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方玉就趕著回了縣城。

因為再有倆月就要考秀才了,課業很是緊張。

方家人都以為他要在下次休沐才回來,沒想到剛過午後,他就帶了一老一少回到了家裡。

村裡難得有馬車進出,一群淘氣小子拍著手聚上前看熱鬧,惹得從馬車上下來的年輕學子皺眉頭。

方玉就從懷裡掏出一包芝麻糖,塞給孩子們去一邊分吃,輕鬆解了圍。

隨後下車的白鬍子老頭兒把一切看在眼裡,忍不住對著孫兒的背影嘆氣。

方家人已經聞訊接了出來,農家也沒那麼大的規矩,所以,除了方老漢和方老大,趙金蓮婆媳也都在場。

方圓兒更是好奇,藉著上茶水,也站到了母親身後。

白鬍子老頭兒姓孫,年歲大了,眉目間皺紋都是歲月留下的智慧,說話自然也是和氣。

倒是他那個孫子,坐在一旁,一言不發,神色間有幾分傲氣。

方玉替父母做了介紹,孫老大夫就笑了起來,“方老弟啊,老夫一輩子同藥材打交道,沒別的喜好,就是喜歡好藥材。

咱們先別客套,能不能把參王請出來,讓老夫掌掌眼?不瞞你說啊,這一路上,我惦記的厲害.”

方家人都樸實,這是好聽的,說難聽點兒就是沒見過世面,同人打交道,就怕文縐縐,禮節規矩中。

孫老大夫這般開門見山,倒是讓方家人都是歡喜放心。

方老漢趕緊去屋裡把兩隻樹皮筒取了出來,一層層開啟苔蘚,就露出了兩隻山參。

孫老大夫歡喜的白鬍子都翹了起來,幾乎是貼在山參上仔細觀察,一迭聲的贊著,“好啊,真是難得的好參!還是兩棵,真是太難得了!”

方家人都是聽得歡喜,孫老大夫小心翼翼把山參重新包好,再坐下時候,開口就道,“方老弟,這兩顆山參,老夫肯定要收下。

你看著,開個價吧?”

方老漢一時沒有主意,望向兒子,方玉就上前說道,“老爺子,我們家裡也不做藥材生意,不懂行情。

因為我母親多年咳疾,一直在打聽好大夫,這才知道了老爺子您的大名,所以慕名找到孫學兄幫忙搭橋兒。

我們家裡相信您,您看著開價就行。

只不過,還要請您為我母親診診病.”

孫老大夫掃了一眼方家老少,見他們沒一個反對,顯見都覺得看診比賣銀錢重要,他就越發喜歡這一家人了。

於是,他想了想就道,“老夫在京都時候,見到過一棵五百年的老參,那可是無價之寶,直接進獻入宮。

其餘,京都最大的多寶堂有株鎮店之寶,三百年年份,對外喊價是兩千兩。

年份再低的,價格從一千兩到一百兩都有。

你們這兩隻,都是一百年左右,難得是雙生,我…開價五百兩,你們看如何?”

方家人以為頂多能賣二百兩,沒想到超出這麼多,都是忍不住驚喜低呼。

方玉同老爹點頭,他暗地裡也打探過價格,藥鋪賣參自然是很貴,但從山民手裡收購,價格卻很低。

孫老大夫的價格確實很公道,甚至說給的高價。

方老漢立刻應道,“好,那就賣給老爺子您了.”

孫老大夫也是歡喜,他回來沒幾年,藥鋪一直缺鎮店之寶。

有了這一對兒好參,自然名氣要更上一層樓。

心情大好之下,他就給趙金蓮診了脈。

趙金蓮其實沒有大病,不過是年輕時候染了風寒,沒有在意,咳嗽久了,拖成了頑疾。

如今不過是開個溫養肺腑的方子,平日少幹活兒,換季時候多精心照顧,也就沒事了。

方家人都是放了心,還要留孫老大夫祖孫吃飯,老大夫卻是不肯,請了方家人同他去藥鋪取銀錢,趕緊把兩隻山參收到藥鋪,他也算心裡踏實。

這事還沒傳揚出去,也不怕路上被人覬覦。

於是,方老漢帶了方老大和方玉一起坐了孫家馬車進了城。

留下趙金蓮帶了閨女和兒媳,在家裡盼得脖子都要長了。

終於,黃昏時候,又一輛滿載的馬車到了方家門前。

方老漢直接扯了老妻進屋,再出來時候,方老大和方老二正在往倉房裡扛糧食,劉氏和王氏拎著兩條肉和一籃子雞蛋,樂的合不攏嘴。

趙金蓮見了二兒子就道,“老二啊,你怎麼回來了,工期忙完了?”

方老二不如大哥身形魁梧,也不像三弟那麼文弱,不胖不瘦的模樣,眼睛有神,不笑不說話,很是靈巧活泛。

他卸了肩頭的米袋子,應道,“工期還差幾天,老三去給我送信兒,我趕緊請了一日假回來。

家裡這樣的大事兒,娘真是沉得住氣,都不告訴我一聲.”

趙金蓮樂得合不攏嘴,嗔怪,“說什麼怪話,還能缺了你的份兒啊!”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龍套演員開始

小烏龜長大了

河神異聞

北風江上寒

於逆風之中成長

夢見美好

農門女首富:我嬌養了美貌世子爺

上漁

別誤會,我只是個道師

D學長

身為散人居然獲得sss天賦

不減狂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