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是樓氏研究所的科研人員。

她身穿白大褂,戴著口罩,操縱各種精密儀器的同時向大家介紹“科技生子”。

“所謂的科技生子,便是提取父母雙方的基因和血液,孕育出擁有絕對血緣關係的嬰兒。”

京市日報的記者舉著攝像機詢問:“那麼嬰兒的胚胎是怎麼孕育出來的呢?”

科研人員道:“用這個。”

順著科研人員手指的方向,鏡頭晃動一下,是記者湊上前近距離觀察。

那是一個通體銀白的儀器,儀器側面有幾個小巧的按鈕,瑩瑩散發著藍色光芒。

中間圓柱體狀的容器則是培育胚胎的地方。

從各個角度拍攝過後,記者再次提問:“胚胎培育出來後,又在什麼地方發育長大呢?”

科研人員笑了,聲音溫柔,走向一旁只有成年人小腿那麼高的儀器前。

儀器呈倒置梨形,上方有開口,四周連線著極細的透明管子。

“我們會將胚胎放入模擬女性子宮環境研究出來的生育艙中。”

“十個月後寶寶發育完全,父母就可以帶她回家了。”

攝像機近距離拍攝,記者問出了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從生育艙中誕生的嬰兒會不會像機器人那樣,冷冰冰的沒有感情?”

科研人員笑了,開啟牆上的超大螢幕。

“我們既然孕育出這些小生命,就要對他們負責不是嗎?”

科研人員示意記者看大螢幕:“早在去年三月份,我們陸續邀請了二十對年過四十且生育困難的夫妻。”

螢幕上顯示出某一甲醫院診斷的男方或女方無法生育的報告。

科研人員還十分貼心地給這些人的相關資訊打上馬賽克。

“他們提供了基因和血液,如今已經有十二個家庭增添了新成員。”

手機前觀看影片的網友們深吸一口氣。

在每一對夫妻都嘗試過試管嬰兒,最終失望而歸的情況下,百分之六十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

科研人員的解說還在繼續。

“根據我們這幾個月以來收集的有關寶寶們的資料,他們都是非常健康的孩子。”

螢幕上展示出十二個小嬰兒的圖片。

他們或露出無齒微笑,或一臉純真地咬手指,或睡得香甜......

網友們看了直呼可愛。

“那麼普通家庭......呃就是沒有生育困難的家庭也可以透過生育艙培育嬰兒嗎?”

“當然可以。”科研人員給予肯定回答。

......

一波激起千層浪。

樓氏研究所研究出所謂的科技生子,引起網友們的熱切討論。

“科技生子生出來的真的不是怪物嗎?”

“科技生子這一概念幾年前就有科學家提出來了好吧,有血有肉也有人類的情感,什麼叫怪物?”

“女人的使命不就是給男人傳宗接代嗎?女人都不生孩子了,那我娶她幹嘛?”

“樓上一定沒老婆吧,都2202年了,怎麼還滿腦子想著傳宗接代呢?”

“不能生直接離婚再娶一個唄,全世界女人那麼多,反正我不同意做這個。”

“女性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因為愛你才為你生孩子,不愛你你什麼都不是。”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之這個BOSS我罩了

雲非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