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文友主政臨桃的日子裡,不少明眼人都知道實際掌控著臨桃一切的是誰。

例如渭源縣令就從來不大理會自己的上司陶文友。

在孫傳庭出關與李自成PK的時候,這位曹姓縣令帶著從張守言這裡賺到的豐厚家資辭官回鄉過日去了。

渭源縣是出入臨桃的重要隘口,控制這裡能抵禦大部分來自東邊的攻擊,故而張守言在這裡費了不少心思。

他沒有插手渭源的防禦,反而是派人在渭源縣偷偷挖了整整兩年的地道。

方高提著刀走在最前面,地道里的火把在熊熊燃燒,說明地道的通風管道沒有任何問題。

方高一邊小心翼翼在地道里探路前行,一邊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和賀老六。

當初他和賀老六帶著兒子想從衛所逃到貴德州去吃張家的兵糧,路上遇到蒙古兵,他獨自留下斷後被蒙古人俘獲,幾個月後被當做禮物送給了西寧衛的章千戶。

章千戶並沒有殺他,而是把他隱了姓名當做奴僕給自家耕了一年多的地。

孫督調陝西行都司的兵去平闖賊,章千戶選他頂了戰兵的缺,大軍卻在汝州慘敗。

方高憑著一把刀、一匹馬,領著幾十人殺出了賊群,沒去潼關而是回到西寧衛。

他正琢磨著去貴德州找兒子,剛好趙獲來西寧衛招降,他二話不說帶著幾十人報了名。

“也不知賀老六這廝和俺兒平安到了貴德州沒?”

方高心裡一陣七上八下。

“大哥,到地頭了!”

在身後兄弟的提醒下,方高晃了晃頭。

身邊有個扶梯,頭頂是一塊石板。

“都噤聲,跟著我!”

地道的上方是一處民宅廚房,方高在廚房裡轉了幾圈,發現這裡起碼有五六天沒人來過,這次把地道里的人都叫了上來。

方高是第一個投趙獲的人,還帶著幾十號人,故而被趙獲委以重任領了五百名西寧兵來偷襲渭源的城門。

這處偏僻的宅子,在渭源西城門附近,幾處商鋪后街的棚戶區裡。

衝到城門只要四十到五十息。

“披甲~!”

方高這新投靠的五百西寧衛兵被分配到了五十副防暴服,著裝完畢之後,方高探頭看了一眼天色。

昏黃幽暗,太陽馬上要落山。

臨桃城下的順軍失魂落魄的撤回了大營,只是小半天的戰鬥下來,已經沒有人再敢看臨桃城頭一眼,強攻臨桃的方案被所有順軍將領自動拋棄。

簡短的軍議,劉芳亮等人得出結論。

楚國將全國的“飛雷神炮”(順軍起的名字)都集中到了臨桃城,強攻只是徒增傷亡。

所有人都認為,這種飛雷神炮應重達數萬斤,移動不便。

故而他們決定採取圍困的戰術,一直到臨桃斷糧為止。

劉芳亮幾人的判斷,在這個時空來說應該算是很出色了,不是熟知戰陣和火器的人得不出這些結論。

可惜的是,架退野戰炮的工藝、技術超過本時空太多,它其實是一門一匹馬就能拽走的小個子。

以前劉芳亮給闖王寫信,隨意幾個字就能表達清楚。

但現在不同,新順王是國主,他是新順王的左營制將軍,寫信就不叫寫信得叫上奏。

他和自己招募的幾個秀才琢磨了小半日,才把戰報寫好,派了快馬連夜送往西安。

也就是因為遲了這小半日,他這封戰報才沒能送到李自成的手上,也讓順軍對楚軍的火力概念一直沒有正確的認識,以至於日後兩軍再次相遇,楚軍的炮火給順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負責偷襲渭源縣的是趙獲的副將,裨將軍陳策陳三郎。

陳策率領三千胸甲騎兵和六千西寧步兵,悄悄的從烏鼠山裡摸下來,六千西寧步兵透過三條地道源源不絕的摸進了渭源城。

渭源城裡的順軍剛剛睡著,大批西寧衛兵便湧上了街頭,沒費多大力氣便佔據了幾座城門。

猝不及防的順軍很多人在睡夢中被殺死,西寧軍戶一直是與草原騎兵打交道,故而大部分順軍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隨著陳策的胸甲騎兵開進城內,順軍徹底沒了戰心,在主將被方高一刀砍殺後集體投了降,從西寧兵發動突襲到戰事結束,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

胸甲騎兵正在清理城門內的屍體時,三個騎馬的人從臨桃方向衝了過來。

“NND,有水嗎?渴死我了,給咱的馬飲水去!”

領頭的人跳下馬準備進城,還大聲呵斥著有些摸不著頭腦的一位胸甲騎兵。

這個騎兵看向了同樣發愣的同伴,甕聲甕氣的問。

“這個傢伙是順軍吧?!”

蹩腳的漢語,說明這名騎兵是個蒙古人。

同伴用標準的漢語回答他:“沒錯,就是個順軍!”

下一秒刀光一閃,愕然的順軍捂著脖子倒在了地上,其他兩個順軍頓時驚得跳了起來。

但七八把鋒利的長刀已經架在了兩名順軍信使的脖子上。

“樓上的別打瞌睡!來人了都不通知一下?”

領隊的十人長不滿的對城頭喊了一聲,幾個西寧兵滿臉賠笑的伸出頭來賠笑了幾句。

他們剛才還真的在打盹。

臨桃四周的原野上,冬霧濃重,直到近午時分,才能隱隱看見千米外的景色。

午後未時,幾隊探騎被劉芳亮派向了渭源縣的方向。

因為直到現在,渭源城還沒有派人向大營來報平安。

一開始劉芳亮還以為是渭源的騎馬傳令兵在大霧裡迷失了方向,可到了未初大霧都快散了也沒見來人的影子。

日暮時分,幾騎探騎慌亂的衝進了大營。

“渭源丟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劉芳亮一腳踢翻了探子,憤怒的拔出了寶劍,準備砍死這個謊報軍情的傢伙。

渭源城城高牆固,負責守衛的人是他麾下最心細的一位部將。

那座城,他自己也檢視了整日,斷然是半分問題都沒有的!

怎麼會悄無聲息的就扔了?

可隨著其他探騎一一回報,訊息得到了證實。

渭源城頭飄起了楚軍的黑色大旗。

劉芳亮死死盯著桌上的地圖,似乎想要把這張抽象的地圖看出一個洞來。

他實在搞不明白,渭源縣裡有他的五千人,怎麼一夜之間就扔了?

渭源縣失陷,他們的後路和糧道也被截斷。

而且因為渭源縣距離他們的大營只有八十多里,所以他大營中的糧食只夠三日之用,而全軍兩其餘的糧草都在渭源。

仔細研究了地圖之後,劉芳亮發現了一個比糧草不濟更可怕的情況。

如今順軍西有桃水,北有臨桃堅城,南面是綿綿不絕的西傾山脈,東邊歸路渭源被斷,他唯一的出路居然是往東北荒原上行軍去三百多里外的金縣就食。

金縣屬於蘭州衛,衛所將領在潼關降了大順,而留在蘭州衛的人前段日子都已經歸附了楚國。

根據他的情報,新歸附楚國的賀金山手下有五千馬隊,楚國的馬隊也不少。

三百多里的荒原怕是走不完!

而且他只有三日糧草,除非他帶著馬隊拋開全軍疾進,而且金縣如何也不好說。

“將兩翼的兵馬都收回來,讓他們盯住臨桃,我們即刻全軍回師渭源,不惜一切代價必須奪回渭源縣。”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朕乃大漢忠良董太師

鈞天帝愛吃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