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開頭就這麼刺激(25,求推薦票求月票)

《楊逸的導演實拍課》以及短片《調音師》播出之後,網上的反響非常強烈。

其實這個還不只是楊逸的功勞,因為努力地推波助瀾的,還有曾臻的粉絲。

不得不說,流量明星是真的很好用!

先不論曾臻的表現如何,他只用在微播上吆喝一聲,就有無數的粉絲簇擁而來,想要看她們家大哥哥如何被楊逸調教的。

第一期剛開始播出的時候,因為宣傳力度不夠,播放量沒有那麼誇張,但有不少的資料是曾臻的粉絲貢獻的。楊逸的粉絲跟楊逸一樣,都非常佛系,後面才慢慢跟了過來。

節目的彈幕中,一開始曾臻的粉絲對楊逸的吹毛求疵還有些不滿。

在她們看來,曾臻試鏡的時候演得已經很好了,為什麼楊逸還說他揹負了太多的偶像包袱?

“曾臻不算是那些沒有素質的男團偶像啊!怎麼能這樣說他?”

“我們曾臻是實力派演員,唱歌、舞蹈都是一流的,唱歌都直接是男高音中的天花板,要不怎麼是首席?那些偶像能跟他比?”

“論演技,曾臻不差的好嘛!他好歹也是演了那麼多音樂劇的首席,也演了很多電視劇電影,實力絕對是有的。”

“看不出曾臻有什麼偶像包袱,不是你說要帥一點的嗎?”

“楊逸的要求我覺得有點過分,什麼都要跟他想的來演才行嗎?他的控制慾太強了。”

“你行你上,真的好煩這個導演。”

流量明星的粉絲們有時候很無腦,要麼是拼命吹噓自己的偶像,要麼是容不得別人說她們哥哥半點不好。

幸好,曾臻的偶像包袱不算太重,在楊逸的示範指導下,他很快找到了表演的“盲人”調音師的一些感覺。

第一期的節目還是比較緊促的,前期的籌備剪輯完成之後,就接入了那段時長只有十五分鐘的短片《調音師》。

現場的拍攝、楊逸補充分析,都放在了下一個週五晚上播出的第二期節目裡,所以,文景宸雖然看得意猶未盡,但還是無奈地放下了筆記本和筆,耳機塞起來,準備沉浸式地觀看這部短片。

《調音師》的開場是一臺正在彈奏著的鋼琴,以及曾臻配音的平靜述說。

“確實是有點像《刷車》,懸疑感十足。”

文景宸剛才在楊逸給團隊開會的部分,就聽楊逸說過,《調音師》和《刷車》是同一個型別影片,雖然故事完全不同,但拍攝的手法、剪輯的思路是一樣的。

所以,文景宸才看了幾秒鐘,就滿心期待起來。

“雖然是跟《刷車》很像,但怎麼感覺《調音師》節奏更快了?”

才十幾秒鐘,第一個出場的人物,就是一個坐在沙發裡的老人。

他顯然不是曾臻演的主角,曾臻的表述裡也說了他是不認識這個老人的。

但懸疑感已經在這兒直接拉滿。

“光影效果好好,側逆光下老人成了陰陽臉,側向觀眾一側的半邊臉全部都隱藏在了黑暗裡,也看不清楚是什麼眼神,就很恐怖!”

可不僅僅是老人而已,文景宸驚訝地看到,影片幾乎每一秒都在領先著觀眾。

就當文景宸以為曾臻會打扮得很帥地坐在鋼琴背後彈奏的時候,鏡頭卻給到了踩著鋼琴踏板的腳。

腳上沒有鞋子,沒有大家期待的那種皮鞋,甚至拖鞋也不穿,而是穿著一雙黑襪子,就這樣踩在踏板上。

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曾臻甚至褲子都沒穿,就光著一雙毛髮濃密的腿,叮叮咚咚地彈奏著鋼琴。

何止是褲子沒穿,下一秒鏡頭就給到了他腰部的特寫,曾臻就只是穿著一條沙灘褲,然後腰部以上的面板也是裸露著。

只是,文景宸都來不及疑惑他為什麼不穿衣服,給到曾臻面部特寫的鏡頭,就讓文景宸毛骨悚然起來。

“這個人是誰?站在他的身後很恐怖啊!還有,曾臻的眼睛怎麼看起來白花花的,是真的瞎了嗎?”

很清脆的“咔噠”一聲,嚇了沉浸式觀影的文景宸一跳。

“臥槽,我還以為是什麼,原來是出片名啊.”

文景宸已經嚇得抬起了手,後面才鬆了一口氣,放了下來。

《調音師》的片名出現方式不像《刷車》那麼有設計感。

《刷車》的片名是像血跡一樣用特效“印”在車玻璃上的,然後隨著楊逸的刷洗,一點點地被擦掉。

《調音師》的片名就很簡單粗暴,一個過渡的聲音,把人嚇一跳,然後白字黑底,直接硬切出片名。

但你不能說《調音師》就比《刷車》差,在楊逸看來,《調音師》光是前面這一段,就足夠刺激了。

短短三十秒,懸念四起,吸引得觀眾對這位調音師牽腸掛肚。

那個老人是誰?

站在他身後的人又是誰?

他們發生了什麼故事?

調音師為何是一位盲人?

好像前面節目裡說過,曾臻演的這個調音師,不是真盲人?

他是裝的?還是有視力問題,但沒有完全瞎,還能看得到一些畫面?

其實,節目裡給的劇透都不算劇透,因為片名過後,網友們就看到了視力正常的曾臻在參加一場鋼琴比賽的劇情。

髮型設計上的不同,以及化妝的效果疊加,曾臻在比賽裡看起來很年輕,也很稚嫩,緊張得滿頭大汗。

但就當文景宸以為這個鋼琴比賽還會有一波三折的時候,那雙微微顫抖的手按下琴鍵的一瞬間,聲音帶動,直接轉場。

轉到了都不知道過了多少年,鬍子拉碴、面容憔悴的曾臻躺在床上,腦袋枕在兩隻黑白琴鍵枕套的枕頭中間的俯拍鏡頭。

“這切得也太快了吧?”

文景宸有些驚訝。

他隨即暫停下來,低垂著眼簾,仔細思考剛才的這兩段劇情。

“劇情好緊湊,但這種緊湊是好事,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拍鋼琴比賽的過程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過程對劇情沒有任何影響,有影響的是它的結果,他為什麼不是當一個風光無限的鋼琴師,而是去做沒什麼前景的調音師?可能就是因為他的比賽失誤了,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觀眾不需要去看他是如何失敗的,剛才那幾秒就交代了,肯定是因為緊張。但重要的是他因此走上了調音師的職業道路。觀眾更他怎麼後來變成盲人調音師了!”

文景宸對導演的節奏,有了一絲明悟。

短片不像電視劇,可以拍得又臭又長,也不像電影,還能有相對比較大的空間去塑造角色的性格特點。

必須在有限的時長裡,拍出更多的內容,而且是關鍵性的內容!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報復鬼子,從核廢水排海開始

我有老寒腿

鄉村小達人

達人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