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諸葛亮和石韜等人對於當初的“戰事”表示了一些情緒。

但是他們仍然要承認這郝昭的確是以為真正的能人,良將!

“郝昭此人並非是單純的善守之將,他才華的確是不俗。

當初他被留在這裡當一隻孤軍,我等一直覺得他最後會自取滅亡,那是那曹真的莽撞之舉。

但如今看來,郝昭的確也算是一方良將了。

在那散關雖然算是險峻,但終歸還是缺少了許多東西,沒有保障...他甚至就沒有任何的後方可言。

所在之地又不是什麼肥沃豐腴之土,當初留下的將士雖然悍勇,但終歸沒有給他留下太多的糧草輜重。

這種處境,我等本以為半年左右他就應該不戰自潰了。

但當真是未曾想到啊....”

此時石韜說起了散關的郝昭也是忍不住嘆息了一聲,這個對手之前的確是小覷他了。

“那郝昭因為是孤軍在此,因此他並沒有全部駐紮在散關之中。

此人一方面帶著人修繕散關,同時不斷讓人打探散關周圍的羌胡部落,並屢屢出兵試探。

最終將他們激怒之後便想要找那郝昭報復。

但是那郝昭卻是直接藉助這件事情將這些羌胡部落的族人聚集在了一起,然後聯合副將鹿磐直接趁夜突襲。

一場交鋒就將那羌胡聯軍直接擊潰,俘獲牛羊頗多,斬獲也非常充足。

就是靠著這一戰,他們解決了他們本身糧草不足的缺陷,同時收穫了不少羌胡奴隸。

之後郝昭,鹿磐和那天水姜家的姜冏三人開始聯合起來治理散關。

拆除了關內所有房屋,同時以牛羊為食,一方面和其他部落交易,另一方面也開始自行耕種屯田。

同時讓羌胡奴隸為他們修繕這散關的城池。

時不時還主動外出去剿滅周圍的羌胡部落,可謂是頗有幾分名聲了。”

石韜的話語讓眾人微微點頭,又是那些跟隨在諸葛亮身邊的人。

此時他們已經來到了散關附近等待,大軍壓入長安的訊息也同樣傳了過去。

諸葛亮相信,此時的郝昭定然是已經得到了訊息。

至於他會不會離開散關..

“諸葛軍師當真確定那郝昭會捨棄散關而出?”

作為此行的主將之一,暫時統帥諸葛亮麾下無當飛軍捕虜校尉王平。

如今對於諸葛亮的計劃也抱有很深的懷疑。

這個大字兒不認識一個的傢伙,一直在軍中並不算是什麼重要人物,就連魏延都不怎麼待見這個傢伙。

畢竟不管幹什麼都要和他說的清清楚楚,這對於魏延這種性格的人實在是有些困難。

不過大字不識一個的王平卻有著一個讓人更加頭痛的毛病,那就是讓人感覺到恐懼的求知心。

他只要是看到的,只要是不懂的就一定要問出來一個清楚明白。

就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習慣,讓不少人對他佩服的同時也萬分頭痛,因為他求知了,但是自己可是真的耽誤了。

最可氣的是,在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你自己去翻翻兵書就會了”之後。

這個傢伙天天帶著幾個軍中的文書主記給他一卷一卷的唸書。

他不知道自己該讀什麼,那就有什麼讀書什麼,這一下子....大家更蒙了。

因為他不懂的東西就更多了。

也就是諸葛亮在知道了這些事情之後,直接將他呆在身邊,並且還能夠一邊處理軍政要務,一邊教導劉禪等子弟,最後還不忘解答他的疑惑。

如今,王平的“十萬個為什麼”這就又開始了。

看著那王平充滿了清澈而又迷茫的眼神,眾人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只有諸葛亮面露微笑朝著他輕聲說道。

“郝昭縱然有天大的本事,但也不得不救,不得不出。

這就是兵法所言,攻敵所必救!”

“為何?”

“因為那是長安!”

“長安又如何?”王平更加的不明白,“這郝昭的命令是收好長安,既然如此那何必要如此冒險出擊?”

“若是長安丟了,那就代表著潼關以西全都會淪喪。

他郝伯道守在散關是為了能夠在反攻之時成為一路偏師從而建立奇功的。

這長安都丟了,他再繼續留在那散關又有什麼意義?

亮就算是派上兩支兵馬將他的周圍堵住,等到過上幾年他不死也沒用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我等的。

我等甚至連兵都不需要。

畢竟他能夠種植糧食,擄掠牛羊,他還能憑空生出鹽鐵?

其二,即便是他郝昭當真是要堅持到最後,那其他人呢?

坐視長安丟失而無動於衷,那這可不是功勞。

日後若是有人清算,他們的家卷可都在鄴城和長安等地。

一旦被人清算的話,那麼等待他們的可就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了。

他郝昭縱然可以不顧一切,他身邊的將校難不成也會如此?

曹賊治軍素來嚴苛,這一點和我等主公有所不同。

當然,如此一來雖然讓我主麾下會出現些許叛逃之人,但我等也可以同樣利用這個特點將這種難以攻克的地方攻克下來。

將守將從中引誘出來....

這便是所謂的得失之間。”

將事情解釋清楚的同時,也順帶還能教導一番,這或許也是王平對於諸葛亮這位名望深重之人非常感激的原因吧。

而諸葛亮的計劃並沒有任何問題。

那散關在得到了訊息之後,果然再也剋制不住了,即便是面對著之前隴右和涼州的變故。

那郝昭還能夠強行將軍心穩住,但是面對這長安之危,他縱然有著萬般理由也無法說服自己身邊的副將和將校們。

在他們目光的注視之下,郝昭臉色數次變換,最終還是一聲嘆息。

“此戰我等恐怕是十死無生,但...出兵!”

鹿磐等人都明白出兵,家人尚可儲存,最不濟或許還可以投降劉備。

可若是繼續堅守恐怕最終是兩方都不會饒恕他們。

為將之人,到底也是人!

“出兵!”

伴隨著副將鹿磐的一聲大喝,那堅守了數年的散關城門,最終在眾人的糾結目光之中,再次開啟。

一支數千人的曹軍在一名看上去就頗為勇武的將軍帶領之下緩緩離開了這散關....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她騙我入贅,只為敗家

確定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