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諸人在得到莫朝要內附訊息後,其動作不能說不快。

才到八月初三,世子鄭柞便帶著緊急集結的一萬二千人殺到了高平外圍。

四面八方被緊急調動的軍隊和民夫還在陸續趕來的途中。

鄭朝的反應之激烈和出兵速度之快也出乎了莫敬耀的預料。

莫敬耀擺在高平南境的兩千軍馬被馬不停蹄的鄭朝大將陳禮頌率軍一鼓而破。

這導致有些猝不及防的莫敬耀最後撤到城中的軍馬不足四千人。

僅僅圍城半日之後,高平城外的鄭朝兵馬便增加到了兩萬。

鄭柞麾下諸將都對主持這次戰事的世子表示了欽佩之情,俱認為這是一場可以載入大越史冊的突襲戰。

對於這一場不用常規方式達成的突襲戰,他們唯一能想到的註腳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一個月!”鄭軍大帳內,世子鄭柞舉起了一根手指,“我們最多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來攻克高平。”

鄭柞今年四十有二,並不是急功近利的毛頭小子,也是帶兵慣了的人。

但這次面對堅城卻立下甚為急切的戰術目標。

“世子是怕中原人來救莫賊?可一個月的時間是不是太短了些。”

“時間確實短了些,高平城被莫賊一族經營修築幾十年,也是一座難得的堅城,”鄭柞沉聲解釋,“本戰的關鍵並不在於這裡,而在於楚軍來援的速度如何?”

“諸位不要把當今的楚軍看著之前的明軍來對待。”

“確實,若換做之前的大明被動應對本朝,便是莫賊與北方朝廷反應再快,但訊息、公文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加上整頓調動軍馬以及後備物資的準備,等他們入境怎麼也得兩個月之後。”

“但如今的大楚不是大明,楚帝又是開國之主,對咱們的事不會聽之任之。”

陳禮頌接過了世子的話,臉色也有些沉重:“中原王朝每逢建國之初,政務與軍務都是最務實快捷的,軍中也多是百戰老兵,臨時起兵根本無需多做整頓。”

“所以,”鄭柞比著手指推算,“我們必須把估算北兵到來的時間大大縮減。一個月,不!最好是二十天內,我就要拿下高平城!”

看到諸將臉色都有些發白,鄭柞又自信滿滿的笑了起來。

“列位莫慌,紅毛卡林正帶著他的紅夷巨炮在趕來的路上,”鄭柞微笑著看向了高平城的方向,“屆時巨炮破城之後,諸位都不要留手,免得留下禍根給楚人通報訊息或者帶路指引。”

眾人聽到荷蘭人也摻和進來,這才長鬆一口氣,都自信滿滿的商量起如何處置城中的女子財富和俘虜來。

對於楚軍的來援速度,其實不光是鄭柞這麼想,城內的莫敬耀也是這樣認為。

“全城必須堅守一月之上,大家才有活路!”

莫敬耀的這個判斷給全城的百姓和守軍都打了一劑強心針。

城裡的人們都認為,以高平城的防禦和儲備,守上小半年都不在話下。

其實莫敬耀也知道,鄭主與荷蘭人的關係不俗,在歷史南征中都多次僱傭紅毛炮艦出戰。

但莫敬耀依然錯誤的認為,在東南亞的這批荷蘭人都在靠著大楚天朝吃飯,應該不會主動加入到與大楚翻臉的戰爭中去。

這其實就是莫朝對於荷蘭人社會構成的不熟悉而導致的錯覺。

如今與大楚有著很強經貿聯絡,基本控制了從東南亞往印度和歐洲輸送東方商品路線的荷蘭人,其實是荷蘭東印度公司。

但在還那些半商半海盜性質的獨行俠中,也有不少荷蘭人。

卡林就是一個沒能趕上分享大楚外貿紅利的倒黴蛋。

這使得卡林極為看重與鄭主之間的僱傭關係。

鄭柞離開升龍府的時候,派人去招呼了一音效卡林,這傢伙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對於卡林來說,只要鄭朝給足了銀幣,莫說區區一個高平城,就是面對大楚的軍隊他照樣敢亂轟一氣。

鄭柞和陳禮頌都是鄭朝內難得的軍事幹才,他們對大楚反應速度的判斷不能不說沒有道理。

可惜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渾身開了掛的龐然帝國!

八月初二的軍事會議過後,賀千川立即飛馬南下兩廣行省。

孟繼堂也從天津上船出發直趨臺灣,去與在那裡進行海島叢林訓練的陸軍第十三軍團匯合。

在他們兩人還沒出北京城的時候,都督府內就有幾道電波傳向了南方。

大楚朝廷在各州府設立的最神秘的機構,叫做電報房。

這個小部門一直是單獨辦公,人員往往只有三四個人,但裡面人員的待遇薪資卻堪比縣令。

電報房的安全完全由當地駐軍負責,便是當地知府想要進入電報房也必須有萬分緊急的理由才行。

賀千川人還在北京的時候,他的電報就已經打到了廣西崇左和雲南硯山。

駐紮在兩處的陸軍十六軍團的兩個師立即整軍,迅速向南方開拔。

基本脫離了地方政府供應的軍隊後勤制度,讓這些軍隊離開了駐地之後好幾天,廣西雲南兩省的百姓們才反應過來,南邊出事了!

賀千川是在鎮南關南邊追上第一五八師的。

他自己都為之發笑,若是他在路上多打兩個盹,一五八師怕是已經和鄭朝打上了。

從莫朝訊息洩露到大楚軍事會議召開花了四天。

在會議第二天賀千川就發電命令一五八師和一五九師南下。

八月初三鄭柞圍了高平,已經算是神速。

但楚軍部隊開進安南,卻是在八月初六!

跑死兩匹馬的賀千川是在八月初七,才在安南境內接管了一五八師。

此時推著數門大炮的荷蘭僱傭兵,距離他們僱主的目標還有六十多公里,大約是一到兩天的路程。

而賀千川的兩個步兵師距離高平城只剩下了二十七公里。

鄭軍圍城才四日,便驚恐的看到了大楚黑色的軍旗從北而至。

在鄭朝的全力運作下,僅僅才四天時間,包圍高平城的鄭軍和民夫便增加到了五六萬人。

城下的鄭柞一度躊躇滿志,認為只要卡林大炮到位,最多三五日便能陷落高平。

可誰能想到,遠在崇左和硯山的三萬楚軍會來的這樣快?

這他M才是真正的迅雷不及掩耳!

鄭軍探子剛發現楚軍出現,鄭柞和陳禮頌毫不猶豫的立即撤圍南退。

他們只把兩萬多民夫扔在原地,想著不管對手如何處置這些人,總能耽誤一些對方的行程。

兩人手下軍隊的數量與楚軍相差無幾,正面對上根本沒有勝算。

唯有立即後退過江,據江而守才是正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崛起,從暗殺開始

牛肉蘑菇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