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落魄的內鄉縣令馬騁令被人拖了下去,南陽知府丘懋素渾身無力癱軟在了官椅上。

在看到逃亡而來的馬騁令的第一眼,丘懋素心中就冒出了無邊的殺意。

內鄉這個地方也敢隨意丟棄!?

最初丘懋素聽聞李自成攻擊淅川縣時,並不是十分的慌亂。

因為在李自成的攻擊方向上,橫著丹水、淅水、湍水三條大河。

只要守住內鄉,李闖流賊便無法渡過湍水,除非李闖敢於不管不顧的直接渡河,丘懋素在聽聞李自成入境之後便請南洋水師入駐了湍水下游的鄧州。

南洋水師雖然只是一個千戶所,但足以讓李闖賊眾在渡河時損失大半。

奪了內鄉,李闖的進攻選擇便多了好幾個。

“若是賊人蠢笨,趨趙河而窺鎮平,意圖我南陽府城,某倒是求之不得,”丘懋素在與南陽知縣姚運熙討論賊勢,“只怕李闖不往南陽來,而往汝洛去,賊勢必烈!”

姚運熙點頭附和:“府尊所慮不差,下官看李闖不會往鎮平來,趙河、潦河不是那麼好渡的。闖賊所部最善陸地行走,多半還是往東北熊耳山一帶流竄,過伏牛山往河南府的盧氏或者嵩縣去。”

丘懋素聞之讚許。

兩人又議了一回南陽北面百重山一帶的防禦事宜,丘懋素正要端茶送客,卻看見幾個衙役歡天喜地的搶了進來。

“府尊老爺,大喜啊!”

“臨桃府張老爺沿淅水北上,在淅川南部大敗闖軍,如今已經收復了淅川縣城!”

丘懋素和姚運熙聞言大喜,雖然兩人都與張守言不太對付,但並不妨礙他們為這個訊息感到振奮。

畢竟收復了淅川縣,屆時板子打下來,丘懋素會好過不少,而於姚運熙而言,南陽的軍心民氣也會增漲不少。

“可惜,如此一來,張大人行軍法誅殺諸吏一事,怕是我南陽不好再追究了。”

姚運熙笑著看向丘府臺,言中之意卻是想讓府臺藉著這個由頭好下臺與張府臺講和,畢竟張守言收復淅川,南陽知府是最大的受益方之一。

可不知丘懋素忽然想到了什麼,臉色頓時大變,隨即苦笑了起來。

“內鄉知縣誤我!某這府臺怕是坐不穩了!”

姚運熙不解道:“張府臺復了淅川,為何說會有礙大人這官位?”

丘懋素扯著姚縣令來到桉邊,指著岸上的地圖道:“你來看,張守言幾千民壯收復淅川,這便是斷了李闖的歸途,使得闖賊失了根據。若是內鄉不失,某又請南陽水師千戶入駐鄧州,你覺得形式如何?”

姚縣令仔細用手指在地圖上比劃了一陣,忽然驚覺。

“若如此,李闖賊眾便陷在了淅川、內鄉、鄧州之間的三角地帶,加上淅水、湍水攔住南北去路,又有南洋水師阻攔,賊人是萬萬過不了兩條大河,北去又被西峽口和菊潭天險阻礙。若是南下,許家寨、太白山、黨之口品字排列,都是易守難攻之地,這、這、這......豈不是李闖自陷絕地!?”

“馬騁令該殺!”

姚運熙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從牙縫裡吐出了一句話來。

內鄉失卻,湍水中游盡歸流賊所有,南洋水師再也攔不住李闖大軍渡河北去,本該陷入絕境的流賊居然獲得了戰略上的優勢。

所以朝廷和河南巡撫絕對不會放過馬騁令,也不會輕易放過丘懋素。

丘懋素只能率先上折請罪,憂心忡忡的過了三日,府臺衙門卻收到了張守言送來的彈章,要經過府衙送呈通政司。

不用猜,丘懋素知道這是張守言在光明正大的彈劾自己和內向縣令。

他沒有吩咐阻攔,只是闇然讓人往上遞,因為換做他自己是張守言,打下淅川斷了賊人後路,卻聽說內鄉丟了,怕也會氣死當場。

書吏又報丘懋素:“張大人投書之人替張大人留話給府尊,說是要防備李闖過五朵山,渡洧水往南召去,分水嶺和魯陽關怕是要防範起來。”

“五朵山、洧水?”

丘懋素急忙看了地圖,愣了半晌才冷笑起來。

“這個張信之,好運得了一場勝仗,倒指點起某家南陽的地形來了?賊人到了五朵山,往西北去一路平原,翻過伏牛山就到了富庶的河南府,怎會東渡洧水,跨丹霞山來取南召?”

“下官也覺得張大人怕是多慮了,”姚運熙看完地圖也大大的搖頭,“不說洧水,南召城背靠丹霞山和分水嶺,實為雄城。賊人若是不能急下南召,我南陽、裕州、葉縣、舞陽各地兵馬借舞水、洧水、堵水之便利,不消幾日便能合圍南召城下。”

“如此賊人只能繞道分水嶺強攻魯陽關天險,若是也不能急下,勢必會被我等困於分水嶺中,”丘懋素搖搖頭,“張信之太小看李闖了,他這次勝得太過僥倖,須知這些賊人可不笨。”

“然也,屆時我們只需防著賊人又往西邊的來路逃走即可,用南洋水師阻斷洧水上游,賊人西退之路也告斷絕。南召地處百重山、方城山、丹霞山和洧水合圍之地,借李闖三個膽子,他也不敢來。”

姚運熙說完這段話,又把手指指向了湍水、洧水上游缺口出的伏牛山。

“大人無須多論,賊人必走伏牛山南部餘脈,熊耳山與伏牛山之間的豁口!”

“君之見解與某相同,”丘懋素斬釘截鐵道,“我已探知賊人從內鄉拔營北上,某請本府各處兵馬分兵兩處,一路沿湍水逼近內鄉,一路沿趙河北上五朵山直奔伏牛山豁口去堵截賊人。”

.......

時間回到三日前。

“僥倖~!”李自成微嘆一聲,看向堂下諸人,“多虧了老劉一舉拿下了內鄉,不然咱們可真個危險了!”

新從盧氏來投的李巖也點頭道:“確實是險極,這一番須給劉將軍記一大功。巖此番判斷有誤,竟不知張守言的民壯如此雄壯,還請闖王責罰!”

劉宗敏聞言哈哈大笑,得意非凡,其實他在聽聞淅川被奪後也是暗叫僥倖,若那內鄉縣令晚跑兩個時辰,形勢將變得極為兇險。

“罷了,李巖兄弟也足夠重視那姓張的,給了劉二虎七千人馬,幾乎是咱們全部兵馬的小一半,誰又知道那些所謂的民壯比官軍還狠上一倍不止。”

李自成搖頭,不肯處罰李巖。

這些謀士都是初來乍到,他寶貝都來不及,哪裡捨得處罰分毫。

“再說李巖兄弟早就勸過我,說淅川縣不能久居,可是咱要留下來等飛過天兄弟來匯合。”

“什麼兄弟?!”劉宗敏見闖王提到了飛過天,頓時不樂意起來,“說好來河南相會的,結果那廝聽說八大王和曹操又逃了出來,招呼都不打轉頭去了四川,什麼玩意!?害的咱白等這些天,還差點被官軍給圍了!”

“算了,老劉!”李自成勸了劉宗敏一句,又笑著看向牛金星等人,“各位先生,咱們下一步該怎麼走?還是按照原來的計劃走伏牛山豁口去盧氏、嵩縣收攏饑民,然後再往西北去洛陽?”

“闖王,”李巖忽然開口,“這條路現在怕是走不得了!”

“李巖兄弟,怎麼個說法?”

“南陽官軍怕是已經猜到了我們的謀劃,便是河南府那頭,盧氏的兵馬也應該在往伏牛山的路上,這條路不好走了!”

劉宗敏斜著眼睛看李巖:“那咱們往回走,去和那個姓張的再戰幾回?給二虎報仇雪恨?”

“不!”李巖自信的笑著一指地形圖,“咱們就去丹霞山,他們絕對猜不到的這條死路,一路破南召,攻魯陽關,我們去郟縣!”

(張守言攤攤手,老丘你不信我也就算了,可我真金白銀買來的史料你也不信,活該你倒黴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網遊:開局簽到常山趙子龍

瞾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