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二狗改名

春去秋來,時光如流水逝去。

巍巍大宋,終究還是迎來了又一次的皇朝之主的更迭。

元符三年正月(公元1100年),久病難起的第七代大宋官家趙煦忽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同月十二日(農曆)於福寧殿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這位年輕的皇帝在位十五年,親政七年,死時年僅二十五歲,諡號憲元顯德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廟號哲宗。

因哲宗無子,由其弟趙佶繼位,次年改元建中靖國,從此大宋王朝便進入了一個極為詭異的時代。

大宋朝的皇帝更替這等大事,對底層的小民來說只能算是茶餘飯後的消遣,他們還是得照常該做工的做工,該種地的種地,該開門做買賣的做買賣,今天操心明天的吃食。

當然對二狗來說,哲宗的逝去卻代表著他需要真正為未來作打算了。

此時二狗端坐於榆下鎮的城頭,面含笑意的望著繁華的鎮子。

當然現在他已經不再被叫二狗,因為他已經有了正式的名字,陳珅。

沒錯,就是和珅的那個“珅”。

本來二狗對於這個名字是拒絕的,奈何大家都覺得好,尤其是師父師孃,甚至那個尚未過門的媳婦李小娘子都頗為認同。

你問誰給二狗取的名,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居然是蘇東坡那個大鬍子。

近兩年來,由於蘇東坡的學生,二狗的準老丈人李格非官運出人意料的比較亨通,甚至都做到了尚書左僕射的位置,只差一步就能升任宰相的位置。

自然而然的,與李格非關係親密的蘇門子弟也大都被改寫了些命運,比如蘇東坡終究沒有被皇帝和章惇攆去海南島釣魚,而是重返當年的貶居之地黃州,不過官職卻是黃州通判,而且官做得還頗有滋有味兒。

還有秦觀那個倒黴蛋兒,也被去了罪名,做得了汝州酒監的職位。

確切的說,但凡蘇門子弟當中被新黨牽連打壓,且始終不曾有所二志的子弟,尤其是前蘇門四學士等,不能說都被撥亂反正,至少身份待遇都有所好轉。

當然那些依附章惇的新黨干將如黃履、蔡京等人,甚至包括舊黨官員不是沒有想辦法對付李格非,奈何李格非這廝的聖眷高得令人咋舌,運氣也好的離譜。

不管他等羅織了甚麼罪名,尚不等將彈劾呈到哲宗跟前,底下就有人無故反水,有時候是新黨官員,有時候是舊黨官員,待得奏對到君前,總是彈劾者倒黴,李大官人升職。

如此兩年之內三番四次,眼看著李格非距離入職使相就差一步,卻再也無有人敢與李格非作對搞事。

對於李格非如此離譜的待遇,章惇也不是沒有獨自奏對御前,向哲宗皇帝詢問因由,對此哲宗也很為難啊!

他能怎麼說,難道告訴章惇李格非的準女婿是個能夠活死人、肉白骨的神人,家裡還有一個鳳凰化身的兄長,而且還有天神下凡邀請上天作神仙,卻被那廝拒絕了?!

這特麼是個甚麼神話?!

呼延平是個忠臣,他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了哲宗。

如果不是有呼延平新生的四肢作例證,只怕哲宗皇帝會深深懷疑自家的心腹高手是不是喝多了沒睡醒!

本來哲宗是要詔請二狗入京與他診治疾病的,但是他的詔命並沒有走出皇宮就被攔了下來。然後一位趙氏宗老半真半假的向哲宗皇帝講述了仁宗年間的舊事。

哲宗皇帝聽得些舊聞,在震驚之餘卻感覺到了深深地恐懼,他既對當年仁宗的瘋狂感到驚恐,又對鎮魔人毫不留情的清掃皇宮感到駭懼。

哲宗皇帝對鎮魔人的來歷並不是很瞭解,但他卻知道,有這麼一個貌似神神叨叨的神秘組織懸在頭頂,卻是對大宋皇權的極大威脅。

如果哲宗身體健康無事,他一定會想辦法削弱甚至清除這等觸犯皇權的組織,奈何他的身體條件太差,一時不敢搞甚麼大動作,故而只能暫時選擇妥協。

哲宗皇帝對鎮魔人起了戒懼之心,詔令二狗入京的事自然也就此作罷,只能說哲宗皇帝自己把自己唯一有可能逆天改命的機會就此掐滅了

哲宗無法將心中的驚懼告訴章惇,卻只能嘆一口氣,囑咐自己的獨相對李格非只需就事論事,不要拿些不靠譜的理由去對付他。

說來也不是沒有人知曉李格非的真正靠山,比如清寶天尊的信徒和佛門的和尚們。

但是吧,誰叫京師裡停駐一頭幾千年難得一見的鳳凰呢!

直娘賊!那潑廝的念祗牛逼就算了,個人武力居然位元麼高公紀還恐怖!

一個人!

一杆鐮刀!

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裡,將大相國寺的三位阿羅漢,十一位大武僧都給削了個腦瓜子滿地亂滾,死的老慘了!

一同被殺的還有六位須菩薩(和尚中的靈能大師),七位頂尖菩薩尼。

只這一戰,佛門在開封及其周邊地區的佛門頂尖力量幾乎被一掃而空,然後清寶一脈的散修們立刻將自家剛剛匯聚起來的人手給遣散了。

甚麼?你問這場大戰是如何引起的?

嗯!就是有人想要謀奪陳廣的妹子,字面上的意思,親親的一母同胞的小妹子。

本來這是天台山的清寶一系散修們搞出的事兒端,結果大相國寺的和尚們走黴運先背了鍋,正撞在發瘋的陳廣手裡。

陳廣在汴梁城的超凡界打出無敵威名之後,京師的治安頓時變得一片大好。

順便說一句,當年高公紀出京一趟,回來後不足三月便忽然暴斃,直讓大宋諸將門在惋惜之餘也鬆了一口氣。

哦!說遠了,回來再說二狗老丈人李格非的問題。

因著李格非的隱形背景,一些比較陰險的傢伙便開始算計著斷了他的根本,比如讓他悔婚,給女兒李清照改換門庭。

尤其是隨著李格非的官越做越大,許多不知內情的傢伙也開始打清照小娘子的主意,欲要與大宋官場“新銳”搞聯姻,甚至包括蘇門子弟當中都有人打主意。

好在李家還有一個知曉內情的李王氏,而且李格非的人品也比較堅挺,並沒有幹出那等給二狗加持“退婚流”buff的蠢事。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想著釜底抽薪,直接從清照小娘子的身上下手,就像當初的趙明誠一般。

奈何,且不說清照小娘子是不是容易被打動,那些個搞花樣兒的傢伙沒過幾天就會攤上點事兒,不能說落得家破人亡,卻也常常出些意外。

比如落水摔傷腦子,走路走瘸了腿,亦或者被十個八個的窯姐兒按在小黑屋裡輪大米,然後再赤——條條的於大街上玩一下名叫“狂奔”的行為藝術。

對此負責最終收尾的呼延平表示,親們甭謝俺,俺就是見不得這些個令人遺憾的意外,一定會讓爾等深刻的感受到皇城司的溫暖關懷。

二狗與清照小娘子雖然分隔兩地,卻也常常互相通訊,寫點隨感,順便附首小詩詞,表達一下自己的思念之情。

元符二年春末,清照小娘子創作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首詞令名篇【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並立刻寫信向二狗炫耀這一成果。

二狗如何肯慣著那婆娘,便於初秋時分記【木蘭辭·人生若只如初見】一首,向有些“驕狂”的清照小娘子發起了“反擊”。

本來兩人這般互投詩詞對戰,倒也算是一樁詩情畫意的雅事,奈何盯著二狗來信的不僅僅是李清照,還有李格非並晁補之等些個詩詞界的大佬,他等甚至比李小娘子更早拿到了二狗的詩作。

這些個大佬們在驚歎於這一詞的絕妙之餘,更將二狗的無病呻——吟當了真。

李格非先是回家把不明真相的清照小娘子史無前例的訓斥了一通,然後就去信給自己的老師蘇東坡,央求詩詞界頂級大佬蘇大腦袋給自家未來女婿取個名字。

李格非這一手絕啊!

蘇東坡給二狗冠名,就相當於他認可了二狗與蘇門子弟的關聯,給二狗與清照小娘子的婚事進行了背書。

有了蘇大腦袋的背書,就算以後李格非真想反悔這樁婚事都不可能了,否則他就是欺師滅祖,不忠不孝,那他這輩子的名聲可就全毀了。

大宋詩詞界沒有人能背得起這樣的負面buff。

當然事後清照小娘子可是給氣壞了!

陳家狗崽子造我的謠,寫得一首破詞謗我名聲,還讓我無故被阿父訓斥,當真是可惱至極!

憤怒的李小娘子當即寫了一篇聲情並茂的罵文發給了二狗。

二狗接到罵信的時候卻是一腦門的迷糊,咱家的清照小娘子這是怎麼了?怎得發這般大的火氣呀!

伱看這罵人的詞兒,通篇無有一個髒字,卻把諷刺挖苦之意發揮的鞭闢犀利,刻薄無雙,直把小娘子心中的怒火和委屈表達的淋漓盡致。

二狗讀完了信,卻自思索片刻,然後想到了一個令他毛骨悚然的可能,難道清照小娘子知曉俺私底下的爛事了?!

你問二狗在老家幹了些甚麼爛事?

其實也沒啥,不過是讓有些孤單的嫂嫂楊大娘子三年兩產子,如今又懷了第三胎。

還有那些個前來保護帝姬小詩的劍姬們,也有兩個成員未婚先產子,對此二狗還是比較有擔當的作了承諾,待得大婦入門,她等一概也入陳家門,享受一般渾家的待遇,私生子也與嫡子一視同仁。

在二狗眼裡,兒子就是兒子,沒有甚嫡庶內外之分。

或許也會有人問,為何二狗沒能將六位劍姬都給一網打盡?

當然這不能怪二狗,他不是對大——後——宮——之術沒有想法,而是情況不允許。

二狗搞定的第一位劍姬同樣姓楊,長得那是的好,盤靚條順,英姿颯爽,比之二狗嫂嫂甚至都要勝出一籌,而且性格也好,在六位劍姬當中算是最出挑的一個。

但是令二狗沒想到的是,待得他把第二個王姓劍姬的肚子搞起來,知曉了此事的劍姬楊小娘子當即給身在京師的楊太婆發了一封飛鷹傳書。

然後沒過半個月,六個身形壯碩,面目冷硬如滅絕師太一般的中年劍姬忽的來到相州,將四個尚未被二狗拿些的靚麗劍姬給替換了去。

後來知曉了真相的二狗,只能暗自哀嘆一聲,家賊難防!

二狗是個多情之人,同樣也是多智之人。

他在知曉了楊小娘子的所作所為之後,不但沒有責怪對方,反而叫來嫂嫂楊大娘子和劍姬王小娘子,在二人的見證下當面向楊小娘子賠禮道歉,並致以謝意。

二狗言稱自己年紀尚小,定性不足,若非小娘子出手處置,幫助他懸崖勒馬,自己只怕要肆意妄為,壞了所有劍姬的清譽,那樣不但惹人笑話,更使二狗失德矣。

二狗只一番表演,卻是令三個與自己有那啥之親的女人俱都感動的不要不要的,嫂嫂楊大娘子就不說了,給二狗生孩子就跟下狗崽兒似的,引得一村之人俱都側目不已。

楊小娘子和王小娘子也都在生完一個孩子之後,亦叫囂著要給二狗生下一窩小狗崽兒。

如今的二狗已經是有四個兒子的爹,第五個兒子也已經上線,不過對於二狗這邊的放飛自我,身在京師的李小娘子卻是一點兒風聲也沒有。

二狗打的主意就是,待得兩人完了婚事,關係徹底抵定,然後再慢慢讓陳家主婦知曉些底細。

不得不說二狗這廝是真的渣,主打的就是厚臉皮加二皮臉。。

清照小娘子的罵信讓二狗著實心驚膽戰了一陣子,直到冬天年末的時候,來自李格非並師父師孃的信件,還有蘇大腦袋的信件一起送到了二狗手裡,他才知曉了事情的始末。

此番誤會讓二狗在哭笑不得之餘著實鬆了一口氣,二狗知曉清照小娘子是個外剛內更剛的性子,若得讓她提前知曉了自家那啥的生活,只怕雙方的婚事必要出波折,甚至就此情斷意絕了也不是不可能。

二狗是真的很想把清照小娘子順順當當的娶回家。

蘇大腦袋的背書亦讓二狗頗有些感動,老丈人是真的很靠譜,縱然他等給了二狗“和中堂”的名,他卻還是“欣然”接下了。

他姓陳,叫陳珅,又不是姓何,再說和中堂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只怕都還沒出生呢,何必計較那麼多。

不過二狗雖然有了正式的姓名,但是他的親近之人卻仍然喜歡叫他的小名“二狗”,不知怎得,二狗自己也覺得還是小名來得更親切順耳些。

對此二狗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點兒毛病啥的。

(本章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賽伊歸來

冰海茉

我瞎編功法,你們怎麼都成大帝了

風煙醉

小馬寶莉:馬國女孩日落微光

暮光手搓紐特黑洞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