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三江口,雲生再次來到雲益隘口。

在雲益隘口,駐紮著萬兵馬,由第二軍的5000名步兵,“鐵錘”投石旅5000將士,“刺穹”破弩旅的5000將士,步兵預備旅的7000多名將士,第二騎兵旅的7000多名將士共同組成,由峻峰負責。

雲成保衛戰已經結束了快半個月了,但云生自祭悼完犧牲的將士們後,便一直沒有來過。

雲生之所以這麼做,是有著一定原因的。

雲生來到雲益隘口,見到了峻峰、松時彰、將家熙和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七人。

雲生和峻峰等人懸立空中,只見大軍正在採集、搬運、切割、打磨巨石,而後重新修建雲益隘口。

隘口之處,近3萬大軍忙忙碌碌,一片火熱。

雲生道:“如今已是十月中旬,天氣漸冷,將士們的棉衣棉被是否已經到位?”

峻峰道:“3萬將士的過冬物資已經全部到位。”

雲生點了點頭,又道:“糧食和牛羊等是否到位。”

峻峰道:“3萬大軍所需的半年糧食已經到位,另外還有大批的豬羊。”

雲生點頭道:“如此便好,以後我還會為你們送來一些蔬菜以及一些醃製的小菜。”

峻峰說道:“多謝都統關懷。”

雲生舉目遠眺,而後轉頭看向峻峰等人,說道:“雲益隘口遠離昆郎盆地,物資運輸有所不便,來回時日較長。

你觀這雲益隘口,位於雲益山脈的半山腰,水草茂盛。以後我會為你們陸續送來一些豬羊雞鴨。

你們可以派出一些老弱病殘的將士,成立兩個生產營,利用閒暇時間,一個進行養殖繁衍,一個在雲益山脈腳下開闢荒地,種植蔬菜,如此便可以提高將士們的伙食質量。”

峻峰聽人聽罷,心中大喜。

峻峰道:“雲生都統好主意,我這就派人著手此事。”

雲生笑道:“戰鬥生產兩不誤,一手拿鍬,一手持槍,一邊生產,一邊戰鬥,如此才是為軍立足之道。”

眾人聽後,都是不住地點頭。

檢查完畢,雲生隨同峻峰幾人來到營房,峻峰連忙令人準備了一些酒菜,眾人坐在一起,談天說地。

酒過三巡,雲生看向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四人,問道:“四位兄長,如今雲成、昆郎之戰結束,不知道四位兄長有何打算。”

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相互一視,北明首先開口道:

“我們聽說雲生都統在洪莽大地廣撒英雄帖,邀請天下英雄豪傑,共抵外寇,不知此事是否屬實?”

雲生看向四人,點頭道:“不錯,確有此事。不過,我卻是以三關軍的名義邀請天下豪傑,而並非是以大德王朝的名義。”

北明笑道:“不管以是三關軍的名義,還是以大德王朝的名義,這並不重要。只要能夠驅逐金鷹,收復河山便可。”

雲生也笑道:“驅逐韃虜,收復河山,正是我們三關軍的宗旨。我們三關軍也一直在為這個宗旨而奮鬥。”

北明大笑道:“那依雲生都統之見,我們四人是否屬於英雄豪傑?”

雲生也笑道:“四位兄長此次與我們三關軍一起抵禦金鷹獸人入侵,成功地守衛了雲成府,怎麼能不算是英雄豪傑呢?”

北明看向雲生,說道:“我們四人準備一起投奔三關軍,不知雲生都統是否願意收留?”

雲生低頭沉思,說道:“不知鎮南王大人是何態度?”

北明道:“我們已經請示過鎮南王大人,鎮南王大人說如今大德已滅,准許我們四人加入三關軍。”

雲生聽後,心中大喜,遂舉起酒杯,站起身來,說道:“我代表三關軍,歡迎四位兄長的到來。

從此以後,我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齊心協力,共同趕走金鷹獸人,收復我洪莽大地大好河山。”

雲生說罷,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四人也站起身來,一同道:“我等四人從今以後,願受雲生都統驅使,驅逐韃虜,收復我大好河山。”

雲生聽後,心中高興。

收復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四人,才是雲生這次來到雲益隘口的主要目的。

雲益隘口之戰已經結束半個月了,但是雲生自祭悼完犧牲的將士們之後,一直沒有來過,主要目的是考察冠勇軍、息水生、丹雲和北明四人。

如果冠勇軍四人願意留在三關軍,他們便會一直呆在雲益隘口,等待自己的訊息。

如果四人不願意,戰爭結束,估計四人早就遠走高飛了。

身為十萬王,他們四人到了任何地方,都會被尊為上賓,衣食生活無憂。

但是,雲生也深知,作為一名老兵,一名軍人,他們心中最大的願望並不是養尊處優,而是保家衛國,希望能在今生有朝一日能夠驅逐金鷹,收復河山。

“王師北定中原日,勿忘家祭告乃翁。”

這是一名時刻憂國憂民,時刻以國家利益為重,時刻以民族為利益為先的愛國志士的真實內心寫照。

作為一名軍人,驅逐外寇,收復河山,更是他們一生的夢想和最大的願望。

雲生理解他們的心理,但是為了區分大德王朝與三關軍,他必須要試一試這四位愛國志士、四位英雄豪傑的態度而後動。

就在前天晚上,他收到了峻峰的飛鴿傳信,聽到冠勇軍四人願意加入三關軍的訊息後,雲生簡直是欣喜若狂。

在安排完三江口的工作後,雲生便急匆匆地來到了雲益隘口。

今日一行,果然不負期望,四人都願意加入到三關軍之中。

又是四位十萬王,這可是難得的高階戰力。

雲生道:“七位兄長,我已經命人在龍江縣城修建了二十餘座別院,龍江縣城背靠青峰,冬暖夏涼,非常適合居住。

如果各位兄長願意地話,可以將自己的家小接到龍江縣城來居住。”

峻峰七人聽後,對雲生連連感謝。

雲生回到雲成府,與月擲釗二人一起商議,再次對人員進行調配:

第一軍由邦戰國任都統,由名風揚任副都統,轄兵萬,負責鎮守昆郎盆地。

第二軍由肅泰任都統,由吉家興副都統,轄兵1萬,負責鎮守三江口。

第三軍由峻峰任都統,松時彰和將家熙二人任副都統,轄兵萬,負責鎮守雲益隘口。

第四軍由名風來任都統,轄兵萬人,負責防守五馬關。

略經天所屬的騎兵預備第一旅1萬人馬為機動力量。

另外,由息水生和丹雲二人分別為雲成和昆郎兩地徵兵的負責人。

從第一軍中抽調1000名將士,由息水生負責,開展昆郎盆地的新兵徵招工作;

從騎兵預備第一旅中抽調2000名將士,由丹雲負責,開展雲成府的新兵徵招工作;

從騎兵預備第一旅中再抽調1000名將士,由冠勇軍和北明二人二人負責,接受投奔三關軍之人,同時進行嚴格排查。

另外再從五馬關抽調4000名參加過佇列訓練的將士,為新兵集訓人員。

一切工作安排完畢,雲生這才覺得鬆了一口氣。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兩件事,卻令雲生又喜又憂。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太祖鐵木真

丹霞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