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少君攜帶怒而來,離開時強裝鎮定。

大羅談對此洞若觀火,他對兩神之間的恩怨糾葛有所瞭解,在他看來所謂的雙修採補,不過是道法較量的勝負結果,看的出來,洞天帝君之女,已被這個缺德星君種下了心魔。

大羅天亦在藉此評估缺德星君的境界和實力。

畢竟,他仍鎮守在此處,便是帝天大帝令他在此看押這個異神,永禁於此。

天庭雖用他,但亦將他當成囚徒。

編制之峰外,不知多少明哨、暗哨,不知多少禁制之法,將他團團圍困其中。

一旦抓住他的根腳,天庭中想要將他殺之而後快的神多不勝數。

恐怕這時候,已經有無數的訊息在打探,這個缺德星君的真正來歷。

大羅天亦在根據對方的此次表現,來尋找蛛絲馬跡。

他仍對之前與缺德星君的交手記憶猶新。

道德真君、仁德真君、功德真君……此神分身的名號、出現的順序,都符合一種規律。

大羅天不住思索,何為道德、何為仁德、何為功德。

道,虛無縹緲,坐著坐著,便坐忘而忽略,太過常見的便容易被漠視,對於道德漠視,會使修煉者抓住衍生出來的東西,比如仁德、比如功德。

然而這是本末倒置。

那麼,這個缺德星君失去三德之後,便顯出一種失德遠道的狀態,還是失德近道的狀態?道衍生出德,卻又是極為相反的。

道虛無縹緲,德強調有。

道之自然,常以小孩形容,德推崇備至的,則是聖人……此神是小孩之狀,說明他是近道的,而自己斬了他的道德、仁德以及功德,斬了他的德,使其處於缺德狀態……莫非,真的是助手此神,更近於道?然,道又是包容萬物,道衍生了德,道與德在一起,陰陽和諧,此異神既失德,應是失德離道,然而眾神皆奈何不了他,不僅僅是因為編制之制的庇護……道,難以琢磨……此神的功法,亦難以琢磨。

大羅天無比頭疼,此神功法著實奇特,雖神力普通,但是滑不溜丟,令人無從入手。

正想間,忽然察覺頂門之內,那缺德星君的狀態極速變化,再一看,那神身軀僵硬,氣息黯淡。

大羅天暗道不好,一個不查,此神竟是脫殼走了!“……往哪裡走!”

四周巡邏仙靈,明哨、暗哨,無數禁制,皆無響動。

此神去的好生蹊蹺!大羅天驚怒,立刻遍開星眼,照看上界。

卻哪裡有那神蹤跡?大羅天立刻看向遠去的洞天少君,此神一來,缺德星君便走了,太過湊巧。

不過洞天少君有護體神光,看之不清。

大羅天飛出分神,前去追趕:“少君留步!”

“……上神不在編制峰鎮守,追我何事?”

洞天少君雖因方才的經歷有些失神,但亦從大羅天的異樣察覺到了蹊蹺。

大羅天問一句:“你欲往何處?”

“……”洞天少君立刻醒覺,檢視周身。

這時,神識內便聽一聲笑,再一看,她的洞天雷道之內,一葉蓬舟浮游而去:“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道謾有驚人術。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洞處!”

“……”蓬舟之上,一童子朝她告辭:“謝王真,一日夫妻百日恩,謝謝你來接我,送我,我去也!”

“……”這舟、這神,轉瞬進入雷道盡頭的三洞之源,隱而不見,隨之,洞天少君體內三洞亦是同時消失。

洞天少君失去他的蹤跡與感應。

大羅天看她神色,便知不妙:“缺德星君已走了?”

“……是.”

大羅天喟然長嘆。

洞天少君默然不語,她始知自己再遭利用。

大陽神借她迴歸,先攻破異界屏障,引發兩界之戰爭。

再借她迴歸之後,是探視也好,質問也罷,只要與他接觸,一縷氣息便能令他脫出困境,放鳥歸林。

而這一次,他是真的走了,轟轟烈烈做了一場,在上界留下缺德星君、齊天大聖的傳說,事了拂衣去。

這一刻,洞天少君竟悵然若失。

大羅天沒有耽擱,分神立刻飛回編制峰,進入頂門。

不料那缺德星君的軀殼,站立中門,竟一拳打來。

大羅天心生慍怒,一個軀殼,也敢作怪!然而甫一接手,便感覺到一股僵閉,引爆大羅天體內的暮氣,要將他的一切凍結。

不僅如此,對方力量之強大,令大羅天一觸之下也只能退避三舍!“……呼!”

大羅天輕敵之下吃了大虧,連忙運轉星辰之道排解僵硬之感,並快速往後退卻。

這軀殼力量,竟比那缺德星君強不知多少倍,並且蘊含多密密麻麻不同的力量。

幸好,那軀殼一步都不跨出頂峰之門。

大羅天驚疑不定,得以喘息檢視,看到那軀殼已與編制峰連成一塊,源源不絕的僵化之氣在供養它……大羅天恍然大悟,它其實已並非那缺德星君的軀殼與分身,而是編制峰的化身,緊守門戶,不令任何人進入。

乃是踐行法則本意,不容旁人更改。

編制之峰,彷彿長出一顆牙。

它堵住頂門,令旁人無從進入,自然便斷了更改之路。

而這化身,有著編制之峰的力量,也既是眾神集合的力量,誰能擊破?那缺德星君在他眼皮子底下金蟬脫殼、偷天換日,玩這一手!臨走了,竟將編制法則預先留出來的最後一道人為修改的路子,給堵死了,著實……缺德無比!唯一的疑惑在於,那缺德星君,是如何使編制之峰,長出這顆牙的?他的道術,竟這般奇妙麼!……丁牛遁走雷河,收攏三洞,看天外爭鬥如火如荼,雷火電光轟轟隆隆,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笑了一笑,只看一眼便下界去了。

他腰纏一棍,不往寒老郡走,徑往東海去。

東海之上,烏雲密佈。

烏雲仙抬頭望天,從下界看向上界,隔著一層虛無之界,朦朦朧朧,看不分明。

然而他畢竟也曾是上界之神,清楚上界的常態,知道不同尋常。

此時天外火光,隱隱能窺到一二,烏雲仙能夠感覺到,上界果然發生了劇變。

幾日之前,上界無數星光落下,投往各處,看其星色五彩斑斕,不一而足,烏雲仙便知是異神。

大量異神突然下界,此事極為蹊蹺,加上天外的變化,令烏雲仙急切界狀況,故此追蹤其中一粒星光,來到這波濤無垠的東海之上。

那星光投入海中,隱藏不見,不過烏雲仙卻知它並未走遠。

他正密佈烏雲,尋找蹤跡,正這時,烏雲仙察覺到千里之外的海面之上突起變化,三座海島冉冉升起,而他所追蹤的一點星光驟然冒出,直往三座海島方向飛去。

烏雲仙連忙鼓動烏雲,追蹤而走。

此去極快,不多時,便看到那三座海島,原本外圍是迷迷茫茫,這時撥雲見日,露出真容。

只見海島丹崖連水水連天,引進雲梯攬月旋,裡面是高閣建礎立丹崖,半在塵寰半入霞。

海島似壺,上面極為寬闊,中間狹窄,下方又方方正正,極為奇特。

烏雲仙注意到,他來的不是最快最早的,而且不僅先前的流光,四面八方,還有不同光亮朝此處彙集,在他感應之中,雖較為隱秘,但皆為神光……不料此處有如此多的異神聚集,不知是何處!便是連他追蹤的異神,亦是在附近潛藏了幾日,好像專程為了等待這三島出現。

烏雲仙便好似撞破了天大的秘密,內心生出一股激潮。

烏雲仙藝高人膽大,又不失謹慎,立刻運起神通悄然接近,一片薄雲隨風而動,匯入海島上方的雲霞之中,以分神小心觀看。

不料這一番小心舉動,似拋媚眼給了瞎子看,那海島並無禁制,除了最早飛來的異神,其後半個月,有路過的漁夫、海民登島,亦無人阻止,附近觀望的練氣士,也陸陸續續前來檢視……烏雲仙乾脆以分神化身普通練氣士,登島檢視,期間遇到幾個異神,都是收斂了神光,裝成普普通通的樣子,模樣與海民、漁夫無甚差別。

烏雲仙因此也生出懷疑,後來登島的海民、漁夫以及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練氣士,真的便是海民、漁夫以及平平無奇的練氣士麼?烏雲仙因此不敢有過激的動作,此處看上去風平浪靜,他卻感覺危險重重。

期間,不斷有人登島、離島,也有人遍尋島嶼,想要找到海島主人,卻一無所獲。

直到一月整,海島忽然開始收縮,雖不快,但震動驚動島上所有人,促使所有人離島。

烏雲仙冷眼旁觀,他頗有見識,看的出來海島正在執行一種非常高妙的洞天之法,壓縮空間,最終使其歸於一點,隱入塵埃之中。

匆匆離開的人群,都在說起此次的奇妙經歷,情緒激動又興奮,又有些遺憾,離島之時嘴中議論:“聽聞此島住仙人,有長生妙法,有不死藥……可惜匆匆而來,匆匆而走,無緣得見.”

“哎,我等此去,怕是難返蓬萊.”

“何為蓬萊?”

“聽說最初登島之人,乃是蓬舟而來,故此稱其為蓬萊.”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世仙醫

辰天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