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斯先生,2年前,您的主要客戶IBM公司和已經與中國大陸的長城集團合資聯合建立了長城國際資訊產品(深圳)有限公司,專注於PC電腦的製造。去年9月,IBM公司又率先在中國成立研究中心,這是IBM公司第一家在發展中國家成立的研究中心,表明了IBM公司對我們中國大陸人才研究素質和技術的高度認可……”

對於李曉凡的這個問題,倪院士也很是好奇。

當倪院士在介紹IBM公司的時候,李曉凡想到了另外一個成功的打工女王:當下IBM中國公司華南地區總經理吳士宏。

這位當初與他一樣只有中專學歷的吳士宏從護士應聘到IBM公司的前臺開始做起來,然後一直幹到IBM公司中國區渠道總經理,明年即將跳槽擔任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一職,登上白領職場的巔峰!

前世李曉凡還買過她寫的勵志傳奇《逆風飛揚》一書……

“中國大陸,嗯,十二億人口的市場確實在將來潛力巨大。但是,聽說大陸還比較落後,目前可能還不是進入投資的最佳時機……”

桑德斯隨口回答道,似乎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

李曉凡追問道:“桑德斯先生,您去過中國大陸考察嗎?”

“這個倒還沒有……”

桑德斯的回答讓李曉凡想起了自己剛剛到新加坡打工時候,西木電子工廠那些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工友們的奇怪問題:

“阿凡,你們在大陸出行還用馬車嗎?”

“阿凡,你們大陸有火車了嗎?”

……

他們這些人都沒有去過大陸,許多對於大陸的瞭解都來之一些很老的電影,或者故意歪曲大陸的一些報道,還以為李曉凡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舊時代。

“桑德斯先生,我認為您應該抽出一點寶貴的時間去中國大陸親自看一看,感受一下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新面貌!我和李董希望可以在BJ或上海接待您的來訪……”倪院士鄭重其事地邀請道。

“哦,很棒的主意,謝謝您,倪院士!當前我可能抽不出時間,如果有空的話可能要到第四季度了,等我去AMD在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泰國工廠巡察的時候,看看能不能抽出一點時間去中國大陸考察一下……”

會談結束後,桑德斯派了一名負責公共關係事務的副總裁VP陪同倪院士與李曉凡考察AMD公司。

透過與這名副總裁的交流,李曉凡與倪院士才知道桑德斯說的並非虛話,他現在太忙了!

雖然四年前的1992年AMD公司對Intel的法律訴訟官司奇蹟般地勝訴,正式獲得了生產386處理器的資格。

但隨後第二年,1993年Intel公司一改以往的產品命名方式,對於人們認為該命名為586的產品,註冊了獨立的商標:Pentium,中文叫奔騰。

第五代的奔騰處理器與以前的Intel處理器完全相容,並有新的內容。值得一提的是奔騰處理器中有兩條資料流水線,可以同時執行兩條指令,Intel公司把這種同時執行兩條指令的能力稱為超標量技術。該技術使奔騰處理器能以每週期兩條指令的速率更快地工作。

Intel公司的舉動讓桑德斯與AMD公司意識到,他們之前的“山寨”之路已經走到盡頭,必須走一條新路的時刻到了!

去年,桑德斯花大價錢收購了美國本土的一家晶片設計公司Nextgen,這家晶片設計公司專門設計x86系列相容的處理器。

AMD公司開始了自己開發CPU之路!

這名副總裁告訴李曉凡與倪院士,今年3月,AMD公司釋出了自己的K5處理器,與Intel的Pentium奔騰處理器真正展開了競爭,這也是AMD第一款自主設計的處理器產品。

較之Intel的Pentium奔騰處理器,K5在技術上更為先進,不過也有許多缺點。它特別吸引人之處在於它是採用RISC內部架構,會在執行x86指令之前先譯碼為微指令。因此K5難以達到高主頻,而其FPU也是一項弱點,不過在一般使用時,K5的效能稍優於Pentium。

K5處理器的效能非常一般,整數運算能力不如Cyrix公司的6x86,但是仍比Pentium奔騰處理器略強,浮點運算能力遠遠比不上Pentium,但稍強於Cyrix產品。Cyrix公司創始於1988年,最初是製造相容80387的協處理器的,後來開始製造相容486的CPU中央處理器,是一家供應廉價CPU處理器的公司。

綜合來看,K5屬於實力比較平均的那一種產品。K5低廉的價格顯然比其效能更能吸引消費者,低價是這款CPU最大的賣點。

K5是AMD公司第一個獨立生產的x86級CPU,由於K5之前在開發上遇到了問題,其上市時間比英特爾的Pentium晚了許多,再加上效能的不完善,這個不成功的產品使得當前AMD公司的CPU市場份額大量喪失。

所以,桑德斯非常著急!

別看今天這位矽谷老頑童接待李曉凡與倪院士時候表面上談笑風生,但總讓李曉凡感覺到今天的桑德斯有點心不在焉的感覺。

聽陪同副總裁的一番介紹後,李曉凡釋然了。

當下心急如焚的桑德斯正在盯著AMD研發團隊抓緊開發新一代的K6處理器。

前世,AMD公司在第二年的1997年4月成功推出了K6處理器,被譽為AMD有史以來發布的最好、最及時、最具戰略性的產品。

等到AMDK7Athlon處理器問世的時候,終於成功反超了Intel公司!

拜訪完以後,從AMD公司出來時候,倪院士嘆道:“我們大陸內地什麼有一家AMD這樣的CPU公司就好了!”

“倪院士,這可能是一個大的生態問題,我們的基礎不能跟美國矽谷這裡相比……”

“嗯,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我們的技術水平要趕上矽谷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在英特爾公司,接待李曉凡與倪院士一行的是Intel公司創始人之一的GordonMoore戈登·摩爾。

現年67歲的戈登·摩爾已經從Intel公司主席職位上光榮退休,但目前任然是Intel公司的董事,公司的榮譽主席。

雖然他已經淡出了日常的管理事務,但是他還是一週數日出現在Intel總部的大樓裡,人退心沒退。

在IT行業有一個神話,這個神話就是一條定律把一個企業帶到成功的頂峰,這個定律就是“摩爾定律”,而發明這個定律的正是這位戈登·摩爾老先生,“仙童八叛逆”之一!

唐瓦倫丁的一個電話還是很有面子,讓已經退休賦閒的戈登·摩爾老先生親自接待倪院士一行。

戈登·摩爾還在任上的時候,八十年代他讓英特爾公司在BJ設立了第一個代表處。

兩年前的1994年1月,英特爾在華的第一個架構開發實驗室IADL成立。同年11月,英特爾公司位於上海的晶片測試和封裝工廠破土動工……

所以當Intel公司“榮譽主席”戈登·摩爾老先生接到唐瓦倫丁電話時候,很高興地攬下了這個接待任務。

當倪院士親自見到這位“摩爾定律”發明人、世界頭號CPU生產商Intel公司創始人戈登·摩爾還是挺激動的。

而已經賦閒的戈登·摩爾也非常樂意與倪院士和李曉凡分享之前的創業歷史與經驗。

1968年,戈登·摩爾和諾伊斯等一起退出仙童公司,創辦了Intel公司。Intel公司一開始致力於開發資料儲存領域,七十年代開發了公司第一個重要產品Intel1103儲存晶片。

七十年代初,以PC為代表的個人計算機工業萌芽並獲得了飛速的發展。戈登·摩爾以其敏銳的眼光,準確地預測到了PC的成功。他果斷地做出決定,Intel公司進行重點戰略轉移,開始專攻微型計算機的核心心臟部件:CPU處理器。

戈登·摩爾正是這場重大變革和進步的主要推動者,從此讓Intel公司走上了半導體產業的巔峰!

雖然倪院士與李曉凡之前都聽說過戈登·摩爾和諾伊斯等建立Intel公司的故事,但是如今面對面聽當事人講述當年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聽了還是還是讓人心潮澎湃……

……

在矽谷拜訪完戈登·摩爾老先生後,唐馨怡驅車送倪院士一行先回酒店休息。

李曉凡隨後來到唐馨怡臨時居住在她姐唐紫欣的公寓,用她的電腦上網後,查了一些相關資料。

晚上在唐苑中餐廳,李曉凡再次遇到倪院士的時候,他開口道:

“倪院士,我突然想到一個開發我們‘華夏芯’的捷徑了!”

“有什麼捷徑?”倪院士好奇道。

“我們可以收購一家CPU生產廠家!”

李曉凡的這個主意把倪院士嚇了一跳:“怎麼收,收哪家啊?”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預知未來的:三百六十分鐘

愛寫作的男孩

超能:我跟你玩衍你跟我玩這個!

承佑甘霖

神魔偵探事務所

莊生迷夢

天醫無雙

大夢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