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一名將士拿來一沓銀票和一包金銀細軟。

寬繼賢將銀票揣於懷中,同時命人帶上金銀細軟迅速到縣城內購買一些如雞鴨牛羊等熟食肉類,大餅、包子、酒水等之類的生活補濟物品。

槍騎一營的將士已經離開大王山有十日有餘,每日大餅加涼水,看得寬繼賢老人都心疼萬分。

此時正好設計消滅了扈陽縣城的金鷹鐵騎,也正好給眾將士們採購一些食物。

此時,雲生和勇建章帶著兩伍人馬已經清剿完金鷹大營和武備庫殘餘的金鷹鐵騎,又在各條大街之上四處搜尋漏網的金鷹鐵騎。

一時之間,大街上塵土飛揚,馬蹄錚錚。

眾槍騎一營的將士沿城沿街奔跑一圈,而後才向東城門跑去。

雲生等人如此做法,其實內含深意,在城內搜尋殘敵是假,做出樣子給百姓們看是真。

雲生等人不僅要全殲扈陽縣城內的金鷹鐵騎,更要營造宏大的氣勢,讓襲擊扈陽縣的“光輝事蹟四處傳唱”,人人皆知。

雲生、寬繼賢和勇建章帶領三伍人馬來到城外,此時只見育子崖帶領著帶它六伍人馬已經集合完畢。

打掃戰場共獲得戰馬600餘匹。

在戰鬥之前,雲生就下令:儘可能地只射人,不射馬。

槍騎一營的1000將士分乘600餘戰馬,而後快速向小扈山南緣山腳下駛去。

整個戰鬥持續不到一個時辰。

原來在此次行動前,雲生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寬繼賢和甲飛龍以及四位副千總。

眾人聽後,一致贊同,甲飛龍聽後,豎起大拇指誇讚雲生的好主意,

經過眾人一番商議,決定由槍騎一營的1000將士完成襲擊扈陽縣金鷹鐵騎的任務。

眾人繼續研究,衡量利弊,決定採用“引蛇出洞”的戰法,將扈陽縣城內的金鷹鐵騎引到城外,再全力殲滅。

留下槍騎第十伍的100人在山中看守戰馬,在中午時分將1000匹戰馬牽引到指定的地域等待。

由寬繼賢帶領十餘名將士扮作農民,手推小車,載上糧食,假裝前往扈陽縣的糧倉交糧。

而後乘機發難,殺死糧倉內的金鷹鐵騎,迅速逃離扈陽縣城,引出扈陽縣城內的金鷹鐵騎追擊,完成此次“引蛇出洞”的任務。

槍騎一營的其它九伍將士乘著夜色,徒步來到扈陽縣城外,槍騎一伍至六伍的600將士埋伏在大道兩旁的溝渠內,挖出小坑,而後鑽入坑中,再用浮土掩埋,僅留鼻孔呼吸。防止被路人發現,報告給扈陽縣城內的金鷹鐵騎。

這一行動由育子崖來負責完成。

槍騎第七伍、第八伍、第九伍則埋伏在縣城的周邊。

待金鷹鐵騎出城後,槍騎第七伍迅速佔領東西城門,既防止城內的金鷹鐵騎外逃,也防止城外潰敗的金鷹鐵騎進城。

第八伍、第九伍則迅速行動至東城門兩側的城牆處,防止金鷹鐵騎進城不得,向兩側逃竄。

戰鬥結束後,再由雲生和勇建章帶兩伍人馬清剿城內的金鷹殘敵,由寬繼賢帶領一伍人馬攻佔縣衙。

最後三伍人馬在城內奔跑,製造緊張氣氛,擴大影響。

當然,這只是第一方案,也是最理想、最完善的方案。

如果金鷹鐵騎不追擊或是隻派少數人追擊,那便使用第二方案和第三方案。

只是第二方案和第三方案都要進入城內戰鬥,人員傷亡必然加大。

只是沒有想到的是,駐守扈陽縣城的金鷹鐵騎就像預演過一遍,完完全全的按照第一方案行動。

整套方案的設計都是由寬繼賢主持完成的。

當時雲生問道:“爺爺,您說第一方案的可行性有多大?”

寬繼賢道:“八成。”

雲生有些不敢相信,繼續問道:“為什麼?”

寬繼賢笑著說:“無是生非唄。”

雲生還是有些不明白。

寬繼賢道:“金鷹鐵騎整日駐守城內,無所事事。此時正好有人襲擊糧倉,你說駐守縣城的金鷹千人將聽到後會不會感到興奮?”

雲生想了想,說道:“有可能吧!”

寬繼賢又道:“當然,為了增大第一方案的可行性,我們還需要增加一個環節。”

雲生問:“是什麼?”

寬繼賢笑著說:“需要你與金鷹千人將打一架。”

雲生頓時來了興趣,問道:“怎麼打,在哪兒打?”

寬繼賢道:“在城門口打一架。”

雲生問:“為什麼要在城門口打?”

寬繼賢道:“一是吸引城內金鷹鐵騎的注意力,讓他們都關注到城門口的打架事件,吸引眾金鷹鐵騎到東城門口觀戰。

二是為了讓金鷹鐵騎有時間統一集合在東城門口。若不然,追擊我們的金鷹鐵騎稀稀拉拉,如何一次性殲滅呢?”

雲生聽後,這才明白。

這次參與組織戰鬥籌劃,可真是令雲生大開眼界。

無論是前世的特種兵雲生,還是來到這個世界上,大戰龍虎關、四戰泥石縣、夜襲餘水縣、大戰斷家堡,阻敵西關河,守戰石秀峰,雲生說白了,都只是一個“打手”,並沒有參與到具體的作戰籌劃和部署之中。

此次襲擊扈陽縣之戰,雲生是第一次以領導者的身份參與到具體的作戰計劃籌劃之中,這讓雲生對戰鬥的籌劃組織、安排部署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令雲生受益非淺。

至傍晚時分,雲生帶領槍騎一營的將士們來到一條小河邊。

眾人下馬,開始清點人數,各伍報告。

令人高興的是,此次戰役竟然完勝,沒有一人傷亡。

過不多時,槍騎第九伍的20名將士來到雲生、寬繼賢和勇建章、育子崖的面前。

這20名將士是槍騎一營除過寬繼賢之外歲數最大的20名將士,都是60歲左右的老兵,其中還有3人參加過阿顏巴拉山之戰。

自槍騎一營組建後,寬繼賢特意叫雲生將這些50歲以上的老兵組成一伍。

畢竟他們年齡大了,若是與年輕的將士混到一起,在日常的訓練中會跟不上眾人的訓練節奏,反而影響部隊的訓練進度。

當然最為關鍵的,還是寬繼賢有意照顧他們,相應地減輕他們訓練的強度和力度。

雲生上前,從懷中取出銀票,這是銀票是寬繼賢給他的。

雲生道:“各位前輩,你們都是我的爺爺輩。此次任務行動十分兇險,你們到達小扈山腳下,便將這些戰馬趕進山谷之中,而後你們迅速鑽入山林,向北而行。或是分開扮作百姓商販,遊走四方。

若是老天有眼,你們能夠逃過金鷹鐵騎的搜尋和圍追堵截,三個月後,你們就可以重新返回大王山。

這是2000兩銀票,是從扈陽縣城衙門內搜來的,共20張,你們每人一張,權作是你們路途中的費用。”

這20名老兵都是久經考驗之人,知道時間緊張,於是也不再推辭。

眾人收下銀票,翻身上馬,前面2人,後面2人,其餘16人分佈兩側,趕上600餘匹戰馬,揮馬加鞭,向東而去。

600多匹戰馬過後,在路上留下了大量的、密集的、清晰的腳印。

20名老兵趕著戰馬一路向東,來到小扈山南緣腳下的一處山谷內,而後迅速鑽入山林,消失不見。

雲生、寬繼賢等人送走20名老兵,而後急速步行至小扈山腳下。在那裡有100名將士,正是槍騎十伍的將士們牽引著1000匹戰馬在等待雲生等人。

眾人騎上戰馬,乘著夜色,沿著小扈山的腳下,披星戴月,一路向北駛去。

【作者題外話】:感謝書友“清歌醉遠”和“厚德載物181”的金票打賞!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寒門差役

酒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