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整天都是忙碌的,從上午開始,各村的百姓便陸續前來領取晚上點燈的蠟燭。

還有些百姓沒弄明白裝置怎麼做,特地跑來詢問。

那阿秀姑娘倒是熱心,主動承擔了教授百姓製作裝置的任務。

那東西本不復雜,倒也不難。

還有人跑來詢問如何開墾荒地承包荒山的事情,看來昨天一晚上,整個西山莊園的幾處村落中的佃戶們都渡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很多腦子活絡想要改變現狀的百姓已然決定要做這些事情了。

不過開荒承包荒地野塘的事情張延齡還沒想清楚,只告訴眾人不要著急,事情一步步的來,先解決眼下的蟲害,再修建水壩,之後才會進行下一步。

晌午時分,張延齡和老鐵匠等人再一次前往之前選定的造水壩的地址進行現場的確認。

這一次趙老吉等人知道這已經不是一句玩笑了,都態度認真的查勘地形,提出意見,並大致計算出需要的工時物料銀兩等。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按照張延齡所想的方式建造一座寬六七丈高五丈橫跨野狗嶺和對面河灣對面的山坡的壩體竟然需要耗費銀兩近八千兩。

這比之前張延齡自己粗略估算的數目又多了三千兩。

這麼一大筆銀子花在這件事上,不僅老鐵匠等人心裡打鼓,管家馬全也是臉色難看之極了。

瞅了個空子,馬全低聲提醒張延齡道:“侯爺啊,咱們府中現在可沒有這麼多銀子啊,帳上只有三千兩了,您忘了麼?這還是咱們接下來大半年闔府上下的花銷啊。

您這個水壩當真要建麼?”

張延齡擺手道:“這叫什麼話?難道我說話不算話?別說八千兩,便是一萬八千兩也要建。

這是為了將來考慮。

為了莊園幾萬畝的田地考慮,莫要短視.”

“可是這銀子……”馬全咂嘴道。

“沒事,我明日回京城借銀子去,我哥哥手裡必是有閒錢的,先借來週轉便是了.”

張延齡道。

馬全愕然道:“向大侯爺借麼?但願能借來吧.”

張延齡聽他語氣奇怪,問道:“你的意思是,我哥哥不會借給我?”

馬全忙道:“我可沒說,侯爺去試試便知.”

張延齡不想理他,親兄弟借個萬兒八千兩銀子都借不來的話,那也太離譜了。

哥哥張鶴齡對自己還不錯,應該不至於拒絕吧。

忙忙碌碌直到下午,很多事情也都敲定了下來。

築壩之事由馬全和趙老吉分別負責。

馬全負責提供物料銀兩這些事情,而具體的工程進度和人力的調配則由老鐵匠領頭負責。

於此同時,根據老鐵匠的提議,每個村選了一個聲望不錯的人擔當本村的人力督促和召集者。

具體工程的進行上,張延齡特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簡單來說,為了確保工程進度量,張延齡建議採取分片包乾責任到人的做法,每個村根據人力的多少劃分施工區域,再由各村下達到編組之中。

十人一組,組成施工小組,這樣一來可以杜絕磨洋工濫竽充數的行為。

張延齡當然不是要當殘酷的壓迫者,壓榨百姓的勞動力。

但是他知道,這年頭百姓們雖然困苦,但卻覺悟不高。

靠著自覺是不成的,必須要給予一些壓力和獎懲,否則便是一盤散沙。

百姓們需要組織起來,一旦組織起來了,事情便會好辦許多。

老鐵匠對張延齡的意見深以為然。

他倒也不會怪東家行事嚴酷,相反他對這些百姓更加的熟悉瞭解,他知道事情其實並不好辦。

偷奸耍滑濫竽充數磨洋工的事情必然會有,而鄉里鄉親的他又不太好說重話。

所以按照東家的想法去操作反而讓他省心。

一切都擺在明面上,一切照著規矩辦,那便好多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爺要當大宋忠臣流芳百世

雪劍宗

我在王朝當王爺,欲清君側

退堂鼓藝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