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有所為有所不為

看到正在施工的溫室大棚,得知農場今年將大棚面積擴大到兩百畝,還跟近百當地農戶簽定合作協議,幫助這些家境貧困的農戶墊資修建大棚,讓種植面積達到五百畝。

雖然五百畝的種植面積,依然無法確保全省百姓,在冬季吃到新鮮的蔬菜。可前來視察的領導,得知搭建一座溫室大棚,要花費幾千塊時,也覺得有些意外。

對如今的百姓而言,幾千塊可能是一年甚至幾年的收入。讓他們承擔這麼大的風險,去搞這個溫室大棚種植,確實顯得太過冒險,一旦虧損後果不言而喻。

想到這的領導隨即問道:“由你們農場墊資,那有想過收回成本嗎?”

“領導,就農場去年用於實驗的溫室大棚產出收益而言,一座大棚只要管理得當,一個冬季基本能收回成本。而溫室大棚的話,首年搭建便可使用好幾年。

雖然其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在與農戶簽定的協議中,我們也承諾回收農戶種植出的菜蔬。若是農場技術原因,那責任肯定由我們承擔。”

“你的意思是,農戶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是的!都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制定這樣的協議條款,也是希望讓合作的農戶知道,這世上沒有不勞而獲一說。想脫貧,自身也要付出努力才行。

正因如此,我們在選定合作農戶上,首先要考慮他們的家境現狀。正常情況下,家境不好的農戶做為優先合作人選,但還要看他們在村裡的口碑。

那種好吃懶做的農戶,我們肯定不會跟他們合作。雖然我不在乎那幾千塊墊付的錢,可農戶要想真正擺脫貧困,首先要努力。不努力的話,又如何改變現狀呢?”

在扶貧幫困的事情上,牧山河也沒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聽完後領導也覺得非常有道理。甚至在視察的路上,牧山河也跟領導講述,為何今年不把規模繼續擴大的原因。

“領導,溫室大棚種植出來的蔬菜,其實可以稱之為反季節蔬菜。這種蔬菜從採收到運輸,其實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畢竟咱們這裡,冬天溫度極低。

從大棚採摘出來的蔬菜,一旦儲存不得,凍傷凍壞的情況隨時可能發生。如果沒什麼意外,後期我們種植出來的蔬菜,肯定銷售省裡或市裡的農貿市場。

這就意味著,從採摘到運輸再到出售,都需要有相應的流程。而今年的話,我也打算先把這個流程搞清楚,讓其形成制度化。從種植到採集,再到儲存跟運輸。

甚至後期的話,我們也會根據各地農貿市場的情況,按照城市居民的需求,種植他們需要跟喜愛購買的菜蔬。這樣的話,才能確保種出來的蔬菜不會出現滯銷。”

“現階段的話,冬天出售這樣的蔬菜,應該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吧?”

“現在確實不用擔心!可今年我們種植五百畝,如果明年增加到一千畝甚至更多呢?最關鍵的是,當其它的市縣鄉鎮,看到我們種植蔬菜賺錢,他們會不會跟著上呢?

溫室大棚種植說簡單也不復雜,如果一窩蜂都跟著上,這種情況必然會發生。至少在我看來,絕大多數的農戶,對賺錢的專案,都會一定程度上的盲從。”

聽著牧山河說出的話,領導也很認同的道:“是啊!這種盲從,其實也是百姓對致富的渴望。不過,你這種規劃或者計劃非常難得,希望伱能繼續保持。”

“謝謝領導!我是這裡土生土長的,我知道這裡有什麼優勢,也知道這裡有什麼劣勢。唯有化劣勢為優勢,或許生活在這裡的鄉親們,才能儘快致富奔小康。”

隨著視察的領導們,聽著牧山河不時冒出的一些話,也覺得非常有道理。結束對溫室大棚的視察,領導也饒有興趣,參觀了農場的養殖場跟已經翻耕過的農田。

藉著機會,領導也詢問道:“聽說你們農場的大米,目前都出口到國外了?”

“是的!因為我們農場種植的水稻,種植方式跟其它農戶有所不同。不施化肥、不打農藥,實施真正的精耕細作,所以我們種植出來的水稻品質很高。

只是這樣種植出來的水稻,產量沒有普通農戶種植的水稻高。短時間內,這種模式恐怕沒辦法推廣。最重要的是,很難做到統一化管理。”

“用溫室大棚的合作協議也不行嗎?”

“很難!從土地施肥,再到病蟲害管理,我們已經積累了一整套的種植經驗。如果跟農戶合作,我們很難天天盯在地頭上,一旦農戶偷偷施肥增加產量呢?

如果看到水稻遭遇病蟲害,他們會不會偷偷打農藥呢?一旦他們這樣做,我們沒有立刻發現。出口到國外的大米,檢測出問題,那客戶會追究賠償的。”

“你們出口的大米,還要經過檢測?檢測什麼?”

“大米營養元素,還有農藥殘留等等諸多檢測專案。唯有檢測結果,符合我們跟客戶簽定的供貨合同,我們的大米才能正常銷售,否則就會退貨甚至賠償。”

“啊!這麼嚴格,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領導,咱們眼下更多注重產量,可國外一些有錢人,他們開始追究生活品質,希望吃的東西更健康。現在國外製定的無公害綠色食品標準,就是因此而來的。”

“這麼說,你們去年出口的西瓜,也符合這個標準?”

“是的!在我們農場,你很難找到化肥跟農藥。這些東西確實有助於提升農作物產量,但在我們農場,它們用處不到。我們施肥,都是養殖場的動物糞肥。”

清楚眼下很多人都眼饞馬蹄嶺農場的大米跟西瓜能出口創匯,希望有機會學習一下。可現在聽到牧山河說,想出口會有這麼多限制,甚至還牽涉到賠償,很多人又慫了。

而短時間內,牧山河在種植水稻跟西瓜等專案的方式方法,他都不打算全部推廣。因為很難控制,一個不慎極有可能得不償失。

至於將來有人想學,那他也會跟對方講解如何種植無公害綠色食品。問題是,他們種植出來的水稻跟西瓜,要想達到馬蹄嶺的標準,想必不太可能。

原因很簡單,就育種這一步,恐怕其它農場跟農戶就學不來。因為育種階段,牧山河使用了山神空間的神土。而神土這樣的稀罕物,他又怎麼可能隨意推廣出去呢?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風生水起

貪嘴的大牛

開局扶貧系統,我能透視大眾餘額

一枝清風

旭旭寶寶

風起微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