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罷,頓時大驚:二人只是比武切磋,又不是什麼生死之戰,何必下如此狠手?

但同時,眾人心中不由生起絲絲寒意,看向井盛的眼色,也變得頗為忌憚起來。

甚至,就連雲生也覺得井盛下手有些重了。

莽哥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對手竟然如此厲害。

井盛站立原地,手持長刀不動,眼睛直直地盯視著爬在地上的勇建章。

勇建章倒地不起,莽哥連忙使了個眼色,這時有兩名將士連忙跑上前去,將勇建章扶起。

勇建章起身,擦去口角的鮮血,雙手拱拳道:“多謝手下留情。”

勇建章知道,井盛若是一記正刀,他早已斷為兩截。

井盛也不說話,徑直返回。

莽哥持刀上前,拱手道:“龍虎關槍騎八旅千總莽勝請教!”

寬繼賢和雲生二人一聽,頓時大驚:槍騎八旅?

但二人卻不敢肯定到底是龍虎關左、中、右、後哪一路。

雲生細看莽勝,突然眼神一亮,這才想起在龍虎關比武競賽時,莽勝確實是臺上的13人之一。

當年在龍虎關比武競賽時,臺上共坐13人,分別是槍騎八旅的總鎮和兩名副總鎮以及10名千總。

莽勝便是其中之一。

只不過那時的莽勝身穿戰甲,意氣奮發,威嚴勇猛,精神抖擻。

而此時的莽勝卻身穿破舊布衣,其威武程度不可與當時而比,故云生一時沒有認出。

故人相逢,雲生有點小激動。

雲生看了寬繼賢一眼,寬繼賢面帶微笑,點了點頭。

雲生上前,手持長槍拱手道:“龍虎關右路軍槍騎八旅第五營斥候雲生請教!”

雲生特意將“右路軍”三個字說得重了一些。

莽勝驚道:“你也是右路軍?”

突然,莽勝兩眼放光,大聲地且帶驚訝地說道:“你是雲生?”

雲生重重地點了點頭。

雲生在比武競賽時,既是舉重、騎射、騎戰三項單項冠軍,又是全能冠軍,風頭出盡,一時成為槍騎八旅的焦點人物,莽勝自然認得。

只不過,那時雲生才十六歲,稚氣未脫。如今雲生已十九歲,經過三年的歷煉成長,稚氣已去,變得成熟穩重了不少。

莽勝上前,左手回刀,右手重重地拍了拍雲生的肩膀,驚喜地說道:“你也逃了出來?寬洪濟呢?”

說起寬洪濟,雲生一下子變得傷心起來。

說起寬洪濟,雲生一下子悲從心來,淚從眼湧,哽咽地說道:“義父他犧牲了。”

遂又轉頭看向寬繼賢,說道:“這位便是義父寬洪濟的父親!”

莽勝大驚,連忙上前,對著寬繼賢躬身道:“小侄拜見伯父。”

寬繼賢大喜,趕忙扶住莽勝道:“賢侄免禮。”

甲飛龍大笑道:“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識一家人。”

莽勝略微有些尷尬,連忙介紹道:“此處所有之人俱是龍虎關將士,聯盟特將我龍虎關之人安排於此。”

寬繼賢聽後,這才明白,看著對面的數千龍虎關將士,頓時猶如見到了自己的孩子一般,一股喜悅湧上心頭。

寬繼賢對著眾龍虎關將士,大聲地說道:“龍虎關的將士們,老夫是原龍虎關左路軍第二旅槍騎第一營千總寬繼賢,曾參加過二十八年前的阿顏巴拉山之戰。我的二子便是龍虎關右路軍槍騎八旅第五營千總寬洪濟。”

眾龍虎關將士一聽,原來這老頭也是龍虎關的將士,而且還是一名千總,參加過二十八年前的阿顏巴拉山之戰,是自己的老前輩啊!

眾龍虎關將士哈哈大笑,剛才還是水火不容,刀槍相見。而現在,原來都是一家人。

寬繼賢心中高興,於是趕忙命人拿出酒肉招待眾人,龍虎關眾將士已經好久沒有見到酒肉,頓時一個個狼吞虎嚥,喝得人仰馬翻。

飯後,雲生問寬繼賢:“爺爺,既然都是抗金義士,何不將戰馬送與他們?”

寬繼賢笑道:“可以。但是如今軍中缺乏糧草,更別提肉食。若是他們宰殺戰馬,充當肉食,當該怎麼辦?”

雲生想了一會兒,含糊道:“那要回便是。”

寬繼賢道:“即是送出之物,怎可要回,豈不是出爾反爾?引起眾人憤怒,說不定還得刀槍相見。”

雲生點頭。

寬繼賢仰天嘆道:“古人云: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無緣無故地送與他人好處,不僅沒有情意,還會生出許多仇怨來。”

雲生聽後,頓時醒悟。

寬繼賢見雲生已經明白,拍著雲生的肩膀笑著說道:“好好比武,爭取拿個千總,這些戰馬都是我留給你的。”

此後幾日,寬繼賢有事無事,便叫來頗千總、莽勝和勇建章三人來一起房中喝酒。

寬繼賢道:“眾位,我三關寨雖然準備了一些酒肉,但也經不起1000來號人每日吃喝。”

莽勝和勇建章二人知道寬繼賢說得是實話,遂不再說話,靜等寬繼賢拿主意。

寬繼賢笑道:“不如這樣,我們每十日聚餐一次,如何?”

莽勝道:“我們都聽伯父安排,如此甚好!”

有奶便是娘。

況且眾人知道寬繼賢也是原龍虎關千總,參加過阿顏巴拉山之戰,心中不由地產生尊敬。

更兼寬繼賢一方有4名千人將,而且又與負責此處大軍管理的頗千總關係甚好。

時日不長,眾人便以寬繼賢為首。

數日後,山谷內又來了一批人馬,約50餘人,為首之人也是一名千人將。

雖然近來山中無戰事,但寬繼賢知道很快十八義軍聯盟便有新的大動作,於是每日親自督促部隊訓練。

雲生也來到谷外的一處偏僻地,獨自一人修煉。

這一日,雲生忽然發現有人鬼鬼祟祟,躲在大樹後面,不斷地向山谷內張望。

雲生悄悄上前,一腳便將那人踢倒在地,而後像抓小雞般地提到營中,交於寬繼賢。

寬繼賢幾人一番詢問,那人老實交待。

原來十八義軍聯盟各部自來到大王山後,軍中缺衣少食,更別提肉食了。

各部義軍飢餓難耐,於是四處捕獵食物,山中的虎豹狼熊,飛禽走獸已被打光。

這人在無意之間發現此處山谷中圈養著大量的戰馬,心中驚訝,這才過來察看。

寬繼賢問清楚此人的部別、姓名,而後讓肅長青親自送回去,認真核實。

忽然井盛道:“寬老哥,長青還要負責部隊訓練,這點小事,還是我去吧,也正好出去散散心。”

寬繼賢點頭,由井盛處理此事,寬繼賢自然心中十萬個放心。

晚上,井盛回來,說那人確實是泉水府人,已交給泉水府義軍的負責人。

寬繼賢聽後,點了點頭。這些小事,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寬繼賢又叫來雲生,讓他每日在圈養戰馬的山谷頂上修煉,同時負責偵察四周情況,防止有人前來搶奪戰馬。

雲生遵命,於是每日獨自一人便在山谷外的山頂上修煉。

時光如梭,一個半月後的某一日,頗千總忽然召集谷中眾千人將集合開會。

不多時,眾人到齊,共有7名千人將。

頗千總道:“聯盟有令,所有千人將以上人員於三日後到蟾蜍峰集合,舉行比武大會,定封編制。”

【作者題外話】:感謝書友“六六不知曉”的金票打賞!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頂真和雪豹

禮堂頂針

直播在明末

捎一半

無可脫逃

熙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