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紳豪強佔領土地一事,不論是在當今的大德王朝,還是在雲生前世的古代都十分常見。

當年在老君湖平叛農民起義之時,老君湖周邊六縣,有近50萬人口,個人有地者才不到十分之一。

其它的土地都被當地的土豪、地主、鄉紳兼併。這些人多有功名在身,不用向朝廷上交賦稅。

而朝廷的賦稅大多都落在了這些有地的百姓身上。

而且,當地的農民也願意將自家的土地賣與土豪、地主和鄉紳。

將地賣出,自己充當佃農,不用向朝廷上交賦稅,反而充當佃農所得的糧食比自家種地所得的更多。

在雲生前世的古代,凡是有功名在身的,也能按照朝廷的規定,免去一定人數的賦役。

所以,只要有人一旦功名加身,便猶如烏鴉變成了鳳凰,棲身梧桐枝頭之上。

要不然怎麼會出現“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現象?

免賦免役、有田有地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也是最基礎的一條。

只要你中舉,就有人自願將自家的田地寄掛於你的名下,免去賦役,從此之後,便生活無憂了。

至於中舉當官,他便是仕途之路了。

反觀雲生前世歷代的農民起義,不知有多少農民起義軍都是打著“均田地、等富貴”的旗號。

這集中反映出農民對擁有土地的渴望,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和太平天國農民起義。

李自成在起義之初,便打出了“等富貴,均田免糧”的起義口號,很快便得到廣大百姓的支援。

老百姓也應之呼唱:“吃他娘,喝他娘,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當然,最為具有代表性的還是太平天國起義之時分佈發的《天朝田畝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口號,並制定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土地原則。

土地,是農民生存的根本。

鑑於此,雲生決定實行《均田地令》。

雲生命由禾知苗和水曲平二人負責,帶領騎兵預備旅4000人馬和第三軍燁新橋所屬的騎兵旅4000人馬,先從雲成平原九縣開始,逐縣丈量土地,統計田地,清查戶口。

並歸定所有豪紳所擁有的田地全部收回,而後按戶口和人數,分配土地。

但若有不服者,均輯拿交由刑事掌首復啟華審辦。若有聚眾抵抗者,皆殺無赦!

不久,由雲生簽署的《均田地令》頒佈,在雲成府十六縣轟轟烈烈地展開。

“雲成府父老鄉親,自即日起,雲成府十六縣實行土地私有令。按照戶口和家庭人數,均分田地。

田地可以繼承;家中無勞力者可以外租,但不得買賣;杜絕富豪霸佔土地;如若家庭發生變故,家中無人,土地由三關軍收回,再次實行分配。”

在嘉寧縣縣衙門口,一位老者大聲地念道。

雲成府眾百姓圍觀榜文,眾人看後,個個拍手稱讚,興高采烈。

《均田地令》在雲成府十六個縣衙門口同時張貼。

當然,《均田地令》在實施推行期間,也受到了不少的阻力。

在此期間,有十餘家豪紳拒不交出田地,並組織家丁鄉兵與三關軍對抗。

略經天和燁新橋聽後,親自到豪紳家中,連斬數人,其餘盡皆逃散。

而後二人又將豪紳押至刑事大院。

復啟華初來乍道,還摸不清雲生的底細,於是連忙詢問雲生的意見。

雲生冷哼道:“全部沒收家產,貶為平民,而後送至尕鐵山充當勞役,同時在十六縣張貼公告。”

其餘豪紳聽後,個個乖乖就範,莫之不從。

這一日,碧書懷來報:“貢來縣縣令乃豪紳子弟出生,在全縣拒不執行《均田地令》。”

雲生聽後,淡淡一句:“免去縣令官職,全家貶為勞役。”

雲生還不放心,又派出1萬大軍分赴十六縣,再次挨家挨戶核查,保證每家每戶按人頭分配田地數目。

《均田地令》在雲成府順利開展,至十月底時,雲成府十三個縣已全部實施完畢。

雲生在天空之中看著忙碌丈量土地的將士,看到興高彩烈的百姓,心中一片歡喜。

“打土豪,分田地。這可是老一輩革命家留給自己的好辦法!”

到了十月中下旬,雲成府的秋糧成熟,雲生決定免去全府今年的賦稅,並規定從此之後免除各種兵役徭役和苛捐雜稅。

從明年開始,落實“十中取一”的賦稅制度。

百姓聽後,盡皆大喜。田地私有,又賦稅較輕,農民耕田種糧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另外,還有許多百姓帶領全家老小,利用冬閒時節,開墾荒地。

雲生聽說後,當即規定:荒地開墾,歸個人所有。

一時之間,許多雲成府的百姓積極地利用冬季時節,開墾荒地,好在明年春耕時節,便撒谷播種。

雲生四處走訪,看到百姓使用的還是直轅犁,於是令人大量繪製曲轅犁的圖紙,下發各縣,並提倡和鼓勵雲成府的百姓大量使用曲轅犁。

此時,守道信說道:

“都統,百聞不如一見,不如我們製作一批曲轅犁,下發到各縣,而後讓各縣集中百姓,進行觀摩。

如此,百姓使用之後,感覺省時省力,便會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會開始效仿。”

雲生聽後,覺得這個“廣告”方式不錯,於是說道:

“你這個方法不錯,你現在就令人就集中生產一批曲轅犁,而後下發各縣,讓各縣示範推廣。”

很快,第一批曲轅犁生產製作完畢,共160架,每縣10架。

各縣叫來一些百姓,開始耕地示範。

百姓們使用之後,果然覺得曲轅犁體積又小,質量又輕;而且還可以轉動犁鏵,自由調頭,不用來回奔波;調整犁評和犁箭,可以調節深淺,精耕細作,省時省力。

曲轅犁的訊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在雲成平原九縣流傳開來。

百姓們紛紛仿製,製作曲轅犁,一時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對三關軍稱讚不已。

十月,雲西三縣來報:寺廟僧人拒不交出土地,並集結兵力,攻打縣城。

雲生聽後,叫來複啟華。

復啟華乃雲成本地人,曾經做過雲成府幕僚,對雲成府的情況十分了解。

復啟華道:“雲西地理偏僻,寺廟眾多,阿喻教盛行。雖然雲西設立三縣,但其實主要實行宗教管理。

阿喻教大師為最高領導者,眾多百姓皆為奴隸。寺廟擁有土地,百姓為其勞役。

僧人不勞不作,全憑當地百姓養活。百姓所產糧食,十之七八皆歸寺廟所有。百姓日夜勞作,但卻食不飽腹。

十五年前我去過一趟雲西,百姓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十分可憐。

另外,寺廟不僅擁有土地,還擁有大量軍隊。據估計,雲西三縣的僧軍約有兩三萬之眾。

雲生聽後,心中感慨:這些僧人每日唸經誦佛,不料只超度了自己,卻害苦了百姓。

雲生決定:派兵征討雲西,解救雲西百萬子民。

目前在第三軍中,峻峰、松時彰和將家熙三人防守雲益隘口,名風來防守五馬關,略經天所帶騎兵預備旅維護雲成府各縣秩序及落實《均田地令》,無法抽身。

肅泰所屬的第二軍原本準備攻打遵陽府城,但是後來計劃有變,經過三個月的強化訓練,一直留在昆郎盆地休整,無所事事。

所以,雲生決定派出肅泰所屬的第三軍攻打雲西三縣的僧軍。

“大軍未動,情報先行。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這是雲生一貫的作戰原則。

這一日,雲生化身為風,來到雲西,發現雲西三縣海拔甚高,此時才是十一月初,雲西高原已經下起了雪,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高原之上,大風狂吼,大雪飄零,氣候甚是寒冷。大雪已經封山,許多道路都已被大雪覆蓋,大軍根本無法前行。

雲生心中冷哼一聲:“暫時先讓你多囂張一段時日。”

雲生心中有些氣憤,返回雲成府城,內心有些悶悶不樂。

雲生叫來月擲釗,叫他令人堆制雲西三縣的沙盤,而後制定作戰計劃。

雲生看著沙盤,謀劃著如何對雲西三縣用兵。

就在這時,只見月擲釗急匆匆地跑來,說道:“都統,不好了,青嵐府淪陷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雪國傳說

塵嵐秋零

吳主

陸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