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聖人一來,天庭天兵、神靈便住了手。

丁牛也停了法力,詢問其來歷:“原來是教化一界的聖人,未請教其聖為何?”

“是功參造化,法力為本界最高之聖,還是為萬世之師表之聖,或是挽救萬靈於是水火之聖,亦或是古之君王?”

天庭聖人便問:“有何不同?”

“若你法力本界最高稱聖,可見多半強權便是公理,也不必多說,我倆較量一番;若你能為萬世之師表,可見有傳世之說,可惜我未曾拜讀,今日便趁機聽聽你講的道理.”

“若你曾挽救萬靈於水火,我先敬你三分,接下來便要勸你少趟這一趟渾水.”

“若是因你為古之君王……呵呵.”

天庭聖人道:“若論法力,本界也曾出過許多絕世雄才,法力不在我之下;若論師表,我無傳世之作;若論拯救萬民之水火,不知百族爭雄,大興人族算不算得上……而我的確古之君王,不知為何呵呵?”

“原來帝制源自於你,在當時自然無比優越,不過到了今時今日,未免不合時宜……不知聖人可曾聽聞,成也因此,敗也因此?”

口氣這般大,天庭聖人倒是來了興趣。

在他看來,以君王管天下、建秩序,可為萬世。

人間無數王朝興衰數百年輪迴,今日這人稱王、明日那人稱帝,無不使用帝制,可見其深入人心。

如此綿長不絕的傳承,長久的生命力,這不優越,什麼才是優越?為何說到了如今不合時宜?天庭聖人便道:“願聞其詳.”

丁牛先問:“不知聖人做了多久君王?既活到如今,是主動讓位,還是被人趕下臺來?”

“……大膽!聖人禪位天下,人所共知!”

聖人還未開口,便有天庭神靈怒斥他無禮。

丁牛再問:“既是禪位,可見聖人是久在君王之位,忽然感覺到自己力不從心,這才退位讓賢……既是力不從心,可見聖人初時用的那一套已是過時,以過時之法行教化之道,未免誤人子弟.”

“……”若是自己做的好,一直做下去便是了,何必禪位?既是禪位讓賢,可見認為接任者會做的更好,乃是自認其短了。

這話,天庭聖人亦沒有反駁,雖當初他的想法並非如此,而是認為自己久居王位,天下便再無多大變化……他便產生想法:或許換一個君王,是否還有更好的改變,多看看變化。

對方這般說,也不算錯。

天庭聖人聽得他人建議,若有所思。

丁牛再道:“聖人久在天外天逍遙自在,撥弄靈海,為本界引來靈機,已是功德無量,為本界萬靈敬仰,無愧於聖人之名。

若是因一時惦記虛名,被人一邀便來,淌這一趟渾水,恐要失去一世英名.”

“我等在本界再是爭鬥,不過池中之魚,能有多大浪花?聖人插手池魚相爭,再看引靈機入本界之事,便是動機不純,是為養魚麼?”

“……”此等誅心之言,潑髒水之事,引得天庭聖人哈哈大笑:“道友這魚,未免太大,若任由你胡來,恐將本界攪得天翻地覆,此非我之願也.”

丁牛也笑:“要令我安分守己卻也不難。

問問那帝天大帝何時坐夠那帝位,何時退位讓賢?不知聖人可否做主,不若搞個千年一任之制,到了時間帝位便選另外一人?既聖人能禪位,旁人為何不可以?難道自認比聖人還聖人?”

“……”這一頂頂帽子扣的,便叫天宮之內旁聽的諸神,心生異想。

天庭聖人認真問道:“若你為帝,該當如何?”

“我不能為帝.”

“哦?”

“若我為帝,則立廢帝制,然聖人之慮,無非我不行帝制,亂你道統而已。

聖人在我眼前,我又何必觸聖人黴頭呢.”

“……”世間最知情識趣之人,也不過如此吧!天庭聖人笑道:“既如此,你果然不能為帝,那你在本界之中大動干戈,所求為何?”

“所求,不假外求.”

天庭聖人聞言,便是長久的沉默。

不假外求,完全自給自足,便不需要旁人相助,不需要旁人……那麼,又怎麼會需要別人來教化、來管理、來分配呢?又怎麼會需要皇帝?這神,還是反帝制,是釜底抽薪。

然而,如果帝制因為這樣的原因而消失,是否是一件好事?這自然是一件好事。

只不過這個目標太宏大了,即便是他現在的修為,也不敢說不假外求,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以他僅有的見識而言,目前帝制是最好的選擇,有人領導,才能不使芸芸眾生迷失方向。

而以他的見識而言,卻也不否認不假外求的可能,即便是在天外天,亦有很多他所不瞭解的未解之謎。

人是不能想象見識之外的東西的,但可以探索。

天庭聖人便做出了決定,既不能令這神操之過急,在目前便打破天庭,破壞帝制,令這一界陷入混亂。

其二,他願與這神共同探索,不假外求之道。

“不假外求麼?我便如你所願.”

嗡!聖人已有決斷,巨掌一翻,卻不是撲向丁牛,而是將天庭諸神攏在掌心,一下飛回上界。

諸神落下,在上界滾的滿地葫蘆,形容悽慘。

諸神趕緊療傷修復法身,同時感激涕零:“今日若非聖人相助,我等遭逢大難,不料那神如此兇蠻……”帝天大帝等神也是趕來,表示感謝。

眾神不知道為何聖人不出手,卻不好直接問,先是問起紅日之神來歷:“聖人,不知此神是何根腳,如何對付?”

聖人道:“今後不可直呼他的名諱,稱其為‘祂’.”

“……聖人,這是為何?”

“此神神通莫測,我亦難傷,故此敬他三分.”

“……”眾神面面相覷:“此……祂真有這般威能?”

“此神不假外求之道已有火候,不求便是無慾,便無弱點暴露,自在圓滿,自難傷他.”

“……”這一下,便是帝天大帝也是深皺眉頭:“那如何是好?此神若是再來上界作亂,如何應對?”

“無妨,此神雖有大神通,在本界之內還是要遵循本界法則,我已與他暗中較量,壓下本界天地躁動,免遭祂之蠱惑。

如此此神威能便難以發揮二一,他來上界,還能一人挑了你們所有不成?”

“……這自是不能的.”

眾神聽了聖人之說,心中還是惴惴,總覺不安。

聖人再道:“我再教你們一法訣,可避‘祂’,乃是‘敬祂而遠之’.”

眾神忙打起精神。

聖人隨即傳下一法:“我以此掌鎮在上界,自與他較量。

你們勤修‘敬祂而遠之’之法,共同加持上界,一旦有成便能令祂不得進入,能保安全.”

“……好!”

這一下,眾神才是心安不少。

十萬天兵、神靈鎩羽而歸,損失慘重,便是聖人也不與他直接出手,輕啟戰端……那神若是再上來,誰敢輕忽?敬祂而遠之,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封神之土行大聖

花彥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