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凡意識到,從現在開始到明年夏天新加坡政府出臺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之前,是極好的投資新加坡本地房地產獲得暴利機會視窗期。

但是擺在他眼前的有兩個困難:一是錢,二是身份。

投資新加坡組屋至少需要新加坡永久居民PR身份而且要家庭或者聯名才能在二手市場交易。像他這樣沒有取得PR的外國居民只能購買政府劃定的高階私人公寓和別墅,不僅巨貴而且稅費遠遠高於新加坡本地公民和PR持有者。一般只能選擇非有地私宅及聖淘沙住宅區,需要繳納15%的額外印花稅和3%的印花稅,還有一筆不菲的的律師費。同時,若業主打算在購買房屋後的四年內轉售產業,仍需繳納一定比例的賣家印花稅。

所以當下選擇炒組屋是最佳選擇,但是門檻很高。

李曉凡拿出筆記本,先把這個商機記錄在案再說。

告別中介安娣後,李曉凡繼續閒逛在淡濱尼的社群商業街。

他買了一份當天的聯合早報,要了一杯冰可樂,坐在麥當勞歇息。

喝著可樂,他發現對面中介店樓上有好幾個大幅的培訓補習中心廣告,有許多的父母帶著孩子們在進進出出這些培訓補習中心,那些戴著眼鏡的孩子們一副的苦瓜臉。

這場景像極了重生前的大陸內地。

李曉凡的印象裡,1995年的內地還很少補習班,老師們都在課堂裡完成授業,孩子們回家的家庭作業也不是很多。像他讀中小學的時候,基本在下午自習課就把作業完成了,回到家除了玩還是玩。

哪像現在的國內孩子們,學業不堪重負,家長們怨聲載道。

今天的聯合早報副刊上有好幾篇文章在討論新加坡人的“怕輸”精神。因為新加坡是個精英社會,整個教育體系都是在層層選拔精英,整個社會都在保證這些精英的利益。你隨便開啟一個部長或者議員、國資公司老總的簡歷,他(她)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在接受精英教育。從新加坡最好的幼稚園、小學、中學、初院到大學,然後這些層層選拔上來的精英接受政府的高額獎學金到國外一流的大學進修,回來後拿著高薪進入新加坡的體制內精心培養,一生錦衣玉食,享受榮華富貴……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所以那些沒有進入精英體系的本地民眾就開始不斷的抱怨,抱怨自己的工作辛苦,抱怨收入低,各種吐槽……

然後許多的新加坡民眾都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為了能進這些重點幼稚園、名牌中小學,爭取進入精英體系,大家也是挖空各種心思,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然後父母們也是各種的焦慮症。

李曉凡看著這些文章,感覺像極了重生前的申城現狀,公司身邊那些申城當父母的同事們為自己孩子的讀書也是操碎了心,各種焦慮。

突然,一個現象引起了李曉凡的重視,這些上補習班的孩子們基本都戴著眼鏡。對面樓下中介店邊上有個眼鏡店生意奇好。

今天的聯合早報上有個新聞:根據新加坡保健促進局提供的資料,我國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近視率在過去10年裡一直維持在65%,而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近視率則維持在28%。同時,我國19歲左右入伍新兵的近視率近年來保持在80%以上,與1982年入伍新兵的資料基本一致。

新加坡眼科研究院近視研究主任負責人表示,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教育制度改革,先後實施小學四年級分流和中學分流制度,導致學生競爭激烈,迫使學生花更多時間讀寫,外出活動時間減少,造成了視力惡化。保健促進局表示,新加坡的兒童近視率仍是全球最高之一,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關注……

全球最高的近視率,李曉凡突然敏銳地感覺:視光產業,這是一門好生意!

重生前,李曉凡前年過年回老家時候參加了一次中專同學聚會。同學裡面當屬潘振明的事業最成功,他創立的東海振明光學科技公司做得風生水起。

東海振明光學科技公司主要從事視光學精密光電儀器的研發、生產和貿易。他們自主生產研發的全自動免模磨邊機,可加工各種材質的鏡片,快速磨邊成型。此外還有掃描中心儀、全自動電腦焦度儀和電腦驗光儀等系列視光機器,搶佔了國內的不少市場。

連全球最大的視光企業法國依視路集團都在與他們公司洽談合資合作或收購。

因為李曉凡當初幫助潘振明參與了東海振明光學科技公司那些儀器控制電路板的設計,所以他與潘振明的私交不錯。

有一次潘振明來申城參加第十二屆健康中國論壇時候,順便還叫上了李曉凡一起去參加。

在那次論壇上,“中國將是全球視光行業最大市場!”全球視光產業老大、法國依視路大中華區執行長、全球儀器部執行長杜馬諾的話讓李曉凡印象深刻。

李曉凡記得杜馬諾介紹:法國依視路在過去一年他們集團的總體銷售收入突破了80億歐元,集團的三大塊傳統業務:鏡片、太陽鏡(老花鏡)和視光裝置都表現強勁。

在來到中國走馬上任之前,杜馬諾曾在在拉丁美洲出任6年掌門人,更在眼視光行業耕耘了近20年。

“拉丁美洲雖然人口是中國大陸的七分之一,但市場卻有中國的4倍之大。我們有責任幫助中國消費者在任何一個年齡段都有一個良好的視覺……”

在那個論壇上,李曉凡記得,杜馬諾的發言讓坐在他邊上的潘振明異常激動。

杜馬諾認為:儘管中國內地的眼鏡年銷售數量已經達到1億至3億副,但還遠遠不夠。很多需要視力矯正的人,還沒有配戴合適的眼鏡,根本問題在於中國民眾對眼健康意識的淡漠,而非經濟能力……

然後那次論壇上,衛生健康委釋出了首部《中國眼健康白皮書》,資料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眼總體發生率為%九成大學生是近視眼。特別電子產品影片終端的使用在當下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疫情期間,很多人在網上辦公,青少年參加雲課堂,對眼睛的損傷更加厲害……

想到這裡,李小凡突然莫名地激動起來:眼科健康相關的這個產業太大了,而且非常有意義,利國利民!

當下,視光產業大有可為!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將臨,開局發現自己有條龍

昨日書生

越界突襲

魅陽小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