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蒸汽波’的樂聲

沉重的飛行器從山谷內起航,蔚藍的氣流噴射,緩緩托起機身。

機艙內,緹蘭坐在窗邊的座椅旁,她身前的圓桌上放著一個保溫箱,裡面五隻小鳥正在抱團取暖,潔白的絨毛包裹,就像五個毛絨糰子。

窗外的轟鳴聲漸漸變弱,飛行器也慢慢升入高空,開始加速。

好像是想起什麼事,緹蘭從隨身的口袋裡取出一枚小巧的晶片,上面有著明快的深粉色,其中點綴如潑墨的明藍泡沫點,很是嶄新。

看了看晶片,緹蘭對不遠處的自律單元輕輕揮手,說了一句,隨後它就抱著播放機來到少女身前,將這深灰和木褐色相間的播放機放在桌上。

這臺播放機的外觀風格模仿過往的錄音機,看著有點復古機械風。

按動上面的按鈕,卡槽彈開,緹蘭用手指將晶片壓入,隨後合上,不久播放機的小螢幕上就顯示出一陣變幻的彩色點陣,然後聚合成一行文字。

【‘波點錄音機’——梅】

隨後文字散去,代表音調起伏的波點顯現,然後略帶慵懶和輕快的歌聲響起,讓人心情放鬆,如微醺的酒,如漫步在夜晚小巷,燈光閃爍,明亮的牆壁上畫滿塗鴉。

這是來自直角架星域一名歌姬的禮物,她的全名是梅·芬蒂尼·澤娜妮,不過一般大家會稱呼她為‘波點錄音機’,這是她最喜歡的稱號,也是她自己取的。

梅的成名比較晚,她在29歲時才被發現歌姬天賦,而在此之前,她一直作為一名普通收銀員工作和生活。

直角架星域位於聯邦疆域南方,與四葉晶星域相隔3個星域,那裡是聯邦早期的星域,但經濟並不發達,也充斥著汙染,劇毒,輻射等等,可以說和四葉晶的情況很是類似。

但和四葉晶不同的是,直角架星域頗為古老,最早的開拓時期,還得追溯到第四紀元早期。

至今那裡依然殘留著古老時光的痕跡,堆積著大量廢棄的鋼鐵建築,橫跨大陸架的巨型工程,海底的鏽蝕森林迷宮,煙霧和蒸汽裊繞的古代機械廠等等。

而梅,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的,她父親是名機械修理工,母親靠用蒸汽爐做簡易工作餐維生。

梅沒有上中學,僅小學畢業後就輟學去工作了,如果是聯邦管轄的地區不會如此,但她居住的區域並不是,那是充滿輻射、鐵鏽的廢墟之海中的小城,往來最多的人員就是來尋寶的打撈工。

這些打撈工駕駛改造的潛水艇,深入充滿腐蝕輻射,還有變異海獸的水下,打撈第四紀元、第五紀元的遺留的貨物或物品,偶爾運氣好,就能找到不錯的古董,然後拿到中央繁華星域賣錢。

兒時的梅,沒有接受音樂教育的條件,最大的愛好可能就是聽家裡那臺老式錄音機播放的曲子。

那是件古董,據說是第四紀元早期的產物,能播放磁帶中記錄的音樂曲子。

錄音機是父親修好的,本想著是拿去賣錢,但因為見小時候的梅抱著不肯放手,最後憐愛女兒的父親放棄了用它賣錢的想法。

伴隨錄音機的僅有兩盤磁帶,裡面記錄的曲子梅聽了一遍又一遍,無論其中的每一個節拍,還是磁帶中的雜音和糊點,乃至卡帶的地方,她都深深的印在腦海中。

這也成為日後她音樂的風格。

13歲時,梅就開始幫母親做餐點,賣給那些前來打撈的工人,隨後稍大一點,就去了小城裡一家商店做收銀員。

他們居住的這個小城可連線不上聯邦的中央銀行網路,商店也買不起昂貴的刷卡機,採用的交易貨幣是綠銅鑄成的錢幣,這是一種超凡金屬,但價值又不算高,被當地人拿來作為貨幣替代品。

因為處在脫離聯邦管控的區域,這處廢墟之海中的小城可謂混亂無比,不過好在當地也有幾個幫派維持治安,大致還是能居住。

擔任收銀員的期間,梅可是見慣了各種客人,無論是半改造的人類,加裝多個機械臂的打撈工,身著名貴面料的考古學者,還是蠻橫的僱傭兵,她都慢慢習以為常。

度過前幾年的忐忑和適應後,梅已經完全適應商店收銀員的工作,甚至工作中還能抽出空來,擺弄點音樂聽,而她最喜歡的就是將錄音機的調音鍵上下撥動,聽著一首曲子在變調情況下帶來的新鮮感,這幾乎成為了她生活中唯一的樂趣。

那裡是連線不上星網的區域,平常人們最多的娛樂,也就是看看古老廢墟中挖掘出的錄影和影片,至於聯邦最新的沉浸電影,抱歉,他們並沒有可用的沉浸艙來體驗,那樣的東西太過昂貴不說,還得連線星間網路,沒有合法執照是無法使用的。

如此,一直到28歲時,一位來到這個小城的旅客在酒吧喝酒時,聽到隔壁收銀員撥動的音樂,他懷著幾分好奇和新奇,將這段聲音錄下,然後又簡單問了梅幾個問題。

之後旅客離開,將這段旅程剪輯成影片釋出在星網上,後來人們才注意到那個女孩,以及她手邊那古老的錄音機。

作為現代居民,錄音機是教科書裡也不曾介紹的東西,不少人為之好奇,也是在一些網友的科普下,慢慢了解到這種古老的音訊播放器。

於是,梅的身影,在網路上留下了小小痕跡。

如此,直到第二年,又一位旅客來到這個地方時,專門找到了梅,想看看那個錄音機,聽聽其中播放的曲子。

又一次,梅站在了鏡頭前,她開啟那老舊的錄音機,其中駁雜而不清晰的音樂,伴隨背景裡那嘈雜的人聲,酒杯碰撞聲,蒸汽爐轟鳴聲,鋼鐵機械撞擊聲,共同譜寫了令人印象深刻無比的景象。

而隨後梅隨著音樂哼唱的曲子,更是被鏡頭記錄,出現在大眾目光中。

三個月後,聯邦中央議會派來的使節團,將梅接到中央星域接受檢測,確定她已覺醒歌姬天賦,而她也根據小時候的最愛,給自己取外號為‘波點錄音機’。

梅的歌姬天賦的確認,在網上掀起大量討論,不少人對她那新奇而復古的音樂風格痴迷,而後更多的人開始模仿,直到歷史學家考察古代歷史,將這類風格正式命名。

‘蒸汽波’意為,復古動感,舒緩流暢,有水汽彌矇之感。

這種音樂聽起來無比的浪漫,僅從你的耳朵就能感覺水汽彌矇的感覺,正如它的名字蒸気波蒸汽浪潮。

有人說“這是一種聽起來感覺像泡在粉紅色的大澡堂子裡,聽著隔壁收音機傳來複古動感音樂的剎那。

古老的映象管電視,深粉和藍色模糊的光點,略帶沙啞模糊的音樂,那滿是時光痕跡的雨滴和窗戶,述說著一個時代的落幕,以及酒杯碰撞中的迷失和傷感,如醉人的毒藥,讓人沉迷。

仿古的播放機播放著梅歌唱的那略帶水汽的歌聲,朦朧的光點跳動,那如略帶白噪音的樂聲響起,述說著記憶中老舊的場景,宛如櫃子底部那用來墊東西的報紙被重新翻出來,裡面重點報告的新聞和事蹟,曾經流行和人們在意的東西,早已忘卻在記憶深處。

雨滴打在飛行器外的玻璃窗戶上,朦朧著窗外的景色。

靠在座椅上,少女聽著轉動的播放機樂聲,時光靜靜流淌。

如此,直到飛行器緩緩降落在夜幕的南一區內,天空下著雨,黑色的雨幕外是閃動的螢幕,浮動的彩色光點。

————

“赫希婭,你知道白堊是什麼嗎?”

多年前的教室裡,老師讓學習成績好的她來回答,因為當時班裡其他人大多都在睡覺和偷玩,沒有在意老師講什麼,而點名批評幾次無果後,老師也乾脆的放棄了部分學生。

“白堊是方解石的一種,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但和方解石不同的是,它的成因主要為古代微生物的遺骸,因而質地較軟,宛如凝結的粉末,在遙遠的過去,可以當做天然的粉筆,書寫文字.”

“沒錯.”

老師頗為滿意的讓赫希婭坐下,隨後又講起地質變幻,以及古代生物活動給整個地質環境帶來的影響。

生命的活動是有痕跡的,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這種痕跡的影響之深遠,可能並不為大眾意識到。

古代生物的活動,深深改變了星球的地質條件,那被壓在底層下的灰白岩石,最初誰能想到是遙遠過去生命的殘骸呢。

畢竟這樣的灰白岩石,實在太多太多了,以至於多到讓人忽略它並非自然地理變化產物,而是生命留下的痕跡。

或許這片宇宙裡會有很多星系,數不清的星球,但其中能有白堊方解石和石油的,也許一兩之手就能數完。

物質是常有的,而生命卻是稀少,甚至是奇蹟的,儘管遙遠的那些生命早已死去,但他們的活動痕跡,它們的屍骸依然留在這個世界,甚至改變著如今文明的軌跡。

石油的發現讓文明的能源動力技術大跨步前進,催化著社會變革,改變著人類生活方式,乃至營造出不同的文化和性格。

古生物的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讓大量生命為之滅絕,但又為後來體格更為龐大生命的誕生,打下了基礎。

即便有些生物類群早已消失,但它們曾經存在的痕跡卻深深影響了後世種族。

時光並沒有消失不見,而是以另一種形式沉澱了下來。

或許是塊石頭,又或許是段聲音。

個體是渺小的,也是無奈的,即便窮盡生命的一生,可能也不過是時代浪潮中一片水花中的微小水珠,他只能看到這些,也只經歷這些。

或許部分水珠運氣好,恰好在浪花的巔峰誕生湧現,得以看到最為遼闊美麗的風景,但更多的水珠只是平平無奇的被裹挾在浪潮中,隨著時代前進,上湧、墜落、碎裂,悄無聲息。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不相同的。

這句話的另一層含義就是,世界並不是絕對公平的,有的人天生跑的快,飛得高,跳的遠,更加聰明和美麗。

如果承認多勞多得,那就意味著貧富的分化會產生。

擁有越來越多資源的一方,也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按照自然的演變來說,強大的個體會不斷的被篩選出來,然後存活下去,而弱小的個體則被淘汰。

但文明的發展和自然是不同的,族群或者說集體的力量,遠遠勝過了個體,即便是弱小的個體,只要聚集起來,就能輕易戰勝強大而分散的對手。

為了讓無數個體心甘情願的聚合在一起,凝結在一起,那就要考慮到他們的利益,給予他們應有的回報,保障公正的制度和環境。

如果要保障公正,是不是要該按照勞動的結果來分配,那這樣又意味著多勞多得,貧富的產生。

弱小的一方即便在族群內部依然面臨淘汰,為了能獲得更好的待遇,這些弱小的一方會再度嘗試聯合起來,他們是族群中的族群,為了保障自身而對抗其他人。

於是,一個個新的團體產生,再度讓族群分化,不再緊密,衰弱起來,這就表現在社會層面的撕裂,各個階層的心思各異。

這個時候,越是‘公正’的法律,越是加重了優勢方對弱勢方的碾壓,造成差距的進一步擴大,直至最後整個社會撕裂,所有人都在內耗爭鬥中輸掉未來。

為了讓整個社會依舊凝聚,那就要加上補丁,即‘多勞多得’的同時,也要支付更多的部分給予那些弱勢方,以此來彌合差距,讓社會不至於撕裂,並在這種分享給予中,重新構建共同的情感連線。

這樣的行為具體表現在對高收入者徵收更多的稅賦,以及富裕區域對貧瘠區域的支援扶助。

初衷是好的,但越是強勢的一方,越是容易把握權柄,割讓自己的利益,資助別人,無疑是痛苦的。

人類依舊是動物,保持著趨利避害的本能,如果是活生生的另一個生命在人面前祈求,大機率會獲得無傷大雅的施捨分享,但如果面對的是毫無生機的螢幕和數字時,又有多少人願意拿出自己勞作的成果,交付上去。

它真的會給予到需要的人手裡嗎,真的會被好好利用嗎,真的不是某些政客的騙局嗎,真的所有人都繳納了嗎,這樣的稅賦真的公平嗎?

猜忌,欺騙,如毒藥般侵蝕著信任,人們畏懼付出,害怕自己被利用,這讓他們對集體不再相信,逐漸分離零散,而後又慢慢弱小起來。

四葉晶星域所面臨的困境,只是聯邦內諸多問題的縮影之一。

當一個集體足夠大時,就需要強大的骨架來支撐連線,在物質現實上,聯邦或許還保持著強大的軍事力量,震懾著分離思想和各種怨氣不滿,但在精神層面上,早已不復最初的繁榮一統,那種連為一心,相互攜手的情景,已經慢慢消失在歷史中。

當貧瘠地區的痛苦不被看見和重視時,那富裕地區的幸福也將不被承認。

人們開始逃避現實,迷戀那單純而美好的過去,無人再奢望未來,即便有關於未來的幻想,也大多充滿絕望和悲觀。

‘蒸汽波’風格的音樂流行,也是如今聯邦內大多數人對未來失意,和對舊時光的濾鏡中的美化幻想,迷醉的燈光,朦朧的聲樂,成為了逃避現實痛苦的夢鄉。

白堊色的方解石,製造水泥的原料,構建大廈的基石,如今毫不起眼的灰白粉末,卻也是曾經一個個平凡存在過的微小生命,只是這樣的屍骸太過常見和平凡,讓人們逐漸忘卻了它本來的面目。

但生命的活動依舊會留下痕跡,不斷堆疊沉澱,即便是如此強大的薔薇聯邦,也會慢慢覆蓋上灰白的顏色,失去曾經的鮮活和璀璨。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無限遊戲幹掉boss後成神了

執星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