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雲生組建預備隊的同時,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四人也帶著大德將士來到了雲益隘口。

峻峰、松時彰和將家熙三人熱情地招待了冠勇軍等人。

眾人都是大德的十萬王都統,彼此都相互認識,特別是北明原是莽江防線的都統,與峻峰、松時彰和將家熙三人更是熟悉。

眾人見面,分外親切,峻峰令人拿來好酒好菜,眾人坐起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峻峰老哥,這是什麼好酒,我還是第一次喝到。”

北明眨巴了兩下嘴唇,只覺得清香純正,香醇甜淨,回味悠長。

峻峰笑道:“這是雲西特產的一種青稞酒,是雲生都統上次征討雲西三縣時捎給我們的。”

北明笑了笑,意味深長地說道:“看來雲生都統對三位兄長還是很不錯的。”

峻峰笑道:“那是,像雲生都統這樣關懷人的總都統確實不多啊!”

冠勇軍幾人聽後,都有點納悶。

息水生道:“峻峰老哥,何以見得?難道就僅憑這幾壺酒?”

峻峰大笑道:“息老弟真是太小看我們了,我們三人好歹也是十萬王,什麼好酒沒喝過?”

息水生道:“那峻峰老哥何出此言?”

峻峰嘆道:“想當年青嵐府被金鷹攻破,我們輾轉烏嶺,與金鷹獸人作戰。

每日東躲西藏,少衣少糧,將士們挖野菜,吃樹皮,以此度日,個個餓得面黃飢瘦,皮包骨頭。

這時,我們想起吉家興都統率兵投奔三關軍,於是我們便向雲生都統求救。

雲生都統二話沒說,派出船隻,運來糧食,將我們接到昆郎盆地,又為我們修建營房。

後來朝廷來人,要求我們攻打遵陽府,作為大德王朝的第二棲息之地。

當時我們莽江防線大軍沒有武器裝備,雲生都統便為我們提供刀槍、鎧甲、盾牌、弓箭和船隻。

我們莽江防線缺衣少糧,雲生都統又到北道十三綠盟為我們購買糧食,並親自帶領大軍為我們打下遵陽府。

在此期間,朝廷派來言都統帶著八皇子,三次來到昆郎盆地和遵陽府,要求我們斬殺雲生,並消滅或是策反、奪取三關軍的軍權。

但是,雲生都統不計前嫌,我們兵敗遵陽府後,雲生都統又派來船隻將我們重新接回昆郎盆地。

我和松時彰、將家熙、守道信四人最終投奔三關軍,非為名為利,也非為了苟活一時,而是真正地被雲生都統的大仁大義和寬廣胸襟所折服。”

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四人聽後,都是不禁地點了點頭。

此時,松時彰又意味深長地問道:“四位兄長,你們說大德王朝對雲生怎麼樣?”

冠勇軍四人聽罷,相互一視。

息水生道:“想當年,雲生平剿東海倭寇襲擾,還東海百姓百年和平,大德王朝卻說雲生勾結倭寇,私建艦隊,意欲圖謀造反,最終視為叛逆。

而後四處堵截,迫使雲生來到昆郎盆地。後來朝廷又命定東王大舉圍剿三關軍,屢次欲置雲生於死地。”

松時彰道:“息兄說得正是。大德王朝不置雲生於死地,心中不安。但是,雲生又對大德王朝如何?”

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四人再次相互一視,卻是沒有說話。

松時彰道:“吉家興都統率兵無處可逃,最終雲生接納了吉家興都統;

我等四人無處可去,雲生又接納了我們四人所帶領的8萬大軍。

朝廷來人,讓我們攻打遵陽府,雲生都統為我們提供裝備、提供戰船,提供糧食。

遵陽府戰敗,雲生都統又將我們接回昆郎盆地。

朝廷兵敗南懸島,陛下太子無處可去,雲生都統又將你等接回,並二次打下遵陽府,作為大德王朝的棲身之地。

如今朝廷再次兵敗遵陽府,雲生又將你等大軍接回雲成府,你說雲生都統對大德王朝是不是仁義至盡?”

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四人聽後,都是不禁再次點頭。

此時,將家熙也道:“所以說,雲生都統不論是對大德王朝,還是對我們大德將士,都是仁義備至。

我們四人投奔三關軍,也是被雲生都統的寬闊胸懷和大仁大義所感動,並非為名為利。”

此時,冠勇軍道:“是啊,經你們這麼一說,雲生此人確實是胸懷寬廣,胸懷大義之人。”

此時,松時彰突然問道:“四位兄長,當時是什麼情況,為何陛下遇害,而太子卻安然無事呢?”

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四人又是相互一視,都有些難以啟齒。

北明與峻峰三人熟悉,遂道:“那日夜,金鷹王國的兩名百萬皇帶著六位十萬王突襲遵陽府城。

當時,陛下正在熟睡之中,被金鷹王國的百萬皇一擊殺害。至於太子,卻是……”

“卻是什麼?”峻峰三人同時問道。

北明慢慢地道:“當時太子正在‘百鳳閣’中,故而逃得一命。”

“百鳳閣?百鳳閣是什麼?”三人同時問道。

北明苦笑道:“就是青樓唄!”

峻峰三人大驚,“遵陽府百業凋零,百姓苦困無比,連口飯都吃不上,哪來得青樓?”

北明嘆道:“太子年輕,就喜好這一口。自從來到遵陽府後,便從民間召集了許多年輕貌美的女子,集中於此,供自己吃喝玩樂,並取名‘百鳳閣’。”

峻峰三人聽罷,都是長長地嘆息一聲。

峻峰氣憤地說道:“太子如此這般,即使大德復國,也是昏君一個。”

眾人聽罷,都是不住地點頭,卻沒有人說話。

將家熙道:“想想名門中人,為了補貼軍用,名秀大人嚴禁名門女子穿金戴銀。

再想想名珠夫人,為了撫卹大軍,從未見戴過一件金銀珠寶手飾。

再看看大德太子,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貧困潦倒。而自己卻建立什麼‘百鳳閣’,成天吃喝玩樂。

二者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啊!孰是孰非,真是一目瞭然。”

眾人聽罷,又是不住地一陣點頭。

峻峰抬起頭來,說道:“我峻峰今年八十有餘,我覺得此生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加入三關軍。

在我有生之年,我決不背叛三關軍,絕對不再加入大德王朝。”

眾人抬頭看向峻峰,聽得峻峰之言,心中翻江倒海,神色各自不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嬴政開始盤點

公之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