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名參賽選手後退30步,而非10步,這也是比賽的另外一項規則。

說白了,400步處,連射三箭,相當於雲生前世部隊所在的校槍或者是校炮環節。

在近距離上連射三箭,易於讓眾位參賽選手根據風速的方向和大小,及時並精準地調整射擊的力度和方位。

但32名參賽選手都是全旅中選出的精英,400步距離還不夠看。

眾人來到430步的白線處,隨著主持比賽的千人將再次一令下,32名參賽選手迅速地搭箭上弦,左手持弓,右手控弦,瞄準靶牌,松弦放箭。

“嗖”“嗖”“嗖”……

32支箭矢離弦而出,快若流星,精準地全部射在了靶牌之上。

“嗖”“嗖”“嗖”……

又是32支箭矢離弦而出,再次精準地全部射在了靶牌之上。

“嗖”“嗖”“嗖”……

又是32支箭矢離弦而出,再一次精準地全部射在了靶牌之上。

眾人的動作整齊劃一,就好像是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徒弟。

其實這都是平時眾人訓練的結果。

包括拔箭、搭箭、上弦、拉弓、瞄準、放箭,甚至是呼吸的節奏、快慢,基本上都差不離。

第二輪射箭完畢,槍騎八旅的總鎮、兩名副總鎮和10名千總再次來到靶牌前,依次觀察,後面文書模樣的兵士迅速記下每個參賽選手射箭的成績。

一會兒功夫,主持比賽的千人將開始宣佈成績。

……

“4號,30環。”

……

“7號,30環。”

……

“12號,30環。”

……

“16號、30環。”

……

“25號、30環。”

……

“29號、30環。”

……

成績宣佈完畢。

在400步距離上,眾人差距不大。但到了430步,差距立馬顯現。

共有11人成績低於27環,淘汰出局。雲生所在的槍騎第五營六伍伍長,便是其中的一名。

雲生關注的4號、16號、25號、29號等幾位參賽選手都是滿環。

雲生感覺到壓力越來越大。

21名參賽選手順利晉級。

“第三輪射箭準備!”主持比賽的千人將大聲喊道。

21名晉級的參賽選手勒馬轉頭,後退20步,來到了450步處。

“開始射箭!”

隨著主持比賽的千人將再次一令下,21名參賽選手迅速地搭箭上弦,左手持弓,右手控弦,瞄準靶牌,松弦放箭。

“嗖”“嗖”“嗖”……

“嗖”“嗖”“嗖”……

“嗖”“嗖”“嗖”……

每個參賽選手連射三箭,63支箭矢急如流星,奔向靶牌。

這一次,並非所有的箭矢都命中靶牌。

而是有10名參賽選手,30支箭矢未能到達靶牌,便落於地上。

450步距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能夠在450外開弓射箭,命中目標,已經算是百人師中的上等水平了。

第三輪射箭完畢。

槍騎八旅的總鎮、兩名副總鎮和10名千總再次來到靶牌前,依次觀察,後面文書模樣的兵士再次迅速記下每個參賽選手射箭的成績。

片刻功夫,主持比賽的千人將開始宣佈成績。

……

“4號,30環。”

……

“7號,30環。”

……

“12號,29環。”

……

“16號、28環。”

……

“25號、30環。”

……

“29號、29環。”

……

成績宣佈完畢。

又有15人成績低於27環,淘汰出局。雲生所在的槍騎第五營一伍伍長也是遺憾離場。

槍騎第五營僅剩雲生一名參賽選手,成績位於第4名,有3人命中30環。

兩輪淘汰26人,場地上僅剩6參賽選手,分別是4號、7號、12號、16號、25號、29號。

7號參賽選手是一個年近五旬的半大老者,身材瘦小,頷下留著一小撮山羊鬍子。

7號參賽選手的成績是30環,與4號、25號並列第一。

7號參賽選手雖然在舉重比賽中,成績並不好,但云生卻從比賽開始之初便注意到了他。

沒有其它原由,7號參賽選手是槍騎八旅旅部的槍騎教頭,由於年齡較大,威望較高,將士們都尊敬地稱呼他為“教師爺”。

雖然是百人師,而非千人將,但仍然被將士們尊敬地稱為“教師爺”。

槍騎八旅中許多千總和伍長都是他教出來的。

或許是由於經脈狹窄,或是身有舊疾,教師爺停留在百人師之列二十餘年,都未能成功晉級千人將。

在比賽前,寬洪濟便早已叮囑過雲生。

這位教師爺今年49歲,明年便年滿50歲了。在明年的三月份新兵到來之際,教師爺便不得不脫下戎裝,離開軍營。

大德王朝為了保持軍隊的活力和戰鬥力,軍律規定:十人士以下年齡不得超過40歲,百人師不得超過50歲。

由於將士們的餉銀是隨著兵齡的增長而增加。在很久以前,有些老弱病殘之人,為了領取餉銀,濫竽充數,大大地降低了軍隊的作戰能力。

因此,後來各朝各代按照人的身體機能變化,規定十人士以下年齡不得超過40歲,百人師不得超過50歲。

軍隊年輕化,這是歷朝歷代遵循的鐵律。

畢竟,軍隊是要打仗的,不是養老的。

教師爺已經很久沒有參加過各項比賽了,此次參加比賽,一來就是為了贏得獎金,二來為了掙取一套裝備。

教師爺是洪陽人,計劃在退役之後在洪陽城購買一套房產,做為養老之用。

另外大德軍律規定:每位將士在退役時不得帶走自身裝備,但是可以帶走一套獎勵的武器裝備。

比如說,軍隊經常組織各類比賽,有些同階的佼佼者經常獲獎,多次贏得獎金和武器裝備。

針對這種情況,大德軍律另外規定:每位獲獎者只能保留一套武器裝備,領取新的武器裝備後,必須上交舊的武器裝備。

在退役之時,凡是獲獎所得的武器裝備,只能帶走一套。

這樣的做法,既可以防止軍隊的武器裝備出現大規模的流失現象,又可以在小範圍內激發將士們的爭強好勇之心。

另外,可以帶走獲獎武器裝備的將士,都是軍營中的佼佼者。如果將來某一天發生戰爭,這些退役將士可以攜帶自身武器裝備,快速投入到戰爭之中。

如此做法,可謂是一舉多得。

雲生家祖傳的長槍和弓箭,便是雲生的先祖在比武競賽時獲得的。在退役之後帶回了家,作為家傳的寶貝。

教師爺雖然年齡大了些,但是射箭的水平卻是一流。

450步處射箭,雲生僅得29環,在6人之中位居第4,雲生一時感覺壓力山大。

“第四輪射箭準備!”主持比賽的千人將再次大聲喊道。

6名晉級的參賽選手勒轉馬頭,但這次並沒有後退,而是來到了場地的南邊。

眾人集合在一起,按照序號由前向後排列。

第四輪比賽,射箭距離並沒有增加,但是射箭的方式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寒門差役

酒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