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首詩,以“情”為題。

許多人,都覺得,這將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

此刻,他們望著一襲白衣出塵的王小劍,目光變得更為期待起來。

但下一句,王小劍話鋒一改,令許多人身軀一震。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王小劍站在大廳中央,他的臉上,不再是淡淡的笑,而是深深的憂傷。

他的憂傷,打動了許多人,在喃喃自語後,忍不住想到曾經,了天夏國的故土。

想到了他們其實,都是以滅亡的故土“天夏”的子民。

他們還在,但故國不在。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王小劍幽幽一嘆,聲音再次響起。

伴隨著同時,一股更加悲傷,哀愁的意境,從詩句中散發出來。

大廳中,王小劍向前走著,每一個人都看著他,心變得異常沉重起來。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王小劍聲音悲傷悠然。

隨著“流”字念出,連綿如春水的愁緒,在此刻擴散開去。

這首詩,是王小劍穿越而來的那個世界,歷史上,一位亡國的皇帝李煜作的詩詞。

叫做《虞美人》。

這是皇帝李煜,亡國成為階下囚後,作的詩詞。

詩詞中,表達了身為君主的他,無盡的悲涼和後悔之意。

這首詩詞的意思是——“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以及宮殿中的紅顏佳麗已經不在。

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這是一首愛國詩。

它寫的是李煜故國滅亡後的愁緒,但是用在如今的夏國,也是那麼貼切。

當年,諾達的天夏國,在短短數月的時間裡,分崩離析。

大片美好的江山,都化作了無法挽回的“故土”。

包括國都在內的重要城市,土地,在諸侯叛亂後,又被趁亂建立起來的,商國和周國瓜分。

而贏家殘存的血脈,卻只能帶著一些殘兵弱將,來到了南邊這小小的地方,龜縮起來。

成為小小一國。

這是多麼的悽慘。

可以說,失去故土的愁緒是一樣的。

兩者間,有著一樣的意境。

所以,王小劍毫不猶豫的拿出來用了。

效果也相當的好。

此刻,隨著王小劍詩詞唸完,大廳內,鴉雀無聲。

人們的心在這一刻,震動起來。

都是有文化的才子,大家讀懂了這首詩詞,以及它包含的意境。

這是一首愛國的詩詞,表達了詩人不忘故土的愛國情懷。

但和示兒中,以即將死去的老人,作為詩詞的視角不同。

它的視角主人,是一位君主。

在春去秋來的日子裡,想念起了失去的故土。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大家默默唸著詩句,這一瞬間,都代入了。

這一刻,他們宛如化作了,亡國的君主,變成了失去故土的皇帝。

隨即一種無以言語的悲痛之感,從心間瀰漫開來。

可隨之,悲痛的情緒,又變成了對王小劍的無比敬佩之情。

大家知道,李白是愛國詩人,對他寫出愛國的詩句,並不吃驚。

但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在風花雪月,在吟詩作樂的日子裡,李白竟然想著的是故國。

想著那,被侵吞了十分之九的天夏國!“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天夏國的國都,早就不再是原來的國都了。

紅顏,也不再是原來的紅顏.”

“此刻,我心中的愁緒,猶如綿綿春水啊.”

“我的心好痛啊!”

大廳中,有人自言自語,一邊解釋著。

他們雖然因為對王小劍的忌恨,此前也說了違心話。

但這一瞬間,被王小劍的詩詞感染,他們眼角竟然有些溼潤。

正義之心,也猶如春水激發。

“我太不是人了。

此前,竟然昧著良心說那種話.”

“對啊。

李白這麼偉大,我哪有資格評論他.”

“這一次,無論如何,本人都不說違心話了。

要不然,我的良心,就被狗吃了.”

“對。

為了這首詩,為了故土,我一定要摸著良心說真話!”

一陣陣聲音響起,王小劍變得清秀的臉上,依然流露著淡淡的憂傷。

他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心中仿若有無盡的愁緒。

雅夫人看著王小劍,心口顫慄,漂亮的眼眸中,泛出了“感同身受”的淚水。

她是皇室,是如今夏國的長公主。

是當年天夏國皇族贏家的後人。

她比在場的任何人,都能感受到,那猶如春水一般,綿綿悲痛和惆悵之情。

她們還在,但故土已經沒了。

她做夢都想收回故土,但無能為力。

身為天夏國贏家之後的嬴夕雅,在故國分崩離析了數百年後的今天,除了在榭雅齋的小樓裡面,吟詩作樂,度過一個又一個沒有意義的春秋外,卻什麼也做不了。

這讓她悲痛的無語凝煙。

她哽咽,泣不成聲。

美麗的臉蛋上,眼淚如斷線的珍珠一般,掉落下來。

她好想投入王小劍的懷,大哭一場。

胡瑞也讀懂了這首詩詞。

不過,與大廳裡,一個個無比動情,甚至落淚的人不同,他的臉色無比難看。

他原以為,王小劍才華耗盡,寫不出更好的詩詞。

可竟然一首比一首了得。

第一首飲湖上邂逅夕雅,寫景寫人,將雅夫人比喻成了西湖,人與景相映襯。

這樣的詩很美,但是,對胡瑞來說,並不是遙不可及。

畢竟,他做過狀元,自己也出過詩集。

這樣的手法,他也會。

他覺得,如果給他足夠的時間,一樣能做出同樣水平的詩詞。

所以,即便周圍的評價並不合理,他依然坦然的,接受了平局的評判。

他覺得,並不是自己的才華,比不上王小劍,只是王小劍的恰好靈感迸發,才寫出這麼一首詩詞。

他輸得只是運氣。

他也下定決心,在第二題中,挽回顏面。

但是,情況出乎他的意料。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只是資料

包包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