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產生衝突了,每次都是故意為之。

這一次他差點要了你的命,你居然饒了他?這是多好的殺雞儆猴的機會?重重的懲治了朱麟,下次這幫狗崽子見到咱們還不得恭恭敬敬麼?咱們張家怕過誰?你可倒好,跑來當和事老了,真是不懂你在想些什麼。

摔壞了腦子不成?若不是看你傷勢未愈,我都想揍你一頓.”

張延齡沉聲道:“哥哥,我問你一個問題。

你覺得我張家在京城和朝廷上下的聲譽如何?”

張鶴齡愣了愣皺眉道:“這話是什麼意思?”

張延齡道:“我換個問法,你覺得如果我們張家出了什麼事的話,朝廷上下有沒有什麼人會替我們說話麼?除了皇上和皇后之外.”

張鶴齡沉聲道:“咱們能出什麼事?要別人出什麼頭?有皇上和皇后便夠了,皇上一發話,誰敢不遵?咱們的靠山是皇上,其他人算得了什麼?”

張延齡沉聲道:“確實,如今確實沒人動得了咱們,我們的姐夫是皇上,姐姐是皇后,誰能把我們怎麼樣?但是哥哥想過沒有,如果皇上沒了呢?如果換了個皇帝呢?咱們的靠山豈非便沒了?”

張鶴齡愕然道:“這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皇上沒了?”

張延齡道:“人有生老病死,姐夫是皇上,但他也是人。

萬一……出了什麼事,生了什麼病,咱們張家的靠山沒了,那便如何?”

張鶴齡皺眉道:“你胡說什麼?皇上春秋正盛,才三十多歲而已,哪裡會沒了?你想的也太多了吧.”

張延齡道:“這種事誰能說的好?就像我這一次一樣,還不是差點死了?我才十九歲,萬一這次我死了,又怎麼說?所以生老病死的事情誰也不敢保證不是麼?”

張鶴齡雖然覺得張延齡是在強詞奪理,但卻也不得不承認這種事很難說。

“我們張家正是因為皇上的恩寵才有今日,我們的一切都來自於皇上。

如果沒了當今皇上,我們便什麼都完了。

這難道不是一件需要引起警醒的事情麼?就算皇上春秋正盛,也許還要在位幾十年,但這幾十年裡,難道便沒有變故?皇上現在專寵姐姐一人,但你敢說皇上便不會喜歡上別的女人?萬一姐姐失寵了呢?我張家豈非也立刻跟著失寵。

你也知道,很多人對我張家恨之入骨,適才你也說了,朱麟他們平日看不起咱們,背地裡奚落嘲笑我們,可見在勳戚之中,我們不受人待見。

外庭之中的那些大臣們對咱們更是不待見的,他們巴不得我們兄弟出什麼事,好讓他們抓住把柄攻訐。

皇宮裡的那些人自不必說了,何文鼎的事情之後,咱們兄弟進宮那些內侍都躲著咱們走。

可見除了皇上皇后之外,咱們張家可是被所有人所排斥的。

一旦出了什麼事,這些人一個也不會替咱們說話,都恨不得我兄弟完蛋。

哥哥難道不感到恐懼麼?我們看似風光,但其實正在刀尖之上啊,一個不小心便是全身窟窿啊.”

張延齡沉聲說道。

張鶴齡呆呆的看著自己的弟弟,他可從來沒想過這些事情。

他只知道,有皇上和皇后當靠山,他可以為所欲為,一切有姐夫皇帝偏袒,誰也不能拿自己怎麼樣。

至於別人怎麼看怎麼想,他從未考慮過。

弟弟這麼一說,倒讓張鶴齡心裡有些毛骨悚然了。

“當然了,咱們有靠山,目前自然是不怕的。

可是我說了,變故隨時會發生,誰也不能保證後面會發生什麼事。

所以,我們才要改變一些做法,不能成為眾矢之的,要為將來打算,為我張家子孫後代打算.”

張延齡輕聲說道。

“所以……你決定饒了朱麟,便是……收買人心之舉?”

張鶴齡似乎有些明白了過來。

“也不能算是收買人心吧,靠這件事想收買人心是不大可能的,但是饒了朱麟可以讓他們對我們的態度有所緩和,我兄弟二人可以和他們緩和關係。

另外,哥哥難道沒看出來麼?今日那閔珪戴琳等人大張旗鼓的審案,執意要問朱麟的罪責,那是為了什麼?還不是希望我們和成國公他們的矛盾加深,勳戚內部先撕破臉互相干起來,他們好在旁坐山觀虎鬥看戲麼?嘿嘿,這幫文臣是嫌事不夠大,巴不得我們鬥起來,他們好漁翁得利。

我豈會讓他們得逞.”

張延齡沉聲道。

“哎呦,還真是。

我說那閔珪怎麼死咬著不放,甚至有些死皮賴臉呢。

你這麼一說,怕還真是這麼回事。

朱麟被治罪了,成國公府還不得將這筆賬算在咱們張家頭上麼?這幫狗東西可真是憋著壞呢.”

張鶴齡恍然大悟道。

張延齡微笑點頭道:“是啊,從中哥哥便應當能看出來,多少人希望我們完蛋了吧。

而且這件事我其實也是不想讓皇上難辦。

這也是為了皇上考慮的.”

張鶴齡忙道:“這又怎麼說?”

張延齡道:“成國公和朝中勳貴們都是大明朝有功之臣的後人,皇上對他們也像是對待自家人一般。

如今我這朱麟之間鬧出了矛盾來,搞得你死我活的,你說站在皇上的立場該怎麼辦?”

張鶴齡道:“皇上肯定是幫咱們的,這你不用擔心.”

張延齡道:“我知道皇上會幫我們,但那是因為我們是皇后的弟弟啊。

他是礙於皇后的顏面才會偏袒我們。

但同時成國公府也是皇上看重的勳貴,幫了我們,其他勳貴心裡會怎麼想?這叫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皇上必是極為為難的。

所以,我們大度的放過朱麟,其實也是替皇上解決這個兩難的難題,皇上一定會很高興的.”

“哎呦!”

張鶴齡直愣著眼睛看著自己的弟弟,像是第一次認識了他一般。

“延齡,你這是……一石三鳥啊。

厲害啊,你想得可真是周到啊.”

張延齡笑道:“哪裡哪裡,哥哥過獎了。

我只是考慮了這些之後決定放過朱麟,哥哥現在還怪我麼?”

張鶴齡擺手道:“不怪,不怪。

這還怪你什麼?哎呦,我這兄弟了不得啊,哥哥我之前怎麼沒看出來。

罷了,這事兒就這麼著了。

我送你回府,回頭我還得進趟宮去稟報姐姐此事,我本來還擔心如何跟她解釋呢。

現在我卻是知道該怎麼說了.”

張延齡忙道:“哥哥,有的話不能說,有些話是你我兄弟私底下之言.”

張鶴齡笑道:“真當你哥哥是草包麼?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我都不明白麼?放心吧,關於文官們的陰險居心的事我只字不提,我只說你是不想讓皇上難為才決定這麼做的。

皇上聽了,必誇讚你的.”

張延齡一笑,不再多言。

……晌午時分,大明朝弘治皇帝朱佑樘終於下了朝。

和無數個冗長而繁雜的朝會結束的時候一樣,朱佑樘下了朝之後第一件想做的事便是去坤寧宮去見皇后。

只有在皇后那裡,他才能享受片刻的寧靜,感受到一絲溫暖和輕鬆。

自己無論遇到什麼事,每每感到勞頓不堪,向張皇后訴苦之時,張皇后都會笑著說:“天下之大,萬事繁雜,皇上身為天下之主,自然是會格外辛勞些。

只一樁樁一件件的解決便是了,相信皇上一定能解決這些國家大事的。

皇上可是天子呢.”

雖然這些話似乎沒什麼用,可是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朱佑樘便覺得安心了許多。

在皇后身上,永遠看不到沮喪和悲傷,她總是那麼樂呵呵的,彷彿沒有煩惱。

說來也怪,皇后性子嬌憨潑辣,並不是那種溫婉嫻靜之人,普天之下的人都喜歡知書達理溫婉嫻靜的女子,可是自己還就偏偏喜歡她的這種性格。

朱佑樘自己便是沉悶的人,或許這便是性格互補之故吧。

朱佑樘愛這個女人,是真的愛到骨子裡。

所以他甚至不肯多娶一個嬪妃,不肯讓張皇后傷心。

話說回來,這世上又有誰能比得上皇后呢?自己已經有了皇后,其他的庸脂俗粉又何必去沾染。

每日和皇后同起同臥像是尋常夫妻一般成雙入對,這已經讓朱佑樘心滿意足。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赤色三國

小彭同志

三國:從步卒殺穿整個西方!

紀青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