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來了, 魏徵又走了。

因李玄霸身邊的護衛都是在軍中露過面的精銳,李玄霸沒辦法撥給魏徵,只能讓魏徵多帶了些財物,買些壯僕護身。

魏徵給李玄霸舞了一段劍, 展示自己的武力值不錯。

李玄霸敷衍地擺手, 讓魏徵快滾。

他當然知道魏徵武力值不錯,不然怎麼能在亂世中行走?

魏徵大笑著離去, 臉上心中眼底積攢了多年的鬱氣散去, 頗為瀟灑倜儻。

看著魏徵離去的背影, 李玄霸緊皺的眉頭鬆開,也無奈地笑了出來。

“走吧,該回去了。”

李玄霸策馬轉身,金雕在他頭頂盤旋。

三日後,李玄霸剛入清河郡, 就遇到了抱著手臂騎在馬背上等他的李世民。

李世民的臉色十分難看, 李玄霸卻一點不懼。

“你怎麼知道我從這條路回來?”李玄霸好奇。

李世民道:“寒鉤通知我的。”

李玄霸道:“那大概是烏鏑亂飛的時候碰到寒鉤了。先回去再說, 累。”

李世民很想把弟弟罵一頓, 但看著弟弟滿臉疲憊的模樣, 他只能先忍下。

李世民橫了陳鐵牛等人一眼,想罵他們沒勸住李玄霸,又擔心自己貿然罵人, 下次這群人不會聽李玄霸的話,心裡特別糾結。

“這次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回去慢慢和你聊。”李玄霸看出了李世民心中的糾結,道, “別訓他們, 他們聽從我的命令, 應該獎賞。”

李世民嘆氣:“你說了算。”

李玄霸道:“對了,恭喜,虎賁郎將。”

李世民無奈道:“好,恭喜,虎牙郎將。你呀,傳旨的官吏都比你先到。”

李玄霸道:“沒辦法,我遇到魏徵了。”

李世民猛地轉頭:“啊?誰?!”

李玄霸咧嘴齜牙笑:【魏徵,你的銅鏡魏徵。】

李世民捂住胸口。

李玄霸大笑。

李世民抹了一把臉,也跟著笑。

他其實不怕什麼囉嗦的諫臣,只是知道弟弟看到自己“吃癟”會開心,就順著弟弟的喜好來而已。

沒辦法,誰讓他是哥哥。

李玄霸說著“回去再聊”,一路上心聲就沒停過。

李世民表情不斷變換,手中馬鞭揚起又放下,很想給李玄霸兩下,又下不去手。

帶著一兩百人去賊窩?弟弟的膽子也太大了!就算你想去,帶我一起去啊!

李世民懷疑,李玄霸找了許多借口把他留下,就是想單獨去搞事。

弟弟羸弱的身體真是拖累了他過於放飛的靈魂。如果弟弟的身體與正常人一樣健康,他估計會天天心驚膽戰到處找不知道跑哪去的弟弟。

可怕。

“那些詩給我看看。”李世民道。

李玄霸:【啊?你怎麼這麼淡定?我去私會民賊!還教導民賊怎麼做大做強!】

李世民:“好好好,是是是,我們不是早就約好了嗎?我只是不滿你一個人去。但你都安全回來了,我還驚訝什麼?所以詩冊還有備份嗎?可惡,你為什麼不先給我看?”

李玄霸:【嘖。沒有,不過我可以背給你聽。你確定要聽?】

李世民:“有什麼不能聽的,前朝這樣的詩歌也很多。”

李玄霸:【你是說那首曹操在屠完徐州的幾年後路過徐州,感慨徐州“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嗎?】

李世民:“這個就太地獄笑話了。”

李玄霸:【你已經完全把我的梗學去了。】

李世民:“因為很有意思呀。”

兄弟二人在馬背上越聊話題越偏。

在旁人眼中,就是李世民一個人在嘀嘀咕咕自言自語。

但他們都知道,這對雙生子有奇妙的心靈感應。

至於為什麼三郎君不開口說話,二郎君要出聲,可能是因為二郎君喜歡說話吧。

……

李世民和李玄霸成了虎賁郎將、虎牙郎將後,就有了在郡城中選擇官邸的資格。

李世民和李玄霸都是不會虧待自己的人。他們生活的環境雖然不奢華,但也絕對會很舒適,立刻著手搬家。

虎賁郎將和虎牙郎將是中高層將領,郡縣官吏豪強都會來巴結。豪宅奴僕裝修什麼的都有人送。

李玄霸向來對合適的禮物來者不拒。

李世民在李玄霸回來之前把一應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李玄霸檢查賬本的時候,李世民不僅把賬務處理得很好,還提出了改進意見。

等弟弟回來,李世民就把後勤糧草和人情世故之類的事全部丟給弟弟,自己只管練兵了。

人的精力有限,雖然李世民能做,做得還很好,但有人為自己分擔工作,他可不會累著自己。

李玄霸將王薄和魏徵的事告訴李世民後,李世民沒有太在意。

“王薄如果能完成你的教導,我將來會盡力保他一命。”李世民道,“魏徵倒是心高氣傲,不知道本事如何。”

李玄霸不懷好意地笑道:“如果魏徵真的成功,房杜二人的相位就有點懸了。”

李世民跟著笑道:“薛伯褒好好保重身體,活長一點,他們的相位本來就懸了。不過相位可以每年輪換,到時候換著來就成,都能當。”

李玄霸點頭:“有道理。”

李世民道:“再說了,到時候說不定是你當丞相。”

李玄霸連連擺手:“我不幹。我以後要當個無所事事的紈絝子弟。”

李世民嘆氣:“到時候再說吧。如果真的太累,我也不敢讓你當。”

大隋的兩位少年虎賁郎將虎牙郎將說了一會兒大逆不道的話,小羊羔終於烤好。

“阿玄,祝賀你又長一歲。”

“二哥也一樣,生辰快樂。”

兩位少年郎拿著葡萄酒碰杯。

“今天不醉不休!”

“阿玄,那你別喝了。你喝三杯葡萄酒就醉了,羊肉都沒法吃。”

“讓我先喝一杯!”

“唉。”

僕人們見今日二郎君和三郎君的話居然反了,竟然是三郎君想喝酒,二郎君不讓,都忍俊不禁。

門口燃起了爆竹的聲音。

身穿新衣的孩童們將竹節投入火堆中,火堆裡響起了噼裡啪啦的響聲。

孩童們拍手歡笑,念著長輩教給他們的驅邪祈福的歌謠。

李世民晃著酒杯,聽著門外的爆竹聲和歡笑聲,抿著嘴露出了彷彿醉了的笑意。

李玄霸起身。

李世民疑惑:“阿玄,你要做什麼?”

李玄霸面無表情道:“沒有火|藥的爆竹是沒有靈魂的爆竹,看我給他們炸個大的!”

李世民的視線落在李玄霸旁邊的空罈子上,大驚失色:“我都讓你別喝了!阿玄回來!”

李世民趕緊放下酒杯,把李玄霸按住。

李玄霸高喊:“炸個大的!這是藝術!”

李世民阻攔:“不準炸!沒有藝術!快把醒酒湯端過來!”

李玄霸在心裡高喊:【炸他祖宗的隋煬帝!】

李世民把弟弟往肩膀上一扛,擦了一把冷汗。弟弟就算醉了,也記得在說大逆不道的話時切換心聲,還好還好。

李世民和李玄霸的十三週歲生日,就在李玄霸發酒瘋中度過。

同年同月,隋朝皇帝楊廣率一百一十三萬隋軍,號稱兩百萬大軍,水陸並攻高麗。

因為上次攻打吐谷渾的時候楊廣去的太晚,他帶著隋軍穿越大斗拔谷時,戰爭基本已經結束。跟隨他的將士又因為大斗拔谷的風雪死傷慘重,雖然隋軍勝利了,但楊廣無功而返。楊廣對此很不滿意。

所以這次他要和先鋒軍同行,並下令“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不準將領自己決定軍事行動。

合水令庾質勸阻楊廣,兵貴神速,緩行無益,請求皇帝留在後方,讓隋朝將領火速出擊,攻其不備。

楊廣震怒。

右尚方署監事耿詢再次上書懇求,楊廣要將耿詢處斬,好不容易才被勸下。

至此無人敢再勸說楊廣。

楊廣給隋軍制定了次序禮法,大軍如儀仗隊一般,一路上敲著戰鼓吹著號角,旌旗連綿不絕九百六十里,耗費了整整四十天,最後一支隋軍才從涿郡出發。

剛開始打仗,楊廣所下的“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命令惹出了亂子。

遼東多河,隋軍每當過河的時候,都要先請示楊廣,楊廣再派人勘察,下令建橋或者造船。

這一來一往,高麗軍隊已經在河對面等著了。

楊廣拍板,建浮橋!

但他沒有讓人測量河寬,想當然地建了三座浮橋。浮橋一伸過去,楊廣就讓大隋將士往前衝。結果浮橋短了,隋軍到不了對岸。

可撤退也得聽皇帝的命令,浮橋又是單行道,實在是不好傳遞資訊。隋軍就這麼堵在了橋上。

高麗軍隊一看,這不是天賜良機?於是一波遠端攻擊,隋軍完全成了靶子。

隋軍戰鬥力極強,將士驍勇善戰。遇到這樣逆境,他們沒有退縮,跳下河涉水到對岸與高麗軍隊搏鬥。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虎賁郎將錢士雄等皆戰死。

還好大隋軍隊人多,這次失利後重新建橋,還是把高麗打跑了。大隋軍隊兵臨遼東城下。

楊廣為自己的英明戰略十分得意,覺得這把穩了。

在行軍途中,曾大破突厥的隋朝的老將軍、右光祿大夫段文振病重。

這位老將軍見自己快病死了,不用擔心進諫後被責罰,於是拉著楊廣直抒胸臆。

陛下啊,夷狄狡詐,他們的投降你千萬別接受!請陛下讓大隋水陸兩軍全速前進,直逼平壤。只要平壤打下來,高麗其他城池就不攻自破!攻打高麗必須在秋雨來臨之前結束,否則糧草難以運輸,隋軍處境就十分困難了!

楊廣抹著眼淚,卿說得好,卿你安息,贈卿光祿大夫、右僕射、北平郡開國侯,諡號為襄。段文振欣慰閤眼。

段文振前腳剛死,楊廣後腳下令,“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

為段文振哭喪的同僚們哭聲被噎住,然後哭得更大聲了。

果然如段文振所料,高麗在遼東的守軍得知楊廣的詔令後,每當遼東城守不住了,他們就說要投降。

隋軍只能停下攻城,飛馬稟奏楊廣。楊廣召叢集臣商議如何受降。

待楊廣派出受降的使臣時,遼東城已經緩過氣來,增援也來了,於是繼續守城。

如是再三,隋軍死傷無數,一直拖到了六月還沒攻下遼東城。楊廣仍舊堅持上當受騙。

將領求皇帝別聽高麗鬼話了,楊廣卻親臨戰場,罵他們貪生怕死,仗著家世顯赫怠慢他的命令,才沒有攻克遼東城。

將領怎麼辦?繼續熬著唄,繼續拿大隋將士的命,陪楊廣和高麗人玩“我降了,我又不降了”的遊戲。

另一邊,宇文述、賀若弼、薛世雄等大將軍共九路軍、三十五萬人從遼河攻打高麗。

這三十五萬人有個大問題,就是隻有軍隊,沒有後勤民夫,讓士卒自己揹負重達三石的糧草輜重。

誰背得動啊?

士卒只能一邊行軍一邊將糧草輜重偷偷埋了。於是路走到一半,隋軍就斷糧了。

不過大軍之中,有個刺頭子沒有聽令。

這人就是宋國公賀若弼。

賀若弼是隋文帝時名將,自恃功高,桀驁不馴。楊廣很不喜歡他。

他本來會因為和宇文弼、高熲“誹謗朝政”被殺。宇文弼和高熲提前跑了,賀若弼不蠢,嗅到了不對勁,再加上他性格孤僻沒多少朋友,自己只在家裡抱怨幾句沒人聽到,便一直活到現在。

賀若弼本來以為,無論是征討吐谷渾還是高麗,皇帝都該任命他為主將。

但楊廣偏愛宇文述,總是讓宇文述領軍。

賀若弼對此十分不滿。他私下抱怨,楊素是猛將,韓擒虎是鬥將,史萬歲是騎將,雖然都不如自己這員大將,好歹算個將。宇文述完全沒有為將的本事,只是因為討得皇帝喜歡而領兵,遲早會出問題。

此次攻打高麗,賀若弼再次請求為主將。但楊廣以他已經六十八歲高齡為由,只讓他領了一路偏軍,仍舊讓宇文述當主將。

宇文述下令後,賀若弼譏笑,究竟是他會打仗,還是老夫會打仗?我聽你個鬼!

於是賀若弼將輜重減半,沒有民夫便精簡士卒,裁三分之二為民夫運送後勤,自己領著精兵前往平壤。

他一路輕車快馬,將宇文述的大軍遠遠甩在身後。到達平壤時,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的水軍剛剛到達。

來護兒與賀若弼很熟悉,兩人合兵之後。來護兒本來想貪功獨自攻打平壤城,被賀若弼罵了一頓,便訕訕作罷,率兵接應宇文述的大軍。

歷史悄然偏轉。

……

“但沒偏太多。”李玄霸得到遼東前線戰報後,深深嘆了口氣。

楊廣所率領的那支大隋軍隊仍舊損失慘重,但因來護兒和賀若弼接應了宇文述的軍隊,原本會幾乎全軍覆沒的三十五萬隋軍偏師沒有遭受太大損失。

宇文述雖然打仗不行,但很有自知之明。他發現自己打仗確實不行後,就裝病將領兵權交給賀若弼,並送信告訴楊廣此事。

“將”還是老的辣,賀若弼一戰攻克平壤,高麗王高元逃走。

雖然遼東城還是沒打下來,但平壤破了。

你以為征伐高麗獲勝了?

哈哈哈哈,沒有。因為高麗王高元派遣使者向楊廣投降,楊廣就下詔,撤、兵、受、降!

賀若弼拒不受命,想要追殺高元,被楊廣派去的使者擒拿;隋軍撤到遼東,高元回到平壤,休整之後說不降了;楊廣勃然大怒,卻因秋雨到來後勤難以為繼,在八月撤兵返回……這一條條前線訊息,真的把李玄霸看得肚子都笑疼了,眼淚都笑出來了。

李世民握緊雙拳,目眥欲裂:“荒唐!”

李玄霸擦著笑出來的眼淚道:“這一徵高麗的結局,居然和史書中三徵高麗的結局混在一起了。三徵高麗的結局就是來護兒大破高麗,高元請降後,楊廣就不顧來護兒繼續出征的請求,強命來護兒退兵。哈哈哈,偉大的皇帝只是想要個臣服的國書而已,你們還真當他想攻城略地開疆擴土啊。”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按住弟弟的腦袋:“別笑了,笑得比哭還難看。”

李玄霸止住笑聲。

他罵道:“狗日的楊廣。”

李世民小聲道:“嗯。”

是歲,去年剛遭遇了大水災的崤山以東,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旱。

一澇一旱,餓殍無數,疫病橫行。

此時,一首《菜人哀》悄然在中原唱響,聞者無不色變。

這首詩也傳到了清河郡。

李玄霸將寫著高麗戰報的紙丟進火盆,脆弱的紙張很快就化為了灰燼。

李世民站在火盆旁,低頭看著火盆中的灰燼。

“阿玄,天下提前大亂了。”

“這是好事。”

作者有話要說:

一章半合一,欠賬-章。606162養液欠賬+3,霸王票感謝加更+4,目前欠賬12章。

碎碎念:

好久沒求預收了,接檔大長篇《吾乃孝悌仁義劉盈也》求預收藏。順便求收藏作者專欄。

文案:

劉盈五歲時覺醒前世現代人的記憶,知曉了此生“歷史”。

他記憶很模糊,除了得知自己比“歷史”中早出生五年之外,只對阿父劉邦要廢他的太子試圖逼死他,阿母呂雉在廁所裡放人彘試圖嚇死他印象深刻。

這能忍?!

劉盈當即偷了阿父最愛的劍和阿母最愛的漆盒扔進河裡,以報復阿父阿母不仁不慈。

然後他遭到父母混合雙打,三天下不了床。

劉盈怒急:原來前世記憶是真的!阿父阿母果真絕情如此!

就在劉盈悲憤萬分,卻對父母殘酷壓迫無可奈何時,金手指“明君培養系統”上線。

【歷史名人劉邦對你關注度提升,經驗值+10。】

【歷史名人呂雉對你關注度提升,經驗值+10。】

【花費100經驗值,可兌換一把技能副本鑰匙。】

【系統無智慧客服,請宿主自行摸索系統功能,祝宿主早日成為明君。】

劉盈當即鯉魚打挺,然後屁股一疼跌落床上。

只要令阿父阿母震怒,就可以成為明君?天底下居然有這麼美妙的事,好耶!-

多年後,劉邦和呂雉因兒子教育問題成為怨侶。

劉邦:此子不類我!

呂雉:不類你似誰?!和你一模一樣!

大漢第一夫妻再次互掐,太子劉盈摳著鼻孔路過。

本孝悌仁義千古明君,今天去找誰刷經驗值呢?

注:

這是一篇作者放飛自我的頭腦按摩純爽文,主角無敵流,不喜誤入,不用和我爭論,請選擇符合你喜好的作者支援。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憑什麼認為我會一直當你的舔狗

騎驢尋雪

龍傲天懷了只小鳳凰

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