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牛還未有動作,便感覺到已被鎖定,令他生出一種處於天羅地網之中,無處可逃的感覺。

而這種鎖定的基準,來自於與他相合的法則——不可直視。

這一道不知道哪一位太陽之神留下的法則,如今已成為一條鎖鏈,一個錨點,將他牢牢栓在虛無之界之上。

他在虛無之界上獲得的便利,代價便是如此。

可以說是自投羅網。

若是一般練氣士,這時候已是成了網中魚,籠中鳥,不過修真的核心是修得真我,不滯於外物,也便不受束縛。

這些鎖鏈、牢籠,必要時刻可以一一斬斷,也就談不上自投羅網,乃是丁牛為了混入上界,不得不做的偽裝。

若無“把柄”在他們手上,這裡又怎麼可能令他輕易進入?他即便運轉元嬰,以脫出世界的能力進行偷渡到達上界,如果被發現,定是喊打喊殺。

不僅如此,暴露了能力,還會被大量的上界金仙追查、調查、推算。

丁牛不敢小看這些眾神,知道一旦引起重視,定會被針對。

論修行時間,丁牛連他們的零頭都比不上,若是練氣,極可能一輩子都未必達到他們的成就。

這些眾神能成為神,能力上毋庸置疑。

如今丁牛靠著修真彎道超車,握著一張底牌,若是底牌被掀開了,他的操作空間就小很多。

自然不能隨隨便便便公之於眾。

反不如靠著自授把柄,令他們放鬆警惕。

一路上天,過程順利,直到見到黃粱仙門主師粱仙人,居然在洞天府做馬伕!梁仙人出言提醒,丁牛才意識到,這件事恐怕不是如此簡單。

但這時已經晚了。

況且,也不是誰告訴他快逃,他便要逃的,即便此人是所謂的粱仙人,也不行。

修真之人,修本我,真我,自我,只信自己的判斷與決斷,獨斷乾坤,不會輕易被動搖心智。

丁牛不動聲色,無一絲異動。

這時,便聽到雲車之內,一道聲音傳來:“黃粱洞天,向來孕育強大異神,你也未曾令人失望.”

“足下何人?”

丁牛看向雲車,能感覺到此神非常危險。

“呵呵,你真是好大的膽子.”

雲車內,那神輕笑:“你的本質虛無縹緲,遊離在這世界之外,即便合於法則,仍有隨時能夠脫離之感,難怪如此自信.”

“……”“你自稱大陽神?莫非是黃粱圖內日光所化?難怪虛無之界也不能鎖你,你的本質,乃是天日的餘光照入黃粱圖內,孕育而生,與本方世界所受日光同宗,既如此,便來我府上,做一個掌燈童子.”

“……”說完,也不等丁牛答應,那雲車便自駕飛入洞天府仙島。

這般做派,便是不怕丁牛不答應。

何其狂妄與自信!然而丁牛也是不遑多讓,明知龍潭虎穴,亦毫不猶豫,緊接著跨步跟入。

入得洞天府,裡面內有乾坤,是一個須彌芥子的空間,比外面看上去大了百倍不止。

裡面,已是眾神迎接雲車,儀仗浩大。

雲車不停,車內之神也不出聲,丁牛跟在雲車其後——倒也並沒人阻攔他。

故此一路走過,一路看過,發現洞天府內的“人”,並非各個金仙境的修為,霸者境、人仙境是多數,看來這一些便是洞天府的家眷、親眷、下屬之類的角色。

之所以能居住在上界,是因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等到了一處高峰,迎接之人便全部止步,只有丁牛膽大包天,照例跟上。

登了峰,卻只到半山腰。

山腰之上,有一座仙府,名為少君府。

一直進入裡面,這才有人攔住丁牛,讓他注意形象:“這一位,止步!”

“哦.”

“你是什麼神?看也看不得?”

來攔他的,應是管事之類的角色,本想給丁牛一個下馬威,不料強行來看丁牛,便流下淚來,十分狼狽。

嘴中便抱怨:“你這異神好不知羞,差點被你瞞過了,如此無禮!”

“我如何無禮?”

“有傷風化!你那金鱗纏腰,別人不知是什麼,少君卻是一清二楚,害得我挨一頓掛落!“你既入得府來,少君面前還是得莊重一些……你先去領一套仙袍吧!”

這一耽擱,前頭雲車已是遠去。

一連幾日,也沒人來管丁牛,只是不許他出少君府,只有一個理由:少君隨時召見,你便在此處候著,不能遠離!丁牛不急不慌,此處靈氣充裕無比,正合修煉。

他是元嬰到此,在旁人看來是異神,與眾神法身有些不同,是因異神有著不同於本方世界的法則,因此性狀不同。

不過歸根究底,核心還是神識、靈魂之類的說法,故此旁人見他有些不同,也沒有大驚小怪。

只有丁牛自己知道,他的元嬰與眾神的法身差別非常之大,有如人與黑猩猩的差別。

眾神法身,是法則之身,是神識、靈魂駕馭法則,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一旦法則崩潰、失去,法身便破了,修為盡散。

而元嬰,元,是元始,嬰,是嬰兒。

元嬰,能回到元始的狀態,因此擁有無限可能。

所以,不管現在與多少法則產生關聯,被虛無之界錨定,將來被人打破法則,元嬰被擊潰,雖然也有很大損失,但不會像眾神的法身那般,失去就沒有了。

元嬰被擊潰,力量會失去,但能夠重來。

法身的主體不是靈魂,而是法則,法則高於一切。

元嬰的主體,是神識、靈魂,法則是附加。

這是修真對比練氣的不同,也可以說是進步,一點進步,就是巨大的跨越。

丁牛當日肉身渡霸者境之劫,效法的還是練氣士之道,他將肉身定義為規則的化身,任由天劫改造,肉身,是他在這方天地行走的車與舟,能增強,定然是好事。

而元嬰飛上虛無世界,則是修真的境界,也在同步增長。

元嬰之後,便是化神。

化神這一步,是化腐朽為神,具體方式就是寄託。

寄託之物即便是腐朽之物,但是經過化神,也能變為神奇。

這是一個追尋道的過程。

所謂“天地之間,其猶橐鑰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橐鑰即風箱,橐者外櫝,鑰者內管,鼓動風箱,使天地之間,生機泉源,連續不絕,綿綿而出。

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究其動靜之根宗,在於風箱之出入。

如一旦放手,此出入之作用即停,風箱一停,天地間之生機亦隨之而息。

天地之間,猶如風箱,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鼓動風箱者,究為何人、何物,觸動天地生息起?是這個人或者物的存在,使得天地熔爐運轉,使火越燒越旺。

化神,便是成為推動風箱幕後之人之物,任何腐朽之物經過化神的推動,成神奇之物,這個化神境界,便得到了圓滿。

化神這個過程,在修煉上使修真之火越燒越旺,修為突飛猛進。

元嬰,是修煉的方式,力量上還不顯著。

而化神,雖然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增強力量,但這個過程,力量的增長是實打實的。

丁牛的寄託化神,適逢其會也好,無所謂也罷,已是寄託於虛無之界的一條法則之上,在別人眼中,是與法則融合。

寄託法則與融合法則,形式看上去大差不差,但目的不同。

寄託化神的目的,是化腐朽為神奇,使寄託物越變越好,在這個過程中證道。

而融合的目的,則是佔為己有。

此時,丁牛觀察體內的“不可直視”法則。

這一條法則,能對觀看者的眼睛、神識產生灼燒,進而造成傷害。

這本是一條日光的自然屬性,被某一位煉成法則之後,成為一種傷害型的能力。

當時丁牛在雷神等神的引導之下觸碰虛無之界,這一條法則自發與他呼應,按照雷神等神的說話,是相性相合,故此呼應。

這一條法則,與丁牛元嬰呼應的最好的,便是纏在腰間的金鱗。

兩者,已是自發的結合。

現如今,丁牛腰懷利器,正吞吐靈氣,淬鍊金鱗與法則。

一呼一吸,一陰一陽,腰上纏繞的金鱗也隨之呼應,鱗甲一開一合宛如呼吸,光是賣相,實乃是世間兇器。

“潛龍變!”

正修煉到酣處,丁牛忽然心神一動,聽到有人前來,便使潛龍變的變化,腰上纏繞的金鱗頓時隱去,腰間只有一圈金鱗之色。

如今,不可直視的法則,也不再是鋒芒畢露,隨著金鱗一同隱去,乃是被丁牛控制自如。

來找他正是之前打過交道的,少君府內的一命管事,對外稱為延壽星君。

實際上是一名人仙境的高手,不過在丁牛看來,此人空有修為,卻無下界人仙千錘百煉的氣質。

打過幾次交到,丁牛感覺他性格不壞,不過有些驕傲罷了。

延壽星君再次見丁牛,吃過一次虧,不敢直視,不過一撇之間,便發現有些不同。

此人露出一個童子模樣,看的清晰。

延壽星君便知道,此人對於法則的運用已是能收發自如,而不是之前一般,傻乎乎地一直外放。

異神的力量來自天生以及異種的法則,與一般練氣士不同,而此神與虛無之界的法則融合,能透過虛無之界呼叫大量天地之力,按練氣士的修為來劃分,已是金仙境。

延壽星君故此沒有怠慢:“掌燈童子,少君今日始有閒暇,特來召你,你隨我去少君殿見駕.”

“見駕?”

“不錯,我們少君,乃是洞天統雷元陰妙一真君皇帝,我等皆是臣屬,少君府乃是舉朝飛昇.”

“……”一路去,延壽星君仔細交代:“少君不喜煩擾,喜歡直來直往,故此你去應答,需得務實一些……”“多謝.”

不多時,便到了少君殿。

在殿外,丁牛再次見到梁仙人,以及一名黃衣男子。

此人模樣,正是斜月山初代掌教,黃龍仙的樣貌。

黃粱圖內出來的粱仙人、黃龍仙,現如今一個給人做車伕,一個給人做腳力。

還有一個逃出來的老牛,被困在虛無之界的某一處,最後便是丁牛這個與黃粱圖現任主人,快要被拉去做照明童子,給人掌燈。

大家都以各自的方式都到了天上。

眼下境況都不怎麼好。

黃粱圖一圖四傑,竟被人一網打盡!相視,盡皆無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世坦蕩江湖

亮財一亨