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生知道,這第六輪的比賽是“動對動”射箭。

即參賽選手騎馬由南向北疾行;而在450步外,扛著靶牌的兵士則由北向南疾行,二者相向而行。

如此安排,在射箭開始之前,由於參賽選手在南,扛著靶牌的兵士在北,雙方距離南北長約500步,東西寬約450步。

按照勾股定律,二者之間的直線距離約為700步。

在射擊結束時,參賽選手騎馬跑到北側,而扛著靶牌的兵士則騎馬跑到了南邊,二者之間的直線距離又變為700步。

如此,參賽選手的射擊機會就只有二者都跑到中央之時,雙方的距離才為450步。

因此,留給參賽選手射擊的時間大約最多隻有10個呼吸。

10個呼吸,射出三箭,需要極快地拔箭和射擊速度,中間不容片刻瞄準時間。

“開始射箭!”組織比賽的千人將大聲喊道。

4號參賽選手策馬疾奔,在跑出約200步時,4號選手鬆弦放箭,箭若流星,直奔靶牌。

不過可惜的是,扛著靶牌的兵士即非千人將,也非百人師,而是一名普通的一人卒。

兵士騎在馬背之上,身體上下顛簸,肩膀上扛著的靶牌也是到處亂晃。

雲生看後,都有些懷疑,這個兵士是不是故意的。

為了防止作弊,保持比賽的公正性,這名兵士確實是從其它旅找來的。

而且這名兵士確實為了讓槍騎八旅的參賽選手出醜,的確是故意地將靶牌到處亂晃,故意不讓參賽選手射中。

如果槍騎八旅的參賽選手在“動對動”這個環節中,最後都是“光頭”,一箭未中,這也許就是槍騎八旅以後的一個笑話,必將為龍虎關右路軍10萬將士所知曉,甚至是龍虎關40萬大軍。

如果真是這樣,這就不僅僅只是一個笑話,而是槍騎八旅的一個恥辱。

自己若是能爆出這麼大的一個大料,自然臉上無比有光。

有些老兵就是這個樣子,喜歡看熱鬧,喜歡看笑話,喜歡看他人出醜。

當然,這位普通兵士敢這麼做,自然也是得到了槍騎八旅總鎮許可的。

在戰場之上,哪有敵人樹直脖子,一動不動,叫你射中得呢?

但是,4號參賽選手是去年的全能冠軍。

冠軍之名,絕非浪得虛名。

即使扛著靶牌的兵士四處亂晃,但是箭矢猶如長了眼睛一般,正中靶牌。

4號參賽選手繼續向前狂奔,再次迅速地拔箭、上弦,而後左手持弓,右手控弦,瞄準靶牌。

那個扛著靶牌的兵士也由北向南繼續奔跑,當二者同時到達白線的中央位置時,4號參賽選手再次松弦放箭。

箭若流星,又中靶牌。

二人繼續疾馳,4號參賽選手繼續向北前行,而扛著靶牌的兵士則繼續向南狂奔,此時二人已變成了相背而行。

4號參賽選手再次迅速地拔箭、上弦,而後迅速地向後側身,因為此時目標已經跑到了他的側後方。

4號選手張弓控弦,瞄準靶牌,再放一箭,再中靶牌。

三箭三中,只是不知道命中多少環。

槍騎一營的將士們看到本營一伍伍長三箭全中,頓時高興地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一營威武!伍長威武!”

“一營威武!伍長威武!”

……

成績很快出來。

“4號參賽選手三箭分別為6環、8環和5環,共計19環。”主持比賽的千人將大聲喊道。

這個成績已經很不錯了,在戰場之上基本上都能命中敵人。

“7號參賽選手準備,開始射箭!”

隨著一聲令下,教師爺策馬前行,而靶牌區的兵士也同時出發。

教師爺坐於戰馬之上,與戰馬化為一體。

同樣,當前行200步時,教師爺松弦放箭,箭矢猶如流星,迅速射向靶牌。

或許是此次扛著靶牌的兵士膽小如鼠,看到箭矢射來,竟然嚇得一哆嗦,趕忙將頭低下,靶牌下移。

箭矢並沒有射空,相反,正中紅心。

雲生看得一清二楚。

“這是運氣?還是實力?”雲生心中自問著。

教師爺繼續策馬前行,熟練地拔箭、上弦、張弓、瞄準。

待到二者都到達場地的中央時,教師爺再次放弦。

箭矢快若閃電,再次命中靶牌。

又是命中紅心,10環。

雲生看得清楚,心中念道:“這個世界上沒有運氣,只有實力!”

教師爺繼續由南向北前進,而那個扛著靶牌的戰士由北向南繼續奔跑。

教師爺再次拔箭、上弦,此時扛著靶牌的兵士早已經跑到了教師爺的側後方。

教師爺轉身後望,而後張弓、瞄準、松弦、放箭。

或許是因為此時雙方距離逐漸拉大,相距已超過500步以上;或許是教師爺由於年齡過大,連射兩箭,體力不支。

當第三隻箭矢眼看就要射中靶心時,卻變成了強弩之末,掉落在了地上。

“唉,果然是老了!臂力、體力都有些不足了。”總鎮重重地嘆息道。

兩名副總鎮也是無奈地點了點頭。

成績很快出來,兩箭命中紅心,20環。

雖然教師爺第三次未能射中,但教師爺的射箭水平,雲生卻是佩服地五體投地。

“莫要多說20年,即使年輕10歲,教師爺必定是此次騎射比賽的冠軍!”雲生心中這樣想著。

“12號參賽選手準備!”

雲生心中默唸風之召喚術,又是三團輕風聚集在他的指尖。

“開始射箭!”組織比賽的千人將一聲令下。

雲生驅馬狂奔,當前行約200步時,看到遠處扛著箭牌的兵士相向駛來。

雲生迅速地拔箭、搭弦,張弓、松弦,箭矢射出,疾如流星。

雲生根本沒有瞄準,隨意的射箭,只不過在箭矢之上,有一團風之精靈站立其上。

雲生再次連續地拔箭、搭弦,張弓、放箭,當雙方還未到達白線的中央時,雲生已經射完了三箭。

雲生的拔箭速度特別快。

他自答應義父寬洪濟參加比賽後,雲生就仔細捉摸比賽的規則,比賽的方法,反覆捉摸推敲每一個細節。

在這一關中,即“動對動”的比賽中,他發現只要自己拔箭的速度足夠快,就完全可以在他與扛著靶牌的兵士由相向而行變為相背而行時,射完三支箭。

但前提條件是,根本沒有時間去精確瞄準。

三支箭矢相繼射出,在第一支箭矢才剛飛行到一半時,第二支箭矢已經射出。

當第一支箭矢還未射中目標時,第三支箭矢又已經射出。

“嗖”“嗖”“嗖”……

三支箭矢全部命中靶牌。

雲生的這一番操作,頓時令臺上臺下的1萬將士看得瞠目結舌。

“這小子應該分配到弓騎營才對!”

“這小子不會為了比賽,在弓騎營專門進行過訓練吧!”

“對,這射箭動作絕對是弓騎營的那些騷蛋的騷操作!”

……

臺上的幾名千總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似蚍蜉見青天

宇化星辰

隋唐:我老婆是長孫無垢

小小甲殼蟲339

皇上,你也不想咱們大靖絕後吧

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