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建言獻策式提醒(求推收)

視察完正在緊張施工的園區工地,親赴滬上的牧山河,終於跟滬上的領導進行會晤。出於牧山河的要求,這則訊息並未大肆張揚,卻也有一些新聞在電視跟報紙上刊登。

做為國家重點開發的專案,滬東新區去年剛成立不久,便開始滿世界的招商引資。可很多應邀而來的外商,看到滬東與滬西的差距後,心裡多少有點犯嘀咕。

雖然同屬一個城市,可滬西跟滬東的差距有多大,本地人心裡都清楚。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代表山神集團過來的林念佳,率先跟滬上籤定投資協議。

而且一出手,就決定投資兩個億,而且還是國家急需的美刀。真正令滬上政府高興的,還是林念佳承諾過,加上後期工程建設等投資,總投資規模可能達到三四億。

如此大手筆的投資,無疑令滬上對新區的未來信心大振。更令他們意想不到的,還是在山神集團簽定投資協議後,香城的蘇氏船舶、洪氏建築紛紛簽定投資協議。

那怕這些集團簽定的投資協議不算多,但對滬上而言無疑開了一個好頭。栽下梧桐樹,引的鳳凰來。有這些香城知名的富豪進駐,還怕後面引不來投資商嗎?

在跟當地領導會晤時,牧山河也很直接的道:“我知道諸位領導,都希望儘快將新區發展起來。只是在我看來,相比招商引資,諸位更應該注重對新區的規劃。

好的規劃,會讓你們在後期招商引資時,省去很多的麻煩,並且佔據更多的主動。而不是聽到有外商過來投資,你們就覺得必須留下,那樣只會得不償失。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集團在滬上要投資的工廠,是主營電子科技。如果旁邊的土地,讓一家化工廠買了去,他們在旁邊建起化工廠,那我肯定會撤資。

既然諸位領導想把新區,打造成滬上乃至全國最知名的工業新區,那麼你們在邀請投資商時,也要關注他們投資的專案。重汙染、高能耗的企業,我不建議引進。

短時間,這些投資確實會給新區帶來好處。但從長遠來看,這種高汙染企業的存在,反倒會令新區變得烏煙瘴氣。而環保這一塊,未來對真正的國際都市而言都會非常重視。

再舉個例子,我前不久在香城收購的巴士公司,公司執行的巴士車,拿到國內來使用的話,相信都是效能非常不錯的巴士,但我已經打算將其進行替換。

新購置的巴士車,能耗更小而且排放的尾氣也會少。這樣的巴士車,乘客坐在車上也不會聞到難聞的汽油味。汽車駕駛時,也不用擔心尾巴把人薰吐。

眼下國內都說南滬上、北帝都,而滬上更是世界知名的國際大都會。若是未來新區各式煙囪,每天都煙霧環繞,初抵滬上的外賓,他們心裡會做何感想呢?”

既然領導主動提及,希望牧山河能給新區招商引資出謀劃策,那麼牧山河也不介意,給這些領導講述一些需要避開的雷。畢竟,滬上工業區在集團未來戰略中至關重要。

聽完牧山河的講述,很快有領導詢問道:“如果對投資商進行限定,會不會有些不妥?”

“對真正有心過來投資的人而言,他們心裡都有一杆秤。如果無利可圖,就是派八抬大轎請,他們都會一毛不撥。而真正願意投資的,他們更在意投資環境跟制度。

既然新區是上面劃定的新特區,那麼上面給予的政策支援不言而喻。在招商引資這一塊,伱們可以熱情推薦,但也要制定相應的制度,不能任由投資商獅子大開口。

別的我或許不敢承諾,但我敢保證,等我集團的製造工廠運營,與其配套的一些生產商,他們肯定會選擇到這裡投資。而這,就是配套投資專案的魅力所在。

之前蘇洪幾家,之所以願意跟著我一起投資新區,你們不會真以為,我有這麼大的面子吧?實際上,他們就是知道,我的專案落地,周圍地塊勢必有利可圖。

即便他們到時,蓋一些廠房用於出租,相信也能大賺一筆。這也是為何,我對新區有信心,希望多拿一些商業用地的真正原因。”

兩世為人,牧山河非常清楚,改開初期很多地方為拉投資,確實顯得有些太過縱容那些投資商。可在牧山河看來,滬上完全用不著這樣。

因為滬東新區的未來,絕對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如果未來山神集團,把晶片研發中心放在滬上,以其相關的配套產業,會讓新區變成一座科技新城。

屆時別說國內的科技公司,即便海外的一些科技公司,也會聞風而動。一旦形成叢集化效應,那麼未來滬東新區,真有可能變成一座科技跟金融之城。

藉著難得會晤的機會,牧山河突然道:“諸位領導,有個建議我希望你們能慎重考慮。雖然現在聽上去有點不合時宜,但我覺得有必要說出來。”

“吳董,我們搞新區也是摸著石頭過河,有何建議你儘管說。”

“我的建議就是,你們後續跟投資商簽定協議時,最好能新增一個特別條款。無論審批的工業或商業用地,都必須有一個開發限定期。如限定期不開工,就收回售出的土地。

這樣做用意也很簡單,就是避免有人大肆屯集土地,而後等土地漲價之後再轉讓或出售。雖然這種事在國內不多見,但我相信一些精明的商人,會選擇這樣投機。”

伴隨牧山河說出這番話,很快有領導道:“你的意思是,有人故意以投資名義,先從政府手裡申請到土地,而後就讓土地閒置,等其漲價之後再轉讓或出售?”

“是的,類似這樣的情況,在香城已然不鮮見。別的不敢說,就好比我之前審批的商業用地。待我的工廠開始大量招募員工,那些土地的價格必然上漲。

甚至周邊的商業跟工業用地,土地價值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可對政府而言,雖然批出的土地拿到一定的土地轉讓金,卻帶動不了經濟,不是嗎?”

給這些領匯出這樣的建議,更多也是牧山河為香城同為富豪的那些投機商而準備。甚至這次回京城,他也會跟爺爺說一下這事,出臺相應的保護跟懲處政策。

如此一來,例如李首富之流的純粹投機商,再想靠買地坐等升值,如意算盤必然打不響。若投資商不願籤這樣的協議,只能說他審批土地別有用心啊!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蜜籍,賴上腹黑boss

卿唯安

退休從修房子開始

蒼山未見青竹

讓你成為歌星,你要先練短跑?

暴走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