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北軍18000名將士迴歸昆郎盆地之時,正好趕上夏稻收割之時。

峻峰、松時彰、守道信和將家熙四人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諾,除過粗布軍服之外,其它所有的諸如頭盔、鎧甲、刀槍、盾牌、弓箭等武器裝備全部進行了上交,同時並投入到了緊張的夏稻收割之中。

18000名將士死裡逃生,就好像在鬼門關走了一遭一樣,甚至有的將士在睡覺之時,還夢見了黑壓壓的鼠潮鋪天蓋地般朝自己襲來。

多虧肅泰等人仗義,履行了雲生的諾言,眾將士這才回歸昆郎,總算是撿回了一條命。

眾將士也甘願上交武器裝備,改為生產隊,進行生產勞動。

不管怎麼著說,勞動即使再辛苦,也比刀槍上行走強得多。

也是老天有眼,這一年昆郎盆地風調雨順,夏糧喜獲豐收。

特別是昆郎的百姓將多餘的田地租給三關軍後,集中人力和物力生產,稻穀的產量比以前並沒有減少,反而增多。

當然,更為關鍵的是,自從使用了雲生改制的曲轅犁後,不僅昆郎百姓的勞作力度大大減小,生產的效率也是大大提高。

三關軍的近9萬將士也是集中勞作,集中生產,稻穀長勢旺盛。

七月的整個昆郎盆地一片熱火朝天,田地到處都是將士們勞作的身影,到處都是成捆成捆的稻穀。

看著豐收的景象,將士們喜上眉梢,勞動生產的熱情更高了。

這一年,三關軍也再沒有向昆郎盆地的百姓徵收賦稅,全軍完全實現了自給自足。

昆郎盆地的六大酋長和近六百名族長聽說免除賦稅的訊息後,也深為當初的正確決定感到慶幸。

肅泰懸立空中,看著火紅的場景,心中高興不已。

但是,更令他感到高興的是,茗蕙成功地晉升為十萬王了。

這一日,雷火堂主闖東明和茗蕙二人一同來到了昆郎盆地。

闖東明主要是來與名秀商談名風起的婚姻之事,而茗蕙則順便前來看望肅泰。

且說名秀自來到昆郎盆地之後,每日便呆在名府之中,足不出戶,那兒也沒有去,也從來不干涉三關軍的軍務之事。

遵陽府一戰,令名秀徹底明白了兩件事情。

第一,沒有強大的後勤裝備保障,即使10萬大軍戰力再強,也終究是枉然。

他任兵部尚書這麼多年,直到現在才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需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遵陽府一戰,給了他實實在在的一次教訓。

第二,在大德王朝、大越王朝與大金王朝之中,大德王朝的實力是最弱的。

弱者就不應該猖狂,一旦猖狂,就會受到強者的連續打擊。

弱者最正確的方法,就是韜光養晦,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後發制人。

審時度勢,知時而行,才是明智之舉。

先前攻佔遵陽,而後揮師東進,與退居南懸島的大德王朝南北夾擊,一舉消滅金鷹。

而後揮師北上,一統山河的夢想,現在看起來完全就是個笑話。

心中的夢想沒有實現,倒是弄得眾叛親離。

雲生的母親被自己的無意之舉迫害得遠走雷火堂。

女婿與自己反目,與女兒遠走他鄉,生死未知。

就連肅泰和夜蕩義等以前與自己親近之人,現在已經是從來不看望自己了。

即便是親二叔老叫花子,弄得現在也是不親不近。

名府之中,只有自己一人每天轉來轉去,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

如今的昆郎盆地,明顯地分成了兩派。

肅泰、夜蕩義和邦戰國等人像防備小偷一樣地防備著峻峰、松時彰、守道信和將家熙等人。

峻峰、松時彰、守道信和將家熙四人整天無所事事,百般無聊。

於是四人商議,派出松時彰前往南懸島商議,準備再次返回大德王朝。

豈料,四人的請求卻被保京王駁回,叫他們四人仍然留守在昆郎盆地。

峻峰、松時彰、守道信和將家熙四人為了不引起肅泰、夜蕩義和邦戰國等人的猜疑,自來到昆郎盆地之後,也從未與名秀見過面,說過話。

以前和諧寬鬆的昆郎盆地,現在已經是人心渙散,各懷心思。

“親家公啊,我實在是想不明白,你說是大德皇室重要,還是自己的女兒女婿重要?”闖東明喝完酒後,心情有些激動。

名秀聽後,嘆了口氣,卻是沒有說話。

“我再問你,親家公啊,你說是名門的名聲重要,還是自己的女兒女婿重要?”闖東明又問。

名秀又是長噓短嘆一聲,沒有說話。

“親家公啊,恕我直言,你純粹是虛榮心作怪,表面上是為了大德盡忠,為了名門著想,其實你就是為了你自己,想博得一個好名聲,希望名垂青史,功德萬代。”

“好了,不要再說了。”名秀聽得有些生氣,喝斷了闖東明的說話。

“燕雀怎知鴻鵠之志,我的理想你江湖人士理解不了。”

“哼,屁個鴻鵠之志,你就純粹是自私自利!”闖東明罵道。

“閉嘴,簡直是幼稚、無知,你一個商人懂得什麼?”面對闖東明的辱罵,名秀也是來了氣。

於是,二人爭吵起來,一個罵另一個“自私自利”,另一個罵對方“幼稚無知”。

一時之間,引得名府眾人圍觀。

老叫花子實在看不下去,生怕兩個人打起來。

“你們兩個住嘴,加起來都一百多歲的人了,知不知道羞恥?”

闖東明和名秀聽後,這才不再爭吵,二人甩袖而去。

二人倒是嘴上爽了,可是名風起的婚事卻變得遙遙無期了。

“鐵蛋,你不知道,當初我晉升十萬王時險些走火入魔了。”茗蕙依偎在肅泰的懷中,輕聲地說道。

“你看見了什麼?”肅泰問道。

“我看見了爺爺,爺爺滿身是血,飄向遠方,不斷地在呼喊著我的小名。

我還看見了父親,父親也是滿身是血,抱著金鷹萬人侯的屍體,並大聲地叫道:茗蕙,殺了他,為我報仇!

我還看見了三叔和大哥,他們一個被金鷹的弓箭射倒在地,一個被金鷹的長槍刺穿了身體。

那天下著大雪,我爬在雪堆裡四處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三叔和大哥的屍體。

另外,我還夢見了……”

“夢見了什麼,二哥?”肅泰問道。

茗蕙輕輕地點了點頭。

肅泰知道茗蕙的心思,於是不再追問,繼續說道:“那後來呢?”

茗蕙回憶著說道:“後來?後來多虧闖叔叔為我喝下二哥留給我的藥水,清明瞭靈臺。

而後闖叔叔又將鐵棍和鐵錘二個孩子放在我的身邊,不斷地呼喊媽媽,媽媽。

我這才內心感受了親情和溫暖,驅逐了仇恨與孤單,順利地渡過了魔劫。”

肅泰嘆道:“真是好險啊!可惜我卻不在你的身邊,無法保護你的安全。

都是這可惡的大德王朝,時時刻刻都想篡奪我們三關軍的軍權,弄得我半步離開不得。”

茗蕙也是嘆道:“是啊,如今二哥不在,三關軍的重擔都壓在了你的身上。

也不知道二哥和名珠二人被江南兵家殺害,是死是活,身在何方,又過得怎麼樣?”

肅泰道:“沒事的,二哥和名珠二人吉人自有天相。他們二人修煉風之魔法,江南兵家的百萬皇追趕不上的。”

茗蕙悠悠地嘆道:“但願吧!”

茗蕙本想多呆兩天,誰料次日闖東明氣呼呼地而來,拉上茗蕙便向雷火堂而去。

茗蕙雖然現在已成就十萬王,但是在沒有凝結金丹之前的這段時間,卻是十萬王最危險的時期。

打也打不過,逃也逃不得,真氣不足,後勁乏力。所以說此時的十萬王卻是最危險的,隨時都有隕落的可能。

昆郎盆地上層不穩,茗蕙留在此地,不僅幫不上什麼忙,反而會變為肅泰的累贅,更加危險。

所以肅泰雖然心中不捨,但最終還是讓茗蕙跟著闖東明返回了雷火堂。

肅泰看著茗蕙遠去的背影,心中思念著兩個兒子,鐵棍和鐵錘。

但是,即使萬分想念,他卻是一步也不敢離開昆郎盆地。

夏稻收割完畢,經過短暫的休息,眾將士們又再次投入到秋糧的播種之中。

昆郎盆地氣候溫暖,稻穀一年兩熟,將士們雖然辛苦,但是收穫也很大,一年生產的糧食足夠近11萬大軍的食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赤色三國

小彭同志

三國:從步卒殺穿整個西方!

紀青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