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生心想:若是自己參加比賽,必將完全暴露實力,怕是將來不好退役。

雲生心中猶豫,抬頭看向寬洪濟,只見義父寬洪濟的眼中充滿了希望和期待的眼神。

“我營已經連續三年沒有進入前三了!”寬洪濟神色有些黯然。

雲生看著義父寬洪濟略顯黯淡的眼神,心道:如今這個世界,自己除了母親外,義父是自己最為親近的人。父親雖然沒有找到,但是卻遇見了義父,也算是不幸之萬幸了,豈能讓義父失望呢?

雲生又想:自己既為義子,當然有義務為父掙光。我要麼不戰,戰則必須一鳴驚人,給義父掙一口氣!

於是雲生用堅定的眼光看向寬洪濟,道:“義父放心,我會全力以赴的。”

寬洪濟聽後,心中大喜。

而後二人一番商議,寬洪濟將比武競賽的規則詳細地給雲生講述了一番,並就針對比武競賽作了一系列的研究與安排。

三日後,全旅比武大賽開始。

龍虎關外一處訓練場上,一萬大軍集合完畢,個個身騎戰馬,頭戴鐵盔,身披鎧甲,左手持盾,右手持槍,腰挎戰刀,身背弓箭。

一萬大軍集合,只見密密麻麻,長槍林立,鎧甲在陽光之下閃閃發光,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雲生還從未見過如此多人在一起集合,黑壓壓的一片,就好像前世裡千餘輛坦克聚集在一起,強大的氣勢直壓得自己有些喘不過氣來。

大軍呈“口”字形排列,在北側有一高臺,上面坐有13人,分別是第八旅總鎮、兩名副總鎮以及槍騎營10名千總。

眾人一字排開,個個身披鎧甲,威武勇猛,不怒自威。

寬洪濟赫然在列。

大軍的中央,是一大片空地,中間擺有一排石墩,有大小十幾個。

在石墩的西側有一個巨大的射箭場區,由東向西,依次畫有500、490、480、470、460、450、440、430、420、410、400共11條白線。

在西邊的遠處擺有32個靶牌,靶牌上有一圈圈的圓圈,中間標有一個紅點。

32位參賽選手騎馬上場,並列站立一排,個個威武凜凜。

旅轄10營,各營出3名參賽選手,共計30人,另外旅部還有2人參賽。

每旅有1萬大軍,各旅除執行集團作戰任務之外,還有可能經常擔負穿插、迂迴、佯攻、誘敵、掩護、斷後、突襲等任務。

比如說迂迴至敵軍的後方,阻斷敵人的後勤運輸線路。

比如說穿插到敵軍的結合部,分割包圍敵軍等等。

因此,各旅旅部另編2伍,分別為斥候伍和勤務伍。

斥候伍負責全旅的作戰偵察,而勤務伍則負責全旅資訊的上傳下達。

過不多時,一位千人將走上臺前,大聲喊道:

“天道昌盛,國泰民安,運附大德,洪莽安康,我百萬邊關將士功不可沒。今大康建國600年,十甲子,為慶國盛,揚我軍威,特舉行比武大賽。

比武大賽共分為三項,分別為舉重比賽、騎射比賽和騎戰比賽。

全能冠軍獎勵玄鐵長槍一杆,魚鱗鎖子甲一套,千鍛鋼刀一把,鑌鐵盾牌一具,五翎花雕弓一把,千里駒一匹,雲中嘯好酒一壺,獎金100兩。

亞軍七中選六,獎金80兩;季軍七中選五,獎金50兩。

單項冠軍七中選四,獎金40兩;亞軍七中選三,獎金30兩;季軍七中選二,獎金20兩。下面請眾位參賽選手上臺抽號。”

32名參賽選手下馬,走上臺去。

一名師爺模樣的人手中端著一個方盒,方盒上邊有一個手腕粗的窟窿。

眾位參賽選手排成一隊,依次上前抽號。

雲生隨手一抽,拿出一個小紙團,開啟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十二”倆字,意思是第12號參賽選手。

眾人抽號完畢,在師爺處登記號數和姓名。

主持比賽的千人將再次上前,大聲喊道:“首先進行舉重比賽,共分三輪,依次淘汰,開始!”

眾位參賽選手按照序號,依次上場。

場地上共有11個石墩,分別標有5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等數字。

除50斤的小石墩外,其它的石墩上面都有一個小凹槽,凹槽大小與50斤的石墩底部大小相同,明顯是放置50斤小石墩的。

如此,每個大的石墩就可以增加50斤的重量,便於調整石墩重量。

在小凹槽的兩側上部,還各有一根牛皮繃帶,是用來固定50斤小石墩的,防止舉起時掉落。

在石塘的兩側中央,各有兩個半圓形的把手,是用來抓握石墩的。

在每個石墩周圍,用白灰劃了一個略大於石墩的圓圈。

它的意思是,每個參賽選手在舉起石墩時,不得走出白色的圓圈;在下放石墩時,也不得將石墩放在白色的圓圈之外。

否則,即為無效。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項規矩,比賽還另外要求:如不得借用其它輔助道具;舉起石墩時雙臂不得打彎;舉起石墩時不得用頭頂石墩等等。

1號參賽選手首先上場,直接奔向1000斤石墩。

舉重比賽共分三輪,每個選手僅有三次試舉石墩的機會。

因此,每個參賽選手會按照自己的實力的上限,選擇不同斤數的石墩。

當然,雖說每個選手只有三次機會,但若是在第三輪時,有人成績並列,不分上下,伯仲之間,便有加賽的機會。

槍騎第八旅按照建制共有102位百人師伍長,參賽的32名百人師自然是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些百人師。

按照江南兵家的九鍛神功和軍營分階之法綜合評定:

外煉筋骨皮,開弓五十步,舉百斤重石,即為一人卒;

開弓一百步,舉三百斤重石,即為十人士;

內煉腑臟脾,開弓三百步,舉八百斤重石,即為百人師;

打通十二經,開弓五百步,舉一千五百斤重石,即為千人將。

打通大小周天,白霧罩身,即成就萬人侯。

在成為萬人侯之前,不論是各大江湖武林門派,還是在軍營之中,修煉體系都是大同小異。

只有到了成就萬人侯時,即江南兵家所劃分的第四鍛時,才會因為運轉經脈多少的不同而出現戰力上的差異。

因此,在萬人侯之前,所謂的一人卒、十人士、百人師和千人將,基本上都是以搬舉大石的重量和開弓的步數為依據。

1號參賽選手直接選取1000斤石墩,這也是中規中矩的一種選擇方法。

如此做有四個好處:一是不暴露自己的實力;二是不至於浪費一次比賽的機會;三是可以觀察其它參賽選手的實力;四是不會成為其它參賽選手針對的物件。

1號參賽選手來到石墩前,站好馬步,彎腰屈膝,雙手抓住石墩兩側的耳朵,而後深呼一口氣,大喝一聲,全身發力,直接將1000斤石墩舉過頭頂。

堅持約十個呼吸,而後將石墩放下,地面上激起一陣塵土飛揚。

1萬將士個個高舉手中長槍,齊聲吶喊加油,聲音如潮水湧動,滾滾而去,經久不息。

其它參賽選手看罷,心中也是不住地掂量著自己的實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超市穿越到古代

塗塗改改又是一年

大胤變形計

悍匪阿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