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在火盆中慢慢燒成了灰盡,張恭德的頭七已過,人也入了土。

作為孝子的張守言,其實也只辛苦了第一日。

張家祖父是從湖廣遷來此地,故而在當地的親友本就不多,加上張恭德和他兒子張守行的做派讓人不喜,所以來祭拜的人除了村民之外並沒有幾個人。

其餘六日的停靈很少有人來,張守言只需按時去燒紙即可。

倒是高舉人在第二日遣人上門祭拜了一回,順帶取走了張守言的度牒和宏圓老和尚的遺書,第六日又叫人送了一錠金子和一張戶籍帖子來。

從此法海和尚正式還俗為張守言成為了張家的戶主,而他也多了一個小師弟,名喚法芒(差點讓正在守靈的張守言笑出聲來)。

“言哥兒,你要見諒!”說話的是一箇中年漢子,他身後還有七八個人,都趕在張恭之入土之後堵在了張家院門口。

“這條子是行哥兒生前立下的,你叔叔也是認的,”中年人是張家的債主,可面對張守言卻不知為何總提不起心氣來,“你既然繼承了家業,這欠下的饑荒好歹是要認一認的。”

梅兒躲在堂姐的懷裡,不敢看這些人。

往日這些人來家裡,對著自己的父親都是大呼小叫,她實在是怕得厲害。

杏兒卻兩目放光的看著自己的長兄,那不緊不慢的氣度,讓這起人個個聲氣都不敢太大。

張守言其實也很無語,據老和尚所說,當年的張家還很殷實,兩房的田畝合計不下五十畝,另有瓦房兩處。

可叔父留給他的就剩草院一間,還有總計九十三貫的欠款,其中絕大部分款項都是他的堂弟張守行在府城書院讀書期間欠下的費用。

一個十四歲的半大孩子到十七歲去世,也不知在府城幹了些什麼,居然能欠下這麼多錢?

這筆欠款可不是小數目,要知道他賣了整個子孫廟和十畝僧田,外加一個出家人免稅名額,一共才收入十兩金子,摺合下來就一百六十貫而已。

“今日是五月初一,列位不妨三日後再來一趟。”

七八個債主互相看了一眼,又忌憚張守言身材高大,自有一番氣度,最後只能唯唯稱是。

其實他們今日來是想帶走張家的兩個女兒的,杏兒和梅兒都長相不錯,早就私坊的人來偷偷相看過,只要人到手就能拿到二十兩,還是一人二十兩。

張守言沒有想過把那錠金子直接拆給眾人,因為在有了正規的身份之後,他賺錢會相當的容易。

大明還有五年的氣數,為了不在日後來到這個時空還需要拖一條豬尾巴在腦袋後面,張守言需要迅速的聚累財貨。

屆時不管是進是退,都可自如。

“妹妹,你和梅兒待在家裡不要外出,且緊守門戶,為兄要去府城一趟。”

杏兒梅兒都點頭,梅兒甚至不大看這位堂兄,只能讓自己顯得格外乖巧。

張守言來到村外,走到一處無人的樹林後面。

他看看四下無人,隻手一拉便在空氣里拉開了一條空間裂縫,隨即邁了進去,裂縫很快消失在空氣中。

空間裂縫的另一頭是2022年位於滬都的一間出租房。

來到2022年的張守言,不再是十九歲的模樣,而是一位二十七八的大齡青年。

換下和尚服裝,張守言揣著那錠金子直奔七八里外的一傢俬人金店。

一個人的時空貿易,最賺錢的也最安全的就是金銀差價業務。

明末時期的金銀比價是十比一,而現代社會的金銀比價則超過了六十比一!

“純度只有百分之八十,確實是老物件,可惜我店裡只能按普通金子收,”店主檢測完畢,又看了看張守言的臉色,“你這東西肯定沒有來源證明,所以按不了市價收,我給三百塊一克,你覺得怎麼樣?”

明制十六兩合一斤,這是一錠一斤重的金子,雙方約定按500克的八成計算,合純金400克,老闆轉了12個W給張守言。

張守言離開金店,馬上用手機在PXX上買下了五十根用來加工首飾的銀條。

每根銀錠一斤重,均價只有4塊/克,一共花掉了十萬。

又去彷古街轉了一圈,他找到一家古裝體驗店,讓人給他裝上假髮,然後穿上早準備好的普通明代衣裳,回到出租房一伸手拉開空間裂縫,再次來到了崇禎十二年。

從吳江縣去蘇州府最便捷的方式是坐船,張守言直接在碼頭上包下一艘小船直奔蘇州。

包船費用是一百足文,張守言用三百文寶鈔付的款,老船伕看上去很不樂意。

可張守言身上就剩下老和尚留下的二十貫寶鈔,他也是沒有辦法。

明初的時候,百姓出門都要憑路引,但到了崇禎年,蘇州松江一帶商貿往來發達,城門處查路引的流程寬泛了太多,幾乎完全廢弛。

對於看守城門的差役來說,什麼路引都比不過十文錢管用。

不過寶鈔確實是人人都看不起,差役直接從張守言手裡取了一張五十文的寶鈔才放他過去。

明代的蘇州很大,尤其是臨近河道的區域,青石為徑,垂柳依依,各式凋梁畫棟讓人目不暇接。

張守言轉進一條巷子,早早跟在他身後幾個地痞也笑著跟了進去。

下一刻,幾個街熘子屁滾尿流的逃了出來。

分明是一條斷頭巷子,這人居然活生生的不見了!

張守言在現代過了兩天正常日子,直到他簽收了那五十根銀條。

先取了十根銀條用一隻古香古色的藤條箱子裝好,張守言再次來到了1639年的蘇州。

福祥記銀鋪,就開在蘇州臨河的朝雲街上,只看牌匾和門臉就知道這是一家老店。

古代人極為看重老店二字,尤其是涉及金銀置換的行當。

“您這銀子成色一流,小可就是臉皮再厚也說不出【不是足色】幾個字來。但是您也知道,現在天下都不太平,金子是越來越俏。你這八百兩銀子,小店只能換到八五色的金子,八十兩即刻就能給付,客人覺得怎麼樣?”

張守言抿了一口茶,心裡飛快的一算,很快有了結果。

老店果然講究些,能給八五色的金子,這一筆他就能多賺三萬七千多。

“成交!”

只一天下來,張守言在五家老店出手了五十根銀條,換回的金子在現代幾家金店一共賣出了308個W。

跨時空金銀差價買賣,讓他一天就賺到了超過三十倍的利潤。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父皇,這真是最後億張底牌

石頭會說話

無敵大剪刀

快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