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要想富,先修路(五更求訂)

從縣城前往阿坤所在村寨的道路,比牧山河想象的好走不少。但他知道,彩雲獨特的地理環境,讓很多棲息此地的村寨,道路狀況都極其堪憂。

用山高路遠四個字,形容有些村寨所處的位置跟環境,想必應該再合適不過。雖然路況比想象中好走,但也僅限於走。想通車的話,暫時恐怕不太可能。

面對如此情況,前往阿坤居住村寨時,牧山河也關切詢問道:“阿坤,住在這片山裡的百姓應該很多吧?他們村寨的道路情況,是不是比這個還要複雜?”

“是的,吳總。我們這邊很多村寨雖然通路,但大多都是土路,很多村寨要運輸物資,唯有依靠馱馬或人背。我們寨子情況,還算比較好的。”

被問及道路狀況的阿坤,也沒隱瞞家鄉的貧困現狀。聽完講述,牧山河不由感嘆道:“看來你們要想致富,首先還是要修路。不能修大路,至少修條能通車的路。”

“吳總,雖然我們都想修條能通到村寨的路,可修這樣一條路,要花的錢太多了。”

就目前國家或政府的經濟狀況,要想政府撥款修路,無疑是件不太可能的事。但在牧山河看來,要想確保松茸的新鮮,那運輸狀況就必須加與改善。

心裡有了主意,牧山河也開始觀察沿途的路況。確認這些人工開鑿的山路,如果花時間平整修繕,雖然通不了汽車,但摩托車的話,想來還是可以騎的。

如果有摩托車載貨,那麼山裡採收到的松茸,也能在最短時間送到鎮上或縣裡。山菌加工廠的話,肯定要修建在交通相對便利的區域。

等牧山河一行抵達阿坤所在的村落,看到聚集在村寨曬場的村民,其中不少都穿著阿坤所屬民族特有的服飾。不得不說,這些服飾還是非常有特色。

“阿坤,這幾位老人都是你們的族老吧?”

“是的,吳總!族老們得知你是過來投資的,他們也非常高興。這樣有盛裝打扮,唯有我們寨子過節或有盛大喜事才會穿。希望這樣,不會讓伱感覺為難。”

似乎知道牧山河不喜排場,但族老們的決定,阿坤也無法阻止。都說禮多人不怪,而阿坤所屬的民族,本身就是一個有著知書識禮、尊老愛幼傳統美德的族群。

這也是為何,阿坤在邊城賺到一大筆錢,最後捨得掏錢給寨子建學校的原因。那怕建的學校不怎麼漂亮,可至少讓周邊村寨的孩子上學,變得方便安全了許多。

在阿坤的引薦下,牧山河也對這些族老表示感謝,但最後還是住進阿坤的新家。看到阿坤的弟弟妹妹,牧山河也知道這個村寨裡,兄妹眾多的人家很多。

面對阿坤安排的房間,看到一臉抱歉的阿坤,牧山河卻笑著道:“阿坤,你不會真以為,我特意下鄉實地考察是過來參觀遊玩的吧?有這樣的條件,我已經很滿足了。”

考慮到行程安排,牧山河也不可能在這邊待太久。藉著夜裡跟村寨歡慶的機會,牧山河也特意把阿坤叫到身邊詢問道:“阿坤,附近村寨能找到幹活的年青人嗎?”

“能啊!吳總,只要你需要,我隨時能召集百來號年青人。”

聽到這話的牧山河,隨即笑著道:“看來你的號召力不錯啊!我之所有這樣問,也是想跟你商量一下,把你們村寨通往鄉里的山路修一下。

修一條能通車的公路,那肯定需要花費極大的成本。雖然我有點錢,但也不可能這樣做。但修一條能騎摩托車的路,想必應該花不了多少錢。

之前在北方,你也參與松茸收購的事,想必也知道松茸採挖出來,必須在最短時間送到加工廠。如果時間拖的太久,那肯定會影響松茸烘乾後的品質。

我的意思是,由我出資一筆錢,你們附近幾個村寨出人手,把之前我們走的那條山路,簡單的修繕一下。後續由廠裡出錢,給你們這些管理或採購員買輛摩托車。

若是有摩托車載貨,那你們收貨跟進出更方便。真要靠馬馱或人背,那你覺得一次能運多少。最關鍵的是,來回還耽誤時間,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隨著許正道說完自己的想法,阿坤也很激動道:“吳總,你真的肯出錢幫我們修路?”

“我敢說這個話,自然不會說話不算話。事實上,我也是出於松茸品質的考慮。如果因為路況不好,影響後續松茸烘乾的品質,到時我的損失會更大。

看上去是我出錢給你們修路,可何嘗不是為了我的生意呢?你們採挖的松茸越多,品質越好,那麼將來我靠這些松茸,也能賺到更多的錢,這就叫合則兩利。”

“吳總,這種好事我保證給你辦妥。”

“那行,等下我會找許總商量一下,讓他跟你們當地的人商量一下,調撥一些炸藥跟水泥等修路所需的工具跟物資。這筆錢我出,但賣力氣的事,肯定你們來。

之前來的路上,我大概統計了一下,修一條能通摩托車的山路,應該花費不了多少錢。到時我給你十萬修路款,如果有剩餘的錢,就捐給你捐的學校,如何?”

“謝謝吳總!有十萬塊,確實足夠了。”

找來縣裡隨行的領導,牧山河又將自己的想法跟決定跟許思文說了一下。對此,許思文自然沒什麼意見。而縣裡的領導,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反觀阿坤把此事,跟寨裡的族老們商議後,這些族老自然也非常支援。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如今也盛傳很廣。但很多地方都清楚,修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目前的國家跟政府,財政方面都很緊張,確實拿不出富餘的錢,去大規模搞基礎建設。現在牧山河願意掏錢,當地領導自然樂見其成。

唯獨隨行考察的唐靖雲,得知牧山河一張嘴,又免費甩出十萬塊。感嘆牧山河仁義的同時,他也好奇這個年青人,口袋到底有多少錢。

在唐靖雲的印象中,大多商人都唯利是圖。可牧山河此番彩雲行,尚未看到他投資能否賺錢,就捐出上百萬的善款。這傢伙,難道真是錢太多?又或者熱衷做善事呢?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越界招惹:7個魔王非要寵我

橘花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