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底,各府府臺進京述職。

隆興府臺定仙平道:“陛下,隆興府山大溝深,溝壑縱橫,十年九旱,多風少雨,人民生活貧困。既是豐年,所產糧食也僅能維持溫飽。

不過,隆興府所轄十一縣有四縣盛產中藥材,所產草藥皆乃洪莽內地所罕見。

臣建議在隴岷縣設定草藥種植基地,一來可為國家增加賦稅,二來也為隆興府百姓增加收入。

另外,隆興府地處西北,盛產牛羊,不過由於交通不便,牛羊之肉難以販賣至內地。

若隆興牛羊能為三將關將士和勤務大軍供給,可解決隆興府牛羊銷售困難之問題。

第三,隆興府溝壑縱橫,雨季之時,山洪爆發,因無水庫,難以截留。在旱季之時,又無水澆地。

若陛下能派出十萬大軍和水利之工修建水庫大壩,即使黃土之地,也能變為塞外綠洲。”

萬山府臺鬥關河道:“陛下,十萬大山同樣溝壑縱橫,可耕之地甚少。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但同樣十萬大山盛產天麻、杜仲、何首烏、靈芝、金銀花等中藥材和名酒、茶葉等特產。

若能在鎮南關設定貿易之地,將增加百姓收入,改善百姓生活。”

月臺府府臺新亭風道:“陛下,月臺府西岸,地勢開闊,良田萬頃,但因人口稀少久未開發。

而東海三府,人口稠密,地形多為丘陵,可耕種之地甚少。

月臺北部水稻一年兩熟,南部一年三熟。

若是陛下能從東海三府遷徙10萬百姓,開墾田地,修建溝渠,種植水稻。

將來月臺府必定又會成為我大康王朝一大糧倉,直接補給東海三府百姓食用。”

雲生聽後,心中甚慰。

雲生道:“你三人乃是我大康王朝建國第一批一甲進士,本應入朝重用,卻不料朕將你們三人扔到偏遠貧窮之地。

為何?一是對你們的重視,二是對你們的考驗。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一年來,你等三人無怨無悔,履職盡責。著眼本地民情,及時提出良策,也沒有白白辜負朕對你們的一片厚望。

你等三人言之有理,朕會命人立即去辦。”

雲生決定在各府設定貿易市場,派出財務監事監管市場,徵收稅務。

一時之間,各地商賈南來北往,走東闖西,絡驛不絕。

二月,第二批新兵訓練完畢,雲生派出50萬大軍,專門至隆興、寧西、安起、雍安、月臺五府,新修水利,築造堤壩,挖溝修渠。

隆興、寧西、安起、雍安四地,遠處西北,地貧物乏,歷朝歷代都沒有重視,以致農業衰敗,人民苦困。

新修水利,築堤修壩,挖溝修渠,如此便可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

雲生同時還免去隆興、寧西、安起三府的農業賦稅,以種植草藥、飼養牛羊來代替本地的農業賦稅。

雲生又從命令定東王奎爍在東海三府之中,凡家中有三子以上者,從中取一,共籌得3萬餘戶,10萬百姓,移至月臺府。

月臺府臺新亭風早已派人將土地丈量完畢,分配停當。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按照雲生的要求,朝廷為所有遷徙的百姓提供一年的稻種,免去兩年的賦稅,至第三年百姓穩定之後,再收取賦稅。

至三月份,洪水南線支流已經挖掘完畢。溝深三至五丈,寬約百丈,隨著三聲炮響,大壩決堤,洪水流向支流。

這支流如同人之血脈,又如一棵大樹,逐級分流,越分越密,各級建有水閘,能夠控制水流。

如此便可旱季有水,澇年不淹,數百萬畝良田得以澆灌,旱澇保收。

更為重要的是,有了南線支流分流,洪水百年水患便可以得到徹底根治。

200萬勤務之兵再次兵分兩路。

一路繼續修整趙北至番粵大道,另外一部開始修建龍虎關至錦瀾、三河、化成、泉水、慶年、龍川、老君、零安,再經鳳凰關至番粵府的超級大路。

大康三年春,皇家學院建成。

皇家學院位於皇宮正對面,分設三院,分別為文院、武院和明院。

文院由各府推薦,聘請洪莽各地名家大儒、隱士達人和各流派代表人物為教授,分為經、史、書、畫、樂五部。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學員為各地推薦的二十歲以下秀才,學期四年。

前三年在文院學習經、史、書、畫、樂五藝,最後一年遊歷山川,訪察民情,採集民風。

同時,他們還擔負著另外一個重要的任務,那便是在訪察民情,採集民風期間,負責視察各地的民生建設,作為將來提拔使用百官的依據。

文院院長由南學流派首領,禮部尚書甄流年兼任。

武院由三關軍50名資歷較深的萬人侯和100名千人將任教授,主要學習武藝兵法,學員為各府縣推薦,十八歲以下的十人士。

學期同樣四年,前三年在學院學習,最後一年到三關任職。

武院院長由洪水王略經天擔任,新晉十萬王大寶龍城將接任為北大營統帥。

就在去年十二月底,大寶龍城將順利晉升為十萬王。

略經天征戰一生,幾乎參加了三關軍所有的戰役,對排兵佈陣和戰術戰略的運用很有心得體會,所以雲生決定由洪水王略經天擔任武院院長。

在雲生的計劃之中,如果紅塵宗和三關寨為國家培養的是將士,那麼武院則為國家培養的是領兵打仗的將帥之才。

明院為大康知名的各藝首領擔任教授,分設算術、建築、鑄造、水利、種植、醫學、採礦、造船八部。

學期四年,前三年在學院學習,最後一年遊歷實踐。

明院院長由沈梁大師擔任。

每屆三院各招1000人。

皇家學院大門正對皇宮紫金城門,白王雕欄,閎敞軒昂,院內樹木古鬱,小橋流水,假石小山,河湖盤繞,亭臺樓閣,掩映其中。

雲生深知,文化乃民族傳承之紐帶。

數千年來王朝興亡更替,唯有文化代代相傳。

良好的文化可以肅民風、揚正氣、塑脊樑、正人心。

雲生也知,文可興邦,但武能固邦。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軍力和運籌帷幄、能征善戰的精兵良將,既使國家再繁榮,也會遭受滅亡之災。

塔讀@P,^免費小說網站

宋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雲生更深知,國家治理,錢糧是基礎。

只有更多的人會打算理財,治病救人,鍛造農具兵器,興修水利,種植糧食,國家才能全面富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水煮宋朝之文華風流

火色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