’,藉此徹底將天門打上‘我’的印記,讓體內的元力也徹底形成本我烙印!”

俞幼泉蹙眉。

腦海中卻是下意識浮現出九玄門的《金蟾望月吞氣法》,還有傳承自鄭氏的《鄭祖服六氣長生法》,師父鄭玄成意外得到的《九如養身譜》。

在這些功法中,側重各有不同。

《金蟾望月吞氣法》核心取的是一個“吞月”之意,在服氣修元力的同時蘊神,於夯實根基方面有獨到之處,非常之高深。

而《鄭祖服六氣長生法》則順應“春夏秋冬日月盈仄”之理,相較於《金蟾望月吞氣法》多了六氣之變,相對更加容易進階。

尤其是在進入神藏境界過後,更加容易做到大小天地內外觀照。

至於《九如養身譜》則更加偏重“養身”和“勢”方面的領悟,明顯更加狹隘,但也有非常高明可取之處。

但不管是俞幼泉目前看到的哪一本秘籍,都沒有任何關於“源氣”方面的記載。

俞幼泉:“既然是有史可查的無敵路,還疑似和曾經的霸主宗門三聖門有關,為何始終沒有人能真正蹚出來?”

“按記載條件過於苛刻!”

鄭玄成頗為無奈道,“首先就是開天門尺寸,最少要在八十一寸以上;其次,必須要在不領悟勢的情況下完全煉化各類寶氣;第三,理論上這口源氣要無中生有.而目前尚且還未能探索出究竟如何才能‘無中生有’!”

俞幼泉:“.”

條件也的確是苛刻,而且還相當的虛!

該不會是有人以猜測坑害後人吧?

這就像是《乾坤大挪移》,創作者都沒能練成,後面的境界只憑空弄了個可能行可能不行沒有得到任何驗證的理論。

鄭玄成瞬間就猜測出了俞幼泉的想法,道,“理論上並沒有問題,先後已經有很多天才嘗試過走這條路,甚至還取得了相當不俗的成就但最後一步卻是始終未能完全邁過去!”

鄭玄成坦言,他不會坑害徒弟。

在這條道路的探索上,不僅是他歷代都一直有修行者在追尋,有的甚至已經幾近成功了。

鄭老太公就曾經告訴過他,九玄門聖人就在一境停留很久,應該就是在嘗試走這條無敵路。

後來賀麒麟也在九玄門聖人的教導下停駐了很久.

賀麒麟就算沒有完全走通,相比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和成功!

鄭玄成告訴俞幼泉,在這條路的探索上,目前已經研究出了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即走到採煉天地源氣的最後一步,然後採煉一口非常高等的本源氣,藉此讓自己的修為暴漲。

像是賀麒麟,他就非常有可能採煉紫麒麟一口源氣,然後將自己和麒麟這等瑞獸徹底關聯起來。

而更弱的一些也有,就像是鄭氏百年前一位字號明山釣叟的叔公,就成功採煉了一口山妖的源氣,自此夯下無敵根基,修為暴漲。

在當年那個時代,敢攖鋒的屈指可數,甚至有人將其稱之為“聖人下第一人”。

俞幼泉咋舌。

只是採煉了一口山妖的天地元氣就能做到這個地步?

未慮勝先慮敗!

那他豈不是最少可以採煉一口真龍之源氣,就算不能真正踏出最後一步,也能和麒麟爭上一爭。

俞幼泉面色堅定道,“師父,我決定走這條路了!”

鄭玄成微笑點頭。

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無所得。

不管能不能成,起碼在立志上要高遠!

在他看來俞幼泉就算是不能真正採煉一口天地本源氣,起碼也能採煉一口巨角蝰蛇的本源氣。

彼時戰鬥力也會增長一大截,能拉近和賀麒麟不小的差距。

至於其他的差距那就只能再想其他辦法彌補了!

然後,鄭玄成就交給了俞幼泉一大批書籍。

其中有非常古老的龜甲、玉石書,不知道從哪兒拓印下的獸皮書,還有一些竹簡、絹帛,以及一些泛黃的古籍。

林林總總總共幾十本,絕大多數都是原本,可以看出時間跨度非常大,很多都能算作是孤本、古董!

像是最原始的龜甲、玉石書俞幼泉基本上很難看懂,文字上和現今通行的文字一脈相承,但終究還是有些差別。

好在對原稿的註疏比較多,俞幼泉透過對比原本和註疏,總算是粗略搞懂了這些古老文字的意義。

饒是如此,越是接近現在的古籍還是越容易看懂。

像是泛黃的古老書冊上,基本上就闡述了作者對採煉天地源氣這條路的理解。

他甚至認為天地元氣返本溯源,本質上都是一致的,都是某種極其微渺的粒子。

之所以表現的有不同類別的天地元氣,根源是天地元氣受到了萬物的浸染。

這條路所認為的採煉一口天地源氣,本質上就是吞納、採煉天地元氣,使其逐步返本還源的過程。

有點像是吸收、壓縮、淨化,只是所需要量非常大,工程量甚至都不像是常人所能完成。

這條路第一個門檻就是需要開天門八十一寸以上,核心也是走量方面的要求.

但就算是做到這個程度,理論依舊是理論,普通的修行者幾乎無法完成。

畢竟人的壽命終究有極限,為了一個一境最強付出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完全不值得!

後續又是各種猜想和論證,俞幼泉感覺還蠻有道理的。

但很快他又看到了一本思路近乎相反的帛書。

這本書認為採煉天地源氣的本質,目的是為了在天門上打上本我之烙印,還強調個“無中生有”,那肯定是得想辦法將天地元氣、自身元力,統統都賦予“品格”。

修行者只有本我氣息,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獨一無二。

譬如。

將普通的天地元氣徹底轉化為一點浩然氣、清氣、天地正氣,這就像是給天地源氣賦予靈魂。

這個思路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想要實現難度依舊高到不可思議。

每個修士體內的元力的確是都有不同的氣息,就像是擅長火法的修士和擅長水法的修士元力的味道就天差地別。

但想要賦予元力“品格靈魂”,卻是難上加難,甚至就連這本書的作者自己都沒留下方法。

只能算是一個構想!

至於其他的解讀那更是千奇百怪,讓俞幼泉都哭笑不得。

明明是非常短的碑文,但理解卻是南轅北轍。

而就在此時,俞幼泉卻是驟然感覺面前浮現出一行文字。

而看到這行文字,俞幼泉頓時愣了愣,隨即卻是狂喜。

ps:感謝“婉婉思盈”和“咻的一聲上了天”的100起點幣的打賞,thanks(<BR />

(本章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天命

浪人行

熊出沒之三寶守嶺

並肩看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